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原来有此般壮美的风景


玉门关,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关隘,也是重要的军事关卡。历史上玉门关共有三处,分别是西汉玉门关、隋唐玉门关、五代宋初玉门关。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和田的美玉不断地从“玉门”经敦煌传入长安,长安的丝绸也不断地经敦煌出“玉门”传入西域。后来,汉武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才有了玉门关和阳关,才有了丝绸之路。可想而知,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前人已筑“土门”和 “玉门”孤守大漠,迎来送往。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玉门关长城,汉长城是汉代河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随着两千多年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保存下来,但也只剩土堆。其中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是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经过两千年的岁月洗礼,玉门关早已繁华不在,失去了曾经的险关辉煌,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大约三层楼高的遗址,就那样任凭风吹水打与自然风化,静静的矗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修饰,也没有美化,或者这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玉门关斑驳的土壁垒中,每一个缝隙里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风起云涌,兵戈铁马。辉煌,不仅仅是灯火璀璨,也可以是断壁残垣。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在诗人的笔下玉门关不仅仅是一个军事要塞的边关,更是一种保家卫国、征战沙场、视死如归等精神体现。从汉代开始,玉门关身上就被人们绑上了乡愁。班超曾慨叹“臣不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玉门关和阳关早就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当吟咏起敦煌两关,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会出现黄沙漫天,孤城落日的景象,总会产生纵马疆场,建功立业的豪情,而这就是敦煌留给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