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寧波、深圳、青島、廣州、天津,機會來了

建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寧波、深圳、青島、廣州、天津,機會來了

01

交通是經濟的命脈。

環顧中國城市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無非是一部交通變遷史。

一座城市的興衰,除了政策加持外,交通便捷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古代中國,除了國都外,能夠發展壯大的,大抵都是交通咽喉。

4000年前,人類馴服馬,於是便有了後來的馬車,車馬不但成為了戰爭中的工具,也是商人行商的腳力,哪裡的陸路交通發達,哪個城市的經濟就發達。

到了秦漢時代前後,路上絲綢之路誕生,沿線的內陸城市經濟得以壯大發展。

船隻春秋時期的中國就可以造,但要到漢代,才能造帶舵的船。

到了唐宋時代,中國的造船術得以大力發展,船隻成為了貨物運輸的重要工具,但當時主要還是內陸水系的運輸,內陸水系發達的沿線咽喉城市得以大力發展,如南京、蘇州、杭州、揚州、無錫、武漢、九江、南昌等城市。

在水路運輸大力發展的背景下,江南地區日漸富庶。唐宋時代,海運也得到大力發展,廣州、泉州、寧波等沿海城市發展的不錯。

明清時代,中國開啟了閉國鎖國模式,沿海城市除了廣州外,發展均受到了限制,內陸河流比多數沿海城市發展得更好。

後來,鴉片戰爭轟開了國門,歐洲工業革命的成果——火車與鐵路——進入中國,改變了中國城市格局,比如鄭州、石家莊,這兩座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的崛起,就是鐵路直接作用的結果。

同時,隨著造船術發展,大型遊輪開始出現,海港城市成為了各國經濟發展的咽喉,清末民初,中國的海港城市強勢崛起,廣州、泉州、寧波、上海、青島、天津走向舞臺中央。

後來新中國成立了,但遭到歐美封鎖,沿海城市發展受挫,直到改革開放,再次給沿海城市吹來的春風。

02

1984年,14個城市被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它們是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建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寧波、深圳、青島、廣州、天津,機會來了

在全面對外開放的背景下,海運城市全速發展,尤其是上海、天津、深圳、青島、寧波、大連、廈門擁有大型深水港的城市。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更為沿海城市的發展添了興奮劑。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沿海城市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中國在2008年開通了第一條高速鐵路,高鐵時代來臨。

之後的幾年,高速鐵路快速成網,又改變了中國城市的格局,內陸佔據高鐵樞紐的城市得以快速發展。其中的典型代表有鄭州、武漢、成都、合肥、西安、長沙等。

這種背景下,陸權取代海權的聲音,在坊間不絕於耳。事實也的確如此,君不見過去十年,鄭州、合肥、武漢、西安、長沙、成都這些城市發展速度相當迅猛,而寧波、大連、青島、天津等這些老牌的海運城市,疲態盡顯。

面對此情此景,近日交通部聯合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鐵路集團,共9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推動海運城市發展。

建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寧波、深圳、青島、廣州、天津,機會來了

截圖:交通部

消息一出,各大港口概念股紛紛走強。

這份意見可謂出臺的很及時。

客觀來說,面對新的貿易環境,我們一方面也加快高速鐵路網的建設,擴大內需;另一方面,外貿也仍需要加強。內需與外貿,應該並駕齊驅,一個也不能弱。

此外,我們的“一帶一路”正在全速推進中,需要更多世界一流港口來支撐。君不見,青島已經被設立為上合示範區,明確提出要做強做大青島港。

所以,在推進“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同時,港口建設也不能慢下來,中國需要打造世界一流港口,以迎接更加開放的未來。

建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寧波、深圳、青島、廣州、天津,機會來了

2018年各港口吞吐量;數據:交通部

03

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主要港口綠色、智慧、安全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專業化、規模化水平明顯提升。

到2035年,全國港口發展水平整體躍升,主要港口總體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個樞紐港口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引領全球港口綠色發展、智慧發展。

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若干個世界級港口群,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這對於目前排在前面的大港口,是個巨大利好,因為要建設一流港口,它們是首選。

目前,在全球集裝箱港口排名中,上海港排在第一,其次是新加坡港(第2)、寧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廣州港(第5)、釜山港(第6)、香港港(第7)、青島港(第8)、天津港(第9)、迪拜港(第10)。

中國內地方面,根據2018年年末集裝箱吞吐量數據來看,Top10港口依次為上海、寧波-舟山、深圳、廣州、青島、天津、廈門、大連、營口、蘇州。

建世界一流港口!上海、寧波、深圳、青島、廣州、天津,機會來了

可以看到,中國最牛的幾大港口主要分佈在渤海灣、東海和南海。

以上是個港口,必定是首批享受文件利好的城市。因為中國與世界進行貿易,進出基本發生在這些港口。

按照文件指示,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各大港口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繼續做強做大,並且做好。

另外,按照文件打造世界級港口群的指示,意味著未來各大港口之間的吞併戰爭會更加激烈,這對於大型港口極為有利,因為從此它們吞併,有了政策支持。

長三角港口群眾,寧波與舟山港早就完成了合併。上海則通過一條東海大道,吞併了原屬於舟山的洋山港。

環渤海港口群方面,今年7月份,北方第一大港青島港已經吞併了威海港。按照山東省的計劃,青島整合威海港,是山東港口調整中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將東營港、濰坊港、濱州港整合為渤海灣港。下一步,山東還將組建山東港口,統籌全省港口發展。

城市之間的抱團取暖,正在向港口演進。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也有可能進行新一輪調整,但本號以為,這裡由於有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港口之間更多是加強互動合作,而不是如長三角與環渤海一樣的吞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