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祕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多年以後,當遲重瑞回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他將想起楊潔叫他站住的那個傍晚。

在那一刻之前,他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成員。


那一刻之後,他成為了唐僧。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幸運之神終於降落在他頭上,那一年他已經34歲了。

出生在京劇世家,始終沒能成為京劇演員。在黑龍江做過知青,去雲南當過文藝兵,在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成為了中國廣播藝術團的成員。

這麼多年,走南闖北,一事無成。

楊潔看遲重瑞形象不錯,問他願不願意扮演唐僧。

“願意,願意”,遲重瑞毫不遲疑。

“剃光頭也不怕”。

遲重瑞摸了摸自己開始稀疏的頭髮,“我的頭髮有點稀了,剃光頭可以讓頭髮長得更好些”。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就這樣遲重瑞成為唐僧的第三位扮演者。

《西遊記》開播後,成為亞洲級爆款,六小齡童成全民偶像,遲重瑞與富婆陳麗華過上了相敬如賓的生活。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如果他要感謝命運,也要感謝另外兩個男人的成全。

他們就是汪粵和徐少華。

遲重瑞的後半生,多少會讓人感到汪粵和徐少華當年放棄唐僧是錯誤的。

一個為了一部電影,一個為了一張學歷,很有些丟了西瓜撿芝麻的味道。

但這是他們用腦思考的選擇,是一次爭取個人最大利益的選擇。

先說汪粵。

汪粵,北京電影學院78級明星班畢業生,同班同學有張鐵林,張豐毅,謝園等人。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1982年,楊潔來北電選演員,只看了表演系畢業班的合影,就選中了汪粵。

她認為,汪粵的外形很適合,試鏡都免了。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楊潔要求汪粵去法源寺體驗生活,瞭解佛教禮節和規矩,為期一年。

汪粵頭也剃了,袈裟也穿了,十多天後就回來了,向楊潔表示,“待不下去了”。


楊潔問為啥。

他委屈地說,“蚊子太多了,光頭一直被咬,和尚還不許他拍死蚊子,說不能殺生”。

楊潔也很同情汪粵,體驗生活不了了之 ,但願他能演好唐僧。

汪粵前前後後一共演了四集,第一集是試播集《除妖烏雞國》。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中央臺領導看了後,都覺得汪粵太苦相,不夠好,希望把他換掉。

楊潔堅持用汪粵,年輕人應該多給機會。

有意思的來了,沒有等劇組開掉汪粵,汪粵倒把劇組炒掉了。

拍完《三打白骨精》後,汪粵對楊潔說,有個劇組請他拍電影,希望能夠照顧他的檔期,互不耽誤。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對於扎戲的行為,楊潔不能忍 。

要麼留下演唐僧,要麼直接拍電影。

汪粵選擇了後者。

如果汪粵開啟上帝視角,未卜先知,知道他選擇的電影不能公映,《西遊記》會是亞洲級爆款,他無論如何都會留下來。

然而,按照當時的處境,很多人都會覺得,留在《西遊記》劇組不明智。

楊潔和臺長王楓很不對付,劇組資金隨時都有斷裂的可能。

片酬低,參考徐少華一集55元的片酬,汪粵只能低不能高——兩個人的名氣不同。

另一方面,同樣是一個班級畢業的人,張豐毅拍了《城南舊事》,張鐵林接了《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謝園拍了《一個和八個》。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四年的專業學習也讓他有個認知,電影比電視劇高級

這個鄙視鏈未必人人認同,但非常深入人心。

有個世界揚名的北電78級畢業生,在當導演之後,曾對中戲的女學生說,“不要拍電視劇,毀演技。”

這個畢業生是張藝謀,女學生是章子怡。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在汪粵的價值天平中,唐僧和電影男主角相比,《西遊記》在題材上就輸了。

楊潔提出的二選一,肯定讓汪粵非常鬱悶,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選?

汪粵的老師給他做了人生導師,“演唐僧會定型,限制以後戲路”。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話說到這份上,汪粵可以走得無怨無悔了。

哪怕法源寺的和尚曾告誡他不要半途而廢,他也顧不得了。

這兩句偈言值得一提:

“務實——言行相應,不懷自大。有恆,有所為作,而不中舍。”

汪粵還是選擇了言行不應,半途而廢。

《長安十二時辰》中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香江第一才子陶傑曾說過,命運的鉅變,在普通的一天就已經開始了。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鉅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糟糕的是,每個人都面臨自己的岔路口,沒有人告訴我們哪條路是對的。

汪粵是這樣,徐少華也是如此。

關於徐少華離開劇組,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曾提供一個版本,

因為五塊錢,一怒之下罷演唐僧。

這句話聳人聽聞,深受沒啥營養的八卦媒體喜愛,一個吸引讀者的惡俗題目。

他會讓人想,徐少華這麼沒腦子?!

言歸正傳,馬德華的版本是這樣的,在《西遊記》劇組,片酬最高的是六小齡童和馬德華,他們需要智化妝,打鬥動作也相對多,給了60元片酬。徐少華不用粘毛化妝,片酬是55元。

這5元錢的差距,讓徐少華心生不滿,最終離開劇組。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馬德華否認徐少華因為上學罷演唐僧的說法。

楊潔在《敢問路在何方》一書中,爆料徐少華罷演唐僧,是為了上學。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到底孰是孰非?

我不否認徐少華對片酬不滿,但我覺得真正讓徐少華離開劇組的還是上學。

為什麼這樣說?

徐少華不是一個對金錢有執念的人。

78年恢復高考後,他會押上自己的全部工資去考學(來自徐少華百度百科)。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然而,他的考學之路像老鄉鞏俐一樣,是一段艱難旅程。

闖蕩演藝圈,是徐少華為了考學曲線救國。

《精變》讓他一炮而紅,香港大公報還將他譽為“中國第一小生”。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在此我有個推測,按道理來講,已經走紅的徐少華是不缺少戲約的,如果在乎金錢,他不會接受唐僧的。

楊潔曾評價徐少華,文靜,靦腆,喜歡看書,整一個文藝青年。

徐少華進入劇組後,演了大量經典劇集,《囚困五行山》、《計收豬八戒》、《奪寶蓮花洞》、《大戰紅孩兒》……

當然最有名氣的還是《趣經女兒國》。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能讓徐少華演《女兒國》一集,足以看出楊潔的導演功底。三任唐僧,顏值最高的還是徐少華。

畢竟,帥哥美女的愛情更受歡迎。

《趣經女兒國》是徐少華拍的最後一集 。

因為他當時已經拿到山東藝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一方面是讀書,一方面是拍戲,徐少華想要魚和熊掌兼得,繼續拍戲,不上課照樣拿文憑。

楊潔也明白徐少華版唐僧反響不俗,最終讓製片人與學校商議 ,少上點課,保證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本來以為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而校方那邊不肯通融,直接問徐少華,“拍戲重要還是學業重要?”

徐少華說了一個改變自己命運走向的回答:“當然是學業更重要。”

這個回答讓楊潔很傷心,於是她決定找第三位唐僧的扮演者。

這裡面最有意思的是,徐少華對學業的執念從何而來?

高能預警:以下推斷是一家之言,山東人請回避。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我認為是山東的文化環境對徐少華的塑造

和今年年初因為論文門而消失的翟天臨一樣,徐少華也是青島人。

青島隸屬於山東,作為山東人,他身上流淌著對學歷高度認同的血液(請注意,不是說每個山東人都對學歷有執念)。

網上曾有段子調侃,山東人不孝有三:不考教師資格證、不考研、不考公務員。

這當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也足夠說明,考研代表的學歷 ,在山東人心中的至高地位(一以下內容沒有黑山東的意思,請理解)。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若問全中國考研最多的省份是哪個?

必須是山東。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這種特殊的文化環境不僅鑄造了“學霸”翟天臨,也養成了“諾貝爾數學獎”發明者靳東(山東濟寧),出生於青島的徐少華,在拍《西遊記》,主動去考山藝,為了山藝放棄《西遊記》,也是情理之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境,價值觀、個人趣味、人生志向,文化環境都在左右我們的人生。

從某種意義上講,徐少華和汪粵放棄唐僧一角,選擇的是獲得個人最大利益。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他們錯了嗎?

不能拿對錯來評價,成年人講的是利弊。

汪粵以為,放棄唐僧,他擺脫了形象被唐僧固定的可能,有可能憑藉電影走紅,像同學一樣成為一名電影演員。

徐少華選擇山藝,是讀書改變命運的傳統價值觀支持他的選擇。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沒有上帝視角告訴他們,你們別瞎折騰,《西遊記》是爆款,演一部戲,紅後半生。

他們在楊潔的調教下,都能完成唐僧的角色。

汪粵最後一場戲是《三打白骨精》,趕走孫悟空時,他無語望蒼天眼中含淚的表演,讓人感受到唐僧的痛心和無奈。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徐少華的唐僧,清秀溫潤,人氣非常高。

搶佔市場先機,缺少同類對比,如果他們演下去,就能成為經典。

只是,人生有蘋果芒果無花果,就是沒有如果。

《西遊記》中,唐僧是意志最為堅定的取經者 ,唐僧的扮演者總是風波不斷,有始無終。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這和唐僧的三個徒弟也是相映成趣。戲中,三個徒弟總是吵著散夥,戲外,三個徒弟的扮演者卻能腳踏實地,有始有終演完戲。

他們後來的命運走向一言難盡,命運是道選擇題,也是一道判斷題

唐僧的選角風波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太計較得失,權衡利弊,是取不到真經的。

86版《西遊記》秘事:唐僧的選角風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