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咱們經常關注在北京年輕人的不易

也說過北京中年人的壓力

卻很少關注咱北京的老年人

那麼今天

咱們來聊聊咱北京的老人

被孫子榨乾的“老子”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生二胎成了很多人的選擇,但是大多數北京家庭,父母僅靠個人很難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所謂不上班養不起孩子,上班帶不了孩子,於是照顧孫輩成了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義不容辭的責任。

他們往往和想象中的頤養天年,天倫之樂大相徑庭,很多老人在帶孫子的過程中,付出的辛勞,忍受的孤獨,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老人一輩子都在為兒女操勞,不惜拿自己的晚年生活來做賭注,只希望子女的日子能過得舒坦、愜意、輕鬆一點,

而一些子女們在接受老人給予的幫助時往往還並沒有什麼愧疚感,覺得老人的付出都是應該的。

在咱北京人的家庭生活中,這種現象可不少見。

我是一塊磚,哪用往哪搬

累就算了,關鍵是女兒還總是跟我吵架,育兒觀點分歧太大,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老一輩養大了那麼多孩子還不都是好好的,她怎麼什麼都不滿意。

那天又吵起來了,我一生氣跑下樓了,可是圍著小區繞了兩圈就回去了,我能去哪裡呢?說白了,北京只是女兒的家,對我來說什麼都不是。

這是今年62歲張阿姨的切身感受。

擁有類似感受的還有65歲的王叔叔。

畢竟是幫人家帶孩子,還得多加幾分小心。有次孩子不小心撞到頭,起了個包,兒媳婦看到後臉色就特別難看。哎,不說了,你做的再多都沒用,有一點沒做好在人家心裡也是你的不是。

我原來喜歡書法,可二胎出生後我的毛筆都很久沒拿出來了,老伴也是,很少有時間去跳跳廣場舞。

他們大多成為了兒女的“免費保姆”,白天的時候陪著孩子玩,幫助兒女做一些家務,每天忙著團團轉,只有晚上大家都睡下的時候才能回家安心睡一個好覺。

有人調侃說:照顧孩子是坐牢,孩子放假,刑滿釋放!

可老人還是開心的說:我是一塊兒磚,哪兒用往哪兒搬!

“隔輩兒親”要珍惜

我們總是在強調如何養育孩子,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卻忽視了這些帶孩子的老人的健康狀況。

老人肯幫咱帶孩子,更多的是因為對兒女無私的愛。也許承受養孩子壓力的不僅是父母,更多的是這些帶孩子的老人。

把孩子甩給老人,長大叛逆了,怪老人太溺愛。

把孩子甩給老人,小學就早戀,怪老人沒監管。

把孩子甩給老人,跟父母不親,怪老人沒教好。

這麼講究,你們倒是自己帶娃呀?

這麼能耐,你們倒是請保姆伺候呀?

這麼精細,你們倒是按高標準照顧下老人呀?

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已經很不容易了,本該是我們回報他們的時候了,就別再讓二胎“榨乾”了他們的晚年生活。既然我們選擇生二胎,咱自己就多擔待著點,多一些感恩。

畢竟,操勞了一輩子,他們又為了我們貢獻了僅有的自由的晚年時光。

養育兩代人,誰來養他們

養老問題也是如今普遍家庭和社會的一大難題,前不久,一張名為“獨生子”的照片擊中了無數人的心。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從1980到2016,在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下,中國誕生了1.76億獨生子女,這些人如今已過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專注養育孩子的同時,往往忽略了老人的感受。

曾有人感嘆:不敢窮、不敢病、不敢死。因為孩子沒空,孫子還小,中國1.76億獨生子女的危機,已經來臨!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貴的住不起,便宜等不起

如今在籍的北京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330萬人,每天這個數字都會增加500左右,這些老人誰來管呢?有些家庭出於種種原因,會選擇把老人送去養老院。

北京一家只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民營養老機構,每人每月的費用在5000至6000元,這遠遠超出了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數額。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入住高端養老機構要花多少錢?網上一位網友的結論是,522萬到1162萬,這價格非常驚人。

有錢的可以去住民營養老院,只要子女有錢,一切好說。

但如果子女沒錢呢?只能選擇了逃避!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與私營養老院相比,公辦養老機構更具“性價比”。不過,住進公立養老院,是一件有錢也未必能辦到的事。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北京一家公辦養老院,價廉物美,單間只要2250元一個月,雙人間每人只要1200元,但入住卻要排隊等100年。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才兩週時間,報名的人就把一年的空床位住滿了。

“孝順”是種奢侈品,成本高昂,也是對子女們經濟實力的考驗。人生最後悔的事情便是,父母愛我一世,子女卻未能報答一分。

當父母只有你一個孩子時,他們總是更害怕給你添麻煩,不願輕易向你求助;但是除了你之外,他們也沒有其他人可以求助。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錢”永遠是大多數子女們共同面臨的問題。越是有錢,越能提供給父母高質量的醫療、陪護條件,同時也越有時間陪伴老人。

不想放棄現有自己的生活,不想父母晚年不幸,那就讓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給自己,也給父母信心。

可在這1.76億獨生子女裡面,能做到老有所養的又有多少呢?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沒什麼理所當然,他們也不是

儘管有很多父母操勞孩子,操勞孩子的孩子,但卻並不是每一個老人都會得到善待,每隔一段時間,子女不贍養老人的新聞會頻頻出現,老人自殺的事情還是會出現在大眾的面前。

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對子女的子女的愛,都是百分百的,但是子女對父母的愛呢?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父母子女一場,本是一種具備血緣關係的親情,但並非所有的一切是理所當然,幫助你,是你的幸運,要心懷感激!

他們默默為一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做出自己的犧牲,我們總是覺得是理所當然,可天底下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呢?其實他們也需要愛和關心和被在乎。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給父母的愛,來不及等待

我們總是在等,等一個恰當的時機,可是就算平均年紀75歲,人生不過只有900個月,畫在一張A4紙上:

假設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

他們的人生已經走完大半是這樣的: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假如你們天天見面

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面

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假如你們一年見一次面

就會是這樣的: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時光匆匆,歲月無聲,我們總覺的還有時間,改天在回家,再等等,再等等,等有錢,等有時間……

可是等著等著,父母慢慢慢慢的就走遠了。

330萬北京老人:養育一生,誰來管我?


不如平時多關心一下自己的爹媽,談論一下那些年輕時候的光輝歲月,或者買件小禮物,製造一點小歡喜。


短短人生幾十載春秋,我們還能陪伴他們多少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