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對俄挑釁的鬧劇是否會作繭自縛?

金秋紅葉5


這個問題的歷史原因很複雜,克里米亞是蘇聯時代劃歸烏克蘭的(再以前的不知道),烏克蘭投西方懷抱俄羅斯能爽嗎?就支持了克里米亞公投重回俄羅斯,烏克蘭不同意就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打到現在還沒消停,各有各的原因道理,這種情形下多是看誰的實力強就能得到利益,單就俄羅斯烏克蘭雙方來說俄的實力碾壓烏,但俄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國際上大都不支持俄吞併克里米亞,只剩下軍事上還有些實力,而烏克蘭雖弱但背後有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的支持,克里米亞戰爭也不算被打敗,他是斷然不會同意克里米亞被分割出去的,因此明知危險也要到亞速海去遊蕩,被俄羅斯連船帶人扣留,因而其總統也為自身連任考慮斷然不會就此罷休的。我認為西方會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打一場哪怕只有開始的局部戰爭,看俄羅斯的反應程度,局部常規戰爭俄的結局只有失敗,且戰爭越長敗的就越徹底,俄當然不傻,估計隨時會把戰爭從口頭上上升到核戰爭,迫使大家坐下來談判。俄那時的政治經濟形勢更加差,談判的實力也弱化。所以克里米亞具有極大的可能性爆發戰爭。西方這次要摸摸戰鬥民族的屁股了,看到底摸得不。


不要打架


為什麼當年烏克蘭願意在北約與俄羅斯保證其安全的前提下消除進攻性戰略重器、自廢武功?

因為烏克蘭希望成為中立國家,重點發展經濟,像南、西、北歐洲國家的一樣,人民富裕,國家有錢!

悲催的是,烏克蘭忘了,她處在兩個大國的中間,且是弱勢一方的鄰居。

當年的承諾,我相信不管是唯我獨尊的美利堅,還是針鋒相對的俄羅斯,都願意遵守。

不過,美國的步步緊逼,已經讓俄羅斯退無可退。

烏克蘭如果初心不改,那就會得罪俄羅斯。如果只為自保,可以維持現狀,但藉助西方資本發展經濟就是黃粱一夢。

波羅申科選擇了前者,他始終只是個商人,明白錢對國家,對人民的重要性。但他無法評估選邊站的嚴重後果。或者說,他在賭,事實證明:他賭輸了,更賭不起!

不管是刻赤海峽事件,還是其它的挑釁行為,都顯示烏克蘭脫俄入歐的心情有多麼的迫切。無奈,歐美大國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而只是利用,絕不會為了手中的棋子做出有損國家利益的糊塗事來!

烏克蘭是俄羅斯西部的戰略緩衝區,俄羅斯絕不允許讓北約的軍事力量部署到自己的家門口。

所以目前的烏克蘭爭端,已讓美俄的戰略博弈處於膠著狀態。

波羅申科裝著鎮定,其實心裡也怕。

美國就無計可施。

而俄羅斯也只能靜觀其變,期待烏克蘭明年大選的轉變。

所以,就算波羅申科願意作繭自縛,普京也不會讓他得逞。



相安麗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對俄挑釁鬧劇,只能是作蠶自繭。





像烏克蘭這種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國際環境,註定了它只能是採取中立的政策,對羅剎和西方兩邊都採取友好的態度,在雙方之間左右逢源,從而掙取到有利於自己國家發展的大量資源。但是,從克拉夫丘克到波羅申科,烏克蘭無一例外的採取了向西方傾斜的國策,其結果是,烏克蘭的國家實力日益削弱,造成了烏克蘭東西部的心理分裂,這就為日後羅剎強佔吞併克里米亞,並扶持烏東部的分裂勢力埋下了伏筆。

而此次的刻赤海峽烏俄衝突,其實也就是烏克蘭自食其盲目跟從西方的惡果。西方本來就是靠不住的,它忽悠愚弄了烏克蘭N次有多了,但愚蠢的烏克蘭政府,近三十年來卻依然像叭兒狗一樣,不離不棄的靠攏西方!


波羅申科的此次對俄“惡作劇”,一如既往的只會是得到西方的口頭上的喝彩獎賞。而實際行動呢,西方是不會拿出多少來的。在北約與羅剎均擁有龐大的核力量的背景下,烏克蘭可不要指望烏俄刻赤海峽衝突,會變成一個世紀多前的薩拉熱窩事件。波羅申科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在為他和整個烏克蘭,作蠶自繭而已。


孤獨的人209381559


俄羅斯才是作繭自縛,俄羅斯太霸道了,侵佔搶奪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不算,而且還剝奪了亞速海的出海口,刻赤海峽,不準亞速海西海岸的烏克蘭港口貨運,這種霸道行為激起了整個歐洲國家,均起來反對。

俄羅斯的黑海穿越土耳其的博普魯斯海,如果土耳其也進行禁航怎麼辦。

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也要穿越日德蘭海峽,如果丹麥與瑞典採取行動,也禁止航運,看俄羅斯怎麼辦。

俄羅斯的行為,就是霸權主義行為。奪人領土,封鎖航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難怪俄羅斯沒有兄弟與朋友。


隨雨飄渺


題目所言,也在本人所寫文章裡做了分析,那就是這次刻赤海峽衝突是把雙刃劍,處理的時間拖得越久,對波羅申科越發不利。(圖片來自網絡)

普京和俄羅斯的總理梅德韋傑夫看法一致,那就是波羅申科故意導演了這出“刻赤海峽”軍事衝突,為的是明年3月烏克蘭的選舉。也就是政治盤算;事件導致三艘船隻被扣,15人被扣押,並在克里米亞受審,羈押期限先是兩個月,後面再依據所犯罪責承擔相應的刑期。普京在G20峰會上也表示,放回這些船隻和人員當前是不可能的——真相還有待調查,裡面有烏克蘭的安全局人員(間諜類);這些人變成了普京手裡的籌碼。

普京在待價而沽——1.等待特朗普的出面,可以賣給一個人情索取一些回報。2.等待默克爾的出面,雖然默克爾提醒波羅申科不要當美國的炮灰,但是波羅申科並沒聽進去,這讓默克爾極度蔑視,可是為了北溪2的工程建設,默克爾可以與普京唱一出雙簧,套住波羅申科;3.當做改善俄羅斯和烏克蘭新總統關係的砝碼。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普京扣留這些人和船,使得烏克蘭民眾從最初寄予波羅申科厚望,快速處理危機,最後發覺,波羅申科放了一陣空炮之後,歐洲、美國、國際社會並沒有當一回事,那麼,民眾的失望就會認為是波羅申科是無能,是無事生非,是給烏克蘭丟臉,有多愛就有多恨,波羅申科自然玩完了,如此,波羅申科終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刻赤海峽衝突發生至今,波羅申科希望的事兒一件也沒有按照自己預期發生,只有土耳其的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可以從中斡旋。估計烏克蘭方面還沒有看得起他,並未回話。時間匆匆過去,波羅申科該怎麼辦呢?


見腫消世界


俄羅斯總統在“俄羅斯在召喚"論壇上發言時說:“刻赤海峽事件是波羅申科在下一輪總統選舉前,策劃的挑釁。"

不錯!普京的話確有道理。在此篇回答中,我仍然重申自己的觀點:①“綁架"美國總統,博得同情支持;②“綁架"烏克蘭“候任總統",讓其不能修改自己制定的投靠北約路線;③試圖以此行動,提升自己的選情支持率。


吸引G20元首眼球,阻止美俄元首接近。

在G20峰會召開前夕,波羅申科組織發動了對俄羅斯的挑釁,為的是吸引G20元首們的眼球,博得同情與支持。G20峰會是全球影響最大的會議,烏克蘭選擇在此期間挑釁俄羅斯,波羅申科已經成功達到了自身目的的一半:成功阻止了“雙普"在峰會期間的會晤。進一步撕裂了美俄關係缺口。烏克蘭與國際、美國國內反俄勢力目標一致,因為烏克蘭刻赤海峽軍艦事件,特朗普原定的“雙普"會晤在國際國內的重壓之下被迫取消。波羅申科成功地“綁架"了美國總統特朗普。


(上圖:波羅申科是向特朗普阡悔麼?)

△阻止“候任總統"修改自己制定的投靠北約路線。

烏克蘭總統大選在即,波羅申科支持率墊底,波氏深知連任的希望渺茫,自己制定的投靠北約路線很可能被修改。如何阻止?挑釁俄羅斯,製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事件,然後大造聲勢,沿伸事件影響。波羅申科三步驟:①挑釁俄羅斯,製造國際影響,獲得美國、北約聲援。②國內實行“戰爭緊急戒嚴“(30天),製造國內緊張局勢,顯現恐怖氛圍。③單方面撕毀48項與俄簽訂的有關協定條約,徹底關上與俄聯繫的大門。

波羅申科的系列作法,就是要利用總統任內的最後權力,堵死“候任總統"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路,必須沿著自己的擁抱北約親近美國的路線走到底。



(上圖:是表示甘心讓位還是齊心合作?)

△試圖以挑釁俄的行動,轉移國內矛盾,扭轉競選不利局面。

波羅申科挑釁俄羅斯,試圖達到“一箭三雕"的收穫。在國內選情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為了轉移國內錯綜複雜的尖銳矛盾,引開民眾視線,製造外敵侵入是最好的策略。一,可以提升國民的愛國意志,二,可以拔高自己的領導能力,三,可以凝聚反俄仇俄的勢力,壯大自己的隊伍,四,可以根據選情需要,製造戰爭危機理由,延長或推遲總統選舉時間,化解對自己競選的不利因素,爭取連任。

做人莫要太聰明,反害了卿卿性命。波羅申科的連串表演,並未得到應有效果,沒有盼來北約對自己一兵一卒的支持,反而落得無限尷尬。是自我解套還是作繭自縛朋友們一定自有評說。


老狼48440790


老鐵認為波羅申科總統的國策失誤,追隨美國絞殺俄羅斯這種極端挑釁鬧劇,無毫疑問是在作繭自縛,對他個人是罪有應得,但對烏克蘭這個國家來說,卻是國民奇怪而又糊塗的選擇,給自己招來的無妄之災!這才是最令世人痛心和感嘆的。

老鐵一直認為,以烏克蘭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如果加上智慧的內外國策,政通人和,經過4年多發展,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將超過所有東歐國家,再給波羅申科一個任期,烏克蘭將會超越西歐中等國家,並順利成為歐盟成員國獲得更快發展,其國際地位將與英法德不相上下。

但這位巧克力寡頭,為了一己私利,從政變一上臺就與美國緊急籌劃,使烏克蘭加入北約,把克里米亞及烏東頓巴斯地區交付美軍管理使用。讓美國得以徹底切斷俄羅斯國運命脈,並可以隨時絞殺肢解北極熊,迫使普京果斷搶先出手,收會克里米亞控制權,加上烏東地區因反對政府這種離經叛道作為,而宣佈獨立,從此這位巧克力就已經是在作繭自縛了,同時也更把烏克蘭帶進了萬劫不復的死地!

克里米亞由俄羅斯控制,由此從俄本土到克里米亞的刻赤海峽通行管轄權,在1994年俄烏條約規定歸屬俄羅斯的基礎上,被北極熊更牢固的控制,讓烏東南烏里烏波爾等多個城市的大片區域,連同亞速海都處於被北極熊控制之中,刻赤大橋通車後,使從盧甘斯克至克里米亞的烏東廣大區域,事實上都處於北極熊的掌控之下,烏克蘭已經很難再擺脫這種極端被動的困境了。

這種情況,當然使巧克力面臨即將到來的烏克蘭大選,選情慘不忍睹,支持率才有6.3%,敗選、下臺、滾蛋是他咎由自取,然而民意調查數據顯示,有意願參與投票者還不足30%,人民厭倦了烏克蘭寡頭政棍們政治的操弄,不顧國家發展現實的這種政治生態。他們對國家前途、未來已經絕望,哀莫大於心死,這才是烏克蘭真正的悲哀,這就是巧克力在自己作繭自縛的同時,給烏克蘭,這顆曾經的黑海明珠製造的災難,對國家對人民,他欠下了無法清算的孽債,但這也是國民們支持顏色革命政變必須付出的代價,某種意義上來看,他們面對的這種懲罰,該!


鐵嶺鋒


普京是實話實說,波羅申科在下屆烏克蘭總統競選中民意並不看好,並沒有多少烏克蘭人會投他的選票,為了拉抬自己的不利,製造事端藉此拉抬自己的聲勢,波羅申科錯估了形式,故意策化製造了刻赤海烏軍艦隻闖關事件,企圖以此綁架西方介入,並在國內挑起民粹取得民意支持當選下屆總統一舉兩得如此美夢,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西方國家與北約並沒有像波羅申科想像的那樣輕易的介入俄烏之間,只是嘴炮連天響,並沒有實際的行動,而是採取溫柔的態度拒絕了派兵請求,在國內波羅申科挑動民粹的作法更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賭博,民粹的極端會讓烏克蘭社會陷入更大的混亂,波羅申科完全失算了,面對著俄羅斯的強勢與西方國家的圍觀看戲見死不救,國內民粹製造的動亂,波羅申科此時真是內外交困,作繭自縛!


崇德65


波羅申科突然選擇與普京角力——拔河,是他想當然地認為歐盟、美國都會出手幫他的。結果,拔了半天,發現隔空喊“加油”的倒是不少,卻沒有一個人站到他的身後跟他一起與普京較勁。

北約認為,雙方以往所籤的各項協議中,尚不包括出兵黑海及亞速海的軍事協議。說白了,北約還沒有好到可以幫烏克蘭打架的程度。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力勸普京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一個即將卸任的總統吧!。

特朗普對波羅申科最大的支持,無疑就是取消了與普京的正式會晤。此舉相當於給波羅申科打了一針興奮劑,他立刻跑到前線親自排兵佈陣,並對前線官兵們做出承諾:”只要俄羅斯打過來,就立刻給你們漲工資。”這究竟是什麼邏輯啊!俄羅斯一旦打過來的話,這些軍人還有活命的可能嗎?命都沒了,工資漲再多也只能當作喪葬費吧!另據烏克蘭公佈的數據,自從烏克蘭爆發危機以來,4年左右,竟然地達3.5萬軍人當了逃兵。

如今,刻赤海峽兩岸看似虎視眈眈、劍拔弩張,但只有波羅申科在狐假虎威地裝腔作勢。因為普京已經答應默克爾繼續採用“諾曼底模式”,況且俄方壓根無須挖溝、刨坑抵禦來犯之敵,因此,整個亞速海和黑海想掀起波瀾都不可能。

這種局面和態勢,對波羅申科來說那是相當的尷尬和無趣啊!一個人站在舞臺中央“呀呀呀”叫了半天,不僅與他演對手戲的人不上來,更令他憤恨的是臺下竟然沒有一個觀眾。關鍵整個過程還處在全程直播狀態中。這個臺怎麼下,波羅申科無疑是作繭自縛,尷尬萬分。即便他再怎麼大喊“狼來了!”也不會有人來救他的,只因對於一個無足輕重的傢伙,北約豈能與俄羅斯進行火拼呢。


怡人之人148633009


現在的各大國都知道打起戰爭對國家的極大損耗,還會影響國家的發展,消耗國家的財力,人力和物力,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才會動用軍隊,入侵行為才是戰鬥的捍衛和消滅對國家不利的影響,烏克蘭的軍艦創入了克里米亞的大橋引發了俄羅斯的抗擊,事情很明顯,克里米亞的地方政權已納入了俄羅斯的管轄,俄羅斯有權對入侵克里米亞地方的行為進行反擊,波羅申科想要回克里米亞,也可以說克里米亞就算沒有俄羅斯的情況下地方鬧獨立,不過克里米亞地方政權想交由俄羅斯,能成為俄羅斯國家裡面的地方政府,衝突出現了,波羅申科想借北約國的軍事來得回克里米亞,還去見特郎普為其出面對待俄羅斯,這些地方的武裝衝突不足以引起大的軍事行動來對待,美國以對俄羅斯作出了制裁手段,在今後美國只有對俄羅斯繼續的施壓,如果北約國有什麼大的反應,俄羅斯也有準備,歐洲如果用大制裁俄羅斯,那麼俄羅斯用最後的手段來切斷對歐洲國的能源供應,俄羅斯是萬不得以的,制裁已經面對了的俄羅斯還會怕你繼續制裁嗎?波羅申科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