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加油站整体竞争态势分析

山东加油站整体竞争态势分析

山东市场加油站大约12000余座,民营加油站数量约7000余座,加油站数量居全国第一,其发展演化过程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在早期,大约2010年前,当时的山东成品油市场仍然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的控制之下。当时两大集团无论从品牌、价格、质量、口碑、位置等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当时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两大集团的加油站在国有品牌的光环笼罩下,掌控者市场的绝对定价权,同时质量和口碑都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当然在市场竞争较为平和的情况下“服务”这一因素显得并不突出。那时的市场价格体系基本是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的加油站执行发改委公布的到位价,广大民营加油站相对优惠4毛钱至5毛钱左右。虽然存在一定的价差优势,然后当时民营加油站普遍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并不好。

随着2010年的到来,山东成品油市场迎来了一位世界级的搅局者——壳牌石油公司。2010年11月份,山东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注册资金2个亿。壳牌石油进入山东市场后,在其市场开拓阶段凭借资本优势谋求快速扩张的策略直接大幅推高了加油站的市场开发行情。随后,经过壳牌精心改造装扮的加油站陆续投入运营。进入市场初期,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占领市场,壳牌同样选择了最为快速有效的价格策略,当时的壳牌加油站开业后直接降价5毛钱左右,直逼当时广大民营加油站价格底线。虽然当时壳牌加油站刚刚进入山东市场,然而消费者对于壳牌并不陌生。因为壳牌润滑油等产品的广告宣传,壳牌早就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国际高端的品牌形象,其品牌影响力并不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之下。品牌影响力、低价促销加之壳牌加油站投运后所展现出来的一流的硬件设施外在表现,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并迅速赢得了大批消费者的青睐。可以说,壳牌的加入以及其奉行的市场开发以及产品销售价格策略成为了引燃山东成品油市场的导火索。

2010年之后的山东成品油市场,特别是到了2013年之后,除了壳牌,东明、京博、万通、富海、海科、清源、昌邑等炼厂逐渐在成品油零食终端市场发力。同时,中海新能源、中海日升、青岛金盾、济南中惠泽、淄博迈可森能源等一大批民营资本连锁品牌在各自的区域开始崭露头角。除此以外,成品油市场传统民间资本联盟大佬福建帮以及山东民间资本联盟新贵德州庆云帮市场份额与日俱增。

着各方资本的进入,山东的成品油市场竞争日益进入白热化。由于各方势力对现存民营加油站终端的争夺进一步推高了加油站的开发成本。当前的加油站合作估值均处于高位,导致无论是收购还是租赁经营都将面临较高的运营成本,因此也推高了经营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