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30歲了,那又怎樣?”——不設限,才能反轉人生

“你都30歲了,那又怎樣?”——不設限,才能反轉人生

只要自己不給人生設限,就有另一種可能。

30歲真的有那麼可怕?

我朋友說,有一天上班她到辦公室比較早,就只有她一個人。她聽到老闆的聲音,才知道老闆早到了辦公室,當時老闆在給別人打電話,語氣非常不好:“他都30歲了!還在被選擇,還在為別人打工,有什麼出息!.....”

我朋友之前一直認為自己的老闆很有人格魅力,但沒想到老闆在心底是瞧不起那些打工的,更看不起那些年齡大的員工,認為30歲左右的人還在打工是非常沒有能力,沒有出息的。

朋友有點悲從中來。她現在26歲,工作一般,她不免想到30歲的自己,在職場會不會也是這般人人嫌棄的下場?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中寫道:

“大半的人在過了30歲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改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一天的重複,而且重複的方式越來越機械,越來越脫腔走板。”

我不太贊成這段話。為什麼人過了30歲就死了?為什麼30歲後的生命軌跡都是在模仿、重複?

30歲左右的人嚐遍了生活的艱辛,體會過人生的高低起伏,折騰過,失敗過,成功過,期待過,迷茫過,但正因歷經了坎坷和失敗,30歲左右的人才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更加有意識地朝自己的目標努力。

只要不設限,不論你在什麼年齡階段,都可以反轉人生。

“你都30歲了,那又怎樣?”——不設限,才能反轉人生

30歲的人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01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深耕下去,就會開花結果

在30歲之前,村上春樹和我們大多數普通年輕人一樣,畢業後選擇了結婚,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收入勉強餬口,還有一些外債,有時候還要找朋友借錢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唯一不同的是,他開了一家爵士酒吧。

按照我們的眼光來看:經濟的壓力、枯燥的工作,看不到生活的一點光和希望。村上春樹的這段生活真苦逼呀!可能接下來的日子就會這樣了,渾渾噩噩,勉強應付生活。

但村上春樹呢,雖生活困境,但好在自在,他們夫妻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可以聽音樂、讀書。他一直堅信:“儘管眼下十分艱難,可日後這段經歷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

29歲的時候,他在看一場棒球賽時,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毫無徵兆,毫無根據的念頭:“對了,沒準我也能寫小說。”因為這個念頭,便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

這裡有個小細節需要我們關注:雖然村上春樹以前沒想過寫小說,但他一直喜歡讀書、看小說。因為有對文學喜愛的這個基礎,所以激發了他寫作的慾望。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是有潛力的,但要學會觀察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然後刻意訓練它,專研它,這個優勢就會成為你的核心能力。

村上春樹的第一步小說《且聽風吟》是在結束店裡工作後,利用空閒時間寫的。之後為了更好地進行創作,他關掉了酒吧,專職寫小說。在接下來的30多年裡,村上春樹每天早上會寫10頁稿紙,每頁400字,也就是4000字。

只要你想開始,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刻意練習,高度自律,一定會開花結果。

“你都30歲了,那又怎樣?”——不設限,才能反轉人生

儘管眼下十分艱難,可日後這段經歷說不定就會開花結果

02

《前半生》裡的羅子君婚姻失敗,沒事業,那又怎樣?不設限,就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我很喜歡看亦舒的《我的前半生》,33歲的羅子君,是個全職太太,十指不沾陽春水,家裡有阿姨做家務,出門有司機接送,每天只負責照顧孩子和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沉浸在全職太太的安逸生活中不自知,丈夫早已出軌。

某一天丈夫突然提出離婚,猶如晴天霹靂,她才發現生活的表象下,母親覺得自己沒用,沒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妹妹也是看在丈夫的面子才讓著自己,悉心照顧的一雙兒女也看不起自己的作為。

痛苦,難過,想不開又如何?人總得生存下去。一個離過婚的中年女人,又沒有工作經驗,只能降低要求,從基本的辦公室文員做起。羅子君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和同事相處,再也不刻薄,倒變得風趣幽默了。苦難的生活經歷能讓人迅速得到成長,不管怎樣,只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生活就會慢慢變好。

羅子君說: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在工作穩定後,她就利用空閒時間去學了陶藝課,沒想到不僅陶冶了情操,認識了很多有見識的人,最關鍵的是發現了自己的天賦。

只要行動,總會發現你熱愛的事情。羅子君當全職太太前,也是名校畢業,只因丈夫涓生的一句“我養你”,便沒有出去工作了。羅子君聰明,有品味,懂藝術,現在陶藝課的結緣,發現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在原著中,羅子君再也不需要靠男人來維持生活了,她有自己熱愛的事業,不僅經濟獨立,精神也非常獨立,兒女也變得越來越欣賞她了,她還遇到了一個真正有氣質的好男人在等著她。

所以只要不設限,婚姻失敗又如何,30歲+又如何,只有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就可以反轉人生。

“你都30歲了,那又怎樣?”——不設限,才能反轉人生

不設限,就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03

馬雲曾4次創業失敗,才有了阿里巴巴:只要有決心,有魄力,不認輸,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馬雲大學專業是英語,畢業後當了教師。在30歲第一次創業的時候,結合自己英語的特長,便成立了海博翻譯社。理想很美好,但現實是翻譯社發展不順利,沒什麼生意,為了經營翻譯社,偶爾還要去義務小商品市場進貨賣襪子來維持運營。跟他一起創業的合夥人見勢不妙,就中途退出了。

永不放棄的馬雲,第一次創業雖失敗了,但他始終沒放棄。在1995年,31歲的馬雲去美國出差,他在硅谷轉了一圈,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他認為這個在未來可能會改變世界。回國後,就創立了中國黃頁。馬雲目標很明確,希望可以靠網絡賺錢,但中國的互聯網起步晚,國民意識保守,大家把他講的互聯網好處當成騙子,推廣起來非常困難。

中國黃頁賣掉給杭州電信局後,馬雲決定去北京闖,尋找新的創業機會。1997年,外經貿部準備成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馬雲成為總經理,他和他的團隊成員開發網站,但因種種問題,第三次創業又宣告失敗,他帶著兄弟們回到了杭州。

在屢敗屢戰中,馬雲終於摸透了市場,在35歲那年創立了阿里巴巴。而一直跟著馬雲共進退創業的17個人,包括馬雲自己,被稱為阿里的“十八羅漢”。

為什麼馬雲能成功?因為他有決心,有目標,有執行力,從一次次的失敗、挫折中總結經驗,從來不給自己設限,認為自己辦不到,他不認輸,不放棄,始終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他後來也真的做到了。

“你都30歲了,那又怎樣?”——不設限,才能反轉人生

不認輸,不放棄,始終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路變得越來越寬的話,就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學會積極思考,不要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在年齡上,也不要因為別人說了什麼,而放棄自己。一個成年人,不管你是30歲,還是40歲、50歲,只要你不設限,就有很多新的機會和選擇。

《精進》裡有一段話:這個世界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馬上就有回報的立竿見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長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堅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過,對前一種人們常常趨之若鶩,對後一種人們卻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你現在30歲左右,認為自己活得很失敗,很沒意義。沒關係,過去的經驗正好給你一個警醒:你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認準後,找到後,就不要猶豫,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然後堅持下去。我相信,長期投入,不一定會馬上成功,但一定會大器晚成。

30歲不會慢慢老去,30歲只是一個數字,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

。希望我們永遠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你看,摩西奶奶是在76歲才開始學的畫畫呢,我想,這也是我學習寫作的原因。只要自己不給人生設限,就有另一種可能。

END

歡迎關注青梅一歌。一個正在培養一個微習慣的姑娘:挑戰每天寫100字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