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谁敌手

本文原创首发自《今古传奇·武侠版》2019年2月刊,作者留刀,任何媒体账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欢迎转发个人朋友圈,将有趣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一座江湖 | 天下英雄谁敌手

在大概十年前,《今古传奇·武侠》上曾经刊登过作家扶兰的《巫山传》,整个系列故事的核心是十六个字——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凡有所学,皆成命运!

当时年幼,对这句话体会不深,后来重看,才发觉是至理名言。

我不止一次地分析过自己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从小到大经受过的教育,来自人或事的影响……但不论我怎么分析,都有一个东西是绕不过去的——拳法。

那是我自幼所习的东西,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期,从懵懂无知到长大成人,我的性格、三观、行为处事……太多的东西是从拳理中得来的了。

所以形意拳的风格是什么,我的性格就是什么。

那形意拳的风格是什么呢?

王家卫拍《一代宗师》时拜访过不知多少两岸三地的武术名家,从他们身上、口中得出来的形意拳印象,浓缩成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形意拳,霸道!

一座江湖 |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代宗师》剧照

这话不假,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太极奸、八卦滑、最毒不过心意把"之类的话。而纵观《形意拳谱》,"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之类的拳理也不在少数。就连百度百科都写着"形意拳风格独树一帜,与大多数传统武术讲究后发制人不同,形意拳在战术思想上,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强调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

仿佛形意拳就是天下第一等的刚猛拳法,形意拳的风格就是猛打猛冲的一味纯刚。但在形意拳中,还有另外的拳理。

比如"进如水银泻地,退如风吹鹅毛"。

比如"先打顾法后打空"。

比如"熊出洞,虎离窝,抱头竖项,徐徐而行"。

这些讲究先保存自身,然后再与敌周旋的拳理,与"出手如钢锉,回手如钩杆"的狠辣并行不悖。

这些或刚或柔、或正或奇的拳理加起来,才是完整的形意拳。

而这些听起来很怂的拳理,几乎都出自于同一人之口——车毅斋。

一座江湖 | 天下英雄谁敌手

车毅斋,名永宏,字毅斋,在家中排行老二,人称车二师傅,李洛能的八大弟子中很特殊的一个人。

他是最早跟随李洛能习武的弟子,在他入门之时,李洛能还没有创拳,以至于车毅斋后来的拳法当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戴氏心意拳的风格。在李洛能的八大弟子之中,每个人的拳法都互有不同,但车毅斋和其他人的不同是最明显的,尤其是跟郭云深。他们两个人各自把形意拳练到了两个极端。如果说郭云深把刚猛这条路走到了极限,那么车毅斋就把灵巧这条路走到了极限。

就如同每一个门派都有一些不好考据的历史一样,形意门的历史上也不乏那种真相已无从知晓的烂账。比如李洛能到底师从戴二闾还是戴隆邦,比如宋世荣的《内功四经》到底是家传还是另有出处……但和车毅斋有关的历史不同,他是形意门二代弟子中唯一一个有正经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的人。

在民国的《太谷县志》当中,全文收录了车毅斋的碑文,他在民间的名气比不过郭云深,但他在官方的地位却远在郭云深之上。

一座江湖 |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中左车毅斋、右郭云深

车君毅斋纪念碑记

碑的正面:是谓不朽清华翎五品军功车君毅斋 纪念之碑

碑文正文:拳术,中国绝技也。有少林内外家之别。吾郡则自咸同间此术独盛。一曰王长乐弟子,一曰戴文雄弟子。长乐,交人。戴氏小字二闾,则祁人也。戴氏祖传心意拳,少林外家支派,外传李老农。老农为吾世丈孟孛如先生座上客,再传车毅斋。时,予家客有燕人冯四者,亦精拳术,且能只马入乱贼中夺妇归。若论拳术,自愧不如老农甚。而毅斋得老农之术特精。尝游津,遇日人,知毅斋名,较剑术。日人奋然临,毅斋慢然应。倭败,色沮,愿师之。毅斋婉谢焉。人问其故,毅斋曰:"岂可使吾国绝技而传之外人耶?!"毅斋平日于治田外,别无事事。遇人恂恂不自足,而独于恤贫济孤事,不少吝。予家旧有商业在斜阳寺前,燕人宋氏父子实经营之。宋氏亦心意拳术中人也,述毅斋事绝详。毅斋死,予以纂入县志方技传内。而毅斋门弟子王凤羽等立碑纪念,问序于予,不获辞,因略述其事如右。毅斋名永宏,行二,世居桃园堡,今为贾家堡人。

榆次常赞春篆,同邑孙培基撰,同邑 武中洲书。

这块碑的本体目前在太谷县的纪念馆中,当中记载了关于车毅斋的几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座江湖 | 天下英雄谁敌手

车君毅斋纪念碑记

第一件事情是他身上有"清华翎五品军功"。这是个类似于名誉院长之类的荣誉头衔,这个头衔的来历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是这个头衔来源于清朝的王爷。

说清朝末年,祁县乔家是巨富之首,在全国各地均有大商号,与北京载沣王爷交情甚厚,王爷听说山西有个车毅斋武艺高超,就约车二师傅来京。车二为人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际,所以几次推脱,但他是太谷和祁县多家商号镖局的大镖头,所以王爷就请乔家出面约人,如此方请得车二师傅来到王爷府。王爷安排了车二师傅与八旗武术教头进行比武,并且和乔家老爷一起坐在八仙桌品茶观看。

教头迅如闪电,连连攻击车二师傅致命要穴,车二师傅连连后退巧妙化解,直到退至门栏,教头猛攻一拳,想把车二师傅隔门打出去,却只见车二师傅身体一个"束展",将教头凌空打出一丈开外,摔在王爷喝茶的八仙桌上,茶倒盘碎,溅了王爷一身水,车二师傅一甩马袖离开了大庭。乔家老爷慌忙说:"车二是一乡间武夫,是个粗人请王爷恕罪!"王爷喜爱车二的武功,不但不责怪,还报皇帝恩准,赐车永宏为清华翎五品军功。

而另一个说法,则是说这个头衔来源于碑文中的另一件事情。

说清末之时,车二师傅曾旅游天津,在再传弟子乔锦堂商号中下榻。日本剑术国手,闻车毅斋之大名,请乔锦堂介绍切磋剑术。日本剑术高手,岁在壮年侃侃而谈,车二师傅则少言寡语,只唯唯点头,赞同对方的高论。

日本剑客此前已经击败过很多清朝高手,所以见车二如此,便轻视之,说:"闻你为中国武术名家,愿与你较剑术。"车二师傅说:"可以。"车二师傅和平常人一样持剑而立,日本剑客则持剑向车二师傅猛刺,没过三招,日本剑客被击中剑脱手飞出数丈。他自惭不如,愿拜车毅斋为师,以重金聘请车二师傅赴日传艺,车毅斋婉言谢绝。京津绅士问车二师傅为何拒

之?车毅斋说:"岂可使吾国绝技而传之外夷耶。"此事之后,清朝认为车毅斋保住了国家的面子,所以赐了他这个军功头衔。

这两件事情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轶事,但在车毅斋身上,最让人们好奇的,还是传说中他与郭云深的一战,据说那一战,就是郭云深一生"胜、平、负"三种之中的负战。

车毅斋和郭云深两人的技击风格很有意思,车毅斋天生虎背熊腰,身材高大,偏偏拳法风格紧凑绵密,顾打合一,出手总留三分力,而郭云深天生矮小,拳法却架势开阔,激烈无比,一身武学尽归半步崩拳,出手无敌。

据说当年郭云深在闯下偌大威名后,回到师父身边,结果李洛能说:"你虽然功成名就,但较你车二哥尚不及也。"

郭云深聆听师言,心有不服要找车师兄较技,李洛能说:"我活着你不要去。"

于是等李洛能谢世后,郭云深徒步专程到山西拜访车二师兄。当时,车毅斋见从未谋面的师弟风尘仆仆来找自己,心里非常高兴,忙设宴为师弟接风。但郭云深水不喝,饭不吃,便迫不及待地要交手。车二只好无奈答应。郭云深以崩拳连连进击,而车毅斋照旧步步后退,待将车毅斋进逼至墙角死地,郭云深猛进一拳,以为必中无疑,结果只觉眼前一花,师兄踪迹不见。车二在背后拍拍郭云深的肩膀说:"师弟我在此,侥幸不被击中,不然非被你打扁不可。"郭回身举起大拇指说:"车二哥艺高,弟今服矣。"

当然关于这一段故事在不同人口中也稍有不同,有的说车毅斋绕到郭云深背后的那一招用的是"游鼍化险",有的说是"迂回步阴阳把",还有说是"美人挂画",不一而足。

这个事情之后,形意门中多了一句话,不怕别家高手,只怕本门高敌。而车毅斋与郭云深这一次聚会,更是开启了山西、河北两派形意的交流之旅,之后几代形意弟子,都互通有无。

1914 年,车毅斋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原创首发自《今古传奇·武侠版》2019年2月刊,作者留刀,任何媒体账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欢迎转发个人朋友圈,将有趣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