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楊潔導演的86版《西遊記》成為播放量最多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成功塑造了唐僧師徒四人,形象深入人心,特別是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更是滿足了我們對猴王的一切想象。

《西遊記》的片頭曲和片尾曲《雲宮迅音》和《敢為路在何方》膾炙人口,特別是“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大街小巷,童叟皆唱。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這兩首曲子都是由許鏡清譜曲,《雲宮迅音》沒有歌詞,《敢為路在何方》則是由詞作家閻肅寫成。

那麼,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創作的呢》好創意是如何來的?

《敢為路在何方》歌詞的創作來源。走來走去。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閻肅在剛開始寫的時候很順,依照唐僧四人的形象,寫出了“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但是,寫到這裡,就寫不下去了,又出發了,出發瞭然後再怎樣呢?該如何寫下面的片段呢?一連好幾天,閆肅一點思路都沒有,他心急如焚,卻毫無靈感。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這一天,閆肅急得在屋裡走來走去,邊走邊琢磨,可還是一團亂麻,毫無頭緒。

這時候,看著他來來回回,像熱鍋上的螞蟻,一邊溫習功課的兒子埋怨他說:你別老在這來回走了,這裡都快被你趟出一條道了。

兒子這句話一下子刺激了閻肅,給了他突如其來的靈感,閻肅一想:道?一條道?對,那就是“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句詞就突然冒出來了。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所以就有了現在這首《敢為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西遊記》片頭曲《雲宮迅音》創作過程。敲飯盒。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雲宮迅音》和《敢為路在何方》都是由作曲家許鏡清譜寫而成,《雲宮迅音》作為一首無詞曲,當時可是大大的難壞了許鏡清。

許靜清在接手創作《西遊記》片頭曲之前,已經有七個版本的片頭曲,可是導演楊潔都不滿意。

許靜清這已經是第八個版本了,而且時間非常緊張。導演楊潔催促許鏡清儘快創作,許鏡清問楊潔導演有什麼要求,楊潔說沒有任何要求,讓他自由創作,並且說根據他的片頭曲來剪輯片頭。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沒有要求比有要求難度更大,天馬行空,無處下手。許靜清一連三四天都沒有思路,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這天,他聽到門口有建築工人吃完飯用筷子敲飯盆。登登登,噹噹噹,靈感顯現,片頭曲的前面有了。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可是,後面該怎樣呢?靈感稍縱即逝,許鏡清繼續苦苦思索。他從來沒有如此困難的寫過一個曲子。

許鏡清晚上睡覺的時候,腦子依舊裝著《西遊記》的各種人物形象,突然感覺遠遠的,飄來一個女生啦啦啦的聲音,靈感來了,馬上爬起來,開始寫下面的曲子。

86《西遊記》片頭片尾曲,好創意是這樣產生的,走來走去和敲飯盒

這首曲子終於完成了,這就是《雲宮迅音》,這個名字其實是後來觀眾起的,當時只稱作“西遊記序曲”並沒有具體的名字。

用心成就經典,這才是真正的匠心精神。86版《西遊記》就是最好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