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書法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異想天開

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我所有的臨帖都沒有讓你們疊格子的時候留邊?你們也從來沒有問過我為什麼是這樣要求的,就是讓你把所有的空間都在你的意識下,沒有禁錮,腦子裡面全部空間都在掌控之中。那麼你們今後在寫創作的時候,有邊你也知道空間要用夠,有邊是從沒邊開始的,沒有邊的你能掌控住,你才能掌控住有邊的。如果一開始給你折一條邊,你這輩子都跳不出這個框,永遠都會小氣,我們下意識的讓所有紙外的空間都給你同時平分這個空間,你這種意識就非常強大,同樣在紙上你利用空間就比別人的格局會大。離邊越近越有張力,就是有向外擴張的這個意識,離邊越遠就越有內收的意思,我們要在離遠和近之間分行布白。字與字之間呢?密和疏呢?也是我們大家要考慮的,實際上我說的這些都是書法之所以稱為書法的必須的元素。


為什麼《韭花帖》一下子讓人記得住?它字的空間也大於一般習慣性的空間排列,實際上就多了半個字的距離,你以為它多幾個字?一般兩個字之間的距離,它又加了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上去,你一下就覺得開了。我們看《石門銘》在摩崖上這個空間感覺,距離並不比它小,但是楊凝式是第一個把這種感覺運用到尺幅之間。《韭花帖》就那麼三十來公分大,就一平尺之內。其他的人沒用,他用了就OK了,所以說大自然裡面有很多很多東西,只要你第一次把這個元素用進來你就是牛,你敢於把它用進來你就牛,你要有發現這個美的感覺意識。我們一寫字就傻乎乎的疊個格子,寫在格子裡面,把它弄的死死的,那麼有生命力的筆墨、那麼有生命力感覺的東西都被它困死了,你就不知道有個輕就必然要接個重,寧可把一篇都寫的很輕。有細就必然要有粗,怎麼粗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粗法,那麼你在寫《鄭文公碑》的時候是一樣粗的嗎?肯定不是,但看上去又是協調的。

洪厚甜:書法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異想天開

粗細到什麼狀況下才沒有粗細的分別,但你仔細一分析它又有粗細呢?斷和連什麼時候斷開不散,什麼時候連著不悶?為什麼要考慮這些?也是你的語言能力,是你這個人駕馭筆墨的能力體現。你一定要知道你選擇了這個專業,你作為這樣一個專業的人應該思考什麼,做什麼。我問你《勤禮碑》的起筆怎麼寫,你說多讀《書譜》,我又問顏真卿的章法怎麼布白,你說多讀《書譜》,這個話對不對呢?這就叫正確的廢話。我問你今天中午可不可以去吃個回鍋肉,你說去看看營養學,我看了營養學回來人都餓死了,就這個道理。我們現在大量的書都是這樣的,我要說的是解決眼前的問題,我為什麼經常對大家說對你最有用的那一步樓梯是你面前的那一步,關鍵是你要知道哪一步樓梯是你面前的這一步樓梯。你在一樓去想三樓上的事情,就等於你每天下班都在想如果買彩票中了三百萬該怎麼花,中午飯都沒吃把三百萬怎麼花想好了,我們大量的人做的就是這種事,餓著肚子去想三百萬怎麼花。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專業,什麼是專業?什麼是業餘?你儘管沒有在學校裡面,但乾的是非常科學化的程序,非常專業化的思維,你說你是專業還是不專業呢?不要用一個業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要用一個業餘的狀態來原諒自己,你就覺得你是玩的,只要有了這個意識就會無限的放鬆自己,中國書法絕對不是去依靠一幫業餘愛好者去玩,也絕對不會讓只會寫文章不會寫字的人振興中國書法。一幫寫書寫雞怎麼下蛋下的更多更大的人,最後他沒有吃到雞蛋,為什麼?沒有人去養雞了。我們要做的第一就是實踐者,在實踐的基礎上用理論、用別人的思維來完善我們的東西,所以要有專業的意識、專業的眼光、專業的修為來讓我們進入更高的層面。我給大家說的局部的意識、線條的意識、工具的意識、紙張的意識、紙張上面分行布白的意識、空間利用的意識,我們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臨帖疊格子就是為了創作的時候不疊格子,你看你們第一天到我這兒哪個敢不疊格子?不疊格子我肯定就請你出去了,但是創作的時候正因為你有了多年以來建立的這種意識,你對空間的把控抬手就是格子。

洪厚甜:書法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異想天開

天安門廣場檢閱部隊的時候畫了格子沒有?但是你去看訓練場畫不畫格子?就是這個道理,訓練場上我是有格子的,但是到了實戰的時候正是因為我有格子才給了我不要格子的充分的理由。什麼是專業?這就是專業,讓你從不具備這個能力走向這個能力的科學化程序。我今天說紙,你能不能夠想到墨呢?我今天說墨,你能不能想到其他東西呢?我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自己打開,兩句話這麼多年一直激勵著我。第一是腳踏實地,也就是說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實踐放在第一位。你拿著鋤頭邊做邊說種田才有意思,我們兩個坐著喝茶天天說種田有什麼意思?第二是異想天開,就是說你要超乎常人的思維形態和思維維度,你拿著鋤頭種田就沒有一個更好的人生規劃和嚮往,齊白石從小是放牛的,他放牛的時候在想什麼?齊白石題的畫款是什麼?“吾幼掛書牛角”,他放牛的時候在讀書啊,他是邊放牛邊讀書,你就是兩個小朋友打架,你怎麼成得了大師呢?齊白石還有一個什麼東西?你看他印章上刻的“痴思長繩繫日”,他坐在牛背上想弄個繩子把太陽拴住,一般人能想到這個地方去嗎?他的生命態跟一般的小孩哪裡是一樣的呢?所以你在對藝術家觀照的時候不要光看他其他的東西,你一定要看他是什麼生命狀態。你說他這個印章在畫上的感覺是什麼感覺?太舒服了,這就是藝術家。


洪厚甜:書法需要腳踏實地,也需要異想天開

我希望你們在我工作室裡學習,不是說我今天講了《鄭文公碑》,你就回去把《鄭文公碑》前面幾個字認認真真的寫二百遍,這個是太基本的事情了,就像我說一天要吃三頓飯,你回去吃了,這樣你不就是個吃飯的嗎?你搞了半天不就是個寫字的嗎?你們到我這兒來核心是要把人的狀態改變了,跟你身邊的人思維形態都不一樣,就是你要進入一個藝術的人,只有藝術的人才有人的藝術,你是一個木頭哪有藝術呢?先把人做成藝術家的狀態才有藝術家做藝術,我說了這麼多,你覺得我今天說局部,明天也說局部,後天還說局部,你今天聽到的局部跟第一次我說的局部是一回事嗎?你今天來到我這個教室還是前天來的感覺嗎?你有新的感覺,有新的意識,有新的思想,有新的狀態這才是我要的。你進入這個狀態,往這個狀態不斷的調整自己,今天的課才沒白講。我就是把你往一種狀態裡邊帶,你不要待在那兒就是不動,就是不改,為什麼遙控板一按電視機就打開了?設備與設備之間有呼應,你是塊木頭我把遙控板放在你身上有什麼用?我在按遙控板你老是不眨眼睛我怎麼弄呢?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為什麼能夠坐在一塊,有默契,也就是說我說的東西要在你身上發揮作用,首先是你自己,你不要想著鄰座的人聽懂了沒有。你搞懂了沒有,你進入我這種狀態沒有?每一次你在我這種狀態中就進入了這種思維形式,進入這種思維形式你就是藝術家的狀態,藝術家的狀態才能夠做好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