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刘孟博、许宗合、张怀义/文

祖师庙,民间相传为“米姑娘庙”,俗呼“米庙”,位于汝州市区东北二十里,米庙镇政府所在地米庙村。祖师庙历史规模宏大,有东、中、西三处院落,占地面积约有五亩,庙西另有道士坟一亩多,惜经解放后之历次政治运动、修路等事件后,硕大的院落仅余东路跨院,其余建筑及碑刻荡然无存。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由于庙中碑刻的毁坏,人们对米庙历史的探究已无从下手,仅民间相传,古时有米姓姑娘,捐资建庙,而米姑娘家住何地,因何建庙,均成谜团。东跨院南北长约三十米,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楼,墙体“外熟里生”,上覆及内部木质楼棚保存尚好,根据建筑风格和外观来看,与汝州地区民间尚存之古楼房制式基本相同,然若斯楼之保存完好,则仅此一处。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祖师庙为汝州地区为数不多的捻军之乱遗迹之一,现存的东跨院东配殿原有昭忠祠一所,建于清同治十一年,用以纪念同治元年三月初九日在汝东与捻军交战中,金沟里阵亡的四十七名团勇,2017年因民房扩建被毁,东墙所镶嵌石制神主下落不明。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捻军骑兵曾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极盛时期总兵力达二十万众。1865年,清廷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歼之后,开始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据《汝州市志》记载,汝州的捻军活动始于咸丰七年,前后共在汝州活动达十年之久,期间即有张洛行、张宗禹等外来捻军流动骚扰,又有如陈发贵、张第三、王四老虎、李中显、李汰春、肖况、石洪保、李瞻等地方捻军作乱。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三月九日,捻军首领宋景诗、张洛行联合诸路大军直扑汝州。清军副将杨飞熊闻报急驻襄城,副都统胜保调防守河务的500马军前来助战,这时捻军已由郏县赵寨动身攻打汝州城,知州舒享熙命李瞻协助守城,李瞻按兵不动,捻军架起云梯,用枪炮掩护攻城,但城上防守严密,攻城不克,又遭清军夜袭,遂于十一日撤退至临汝镇,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登封、经诸葛至龙门,一路由宜阳白杨树往西,杨飞熊遂率兵跟踪追击。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纸坊镇苏韩庄保存的《创修后殿暨周围院墙补修前殿两旁配房碑记》曰: “逮咸丰中叶,颍亳流寇蜂起,郡东团练,御贼于汝水之阳,一战败北,尸体枕籍,房屋灰烬,诚惨事也。”

汝州访古     “捻军之乱”在汝州——米庙镇祖师庙昭忠祠

风穴寺悬钟楼,亦有相关题记一处,即《库司恒安记凶》。全文为“大清同治元年三月初十日,红胡子从东往西过;至四月十二日从西回东,到五月二十九日长毛从西来城过,到六月十六日过蝗虫三天,早晚谷无有。到七月初三日生蝻子边地。到八月初三日又过红胡子,往西边马遍地,南至南山,北至风穴山,三道河□□上坡走。至九月十七日从回过天。十八日大火东西百余里,有余火焰数丈高往东走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