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劝说转行,却因帮肖华上将谱曲出名写出《十五的月亮》……

铁源,我国文艺界响当当的著名作曲家,曾被列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多年来,由他谱曲的《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经典作品始终深受人们喜爱,传唱不衰。

他被劝说转行,却因帮肖华上将谱曲出名写出《十五的月亮》……

资料图:作曲家铁源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成为作曲家之前,铁源也曾为前程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后因偶然间帮肖华上将谱了一曲《四好歌》,才开启了自己传奇的音乐之路。
当时的铁源,还是部队的一名小提琴演奏员,每天都非常刻苦的练习,只为寻得更好的提升。但艺术这东西,有时候也并非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铁源的老师——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阎泰山便看出了这一点。他觉得铁源的演奏水平足以对付一般的任务,却很难达到高峰。
于是,阎老师委婉地建议铁源转行,往作曲的方面发展,可能将来还能成为一个作曲家。听着老师诚恳的话语,铁源也狠下了心,决定试一试。他自掏腰包,在学校请了几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习。经过几年的努力,铁源迎来了小小的收获,被组织安排到舞蹈队创作音乐。

他被劝说转行,却因帮肖华上将谱曲出名写出《十五的月亮》……

资料图:铁源到部队教唱歌曲

上世纪60年代初,基于部队开展“四好五好运动”的宣传需要,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上将写了一首《四好歌》的歌词,请全军所有会作曲都来参与谱曲,铁源便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当时的他虽然已经开始作曲,但主要是为器乐创作,为歌词谱曲还没有什么经验。

他被劝说转行,却因帮肖华上将谱曲出名写出《十五的月亮》……

看着全军参与创作,大伙儿热火朝天的激情,铁源觉得自己也不能落后,便尝试着写了一版。但同时,他又觉得全军这么多优秀的作曲家,怎么都不可能选中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于是,在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谱完曲后,他便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直到创作组的组长找上门来。


“我告诉你啊,你的歌选上了!”听着组长的话,铁源并不当真,只觉得他在开玩笑。“全军这么多大手笔,怎么可能选上我?”对此,组长也不过多解释,只让他在元月2号早上10点准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时一切就都明了了。见组长这么肯定,铁源内心开始有了些许激动和忐忑。
那一日,铁源早早就坐在了收音机前,边等边嘀咕:“能是真的吗?”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铃声响起,《四好歌》开始向全国播放,“铁源”二字作为歌曲的曲作者出现,熟悉的旋律随即响起时,铁源这才如梦初醒,赶紧掐了掐自己。“疼!这不是做梦,是真的!”

他被劝说转行,却因帮肖华上将谱曲出名写出《十五的月亮》……

资料图:铁源(左)、邬大为一起完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了这个好的开始,铁源觉得自己的创作热情被彻底激活了。此后,他以全身心投入的姿态,积极四处采风、学习和创作,至今写下了千余首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其中的《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师长有床绿军被》等更被奉为时代佳作,传唱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