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鏖战在双十一前夕的你,腾讯爱奇艺芒果tv的年度会员

“剁手”了吗?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毕竟,十一月,是“综艺月”。

每周五12:00的《明星大侦探》和每周四 、六20:00的《奇葩说》是下饭必备;

三档演员竞技类综艺《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演技派》火热上线,看来影视寒冬,演员只能上综艺实现再就业;

加上央视爸爸下场,强力推出《主持人大赛》,让人不禁长叹一句:爸爸还是爸爸,专业!

连轴转,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还有一档全新类型综艺不得不提——

《令人心动的offer》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10月30日首播,国内首档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

节目分为职场真人秀和室内观察两部分,职场真人秀部分有8名优秀的法学院学生,在一个月实习期间经历9个case,争取两个转正名额;

室内观察部分则来了专业人士岳律师,还有明星观察员:何炅、郭京飞、蓝盈莹、周震南和papi酱,他们观察素人嘉宾的表现,进而做出评价。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在同质化综艺扎堆的背景下,《令人心动的offer》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吃”得如何呢?

01

真人秀,讲究的就是这个“真”字。

有些“真”是出离剧本的“真”,是无法被剧本安排、被写在字里行间的故事和细节,是让每一个奔波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或开怀一笑、或鼻头一酸的“代入感”

还记得你上一段实习吗?

面试时,紧张焦虑,面对“你觉得自己有哪些缺点?”“你如何看待天赋和努力的关系?”等问题,咽口水,眼神飘忽...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到了真正的实习期,往往都是六点多起床,赶地铁、挤公交,一天疲倦后,还要加班到深夜。赶着早高峰和晚高峰的你,在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里放空自己。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工作中,常常关注着其他人在干什么,半透明的工位隔板挡不住一个萌新的满腹好奇:

同期来的实习生被叫去了领导办公室,是不是比你多了机会?

领导走过自己桌前,多看了一眼,是不是发现了你在“摸鱼”偷懒?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打杂,你认了。

没想到复印机不会用,在学校里往往都有专门人员复印,结果到了公司这一隅小小的茶水间,面对陌生又庞大的机器,抓耳挠腮,无可奈何,还不敢开口去问...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法考成绩出来了,年轻的学霸摆摆手意气风发说,我肯定一般般的啦,你一定可以过的;而真正忐忑不安的你却在众人离开后,偷偷地一个人查成绩。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职场新人,在一对一的focus镜头下,那些细枝末节处的微妙感都被敏锐捕捉并且细腻呈现了出来。

而有些“真”,是写在剧本里的“假”。

比如背景最不沾边、表现最不专业的实习生李晨,众人纷纷猜测他拿着

“逆袭”剧本。从第一期的“法律实习报告”到第二期的“当堂辩论”,他的表现都是不够格的,但他的镜头却那么多,场景那么煽情……

负责围观的郭京飞,直接笑称“从电影电视剧角度来看,他应该是男主角”。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再比如频频发生的突发状况。

提交文档前必然文档崩溃,文档崩溃必然没有保存,发邮件邮箱必然出点bug,大雨天必然迟到,迟到必然脱下鞋在地铁狂奔,到了地铁前——

门必然缓缓关上。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好“综艺感”啊!真假难辨,五毛烂梗。

02

剧本痕迹浓重,无妨。阅遍综艺的新一代年轻人已经不会相信“没有剧本的啊”这种话了。

这只是软伤。

回到综艺名称,令人心动的offer。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这份offer真的令人心动吗?

关于这家律所名,早已被网民扒得一清二楚。又不是红圈律所,对于top学生来说just so so,八争二,好像没必要。

而学霸实习生和专业程度——

打个问号,勉勉强强。

仅仅八个实习生,其中却有多达两个本科在澳洲的,从而面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甚了解。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哪怕学霸如人大李浩源,一上来就加固“律师刻板印象”——背法条。

不幸,还背错了。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第一期节目,案例可简要概括为“大v挂人以至于被挂者不堪网络暴力自杀了”,考核是【写法律分析报告】。

目前大部分法学院都普及了案例教学,所以并不难。

但是,结果怎么样呢?

在检索过程中,专业网站是北大法宝这个数据库,但还有实习生不知道用数据库,直接靠度娘。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到了具体分析报告,节目仅仅摘取了带教律师的评价,却并未展示每个人写了些什么。

最核心最专业的地方缺失了,仅仅靠“逻辑强、细节好”这些评语,便显得

虚无缥缈了些。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第二期节目中案例为“乔碧萝殿下事件”,主播“变脸”骗打赏,退还是不退?考核是【两队辩论】。

不得不说课题选得蛮好的,贴近生活且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也直指我国现在对直播这块的法律空白。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但其中的辩论一方,直接选择了一个错误方向“重大误解”,而没有抓住“欺诈”这个点去打。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尽管不尽了解法律专业,但节目处处透露出专业性的薄弱。

既然是“律政类真人秀”,那么关键是律所实习。聚焦点应该是职场和律师,其次才是实习生,最后才是各种无关痛痒的“综艺梗”。

03

从开局到现在,评分陆续走低,最令人诟病的是陷入“抄袭”风波。

不难发现,《令人心动的offer》与今年4月在韩国电视台播出的职场观察类真人秀《Good people》高度类似。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所以与其说抄袭,不如说是“复制”或者“撞梗”。

在故事大纲、分镜剧本甚至人设上做到了90%的一比一还原:

怎么破冰?吃糖啊。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缺点戏剧性冲突?报告完成时间超时,重新提交邮件啊。

连开场的bgm和众人在大海边欢呼都做到了一模一样。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但在广告植入上一点也不含糊,做到了10%的替换降维:

同样是吃糖,糖变成了“京都念慈庵”,顺带打了个广告。

而金主爸爸在节目中多次出现——带教律师拎着大包小包来给实习律师们送礼物,便是京都念慈庵;饿了渴了累了怎么办,不如一起来冲泡一杯京都念慈庵吧。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在韩版节目,一天工作结束,实习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排解第一天上班的复杂情绪,到了这10%里,成了拿着品牌商赞助的手机拍摄vlog。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这些槽点满满的瞬间、剧本痕迹浓重的片段、让你心中“咯噔”一下的不专业性,和降维复刻的汉化版本。

可以,但没必要。

都9102年了,还要复刻韩综,还要抖老套的梗吗?

出于对题材、对八位实习生的高颜值的兴趣,我也会继续追下去。但我依旧希望国内综艺市场能够更加有新意、有创意、更要有诚意。

如果你把真人秀当真,以为律师生活就是这么光鲜亮丽,实习生活这么多姿多彩——

你就输了。

把职场真人秀当“真”,你就输了

留言说说:你在实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蜂嘲电影,等你来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