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發起綜合性革命文物徵集活動

啟動“紅星計劃” 傳承紅色文化

南報網訊 (記者 李子俊) 為進一步豐富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藏文物,用好用活雨花臺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昨天,由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發起的綜合性革命文物徵集活動——“紅星計劃”正式啟動。晉夫烈士親友現場向雨花臺捐贈了珍藏72年的烈士照片。

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1950年首次面向全國公開徵集史料以來,目前,雨花臺烈士紀念館館藏可移動文物共2000餘件(套),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僅是傳播雨花英烈精神的載體,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雨花臺烈士陵園建陵70週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面向全社會徵集革命文物的搶救性和必要性尤為凸顯。

啟動儀式上發佈了“紅星計劃”文物徵集公告。面向全社會徵集與雨花英烈相關的史料及文物,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實物及口述史料;具有特殊意義的代表性物品、與雨花臺烈士陵園歷史沿革相關的重要實物、照片、文獻資料、影像資料等。

據介紹,在前期摸排階段,文物徵集小組已經赴北京等地,徵集到一批重要史料。如蔡壽民烈士後代向雨花臺捐贈了家族珍藏50多年的蔡壽民烈士襯衣紐扣,這也是烈士留下的唯一遺物;項英烈士女兒項蘇雲提供的兩張項英烈士合影和一套項英文集,不僅填補了紀念館展陳空白,也豐富了烈士研究史料;鄧中夏烈士家屬桂琪將凝聚兩代人研究心血的資料全部捐獻給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昨天,雨花英烈晉夫妻子賈峰之女劉躍躍也來到現場,親手將晉夫烈士3張珍貴的照片捐贈給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其中有一張單人黑白照片,十分珍貴,是烈士家屬珍藏了72年後,首次對外公開。照片被做成楓葉的形狀,年輕的晉夫身著軍裝,面帶微笑。背面用藍色鋼筆字寫著:“贈給賈峰同志。晉夫,一九四七.三”。

“這張照片是晉夫叔叔和我母親的定情信物。1947年年底,兩人結婚。甜蜜的日子僅僅過了5天,晉夫叔叔就告別我母親,去執行任務。未承想一去就是永別。被捕後,晉夫叔叔為了怕自己受刑後昏迷,無意識中吐露黨的秘密,竟硬生生咬斷了舌頭。1948年11月27日,晉夫叔叔在南京犧牲。”劉躍躍說,“後來經姨媽姨夫的介紹,母親嫁給了老實忠厚的我父親劉顯模。由於母親精神上受到刺激,記性不太好,家裡重要的東西都是我父親在保管。像晉夫叔叔的照片,父親都是用手絹包好,壓在枕頭底下藏著。直到他臨終前,才交到了我手上,囑咐我們要把烈士精神一直傳承下去。”劉躍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