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為什麼孩子這麼難帶???!!!”消失了許久的老同學突然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她說,只要她在家,孩子就各種“作妖”,一點都不乖,但她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又特別好帶。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同一個孩子,如此判若兩人的表現,芽芽媽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下,甚至對自己進行靈魂深處的拷問!

究竟是天性使然?

還是教育方式出了Bug?

是不是我對她的愛與關注不夠多,讓她對我如此依戀?

她這樣的行為是不是缺乏安全感,這將來會不會影響性格?

困惑了許久,芽芽媽去問了身邊的媽媽。

原來,家有“磨娘精”的媽媽真的很多:一會兒不見就像隔了千山萬水一樣,孩子會一步不離地跟在身後,哪怕去個廁所,她都要在門口等著。小眼睛溼漉漉的望著你,那種含淚欲滴的神情,讓人不捨得說一句重話,而且這時候孩子的感情也是非常敏感的,稍微的有些不順她的意,大哭大鬧的情形也是時常發生。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人們常說,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一場,真不見得這是一件壞事。

《美國育兒百科》裡提到:“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孩子表現得像個天使,千萬不要急著高興,這只是因為孩子對其他人信任不足,所以才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每個人都有一個安全地帶,會在最愛的人身邊肆無忌憚,小孩子也不例外,因為孩子真的很愛媽媽。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3歲~4歲是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在這段期間,孩子的心理狀態非常脆弱,喜歡往父母懷裡鑽,親吻父母、黏著父母……孩子不僅是在索取愛,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

如果我們不能理解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孩子就會覺得父母離他很遠,不再愛他,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磨娘”的孩子其實是把媽媽當做一個“安全基地”,當他們有安全需求的時候,就想要返回看護人身邊。

而我們這些“安全基地”要做的,就是允許他們發脾氣,給他們的心靈足夠寬廣、安全的場所。

芽芽媽以過來人的經驗,給大家說說如何面對“小磨人精”!

01

理解孩子的感受

4歲左右是孩子情感表達的敏感期,在這段時間裡,孩子的心理狀態是很脆弱的,喜歡往媽媽的懷裡鑽,喜歡被父母親吻,喜歡黏著媽媽,這不僅是孩子在像家長索取愛的表現,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情感。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如果這時候,家長不能理解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孩子就會覺得父母遠離他們了,不再愛護他們了,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對於孩子來說,只有被自己的父母理解了,他們的親子關係才會更加的健全,孩子的成長才會更順當。

02

不要推開孩子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是最致命的。而是應該抱一抱他,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說“媽媽愛你,媽媽就在你身邊,寶貝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需要媽媽幫你解決的”。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同時也能把自己的問題告訴父母,對於寶寶的要求,不一定要全部滿足,但是一定要及時回應。

03

出去時告訴寶寶,回來的時間

大部分的寶寶都是有分離焦慮的,因為他們分不清離開和消失的區別。就像小孩子很喜歡玩“藏貓貓”的遊戲,因為他們喜歡那種“消失”又“出現”的驚喜。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但是如果他們不知道媽媽是走了,還是消失了,他們會侷促不安。所以暫時離開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媽媽會回來的。最好能把時間量化,比如:時針到了12那裡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了。

04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帕蒂·惠芙勒在《傾聽孩子》一書中指出:“孩子喜歡在家裡,在至親面前表達全部情感,是因為他能被傾聽和理解。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後在外面他就會表現得越好。”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多傾聽他、理解他、陪伴他,感知他的需求、思考背後的原因,會更有利於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05

給足孩子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生活的底氣,安全感足的孩子會更有勇氣去探索、去表達、去和人親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跟孩子多擁抱,給予孩子愛撫,通過身體接觸來給孩子傳達愛意,讓孩子感受到被愛。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除了身體接觸,愛也需要大聲說出來,給予孩子鼓勵,向孩子表達愛意,讓孩子能直接感受到愛意。另外,和諧的家庭,孩子更有安全感。

各位寶媽,你家寶貝也存在類似“磨娘”的行為嗎?你是如何回應的?歡迎留言給芽芽媽分享你的帶娃經歷~

參考文獻

[1]王秀紅. 寶寶黏人應對策略[A].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恆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3:1.

[2]劉亞紅.父母陪伴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價值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250.

[3]鄭慶友,盧寧.幼兒父母陪伴自尊和親社會行為的關係[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01):71-73+77.

[4]何燕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園合作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9(16):37.

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為什麼寶寶只愛在媽媽面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