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著名的詩人,卻寫出了“少有”的佳作,每一句都別出心裁

唐朝是一個不缺才人的時代,所以唐朝留下來的詩數不勝數,我們也很自然地記住了那些比較著名的詩人。不過有些詩人雖然不被我們熟知,但他們的好多詩作卻不得不讓人為之拍案叫好。

唐朝‌詩人柳中庸就是其中的一員,今天詩巷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柳中庸的一首最為特別的七言絕句,這首詩不僅講究形式上的對仗工整,而且四句還巧妙搭配色彩,顯得別出心裁,成為唐絕句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學習格律詩,成就詩人範兒。喜歡寫詩的朋友可點擊下方課程,我們一起追逐詩詞之夢:

同時也歡迎加入詩詞對聯大家庭(各種知識分享、心得交流、作品發佈等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徵人怨

唐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邊塞詩,詩中的金河、青冢和黑山都在我們今天的內蒙古境內,在唐朝時期屬於單于護府。此詩主要寫的是在單于護府下的一位徵人的怨情。

前兩句以敘事的形式展開:年復一年地奔波在邊城金河和​玉門關之間,日復一日征戰不休。其中的“金河”與“玉關”各據東西兩地,可見相隔距離之遠;“馬策”與“刀環”分別指馬鞭和刀柄上的銅環,這兩個詞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戰爭的場面。“歲歲”與“朝朝”又進一步從時間的角度來體現了徵人生活的無窮無盡的艱苦與單調,將他內心的怨情充分流露出來。

一位不著名的詩人,卻寫出了“少有”的佳作,每一句都別出心裁

後兩句在前兩句的內容基礎之上繼續抒發“怨情”,不過作者的描寫手法有所改變,他是通過景色的臨摹來表達情感的。“青冢”是王昭君的墳墓,屬於當時極其荒涼、偏僻之地的代表。或許大家都知道它的來歷:因為邊塞外的草都發白,而只有王昭君墳墓上的草是青色的,所以才有“青冢”之稱。“三春白雪歸青冢”一句很自然地烘托了一種蕭瑟、苦寒的景象,而徵人的“怨情”也不言而喻。

最後一句描寫了​黃河奔流不息的樣子,黑山在青冢附近,所以作者這裡寫黑山也是順理成章。“繞”字運用得十分生動形象,不僅刻畫出了實像之荒涼,更體現出了虛像之悲愁,徵人生活的艱苦再次被讀者真切感知,徵人內心的怨情也再次將讀者感染。但是,怨情歸怨情,從作者筆下迸發出來的更有蕩氣迴腸的堅韌與悲壯。

一位不著名的詩人,卻寫出了“少有”的佳作,每一句都別出心裁

這首詩一共四句,前後緊緊圍繞一個“怨”​字展開,但是卻通篇不見一個“怨”字。作者將時間與空間描寫巧妙結合起來,收到了不同凡響藝術效果。從形式上來看,這首詩採用了工穩的兩兩對仗方式,其中不僅有句間對仗,還有句內對仗;尤其值得稱讚的是後面兩句中“白”、“青”、“黃”、“黑”四中顏色同時涵蓋,使得畫面感豐富又立體,可見作者匠心獨運之水平;此詩受到了詩界的廣泛好評,雖然它的作者不是很有名,但是卻不影響它成為絕句中少有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