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隋筆(一)楊堅(三)

翻開所有涉及到隋朝的歷史教科書,對於楊堅,以及他開創的“開皇之治”的評價,基本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牛逼!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想想也是,確實牛逼。畢竟,楊堅對內結束了長達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再一次將中華大地歸為一統;對外,他又很好地抵禦了外侮(主要是突厥)。在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戰爭、分裂、血淚和硝煙以後,中國人終於難得的享受了統一帶來的紅利。

有關開皇之治的溢美之詞,我們已經見過太多太多。甚至有人把戶口資料做了比對——開皇之治時期的戶口數,是後來貞觀、開元盛世都比之不及的。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然而,在這些豐功偉業背後,卻有著時常被人忽略的一些內容,那就是開皇時期的政治成果,對此後的整個中國的政治體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講,我們就來聊聊這些成果。

隋文帝在政治上的主要改革,可以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大塊。而要談到這些改革,就必須去了解,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央和地方官制是怎樣的。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有關兩晉南北朝的行政制度,我在《兩晉南北朝人物誌》裡基本沒提。不是我不想提,也不是我忘了提,純粹是因為這段歷史的行政特點很難概括。每個王朝的壽命是如此之短,政局又如此動盪,以至於我們很難去總結出一些成型的規律。

總的來說,無論是南北朝,中央政治都體現出一定的軍事政治色彩。南朝自不必說,開國皇帝都是軍人出身;兩魏分離以後,宇文和高氏也都把槍桿子抓得很緊。因此,文官系統就相對脆弱了許多,頂著宰相名頭的各色官職,總得手裡有槍桿子才說話算數,否則就是皇帝或者軍閥的玩偶而已。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到了隋朝,天下已經統一,大權就不能交給軍人,況且隋文帝本身也不是軍人出身(雖然他爹是,他自己也打過仗)。這樣的經歷使得楊堅受軍隊的掣肘比較少,也讓他能有足夠的空間設計出一套文官政治出來。

而他的制度成果,就是五省六曹制,後來變成了五省六部制。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所謂五省,指的是內侍、秘書、門下、內史和尚書五省,其中內侍省主要是宦官衙門,相當於後來的內務府;秘書省主管文件工作,對政治干預也可以忽略不計。真正說話算話的,就是門下、內史和尚書三省。

而所謂六曹,則是指的尚書省下設的吏、禮、度支、都官、兵、工六曹。後來度支改名為戶、都官改名為刑、曹換成了部,六曹也就變成了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六部。

到了唐朝,內史省的名字換成了中書省,內侍和秘書兩省撤省。於是三省就和六部一起,形成了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度。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再後來的宋元,三省也逐漸失去了作用;到了明朝,乾脆徹底廢掉中書省和丞相,六部成為了最高的權力機構(內閣並非法理上的權力機構,閣員也只有建議而無行政權)。直到今天,國務院下屬的行政機構,名稱也仍叫“部”。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楊堅的這一次改革,不僅釐定了中央的官制,終結了幾百年來的混亂局面;最關鍵的是,它把軍人政治關進了籠子,也為後來的文官政治創造了條件。

說到文官政治,就不得不提楊堅的另一項偉大發明——科舉制。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魏晉到六朝,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一直都是以九品中正製為主,以至於到了南朝時竟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階層割裂局面。而北朝在漢化以後,也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這一制度,從而使得做官竟然只靠出身,而不用考慮真才實學。

平心而論,在物質文化還不發達的古代,下層人民接觸不到多少豐富的知識文化信息,尤其是在紙張還沒普及的時代就更是如此。而在南北朝後期,這種選官制度已經造成了嚴重的人才斷檔,南朝的那些高官們普遍腦滿腸肥不識弓馬,指望他們富國強兵基本就是做夢。如果再按照九品中正制玩下去,隋朝的政府裡恐怕也得是這些人來吃空餉。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因此,科舉制勢在必行。

不以門第為做官依據,而是去考試,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制度創新。但是,你要說能做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也是扯淡。在隋唐兩代,即使在通過科舉做官的人裡,也大多都是官宦子弟,更不用說當時還有各種各樣的後門。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究其原因,其實也還是生產力的問題。隋唐時期,儘管紙張已經普及為書寫工具,但是成型的印刷術依然還未出現,有能力閱讀到書籍並且參加考試的依然是中上層人士。直到印刷術也徹底普及推行,出版業出現繁榮的時候,王謝堂前燕才真正飛到了尋常百姓家。

講完了五省六曹制和科舉制,我們再來看看地方行政的變化。簡單地說就是一點——把州、郡、縣三級制度改為了州縣兩級,郡這一行政區劃進入歷史。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秦朝將天下劃為三十六郡,後來漢承秦制,即郡國制,到了東漢卻發現人口越來越多,於是設立了十三個刺史來監察各地的郡守。再後來,刺史就變成了行政官員,州也成了行政區劃。

到了東晉,因為大批流民南遷,政府為了安置他們,就在南方各州(主要是揚、荊)設立了很多僑置州。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再後來,一個僑置州還不夠,又搞出了南和北(比如北徐州和南徐州)。越往後,僑置州就越多,於是連“僑置”都省去了,直接變成了州。到了蕭衍執政後期,南梁已經有了一百多個州,卻只有三百多個郡。這就造成了一個州管不了幾個郡縣、一個郡縣可能要被幾個州同時領導的局面。這種混亂,貫穿了整個南北朝後期。

而在開皇初年,大隋王朝共有201個州、508個郡,1124個縣,平均下來一個州只能管兩個半郡,一個郡只能管兩個縣。再設立三級行政機構,意義已然不大。而當南北混一以後,那些僑置州存在的意義,也基本不存在了。

短命的隋朝為何偉大?不僅因為統一中國,還因為它的這些改革

等到楊堅來執政的時候,他乾脆大筆一揮,將郡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留下了州和縣。這樣做的好處是釐清了長期以來的行政混亂,裁撤了一大批冗官,為政府高效的收稅做好了準備。

而有關楊堅的開皇之治的那些豐碩經濟成果,歷來也是史學家們謳歌的主要內容之一。那麼,隋文帝時期的中國經濟,到底繁榮到了什麼地步呢?咱們下回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