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了劉伯溫,朱棣繼位後,為何又殺了劉伯溫的兒子?

zasdff2010


首先,題目中說朱元璋殺死了劉伯溫,這句話是有失公允的,或者說是並無正史作證。但由於朱元璋在位期間殺戮過重,並且劉伯溫又是被民間傳的神乎其神的人物,在許多野史記載中,人們更願意相信,這位“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千古奇才落得了一個兔死狗烹的下場。


劉伯溫到底是怎麼死的?

劉伯溫早年間考中過元廷的進士,後來步入仕途,但一直在基層廝混,對於元末官員橫徵暴斂,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劉伯溫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雖有一顆匡扶宇宙的雄心,但在腐敗的大染缸中,剛正不阿的劉伯溫自知憑藉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現狀,於是辭官歸隱,也不愧於聖人“窮則獨善其身”的訓言。

公元1360年,朱元璋兵臨金華,在謀士的推薦下,朱元璋瞭解到浙東地區果然是藏龍臥虎,對劉伯溫才華的仰慕也與日俱增。多次邀請之下,劉伯溫最終同意加入朱元璋集團,朱元璋大喜過望,在南京城專門建造了一座“禮賢館”,用來安置天下賢士,也表達了朱元璋對人才的渴望。


劉伯溫剛一出山,就向朱元璋獻上了實務十八策,朱元璋愛不離手,並親切的稱呼劉伯溫為“吾之子房”。當年陳友諒率大軍空國而出,發誓不消滅朱元璋絕不退兵,說實話,除了大部分主張講和之外,連朱元璋自己都沒有把握打贏這場仗。是劉伯溫堅持“陳氏滅,張氏勢孤”,一定要與陳友諒決一死戰,這才給了朱元璋極大的信心。

大明開國之後,劉伯溫受封“誠意伯”,當然,沒能封上公侯不得不說朱元璋有意在打壓他,劉伯溫也很聰明,通曉古今的他知道,一個人最難做到的就是急流勇退。況且歷史上“同患難卻不能共享福”的比比皆是,因此在洪武5年,劉伯溫以“年老不堪驅使”為由,請求告老還鄉,希望能遠離京城這片是非之地,朱元璋一看,他如此識趣,因此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本以為就這樣可以頤養天年,但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即使你認輸了,但敵人不但不會手下留情,反而會痛下殺手。


劉伯溫是半路出家的“和尚”,與朱元璋的老班底“淮西勳貴”有著天然的隔閡。劉伯溫當年向皇帝提出“謹防驕兵悍將為非作歹”,這就相當於與淮西黨宣戰。加上文人相輕的千古規矩,淮西黨的領袖李善長始終與他面和心不和。

後來李善長在致仕前極力向朱元璋推薦胡惟庸來接替相位,但朱元璋詢問劉伯溫的時候,卻被劉伯溫極力阻止,這讓胡惟庸記恨在心,對劉伯溫恨之入骨。

果然,劉伯溫到了青田老家之後,板凳還沒坐熱,胡惟庸誣陷他的奏摺就遞到了皇帝的案桌上。胡惟庸知道皇帝的忌諱在哪裡,他誣陷劉伯溫在一塊“龍脈之地”上修建自己的陵墓。這招太毒了,真可謂殺人不見血。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劉伯溫知道,朱皇帝一生迷信,絕對不允許有任何人能染指他的天下,即使是傳言、讖語都不行。於是他親自返回南京,向朱元璋當面訴說,這一去就是三年,劉伯溫到死也沒能再回到他魂牽夢縈的家鄉。


到了京城,朱元璋閉口不談此事,劉伯溫也無法自證清白,於是一拖二去,劉伯溫漸漸身體不支。此時,胡惟庸再次登場,他帶著自己的私人醫生去給劉伯溫瞧病,劉伯溫在吃了他給的一顆“十全大補丸”之後,頓時感覺胸口沉悶,病情愈發加重了。

朱元璋一看,劉伯溫已是病入膏肓,於是下令讓劉伯溫返回老家,但僅僅過了一個月,劉伯溫就死在了路上,一代謀士就這樣與世長辭。

後來胡惟庸垮臺,其中一條罪名就是毒殺劉伯溫。但至於說劉伯溫之死的幕後黑手是否是朱元璋,這在歷史上沒有定論,但我認為,以劉伯溫與胡惟庸的關係,並且劉伯溫的暴死,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也許這就是帝王之術借刀殺人罷了。

朱棣為何殺死劉伯溫的兒子?

劉伯溫一共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次子劉璟,劉璉的命運和劉伯溫息息相關,劉伯溫死後,胡惟庸覺得還不解恨,瘋狂構陷劉璉,劉璉不堪屈辱,於是跳井自殺。


次子劉璟,後來在胡惟庸倒臺後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念劉伯溫的功績,準備將“誠意伯”的爵位讓他繼承,但劉璟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他知道大哥劉璉含冤而死,於是上奏摺懇請皇帝將爵位賜給劉璉之子劉廌繼承。朱元璋不禁感慨道:“果伯溫之子也!”

劉璟不但繼承了劉伯溫的才華,並且他為人正直,堅持正義。在他的內心中,忠君愛國是唯一的理想信念,建文帝繼位之後,朱棣在北平發動“靖難”,在外地做官的劉璟立即回京,並且向建文帝獻上了“平叛”的方略,可惜建文帝沒有采納。

後來劉璟被派到李景隆手下擔任參軍,李景隆這個草包,不但胸無點墨,而且剛愎自用。劉璟的許多建議都被他駁斥,致使朱棣緩過氣來,朱棣攻入南京後,劉璟憤而辭官,拒絕與朱棣合作。


朱棣為了彰顯自己的“仁慈”,特召劉璟回京做官,劉璟被錦衣衛押解回來後,面見朱棣,他筆直站立,只稱朱棣為“殿下”,拒絕稱呼其“陛下”,表明了自己不事二主的決心,並且呵斥道:“千百年後,殿下逃脫不了一個“篡”字”!

朱棣大怒,下令將劉璟打入死牢,朱棣的爪牙趁機向朱棣建議,按照方孝孺的先例誅滅其全族,朱棣搖了搖頭,說道:“念劉伯溫的功績,就算了吧!”於是劉璟在監獄中自縊而亡,以自己的死捍衛了自己忠貞不二的高尚品德。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明初有兩個功臣的死因比較有爭議,一個是徐達,另外一個就是劉伯溫了,明史記載徐達是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徐達在駐守北平的時候背上有疽,在洪武十八的時候,病情加重,最後去世了。

而根據一些明人筆記,徐達因為有背疽,不能吃發物,朱元璋就派人送了蒸鵝給徐達,徐達吃後就死了。而劉伯溫呢,也有兩種說法。洪武八年正月,公元1375年,劉伯溫得了風寒,朱元璋就讓胡惟庸帶著太醫給看望劉伯溫。

太醫給劉伯溫看了病之後,給他開了藥方,劉伯溫就照藥方抓藥然後煎藥用,但感覺肚子裡有石頭,覺得十分的不舒服。二月的時候,劉伯溫拜見朱元璋,委婉的跟朱元璋說,自己服了太醫開的藥之後,反而病情加重。

而朱元璋聽後,不置可否,他跟劉伯溫說不要多心,安慰他要多休養,這樣病才好,劉伯溫也沒有辦法。三月,劉伯溫返回了故鄉青田,四月,劉伯溫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而後來中丞塗節告發胡惟庸的時候,說劉伯溫是胡惟庸讓太醫給毒死的。

但是我們根據朱元璋對劉伯溫病後服藥的情況,再加上開藥的是太醫來看,有一些人認為命太醫下毒的並非是胡惟庸,而是朱元璋。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劉伯溫是病死的,和胡惟庸、朱元璋都沒有關係。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劉璉,次子叫劉璟。劉璉,洪武十年的時候,擔任監察御史,洪武十一年,劉璉出任江西參政,朱元璋本想重用劉璉,但是劉璉被胡惟庸所迫,跳井而死。

劉璟,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本來想讓劉璟襲劉伯溫的誠意伯爵位,但是劉璟說他的兄長劉璉的兒子劉廌還在,朱元璋就將誠意伯這個爵位給了劉廌。劉璟擔任谷王朱橞的左長史。

劉璟曾經和朱棣下過圍棋,因為劉璟的棋藝比較高,朱棣說,你能不能讓讓我?劉璟說:能讓的,我自然會讓,不該讓的,我也不敢讓。朱棣聽完沉默了。朱棣即位之後,召劉璟,劉璟稱病不去。

朱棣就將劉璟入獄,劉璟只稱朱棣為殿下,而不稱陛下,劉璟還說:殿下百年之後,還是逃不過一個“篡”字。劉璟之後自縊而亡。


歷史簡單說


劉伯溫是大明王朝的開國功臣,他的智慧、遠見與謀略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傳言他與諸葛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劉伯溫於是也被後人神話了。劉伯溫最神的地方不是幫助老朱打天下,而是看透老朱是個只能共患難的小人,於是他兩次告老還鄉,但是也逃不過被誅殺的結局。

朱元璋登基後,屠殺無數開國功臣,劉伯溫死的很慘,他的兩個兒子死的更慘。

劉基(1311-1375),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劉基從小聰明好學,12歲考中秀才,22歲年考中進士,老師對他的評價很高,說他有過目而知其要之能,是個奇才。

由於元朝末年兵荒馬亂在家待了三年,到了25歲才到江西高安縣任縣丞(正八品),任職期間,體察民情,整治貪官汙吏,為民除害。剛正不阿的劉基贏得百姓的愛戴,後由於揭發監察御史失敗,便辭職回鄉。

公元1352年,徐壽輝起兵反元,佔領杭州,元朝再次任他為江浙省元帥府都事,由於當時官府賄賂嚴重,元朝的腐敗讓他非常失望,於是一氣之下便辭了官。

公元1360年,朱元璋請他為謀臣,劉基針對當時的局勢,為朱元璋出謀劃策,協助朱元璋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公元1368年朱元璋即位,國號大明,劉基為御史中丞,官不大,跟李善長沒法比,但是論功績也確實不如李善長。

劉伯溫兩次告老還鄉

劉伯溫舉報中書省都事李彬貪圖私利,李彬是左丞相李善長的親信,於是李善長請求劉伯溫從輕發落,劉伯溫不理睬,怕夜長夢多,便迅速派人告知朱元璋,得到批准後便將李彬處決了,於是劉伯溫得罪了李善長,兩人開始不和。

李善長向朱元璋告狀,說劉伯溫在壇土遺下殺人,大不敬。平日裡對劉伯溫不滿的人也開始落井下石。

這時由於嚴重天旱,朱元璋要求大臣提意見,劉伯溫的意見得到朱元璋的採納,但十天過後,還是不下雨,朱元璋非常生氣,這時劉伯溫的老婆也死了,所以劉伯溫請求告老還鄉。後來朱元璋召他入京,給了很多賞賜,公元1371年劉伯溫再次告老還鄉。

劉伯溫之死的兩種說法

胡惟庸跟李善長是同鄉,胡惟庸很早就跟著朱元璋,也是個有能力的人。

《明史》記載:“胡惟庸初為寧國知縣,以善長薦,擢太常少卿,後為丞相,因相往來。而善長弟存義子佑,惟庸從女婿也。”

李善長非常信任胡惟庸,胡惟庸還加人以李善長為中心的淮西集團,他與李善長相互勾結。明朝初期,有倆大政治集團,李善長的淮西集團和劉伯溫的浙東集團。

朱元璋在選丞相的時候就問劉伯溫,問他覺得誰最合適,劉伯溫認為胡惟庸是一匹劣質的馬,胡惟庸知道後,對劉伯溫恨之入骨,後來當上丞相之後,一直想找機會報復劉伯溫,所以胡惟庸和李善長有一個共同敵人劉伯溫。

公元1375年,劉伯溫得了風寒,朱元璋知道後,派胡惟庸帶御醫去看望劉伯溫,劉伯溫吃了御醫開的藥,不但沒有好轉,而且肚子變得脹痛難忍,十分痛苦,病越來越嚴重,劉伯溫帶著病見朱元璋,委婉的告訴老朱,吃了胡惟庸帶的御醫開的藥後,病情更加嚴重,朱元璋並沒有大怒,只是說了些寬慰的話,讓劉伯溫非常寒心,不久朱元璋便派人護送劉伯溫返鄉,1375年5月劉伯溫去世,時年64歲,從生病到去世僅3個月,有人說是胡惟庸報復劉伯溫。

朱元璋才是幕後黑手,為什麼這麼說呢?

朱元璋疑心病重,總是覺得有人要奪走他大明江山,劉伯溫知道朱元璋的心思,所以才兩次告老還鄉,與朝廷的官員不往來。有人說劉伯溫已經告老還鄉,跟胡惟庸沒有利益衝突,沒有朱元璋的命令,他沒這麼大的膽子,朱元璋只是借胡惟庸之手殺劉伯溫,以絕後患。

劉伯溫兒子下場悽慘

【長子劉璉】

劉璉生於1348年,1377年授任考功監丞,後與胡惟庸黨羽發生矛盾,墮井而死,年僅32歲。

【次子劉璟】

劉璟生於1350年,很有才學,朱元璋非常喜歡,1390年朱元璋想讓劉璟繼承亡父劉伯溫的爵位,但是劉璟卻拒絕了,他說還有哥哥在,朱元璋聽了非常開心,於是劉璟被任為閤門使。

朱棣篡位後,想讓劉璟輔佐自己,卻被劉璟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了,後來朱棣強制召他入京,本來想將劉璟歸為己用,劉璟卻說:

“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

意思是如今你得到天下,但是也不能確保百年之後不被他人篡奪,朱棣大怒,將劉璟逮捕入獄,劉璟在獄中自盡而死。


小龍談歷史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意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問題。


首先,朱元璋沒殺劉伯溫,劉基的死懷疑是胡惟庸作案的可能性更大;其次,劉基的兒子也沒死在朱棣手裡。


劉基死後,史書記載“在京病時,惟庸以醫來,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也就是說,胡惟庸來探視他,還帶了些藥過來。喝了胡惟庸的藥以後,有東西積在腹中,如一拳大小。

也就是說,胡惟庸有作案嫌疑。但是從我一個醫生的角度出發,我覺得,不太靠譜。因為一個月的時間病程不長不短,並不夠下什麼慢藥來毒死劉基。而劉基的症狀,很有些晚期肝癌的樣子,這個病,就不是胡惟庸能辦的了的。

至於劉基的兩個兒子劉璉和劉璟,《明史》記載得很清楚:

璉,字孟藻,有文行。洪武十年授考功監丞,試監察御史,出為江西參政。太祖常欲大用之,為惟庸黨所脅,墮井死。

成祖即位,召璟,稱疾不至。逮入京,猶稱殿下。且雲:「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下獄,自經死。


長子劉璉,還沒活到朱棣的時候就已經自殺了;次子劉璟,因為蔑視朱棣而入獄,隨後在獄中自殺。也許朱棣想要殺他,但是終究是他自己死在大牢裡面的。

歡迎您關注我的頭條號“青言論史”,也歡迎您的批評指正。


青言論史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人,自幼聰慧,博聞強記,通天文地理,周易八卦,善於揣摩人的內心,且性情耿直,嫉惡如仇。世人認為劉伯溫之才華能與諸葛亮比肩。朱元璋也曾將其比作張良。天下大勢,運籌帷幄之間,助朱元璋制定計謀,南翦滅陳友諒、張士誠,北定中原,終成就霸業。

多年的謀臣生涯,劉伯溫深諳朱元璋的秉性,因此,天下大定,朱元璋封侯拜相時,劉伯溫一再謙讓,相比於其他的開國元勳,劉伯溫可謂低調的多。歷史告訴我們寧得罪君子十次,也不要得罪小人一回。洪武二年,劉伯溫本著為國家、未社稷著想,在舉薦丞相人選時,否定了胡惟庸,卻因此得罪了李善長及胡惟庸,也為後來的身死埋下了伏筆。

朱元璋本身心胸狹窄,生性多疑,天下太平後,對於開國功臣們換了一副嘴臉,眼看著諸將領們居功自傲,朱元璋日夜擔心他們會搶了朱家的江山,因此就開始找由頭收拾他們。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太子,他怕朱允炆駕馭不了群臣,因此對功臣的虐殺更是變本加厲。劉伯溫一切都看在眼裡,終於,朱元璋在馬皇后的壽宴上,給群臣上了幾道要命的菜,劉伯溫看出了玄機,次日便要求告老還鄉,朱元璋痛快應允。

歸鄉後的劉伯溫品酒下棋,半句不談自己的功勞。就算這樣,朱元璋也沒打算放過他。一日,劉伯溫的枕頭破了,很快朱元璋便派人給他送來一個新的,劉伯溫不久便明白過來,自己即使身處鄉野,也躲不了皇帝對自己的監視。

縱然事事小心、處處謹慎,劉伯溫卻終未能避免朱元璋的毒手。很快朱元璋便拿住了劉伯溫的把柄。在福建及浙江的交界處有一地,名叫談洋,當時方國珍就是在此地起兵。劉伯溫認為這裡聚集著鹽販和盜賊,容易生出事端,故讓兒子劉璉上書,建議在談洋設置巡檢司進行管轄。小人得道的胡惟庸終於找到報仇的機會,指使他人彈劾劉伯溫,說談洋盤踞著龍氣,劉伯溫想要佔領此地,作為劉家的墓地,為擺平當地百姓,才建議設立巡檢司,這擺明了是要謀反。朱元璋沒有立即辦了劉伯溫,然而心裡已然生出必殺之心,表面上只是奪了他的俸祿,但劉伯溫早已感受到殺機,驚懼之下,只能親自進京謝罪,可是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解釋後也不置可否,劉伯溫自然也不敢離京。憂憤之下,竟病倒了。剛成為新任丞相的胡惟庸前來探望,並看著劉伯溫吃下了自己帶了的補藥,誰知劉伯溫服藥後就覺得腹內積聚了拳頭大小的硬塊,不久病情就惡化了。朱元璋見劉伯溫已成不了氣候,就放他回家了,沒過多長時間,劉伯溫便撒手人寰。可嘆臨終前的劉伯溫還關心著大明江山,雖然後來朱元璋處死胡惟庸時,其中有一條罪狀,便是毒死劉伯溫,然而新登丞相之位的胡惟庸,在錦衣衛如此嚴密的監視之下,如果沒有朱元璋的默許,他又能如何得手,因此朱元璋確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之嫌。

劉伯溫育有二子,劉璉和劉璟。當時朱元璋不放心劉伯溫歸田,留下劉璉在朝中為官,實為人質,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念及舊情,使劉璉出任江西參政,然而此時胡惟庸隻手遮天,終被胡惟庸的黨羽逼迫,無奈跳井身亡。

二兒子劉璟深受其父的影響,自幼飽讀詩書,加之聰慧過人,少年時便因才華橫溢而聲名遠播。在性情上也酷似他的父親,晚年的朱元璋曾想把誠意伯的爵位賜予劉璟,劉璟卻說應該賜給大哥劉璉,雖劉璉已死,也應賜給大哥的孩子。從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劉璟也是深明大義之人。靖難之役時,劉璟出任參贊軍機,然而提出的策略卻不被採納,毅然選擇了歸隱。朱棣繼承大統後,仍掛念著劉璟,宣他入朝,然而忠於建文帝的劉璟不予理睬,朱棣盛怒之下把劉璟抓了來,想讓他效忠於自己,耿直如其父的劉璟,寧死不屈,還使勁朝朱棣的軟肋踹了一腳,說他“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朱棣的肺快氣炸了,將劉璟投入大獄,後終死於獄中。雖然朱棣痛恨別人說自己是篡位之賊,甚至因此誅殺方孝孺的十族,但他感念劉伯溫及劉璟的剛正不阿,終未禍及劉璟家人。

可以說劉伯溫及其兒子劉璟的身死,皆是因為性情耿直,才引來的殺身之禍。然而若不是二人大義凜然、剛正不阿,怕也不能名垂青史吧。


浮生半日閒yylsg


朱元璋殺劉伯溫,可以說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謠言。

歷史學家楊訥先生曾著有《劉基事蹟考》一書,算是給朱元璋洗清了“冤屈”。朱元璋殘暴是有的,刻薄寡恩是有的,對劉基也確實不太地道,但他偏偏就沒有殺劉基。


劉基的真實死因是患病自然死亡。

首先說說劉基的真是死因。

根據明初著名文人宋濂的回憶:洪武八年(1375年)二月初三日,劉基正式離開南京,返回家鄉,這個時候他已經患上了“霜露之疾”。

所謂的“霜露之疾”,大概就是指因風寒而引起的疾病,長途的奔波勞累,大概又加重了他的病情。

四月十六日,劉基去世。距離他出京返鄉的時間有足足73天。

傳言朱元璋殺劉伯溫,是說他命胡惟庸毒殺劉伯溫。但是,這世上沒有哪一種毒藥能讓人存貨這麼久,這種傳言顯然是不可信的。

朱元璋是怎麼和劉基的死聯繫在一起的呢?

原來,朱元璋在翦除胡惟庸的黨羽時,故意製造了很多莫須有的罪名給胡惟庸,其中就包括他毒殺劉基。只是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他給胡惟庸羅織的罪名竟然也反噬到他本人的頭上。

這是由於自入明以來,朱元璋與劉基的關係就非常淡漠。劉基曾於元至順四年(1333年)九月考中進士,再於至元十六年(1336年)擔任江西瑞州路高安縣縣丞。這就意味著他有仕元的黑歷史,屬於“貳臣”,導致劉基在明初遭到朱元璋的冷遇。

例如,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十五日,李文忠伐北元凱旋,百官齊集慶賀。朱元璋竟然下令道:

凡北方捷至,常試元者不許稱賀。

這就意味著劉基在明初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他被朱元璋冷待的遭遇,再加上朱元璋刻意羅織給胡惟庸的罪名,使當時的人展開了陰謀論的聯想。


HuiNanHistory


首先,說朱元璋殺劉伯溫是無稽之談。朱棣篡位時,劉伯溫兒子不願效力篡位逆賊,被朱棣所殺。

朱元璋正式建立明朝以後,劉伯溫的仕途不算好,但朱元璋並末殺劉伯溫。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劉伯溫被封為誠意伯。第二年,劉伯溫就被賜歸老還鄉。劉伯溫此時已經60歲,在古代已經算高齡老人了,歸老還鄉也說得過去,不過也說明劉伯溫實際地位並不算太高。

(劉伯溫)

洪武八年(1375年),劉伯溫去世。這一年,劉伯溫曾經去京城朝見過朱元璋。有記載劉伯溫在京城生病後,當時的丞相胡惟庸帶醫生去看過劉伯溫,吃了藥之後,劉伯溫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後來病死是胡惟庸下毒的結果。

這種說法多半是胡惟庸倒臺後,羅織給胡惟庸的罪名。劉伯溫是在從京師南京回到家鄉浙江青田縣後才病死的,明代沒有能幾個月後才讓人病死的神奇毒藥。雖然武俠小說或者一些古代文獻經常會記載一些很神奇的古代毒藥,但這些東西一點不可信。有物積腹中如拳石這種症狀,也不像是古代毒藥能造成的,更像是胃癌之類的疾病造成的。

劉伯溫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璉在1377年(明洪武十年)擔任江西布政司右參政時,為胡惟庸黨所脅,墮井死。為永樂皇帝朱棣所殺的是次子劉璟。

朱元璋後來感念劉伯溫的貢獻,對劉璟算得上很好,經常召見,親近如對待家人。劉璟被殺,則是看不慣朱棣篡位,不願意向朱棣服軟。朱棣攻破南京繼位後,召見劉璟,劉璟稱病不去,朱棣大怒,命人逮入京師。劉璟見到朱棣後,不承認其皇帝身份,以殿下相成,並且對朱說 :“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朱棣將劉璟下獄後,劉璟自盡身亡。


仁勇校尉




劉伯溫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有謀略,有城府。但非常悲催,他碰到了朱元璋這麼一個帝王,不僅精明無比,而且掌握了無上的權力。

於是,劉伯溫的命運變得曲折,最後間接死於朱元璋之手。而更悲催的是,劉伯溫的兒子,後來又因朱棣而死。

看來,劉氏父子確實鬥不過朱家父子,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黨爭,讓劉伯溫起起伏伏



劉伯溫在朝堂上並非沒有對手,他的對手是“淮西集團”,其領袖是李善長。而劉伯溫也非善茬,他是“浙東集團”的領袖。

各大一統王朝,黨派之爭,無法避免。每個黨派都在努力抓住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會。劉伯溫和李善長的完全交惡,是因為李彬,這是李善長的得力干將。

李彬犯錯,劉伯溫要殺之,因為撞到了劉伯溫所管轄區域。李善長準備求情,怎麼求呢?既要讓劉伯溫不殺,而且不丟面子,這事不容易。

最後,李善長想到了天氣,所以說道:“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地理,此時殺人不利於下雨吧!”

你猜劉伯溫怎麼說?劉伯溫的回答是:“殺李彬,天必雨。”這話說得很滿,李善長很無奈。但是,李彬殺了,天卻沒有下雨。這次劉伯溫的臉被打得一個響!

李善長的怒火開始發洩了,各種找茬,各種上奏。劉伯溫不好混了,倦了,請假回了老家。

朱元璋很聰明,一看李善長一派越來越大,為了平衡,劉伯溫被調了回來,並委以重任。

對話,讓劉伯溫失寵;太醫看病,看死了劉伯溫



劉伯溫是個聰明人,也是個直接的人。曾經說話不到位,就得罪過朱元璋。但,他的命運,再一次因為說話受到了影響。

這是一次重要的對話,朱元璋問道:“如果讓李善長下課,誰能接任?”這話問得劉伯溫心跳加速很多,一個回答不好,可能就陰溝裡翻船了。

劉伯溫小心翼翼答道:“這得陛下你自己來決定啊,因為這個職位很重要。”劉伯溫回答滴水不漏。

朱元璋繼續問道:“楊憲如何?”這是劉伯溫的人,劉伯溫馬上回答:“不行”。

朱元璋繼續:“汪廣洋如何?”這還是考驗,看是不是劉伯溫的人。劉伯溫回答“也不行,有點淺薄。”

“那胡惟庸怎麼樣?”朱元璋問道,胡是李善長的人。劉伯溫認真回答:“胡惟庸現在就是頭小牛,假以時日,會掙脫牛犁的約束。”

對於這個答案,朱元璋基本滿意。兩人都放鬆了,劉伯溫冷汗也止住了。

此時,朱元璋笑著問道:“我感覺你是最佳人選,你覺得呢?”這是真正的考驗。但,劉伯溫卻放鬆警惕了,對朱元璋說道:“我也知道我可以,但我嫉惡如仇,你再慢慢挑吧!”這話讓朱元璋很不爽,誰是惡?誰是仇?

但是,放鬆了的劉伯溫,繼續說道:“我看現在朝裡這些人,沒有一個合適的。”

這話說得朱元璋直接怒了,此人過於自負,難堪大任。就此,兩人決裂。劉伯溫徹底失寵,不久,朱元璋讓劉伯溫回了老家。



此時,李善長又開始活動了,落井下石是政治客們慣用的伎倆。劉伯溫生命開始有了威脅,劉伯溫思考許久,逆流而上,又回到了京城,此所謂“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這招很高。

李善長的明槍暗箭容易躲了,畢竟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李善長不敢太過。但是,躲過了李善長,卻躲不過朱元璋。

公元1375年正月,劉伯溫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望,而且帶著太醫前去。太醫很負責,開了些藥。結果,悲催的是,劉伯溫吃了一段時間的藥後,病情越來越重,最後劉伯溫一命嗚呼。

劉伯溫的死,在胡惟庸案發生後才有了真相,醫生供認,在胡惟庸的授意下,下了慢性毒藥。

這下就說不清了,因為胡惟庸死了。但,胡惟庸真有膽子毒死劉伯溫這個皇帝身邊的高級管理者嗎?很難。

朱元璋難逃責任。

劉伯溫的兒子劉璟,因為耿直,被朱棣關了監獄,在獄中自盡而死



劉伯溫死了後,朱元璋多少有些傷感,心理上想要補償劉伯溫的兩個兒子。於是,計劃重用劉伯溫長子劉璉。但,劉璉的心理素質很差,被胡惟庸黨派的人經過幾次威脅後,竟然跳井自殺,享年31歲,大好年華就此浪費了。

劉伯溫的二兒子叫劉璟,此人聰明高傲,掘強不已,繼承了他爹的直率,並且直率程度遠超他爹。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讓劉璟襲了劉伯溫的爵位,劉璟卻提出讓給侄子。看來他視功名利祿為浮雲。最後,朱元璋授了一個“閣門使”的職位。在這個職位上,劉璟以剛直聞名。後來,又做了谷王府長史。

燕王朱棣起兵後,劉璟擔任了李景隆的參謀,但李景隆並沒有多采納劉璟的建議。李景隆兵敗後,劉璟回到了故鄉,準備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但,朱棣非常認可劉璟的才華,召劉璟入京,劉璟託病不去。無奈,朱棣派人把劉璟“請”了回去。

上得朝堂,劉璟只叫“殿下”,不叫“陛下”,這讓朱棣很沒面子。這還不算,劉璟更是用言語刺激朱棣,說百年後,朱棣難逃一個“篡”字。本來朱棣的皇位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這樣一說,朱棣徹底火了,押入大獄,等候發落。

朱棣還沒想起如何發落,人家劉璟自己就自殺了,絲毫沒有給朱棣機會。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像劉伯溫父子這樣自負、直率的性格,在皇帝身邊很難不出事,只是可惜了大好才華。


藍風破曉


劉基,字伯溫,通曉天文經史,尤精於兵法,為元朝至順年間的進士。劉基因為廉潔正直,又才華橫溢,被時人比作蜀漢時期的諸葛武侯。在他投入朱元璋麾下之後,又常被朱元璋稱為“吾之子房也”,與張良作比。

劉基可比諸葛亮和張良,可見其才能非比尋常。但劉伯溫絕不是我們印象中的文弱書生,按照《明史》記載,“基虯髯,貌修偉”,乃是一俠客形象。

劉基做事向來勇毅果斷,但是,劉基過於公正嚴明、嫉惡如仇的性格卻害了他們父子兩代三人。

朱元璋在聞知劉基的大名後,重金聘請劉基出山相助。劉基並不是朱元璋的濠州嫡系。

劉基投奔朱元璋之後,獻時務十八策,並幫朱元璋分析天下形勢。劉基勸朱元璋不用尊奉韓林兒,而是鼓勵朱元璋自立;對於江南的義軍,可以先滅陳友諒,再攻張士誠,然後北伐中原,則可天下一統。

劉基相比諸葛亮,才能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劉基不但善於謀劃天下大局,還善於臨陣指揮,在對陣陳友諒時,劉基就是妙計不斷。

劉基獻策誘陳友諒入龍灣,大敗之;又勸朱元璋親征,直搗陳友諒老巢江州,收復了江西駐郡;後又親侍朱元璋旁,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徹底剿滅了陳友諒。

鄱陽湖一戰,劉基甚至還上演了英雄救主之舉,“太祖坐胡床督戰,基侍側,忽躍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倉卒徙別舸,坐未定,飛炮擊舊所御舟立碎。”劉基比諸葛亮還妖呀,一看戰場變化,就知道陳友諒要直擊朱元璋旗艦了。

陳友諒死後,天下已無人可與朱元璋爭鋒。朱元璋之後滅張士誠,北伐中原,按照劉基的天下大略,完成了統一大業。

但是,劉基的厄運也就從此時開始。

陳友諒死後,戰事無需劉基操心了,朱元璋就讓劉基去做律法和整肅綱紀的事情。結果呢,劉基得罪了不少朝廷大員。

劉基在祈雨期間,斬殺了中書省都事李彬,得罪了寵信李彬的宰相李善長。李善長藉機誣告劉基,說劉基在祭壇下殺人,是大不敬之舉。加上這次祈雨正好失敗了,惹得朱元璋大怒,開始怪罪劉基。

劉基嚇得借妻子去世之故,告辭還鄉。朱元璋之後封賞功臣,劉基也僅獲封食祿二百四十石的誠意伯。然後,劉基再次戰戰兢兢的告老還鄉。

劉基還得罪了胡惟庸。胡惟庸在劉基返鄉之後,派人構陷劉基,說劉基想霸佔一塊有帝王之氣的墓地,來作為死後的安葬之處。朱元璋最怕的就是有人造反,謀他的皇位,雖然沒有怪罪劉基,但還是相信了胡惟庸的讒言。

劉基聽說了胡惟庸誣陷的事情,擔心朱元璋起殺心,馬上戰戰兢兢的跑到了南京,待在了朱元璋眼皮之下。

根據《明史》和《國朝獻徵錄》的相互印證,劉基之死,類似於韓信之死。劉基偶發風寒,朱元璋讓胡惟庸派醫生給劉基治病。劉基服藥後腹中出現拳頭大、石頭一般的異物。劉基抱病覲見了朱元璋,說了胡惟庸給他看病的事情。但是,朱元璋僅僅講了一些安慰的話。在劉基病情加重之後,朱元璋專門派人護送劉基返鄉。

由此可見,朱元璋不忍親手殺了功高蓋世的劉基。但是,跟劉邦借呂后之手殺韓信一樣,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殺了劉基。

劉基的長子劉璉,頗有文采。劉基死後兩年,在朱元璋朝任職。朱元璋本想重用,但是被胡惟庸一黨脅迫,墜井而亡。

劉基的次子劉璟,作風跟劉基頗有相似之處,通曉經學,並善於用兵,而且為人正直,深得朱元璋器重。

朱元璋曾想讓劉璟襲劉基的爵位,但是劉璟說自己的侄子尚在(劉璉的長子劉廌)。劉璟的正直、謙讓之風,讓朱元璋很高興,於是就讓劉廌襲爵,並給劉璟設置了專門的職位,指派給了谷王。也正因為劉璟長期在谷王府,躲過了胡惟庸的迫害。

但是,跟劉基一樣,劉璟的正直也害死了他。

劉璟在靖難之役前,曾和朱棣下棋。朱棣讓劉璟讓他,結果劉璟卻說,該讓的地方讓,不該讓的地方不讓。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劉璟被任命為李景隆的參軍事,隨軍出征。兵敗後,曾上書建文帝,陳述利害,沒有得到答覆,辭而歸鄉。

朱棣登基後,召見劉璟,劉璟稱病不去,被朱棣抓到了京師。結果呢,劉璟堅決不稱朱棣為“陛下”,繼續稱之為“殿下”,還說:“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

這……朱棣為了擺脫“簒逆”的嫌疑,連親媽都不認了,自然容不得劉璟這麼說他,下令將劉璟入獄。劉璟堅貞不屈,自縊於獄中。

執法的官員請求朱棣連坐劉璟家人。但朱棣並不是昏庸之君,念及劉基,沒有批准。

自此,劉伯溫的兩個兒子全死了。劉璟因為是次子,並未襲爵,其後人史書沒有記錄。而劉璉的後人,一直在明朝為官。

史料記載的劉基最後一代劉孔昭,在明亡後,曾參與建立南明福王朱由崧的弘光政權,“後航海不知所終”,劉基一族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奕天讀歷史


劉伯溫是輔佐朱元璋奪取天下大功臣,但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從歷朝歷代很多例子也可以看出,做皇帝身邊的紅人也不一定是什麼好差事。古往今來,很多朝代的開國功臣跟隨皇帝出生入死,建功立業,但對於建立政權的皇帝來說,開國元勳的大臣們卻最容易成為威脅他統治的隱患。朱元璋之所以要殺劉伯溫,就是為了消除這一隱患,很多皇帝開國之後想的第一件事都是如此。



劉伯溫從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外界認為他有諸葛孔明之才,除了神機妙算,他還號稱自己能預測未來,但他一定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輔佐朱元璋打下江山,卻把命都送給了皇帝。不僅如此,就連自己的兒子最後也被朱棣幹掉,只可惜天算不如人算。


明朝朱元璋、朱棣父子為了穩固政權可謂是手段極為殘酷,劉伯溫這樣的開國功臣,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斬草除根。劉伯溫晚年失寵被趕出京城,胡惟庸藉此機會帶太醫前去看望,在去之前他以買通了御醫,讓其在藥中下毒,劉伯溫心裡很清楚胡惟庸想幹嘛,但是御醫開了藥他又不敢不從,於是一副藥喝下去便命喪黃泉了。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又剷除了胡惟庸,這出借刀殺人甚是精髓。

劉伯溫至死都萬萬沒想到,自己跟了大半輩子的明主,居然在最後卻要了他的命,而就連自己的兒子最終也死在了朱棣手中。劉伯溫的兒子劉璟在喪父之後,效忠於建文帝,靖難之變發生後,朱棣勸劉璟投降,可他敬酒不吃吃罰酒。劉璟被抓後關在獄中,他沒有等著被朱棣砍頭,而是在牢裡自盡而死。劉伯溫父子都是明朝的忠臣,可都死在了君王的手中,真是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