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6套房,裸辭旅行1年,崩潰了:簡單的快樂,為什麼卻最難獲得

一、28歲6套房,裸辭旅行1年,可我還是不快樂

聽朋友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同事,名小美,是個28歲的姑娘,公司行政,各方面條件都還一般,每天上朝九晚六的工作,日日平常,工作枯燥無味,喜歡幻想一夜暴富......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姑娘一夜暴富的夢,在某個上班日的週一實現了。

原來,小美在南京的老家被政府規劃為開發區,這就意味著,她們家要被拆遷了。

這大概是小美二十八年人生中聽到的最好的消息。

6套安置房外加數額巨大的補償款,這使得她連續多日都處於極度的狂喜狀態中。

後來,小美果斷辭了職。

之後的一年裡,她開始四處旅行。閒下來的時間追劇、刷手機、宅在家裡打遊戲……

偶爾想起剛畢業時那段艱難求職的時期,被拒絕、恐懼、迷茫,小美又開始瘋狂的靠沉溺於毫無意義的旅行來彌補她的空洞和焦慮。

買買買、逛逛逛、吃吃吃,不到一年的時間,小美失去了拼搏的鬥志,精神也開始變得渙散,對周圍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沒有激情做任何事情,包括工作。

父母害怕她從此頹廢下去,勸她去工作。

小美開始質疑工作的意義,並開始懷疑自己,她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明明我現在擁有的東西比過去多得多,為什麼反而不快樂了?”

快樂,真的有這麼難嗎?

28歲6套房,裸辭旅行1年,崩潰了:簡單的快樂,為什麼卻最難獲得

二、為什麼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生活卻反而不快樂了?

無論有錢沒錢,快樂,對現代人來說,好像是一種奢侈。不開心,好像成為了當代職場人的常態。

一個人只要參加了工作,揹負了壓力,為生存而打拼,他們好像就失去了快樂的權利。

在這個充滿焦慮感的社會,我們創造快樂的情緒的管道很容易被雜物堵塞。

如果不及時清理情緒垃圾,感知快樂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弱,最後變成裝在套子裡的人——和積極情緒隔著一層厚厚的膜,每天過得遲鈍麻木,好像再也無法開心起來。

如果你感覺到自己越來越不快樂,你可能以下三點做得不夠到位:

1)缺乏自我關懷意識

當代職場人生活壓力都大了, 每天精神高度緊張。一旦當出現強烈的刺激時,我們出現一種應激反應,叫做「戰鬥或逃跑」。

它會把生理系統積極地調動起來,比如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讓我們產生更多能量去解決問題。但「小宇宙」的爆發是有限度的。

如果我們仗著年輕經常地熬夜,沒有留下時間來自我照顧,那很快就陷入一般適應綜合徵中的「疲憊階段」——被接近枯竭的身心狀態拖累,暫時喪失感知快樂的能力。

2)社會比較和“我應該” 思維誤區

社會是開放的,大家都在比較。

今天老李家的孩子考了100分,你也應該考100分。

今天她拿了2w的月薪,我明天也要拿2w,否則我就是失敗的。

.....

比來比去,大家眼裡就只剩下慾望了。

比來比去,我們開始從“我想做”的思維慢慢轉變為“我應該”做什麼的思維。

我們被社會的眼光捆綁,所以,我們不快樂了。

3)陷入快樂陷阱

有人會為了尋找快樂,常常會走過去的老路。

但是,過往能讓我們快樂的,現在不一定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人在一天天成長,我們尋求快樂的方式,也要考慮到能否滿足當下的成長需要。

我有一個朋友,剛工作時能給予她快樂的,是每週週末去她最愛的大排檔大吃一頓,或是每達到一個大目標,會買一個包包犒勞自己。

但是,隨著工作年限越來越長,過往能讓她快樂的方式越來越起不到作用,等興奮勁兒一過,該難受還是很難受。

總是陷入給人安全感、掌控感的熟悉的區域,讓我們不願意走出來,長此以往,躲在舒適區也是我們越來越痛苦的原因。

28歲6套房,裸辭旅行1年,崩潰了:簡單的快樂,為什麼卻最難獲得

三、如何提高自己對快樂的感知?

1、避免長期處於高壓和應激狀態

在心裡提醒自己:「如果一直繃得太緊,沒有休息的時間,再堅韌的弦也會斷掉。」

摸清楚你精力的儲備有多少,當能量低於40%時應該敲警鐘,跌破20%就要強迫自己停下來。

比如在家好好地休息一天,跟朋友到戶外騎騎單車,遊游泳,運動一下,都是非常好的放鬆解壓方式。

2、管理慾望,降低“我應該”的百分比

慾望越強,快樂越少。

要想讓快樂長久,首先學會知足。

對當下的狀態做評估,什麼東西我是可以失去的,什麼東西我可以任其自由發展,不想想要太多。

管理慾望之二,就是降低對“我應該”的感知,把80%的“我應該”劃分一般給“我想要”,這樣也可以讓你更能感知快樂。

3、擁抱自然,突破舒適區

感到壓力大時,如果過往能讓你開心的方式再也不起作用了,不如去擁抱自然吧。

看看山,看看水,多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能淨化你的戾氣,你的恐懼,你對生活的無奈和失望。

因為在一切大的自然面前,你的所有小的慾望引發的都是小的不開心。

我們可以將格局放大一點,不要因生活中的苟且,讓自己長久的停駐,甚至止步不前。

你要走出自己的心魔。

28歲6套房,裸辭旅行1年,崩潰了:簡單的快樂,為什麼卻最難獲得

四、寫在最後

在俗世看來,責任越大,揹負的壓力越大,獲得快樂的條件越高,比如,人到一定的極端,一定要有一份好工作,體面的工作,每個月還要拿一份體面的薪水,房子要有,車子也要有了,才有快樂。

其實不然,人生沒有那麼多固定的設定,想要快樂,其實有時候很簡單,只需要加點點愛,放低對快樂的條件就行。

你覺得快樂是什麼呢?

你平常又是如何感知快樂的呢?

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這屆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