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名家们都在背诵英语词典?

说起英语学习,很多人都反对背诵单词,尤其反对背诵词典,认为这是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事实上,许多人都通过背诵单词提高了英语成绩,通过背诵词典提高了英语水平。

相信每一个参加出国考试的学生,都曾经疯狂地背过各类备考词典,比如有名的“红宝书”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但中国人参加出国留学考试,要背诵词典,就连美国人考SAT或GRE都要背诵词典,说明词汇量都英语考试至关重要。

于是,有人会说,除了考试之外,就没有必要背词典了。

果真如此吗?

最近,我在读了戴尔·卡耐基的《语言的突破》之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外国名家们不但背诵词典,还有背诵英国文学的两个伟大源泉《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

背诵、记忆是古希伯来教育最通用的教学方法。犹太人在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教他们背诵《圣经》,在学者们当中,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圣经》是最值得夸耀的事。

中国人背诵莎士比亚作品比较有名当属清末民初的名家辜鸿铭。辜鸿铭学习语言的诀窍就是背书,从德文《浮士德》长诗,到弥尔顿的《失乐园》,再到莎士比亚三十八个英文剧本,他都背到滚瓜烂熟,他一代学者就是这样千锤百炼出来的。

为什么外国名家们都在背诵英语词典?

01

积累词汇

纽约有一位著名的演讲家,以句子结构严密、文辞简约为著称。他的座右铭:每天一个新词。他有一个习惯,在平时聊天或阅读时,遇到不熟知的词,就抄在本子上,然后查词典,弄清词义;同时,每天阅读一到两页《同义词和反义词》词典,研究每一个词的准确意思。

词典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词义,还可以知道单词的词源。掌握的单词的历史和来源,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现代的欧美学生背诵词典,多是为了应对考试,提高词汇量。比较常见的就是背诵SAT和GRE词汇,这也是美国学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虽然,背诵词典比较枯燥,但毫无疑问,它是积累词汇量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了。

为了使苗苗能够早日熟练地进行英语自主阅读的水平,从暑假开始,我就每天陪她一起读3000图解词典,一遍一遍循环,重复是记忆之母。

02

准确演讲

美国总统林肯的演讲非常有名,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演讲是《葛底斯堡演讲》,这篇演讲的全文被刻在一块铜版上,陈列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 作为英语文字的典范。

林肯的演讲才华跟他的勤奋好学是放不开的。他的传记作者尼可莱写到:

“林肯常常坐在黄昏的阳光下,翻阅着词典,直到他看不清字迹为止。”

除了背诵词典之外,林肯还能整本背诵柏恩斯、拜伦、布朗宁的诗集,并经常抽空复习他早已熟背的莎士比亚名著。

天才出自勤奋,林肯在演讲上的才华,离不开他常年对词典和诗歌的背诵。

背诵词典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我们又有多少人去背过《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更不用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了。

为什么外国名家们都在背诵英语词典?

03

严谨写作

凭借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Mark Twain), 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16名。

那么,他是如何获得灵巧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呢?马克·吐温年轻时经常去各地旅行,每次在旅行中,他都随身携带一本厚厚的《韦氏大词典》,一有空就翻阅学习。正是因为他的旅行经历和对文字的研究,使他写出了享誉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

著名诗人布朗宁也是通过学习词典,来提升自己的驾驭文字的能力。布朗宁每天坚持翻阅辞典,详细学习每一个词的用法。

词典使我们的写作更严谨,更精确,是我们写作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04

中国案例

前两年,西安交大英语老师李艳芝,两年时间背完英汉大词典22万个单词,刷新了记录,刷爆了网络。她在2年内背了28遍《英汉大词典》,而且白天还要上班,晚上还要照顾孩子。

李老师的故事使 我相信,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另一位靠背单词成就人生的名人,就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以下是他的一段谈话:

“要引人敬意,就要研究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在那个领域中,你是最顶尖的,至少是中国前10名,这样无论任何时候你都有话说,有事情可作。我俞敏洪原来想成为中国研究英语的前100名,但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背单词,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成为中国单词专家,现在我出版的红宝书系列:从初中到GRE词汇有十几本,年销量100万册,稿费比我正式工作哦都高的多。”

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这无疑是俞敏洪的人生转折点,正是有了这样的亲身经验,为他后来教GRE词汇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