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自醉,痛不欲生

無酒自醉,痛不欲生

有時候沒喝酒也會出現醉酒的症狀,儘管這不常見。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11月7日《南方週末》)

每一次被查到酒駕,他都堅持認為自己滴酒未沾,沒有人相信他。他得了一種罕見的怪病,腸道里的細菌竟然可以自己釀酒。這一病例最終被醫生寫成案例發表在最近的《不列顛醫學雜誌》上。

2014年3月的一天,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公路上,一輛開得歪歪斜斜的車被警察攔下。駕車的是一位49歲的男子,身高體壯,看起來醉醺醺的。警察要給他測試呼吸酒精度,被他拒絕了。於是警察逮捕了他,強行送到醫院檢查。一查之下,他的血液中酒精濃度遠超酒駕標準,達到了0.2(0.08以上為酒駕)。顯然是飲酒駕駛。但他竭力否認,堅持說自己真的滴酒未沾。警察和醫護人員沒有人相信他。“這不過是個酒鬼的狡辯罷了”。

然而只有他本人知道,他的確沒有撒謊。

他真的沒有喝酒。那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那麼高,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樣的怪事對他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怪事發生

2011年,因為一次大拇指的嚴重感染,醫生給他開了持續服用三週的頭孢氨苄(抗菌素的一種)。三週後停止了用藥。然而,從停藥後一週開始,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先是他感覺自己的記憶力有明顯的下降,事情變得常常模糊,心情開始變得抑鬱,偶爾會突然地暴躁,變得有進攻性。而他平時不是這樣的人。

這樣持續了4年。漫長的4年間,他看過很多次家庭醫生。醫生沒有重視,覺得不過是偶爾的心情

低落而已。但4年,實在有點太長。用心情低落是沒法自圓其說的。於是他的家庭醫生把他介紹給心理醫生。心理醫生了解了之後,認為是抑鬱症,給他開了抑鬱症常用的治療焦慮的藥物。

服藥一段時候後,他的焦慮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仍然時有發作,而暴躁、記憶力衰退、偶爾醉醺醺的樣子卻沒有明顯的改善。

於是就有了這次被警察攔下逮捕的遭遇。

這次“酒駕”之後,他的姑姑給他買了自己測呼吸酒精度數的儀器,每天早晚都測一次,並且讓他記錄下來。於是他們觀察到了非常奇怪的事情。明明他沒有喝一滴酒,卻常常測到呼吸中的酒精濃度超標。

沒有喝酒,卻表現出醉酒的症狀。難道是傳說中的無酒自醉嗎?

他的姑姑帶著這個謎團,到處查閱文獻。2015年的一天,他姑姑讀到了一個醫學文獻,來自俄亥俄州的一位醫生描述了一個與他非常接近的病例。這個人也是無酒自醉。醫學上稱為“自釀酒綜合徵”,又叫“腸道發酵綜合徵”。

於是他帶著這個文獻,去了俄亥俄州求醫。醫生們給他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後發現,他非常健康,幾乎所有的檢查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大便檢查也正常。唯有大便內檢查到異常高的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而這種酵母通常是用來釀酒用的。

怎麼他的腸道中會出現大量的釀酒酵母呢?

為了證實推測,醫生讓他吃下實驗用的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8小時後,他的血液酒精濃度達到了57mg/dL(80mg/dL為酒駕標準)。醫生懷疑他患上了自釀酒綜合徵。

真菌釀酒

什麼是自釀酒綜合徵呢?

我們人體的胃腸道生長著大量的細菌,從出生後幾小時開始,細菌就在我們的腸道大量地繁殖。不過別擔心,這些細菌都是“好”的細菌,幫助我們消化吸收營養,維持體內的酸鹼電解質平衡,甚至參與內分泌活動。但這個細菌群落的平衡非常重要,類似於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如果某一種細菌因為某個原因而過度生長,導致這個平衡破壞,就可能導致疾病。比如長期服用抗菌素後導致菌群失調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

在某些很罕見的情況下,因為人為的因素導致腸道內有強力發酵能力的真菌過度繁殖,將進入腸道的食物進行強力發酵,而產生多量的酒精。酒精再進入血液循環,就出現了類似於醉酒的表現。這就是所謂的自釀酒綜合症。

自釀酒綜合徵最早是日本的醫生於1970年代在學術雜誌報道,一次性報道了大約五十多例。之後美國的醫生們在1982年第一次報道了美國的相似病例。總體來說,該病非常罕見,有文獻可查的大約不到100例。而絕大多數病例報道都是因為其他的器質性的疾病引起的。比如HIV病毒感染導致免疫機能喪失,或者因為Crohn’s病這樣的腸道疾病導致的菌群失調。因為抗菌素導致的自釀酒綜合徵此前從未有過報道。

而此文的主人翁就很可能是因為此前服用的三週的抗菌素,殺死了致病菌,但是也同時破壞了腸道菌群的平衡,使得發酵的真菌大量繁殖。吃進去的碳水化合物很快被髮酵而產生酒精。無酒自醉的酒駕還真是冤枉了他。

四處求醫

既然有了可能的診斷,醫生們開始給他口服殺真菌的藥物。服藥10天后,症狀沒有什麼改變,於是又添加了另一種殺真菌的藥物。這樣治療了20天后,他自覺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出院後,醫生叮囑必須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量,否則很可能再犯。

但好事不長,出院後不久他又開始犯病,又常常有醉酒的表現。

於是又四處求醫,看了很多的醫生,有內科醫生、心理醫生、精神病醫生、胃腸道專科醫生等等。他希望能一次性解決這個嚴重影響生活的怪病,可惜都不能如願。

2017年的一天,他居然因醉酒而摔倒,摔至顱內出血。去醫院急救時,測到他的血液酒精度高達400mg/dl。當地醫院的醫生拒絕相信他沒有喝酒的辯解。雖然這次幸運撿回了一條命,但這樣的重傷迫使他向更遠的地方求醫。

最終通過網絡的介紹和諮詢,他飛到了位於紐約的里士滿大學醫學中心求醫。醫生對他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從外表上,以及普通的血液檢查都顯示這是一個健康的中年男人。平時也不喝酒。做胃鏡和腸鏡發現,小腸的上端和結腸的下端都檢測到大量的酵母型白色念珠菌和假絲酵母菌。而這兩種真菌都有強發酵的能力。尤其是小腸的上端,出現真菌極端少見。

終於解脫

里士滿大學醫學中心的醫生給他換了藥,這一次使用的是另一種抗真菌的口服藥。可是服藥10天后仍然沒有改善。於是醫生給他藥量加倍。加倍服用一段時間後,這些困擾數年的症狀慢慢消失了。可是一旦放鬆警惕,厄運很快來臨。他本人覺得自己好了不少,口饞想吃披薩餅,還喝了一大罐可樂。結果可想而知,他的醉酒症狀再次發作,而且是嚴重醉酒。醫生們此後強制他嚴格控制飲食,儘量避免碳水化合物,另外注射抗真菌藥物。

注射治療了6周後再次複查胃腸鏡。這次沒有找到之前發現的大量真菌。同時一天測量兩次呼氣酒精濃度,也沒有發現再發。接下來又專門給他吃益生菌來重建腸道菌群。這樣一邊治療,一邊慢慢開始吃一些碳水化合物。6周後,益生菌換成了一般普通的益生菌補充劑。

持續治療了1年半後,他終於回到了發病前的狀態,不再無緣無故地醉酒,也可以吃正常的食譜了。

這一罕見的病例被裡士滿大學醫學中心的醫生們寫成了病案報道發表在2019年8月的《不列顛醫學雜誌》(BMJ)上。文章的作者Ma-lik博士在文中說,各位醫學同行遇到醉酒的病人,不要輕易下結論,也不要先入為主的不相信病人的沒有喝酒的說法。如果遇到這樣反覆醉酒卻否認喝過酒的人,也許真就是自釀酒綜合徵,建議進行詳細的調查,仔細問診和實驗室測試。如果確認,及早干預,免得病情加重不說,病人還可能會因為被冤枉而莫口難辨,加重精神負擔。

南方週末特約撰稿 呂洛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