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郡的豪門大姓為什麼看不起公孫度?本是小吏卻被太守視如己出

文 | 郭曄旻

遼東郡的豪門大姓為什麼看不起公孫度?本是小吏卻被太守視如己出

東漢的遼東,不過是幽州刺史管轄下的一個郡。但在幽州本部亦陷入劉虞和公孫瓚爭雄的情況下,“水則由海,陸則阻山”,於是更加顯得天高皇帝遠的遼東郡成為野心家的天堂,實在也不奇怪。

這位野心家,名叫公孫度,此人雖然與幽州的公孫瓚同姓,其實並無關係。公孫瓚出身遼西令支的大姓豪族,公孫度卻是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公孫度的父親名叫公孫延,公孫度小時候就跟隨父親遷居玄菟郡(時在今日瀋陽、撫順一帶),其原因是“避吏”。僅就此看來,公孫度的家庭出身恐怕不會是什麼豪門大族,如若不然,也不用迫於區區郡吏的騷擾竟至遠走他鄉了。

在玄菟,公孫度年齡稍大,當上了郡裡的小吏,在漢代豪門大姓壟斷仕途的背景下,想來他的一生就此而已了。偏偏普通人公孫度的人生彷彿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樣。其家庭來到玄菟郡之後,意外得到了玄菟郡太守的眷顧。究其原因也令人有些意想不到。這位玄菟郡太守也姓公孫,他的兒子名叫公孫豹,18歲的時候早夭。恰恰公孫度小時候的名字就是“豹”,而且與太守的兒子公孫豹年齡一樣。這兩個巧合湊在一起,不能不讓太守大人對公孫度生出感情,“見而親愛之”,進而視如己出,好生培養,教他讀書併為其娶妻。

於是公孫度就有了躋身仕途的資本。他先後“除尚書郎,稍遷冀州刺史”。儘管不久由於謠言中傷,免官居於家中,公孫度還是得到了貴人相助。董卓專權時候,手下中郎將徐榮正好是公孫度的同鄉,而且早就認識公孫度。在鄉黨的推薦下,中平六年(189),公孫度又東山再起,當上了遼東太守。

遼東郡的豪門大姓為什麼看不起公孫度?本是小吏卻被太守視如己出

新官上任,公孫度立刻發現遼東郡的豪門大姓看不起自己。這也不奇怪,誰讓他原來只是玄菟郡的一個小吏,出身實在微末呢。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公孫度果斷選擇了殺人立威。原襄平令公孫昭,過去曾經摺辱公孫度之子公孫康。於是公孫度到任之後,立即將其拘捕,隨後“笞殺於襄平市”。還有“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人,一向鄙視公孫度,成為公孫度執政的最大障礙。公孫度尋機繩之以法,“夷滅百餘家,郡中震慄”,豪強威服。對於逃逸之豪強大族他也不準備放過,比如擔任過河內太守的李敏,是遼東郡的知名人物,他害怕公孫度的血腥屠殺,帶著家眷從海路逃走。結果公孫度乾脆“掘其父冢,剖棺焚屍”,進而“誅其宗族”,斬草除根。當時的遼東郡畢竟只是東漢帝國邊緣的一個僻遠地方,人口不過十萬(附近的玄菟郡更只有四萬多人,甚至不及今天大城市的一些住宅小區)。因此土著豪族雖有,畢竟勢力不強。在公孫度的高壓政策下他們或死或走,遼東境內的一切軍政大權遂為公孫度的一統天下。

公孫度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從小吏當上一郡之守仍覺不足。他主政遼東的第二年,也就是初平元年(190),關東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卓,盤踞幽州的劉焉、公孫瓚等人也無暇顧及遼東,而是全力投身中原地區的軍閥混戰之中爭搶地盤。公孫度倒是不做此想。他並不參與中原地區的軍閥混戰,而是選擇經營自己的遼東小王國。趁著諸侯們正在中原打得不可開交,公孫度趁機宣揚“漢祚將絕”,而遼東有“冠石之祥”,因而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

公孫度先是分遼東郡為遼東、中遼、遼西三郡,又東征高句麗、北服扶余、西擊烏桓,“雄張海東,威服外夷”。值得一提的是,公孫度重新加強了對樂浪郡(地在今朝鮮半島北部)的統治,後來這個樂浪郡的南部幾縣又分置“帶方郡”(樂浪郡與帶方郡一直存在到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孫氏政權因此號稱據有五郡之地,戶二十餘萬,人口六十萬,成為東漢末年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個割據政權。

公孫度在遼東主政十六年(189年—204年)之久,名為漢之州牧,實行天子之禮。曹操當政,忙於同中原群雄角逐,一時無力遠征,為了籠絡公孫度,乃表其為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毫不領情,揚言“我王遼東,何永寧也”,一語道破了其割據一方的實質。他甚至想過南下逐鹿中原。官渡之戰後,公孫度曾與部下商量,“聞曹公遠征,鄴無守備,今吾欲以步卒三萬,騎萬匹,直指鄴,誰能御之?”其大臣涼茂則認為時曹操和公孫度都為漢朝之臣子,今天下大亂,公孫度安坐家中,本就不對,曹操憂民之疾苦,為天下誅殺民之賊,現天下剛剛太平,大家沒有責怪你就罷了,若再與曹操交戰,定是在自取滅亡。這才打消了公孫度的危險念頭,避免了與曹操的兵戎相見。

建安九年(204),一代梟雄公孫度安然去世。而他所建立的割據政權卻在亂世中延續了下來。東北地區邊地遙遠,中原政權更是鞭長莫及。結果,自公孫度中平六年(189)立至公孫淵景初二年(238)被魏國大將司馬懿率兵消滅,歷經公孫度、公孫康、公孫恭、公孫淵三世四主,遊離於中原政權之外長達50年之久,反比三國之中的魏(46年)、蜀漢(43年)兩國國祚都要久遠,稱得上是亂世之中的一個異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