為啥德國沒有"婆媳矛盾"呢?有這兩點原因,不少中國老人都做不到

為啥德國沒有"婆媳矛盾"呢?有這兩點原因,不少中國老人都做不到

在我們國家,結婚其實並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很多影視劇中都有類似這樣的片段:婆婆因為一點點小事看兒媳婦不順眼,而兒媳婦也因為婆婆總是干涉自己家庭的事情,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

藝術都是源於生活,雖然沒有那麼誇張,但是"婆媳關係"確實是當下一個比較難處理的關係。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國家的朋友都存在這樣的困擾,德國就不存在婆媳矛盾,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這是中國老人幾乎做不到的。

為啥德國沒有

朋友小李跟我分享了她的故事:小李跟前夫是大學同學,畢業以後就結了婚,兩個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不過,婚後,小李一直專注於工作,她也和丈夫達成了共識,近幾年不打算要孩子。可是,婆婆卻一心想抱孫子,對於兩個年輕人的情況十分著急,總是"暗示"兩個人該要孩子了。

小李卻非常堅定地告訴婆婆,他們還沒有要孩子的計劃。婆婆聽了這話,一下子就"冒火"了,然後說了些難聽的話。

整個過程小李的丈夫一言不發。後來回到家後,小李非常委屈,和丈夫也冷戰了一段時間。

沒過多久,丈夫也開始跟小李"商量",想要一個孩子。小李似乎明白丈夫為什麼突然改變了注意,但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為啥德國沒有

再後來,兩個人因為孩子的問題達不成一致,離婚了。離婚後,小李工作上正好有調去德國的機會,她就趁著這個機會打算"重頭開始"。

到了德國後沒多久,小李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兩個人很聊得來。結婚後,小李除了去婆婆家以外,很少能見到婆婆,而且見面後都會聊一些家常,婆婆從不會逼著自己做什麼,或是試圖改變自己的一些想法。小李很喜歡這樣的婆媳關係,讓她感覺很舒服。

為啥德國沒有

相信有很多女性正陷在難搞的"婆媳關係"中不能"得救",也一定會非常羨慕國外的兒媳婦和婆婆相處的模式。那麼,到底為什麼國外的"婆媳關係"能如此和諧呢?

第一點,西方沒有彩禮

在我們國家,結婚的時候男方是要給彩禮的,這就會讓婆婆覺得,自己"出了錢",所以就有"發言權",就可以干涉小夫妻倆的生活。這是讓年輕人很不舒服的,所以難免會產生摩擦。

而西方沒有彩禮,並且在孩子成年以後,就會讓孩子獨立生活。因此,結婚後,夫妻倆的所有開銷,包括他們的孩子的開銷,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承擔。甚至在西方,很少有老人幫忙照顧小朋友的情況。

為啥德國沒有

第二點,"界線"劃得很清

中國的父母對於孩子,總是過度的關心,孩子的什麼事情都要管一管。就算是孩子結婚了,他們婚後的生活家長們也要去"掌控",比如什麼時候要孩子,家裡的錢誰來管等等。而年輕人是不喜歡自己的生活被別人指手畫腳的,所以一定會產生矛盾。

而西方的父母非常懂得"劃界限",孩子的生活由他們自己來過,不管好壞都與父母沒有關係;而家長的生活也不需要孩子們來"摻和",他們更希望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輩子為孩子操勞。

為啥德國沒有

作為寶媽的我,也要處理"複雜"的婆媳關係。不過,大家也不必太羨慕西方的婆媳相處模式,這是有國家的文化造就的。

其實看問題也不要太片面,在我們國家一樣有孝順的兒媳,通情達理的婆婆。所以,只要兩輩人好好溝通,互相理解,所謂的"婆媳關係"也許並沒那麼可怕。大家是怎麼處理"婆媳關係"的呢?

為啥德國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