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把主食从精米精面换成杂粮饭,每年需5000万吨,产业链巨大

大家平时吃的主食是什么?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主要就是米饭和面食。由于加工方式的不同,米饭做起来,用电饭锅就可以,特别容易简单,而面食制作起来,相对复杂,所以现在很多工作繁忙的年轻人,多以米饭为主食。

日常餐馆和外卖里面,主食也往往是米饭,主要就是米饭加工最方便最简单,节省人工。米饭是眼下中国人,最主要的主食,但由于大家都已经习惯吃精米,而精米做的米饭,其实没有多少营养含量。

有很多科学论文,都已经说过,当我们吃下精米精面主食时,就和吃糖的效果类似,人的血糖会迅速升高,有一个很陡的峰值。这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时间长了容易得糖尿病,等很多疾病。

一个国家人民的主食,是这个国家的大事。其实中国自古就讲,粗茶淡饭,五谷杂粮,对健康有好处。如果把我们日常吃的主食米饭,替换成杂粮饭,比如一半米饭,一半杂粮,包括豆类和各种各样的杂粮,有几十种常见杂粮可选,这对健康有利得多,而且营养也更均衡的多。

中国人把主食从精米精面换成杂粮饭,每年需5000万吨,产业链巨大

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这是我们国家发布的,指导人们日常饮食的科学建议。我自己减肥,减了20多斤,我发现按照上述指南,用科学的方法去饮食,其实很便宜,如果自己加工,每天20元基本都够了。

吃饭时,健康的吃法,是有进食顺序的,先喝大量的水,然后吃足量的蔬菜和适量水果,接着再吃菜,最后吃碳水化合物主食,这样人在饭后的血糖变化,是最平缓的。精米里面的营养成分是很有限的,而二三十种杂粮和大米,混合在一起,蒸成的杂粮饭,则营养丰富均衡得多,很符合上述官方营养建议。

关键的是,这些年,大家的口味,已经习惯精米精面的面食米饭了,其实杂粮饭本身也很好吃,一旦口味上习惯,对健康有利得多。很多人的主食,经过引导,都可以切换到杂粮饭,包括食堂和餐馆同样如此。

中国人把主食从精米精面换成杂粮饭,每年需5000万吨,产业链巨大

假如每个中国人,每天平均吃100克杂粮,我们14亿人口,一年的杂粮消耗量就达到5000万吨。这里面其实包括了玉米,小米,青稞,荞麦,大麦,黄豆,花生,薏仁米等等。也可以把土豆,红薯,山药,和北瓜南瓜等各种瓜类,以及鸡肉、瘦猪肉等肉类,混合在一起蒸,更好。所以从健康角度,推进更多中国人的主食习惯,从一直以来的精米精面,开始切换到杂粮饭,包括里面夹杂薯类、瓜类和肉类等,不仅加工省时,而且营养均衡。

那这个主食习惯的切换,对很多行业,比如农业、餐饮业、食品业等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还可以把杂粮饭,做成各类饼干类的主食,减少油盐脂肪等添加,就像很健康的能量块儿一样,便携,并且随时都可以吃。

未来,如果杂粮饭,在中国人主食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则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最近在北京双井附近,发现同仁堂开了一家知嘛健康,里面就有很多种类的杂粮产品,当然价格相对较高,针对的是中高端消费人群。而中粮旗下,也有很多杂粮的品牌和产品,产量和销量巨大。

中国人把主食从精米精面换成杂粮饭,每年需5000万吨,产业链巨大

从我们商业开源项目角度,认为未来中国人的主食,更多切换到杂粮饭形式,形成新的主食口味习惯,肯定对国民健康大有好处。这里面会涉及一系列的庞大产业链,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加工,餐饮业,烹饪设备,家用高压锅电饭煲,以及加工成饼干等各种副食,杂粮礼品等等。

从科学依据上,杂粮饭几乎是目前最健康,也最容易加工的主食。通过增进饮食科学性,提高人们的健康,对国家社会,对无数个人和家庭,都非常有利。

我们商业开源项目,会推出杂粮产业系列解决方案,在整个产业链寻找合作伙伴,去推进其进展。这是本系列第1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