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靠必修課,武生“試金石”,各路名家均擅演此戲


京劇代表性作品——《挑華車》

劉新陽

長靠必修課,武生“試金石”,各路名家均擅演此戲

《挑華車》的故事取材於《說岳全傳》第三十九回,故事講的是:南宋,金兵侵犯江南。岳飛與金將兀朮在牛頭山會戰,兀朮得知岳家軍驍勇善戰,難以取勝,於是調來鐵華車,阻擊宋軍。岳飛在會戰點將時,考慮高寵不熟悉牛頭山的地形,未予重用。高寵大為不滿並質問岳飛,岳飛令高寵守護大纛旗。待宋、金兩軍交戰,宋軍不利,高寵見狀情急,不顧違抗軍令,獨自奮勇下山,解岳飛之圍,並衝入敵陣,連挑金將,大敗兀朮、黑風利。兀朮撤兵,高寵乘勝追擊。兀朮以鐵華車自山頭滑下以阻擊,高寵奮力連挑十一輛鐵華車,最終人馬力盡,在挑第十二輛鐵華車時被壓死。

《挑華車》的高寵原是武淨應工的劇目,最初勾黃臉。張二奎的弟子俞菊笙將戲中的高寵改為武生應工,而且俊扮,扎綠靠。之後,“國劇泰斗”、“武生宗師”楊小樓在戲中又改穿藍靠,以顯示高寵的勇猛和威武。《挑華車》由“起霸”、“鬧帳”、“頭場邊”、“二場邊”、“大戰”、“挑車”六個部分組成,是一出非常見功力的長靠武生戲,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演員不僅需要在“大戰”和“挑車”中完成大量繁重的開打和“槍下場”,同時還要在【石榴花】、【上小樓】、【疊字犯】等幾支曲牌中勝任繁難的舞蹈動作和滿宮滿調地演唱曲牌(俗稱邊舞邊唱),更要在“起霸”和“鬧帳”中表現出高寵的氣度以及複雜的情緒變化。

長靠必修課,武生“試金石”,各路名家均擅演此戲

有些演員為了強調突出自己的舞”以及武功的純熟,往往忽視在上述曲牌中的“唱”。由於在“舞”的過程中需要充沛的氣息才能支撐整支曲牌的演唱,如果演員平時缺乏嚴格刻苦的訓練,勢必會在演出中因超負荷的身段動作而影響氣息控制,使其在【石榴花】等曲牌的演唱中表現得不盡如人意,出現演員在一支曲牌的開頭尚能滿宮滿調地演唱,但唱到一半,氣息無法控制,下面的曲牌便不再唱,致使曲牌聽來時斷時續、虎頭蛇尾,更有演員為了省事,索性不唱曲牌,使得原本載歌載舞的舞蹈與演唱出現單一化、技術化的傾向,從而破壞了舞臺藝術的美感與完整性。

另外,“武戲文唱”是楊小樓開創並倡導的演劇思想。“武戲文唱”不等於“武戲‘瘟’唱”,它強調的是演員通過合理、適度的武技表現出符合人物的恰當身份與感情。例如“鬧帳”一場,原本以為會被委以重任的高寵,卻在元帥岳飛的派將中始終未被授以重任,這就需要演員在岳飛一次次的派將過程中,表現出高寵內心不同層次的變化,通過表演外化和呈現出來,並將這一信息準確地傳遞給觀眾。如果只追求武功的訓練,不注重在武戲中的人物塑造,就違背了“武戲文唱”的藝術思想,因此,武戲同樣要求演員深入地分析劇情和人物,而觀眾則需在欣賞演員純熟精湛的武技表演的同時,更要關注人物、思想的變化脈絡,否則,在看武戲熱鬧開打之後,很可能看不懂或不理解劇情。就拿《挑華車》來說,如果觀眾只注重開打場面,可能僅會認為《挑華車》表現的是一名英勇無比的武將,在一場戰鬥中被鐵華車壓死,而忽略了高寵性格中的爭強好勝與擅離職守、終遭非命的悲劇命運。

長靠必修課,武生“試金石”,各路名家均擅演此戲

長靠必修課,武生“試金石”,各路名家均擅演此戲

《挑華車》是長靠武生的必修課,也是衡量一名武生演員真實水平高低的“試金石”,因此,歷代京劇武生演員無不鍾愛此戲。楊小樓之後的高盛麟、李萬春、厲慧良、張世麟、王金璐等武生名家均擅演此戲,雖路數不盡相同,但風格各有千秋。直到今天,《挑華車》仍是京劇舞臺上的一出常演劇目,很多青年演員還用該劇作為各類京劇評選活動或大獎賽的參評劇目。

長靠必修課,武生“試金石”,各路名家均擅演此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