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用表演向豫劇大師常香玉致敬,望城小戲骨用節目表達了對大師的紀念與精神傳承。11月13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望城區專場在周南望城學校舉行,同學們各自精彩的表演再現了璀璨浪漫的戲鄉文化。

  本次活動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教育局、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由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宣傳部和望城區教育局共同承辦,由周南望城學校協辦,星辰在線策劃執行。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長郡月亮島學校表演花鼓戲《補鍋》。)

 

  展演一開場,大家就欣賞到了長郡月亮島學校帶來的花鼓戲《補鍋》,小戲骨們生動的表演不僅原汁原味地再現了經典劇目,更讓經典人物充滿活力與趣味,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讓臺下的小觀眾們看得入了迷。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周南望城學校帶來花鼓戲《絲絃小調》。)

 

  隨後,周南望城學校帶來了花鼓戲《絲絃小調》,創新緊湊的編排和生動多樣的角色再一次詮釋了花鼓戲的韻味與魅力。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一師斑馬湖小學表演《我心中的常香玉》。)

 

  一師斑馬湖小學的同學們在節目中講述了《我心中的常香玉》。常香玉是我們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塑造了許多經典的豫劇人物形象。同學們通過肢體語言將常香玉熱愛戲曲、唱響經典、傳承豫劇的人生故事一一演繹,節目既感人至深,又飽含希望;既是向藝術大師的致敬,也是對藝術精神的傳承。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高塘嶺實驗小學演繹《刀馬旦》。)

  

  刀馬旦是京劇裡“旦”的角色之一,專演巾幗英雄,提刀騎馬、武藝高強的女性。這不,高塘嶺實驗小學就來了一群小“刀馬旦”,再現了《刀馬旦》的氣勢與英姿。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長郡月亮島第二小學帶來京劇樣板劇《紅燈記》選段。)

 

  長郡月亮島第二小學的小戲骨們將《紅燈記》搬上舞臺,細緻生動地展示了“李玉和”與家人保護共產黨員、克服困難傳遞情報的故事。他們的表演讓革命樣板劇從歷史書中“活”了起來,走進了新時代學子的心中。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星城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從小愛唱花鼓戲》。)

  

  星城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則再次演出了花鼓戲的風采,她們表演的《從小愛唱花鼓戲》融古貫今,體現了花鼓戲生生不息的藝術魅力與生命力。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周南望城學校帶來特邀節目《小英雄雨來》。)

 

  最後,周南望城學校的同學們在特邀節目《小英雄雨來》中,將課本中的小雨來的故事完整演繹,為本場展演完美收官。

戲曲進校園 | 致敬豫劇大師 望城學子再現戲鄉文化

 (專業評委、國家一級演員邢險峰老師對節目進行點評。)

 

  展演結束後,專業評委、國家一級演員,湖南省花鼓戲表演藝術家、湖南省政協委員、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獲得者邢險峰老師對本場節目進行了點評,感慨地說:“看到了我剛學戲曲時的樣子,也看了戲曲未來的樣子。”

  最終,一師斑馬湖小學的《我心中的常香玉》獲得本場展演的特等獎,同時直接進入全市總彙演,周南望城學校的《絲絃小調》等節目獲得一等獎,《補鍋》等節目獲得二等獎。

  接下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將在長沙縣、天心區等長沙其他區縣(市)進行,然後舉行全市總彙演。屆時,來自各區縣(市)的小戲骨們將齊聚一堂,共展戲曲文化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