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評析範文:用創新給環境友好的擁抱

用創新給環境友好的擁抱

(申論一點通評析:一句式標題,標題即為文章的核心觀點。“擁抱”一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的揭示了“創新”對“環境友好”的能動性。)

申論評析範文:用創新給環境友好的擁抱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一方面,輝煌的成績刷新著公眾的視野,提升了社會生產力和民眾生活水平,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另一方面,一味的快速擴張導致產業結構的失衡和盲目追求GDP的畸形政績觀,從而造成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國家發展漸顯乏力。為此,應當大力調整產業佈局和發展方略,以積極的創新姿態推動發展,從而有力地改善生態環境。

(申論一點通評析:開篇引入,指出改革開放後我國取得的經濟奇蹟,然後從正反兩方面分析其影響力,指出其正面價值和反面危害,接著針對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引出文章論點,用創新改善生態環境,回扣文章標題。現狀引入+正反影響分析+針對性策略/論點,開篇利用對比分析和問題導向來引出論點,邏輯順暢。)

通過制度創新,推進環境改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國家發展戰略上,推進制度層面的創新建設,對環境改善至關重要。制度的創新,能夠帶動當地生態環境的進步,青山圍繞,綠水環城,進而使得當地群眾身心舒泰,生活怡然,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甚至為全國進行環境改善樹立了良好的標杆。正如浙江地區的下姜村,通過制定“十里河長”制度,將河流進行分段,每段分配責任人,一對一進行監管,進而使得當地水清、樹綠、空氣清新。因此,穩生態、促發展,離不開頂層設計的轉變,這需要我們在制度層面上先行一步,牢牢把好發展的方向盤。

(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1,指出應利用制度創新改善環境。先分析指出制度建設創新對於改善環境的重要性,接著深入分析制度創新是如何帶動環境改善的,然後以下姜村為例,講述了下姜村如何利用河長製取得了環境治理的成效,最後總結分論點,“方向盤”運用了比喻手法,凸顯了制度創新的引領式作用。重要性+效能分析+事例論證+總結,本段論證較好,分析深入、例證恰當,結合緊密,值得借鑑。)

申論評析範文:用創新給環境友好的擁抱

通過管理創新,推進環境改善。新世紀以來,隨著改革力度的深化,民眾開始關注注重生活的品質和環境的變化。然而,過往一味求快的發展思路導致一些地區“歷史欠賬”太多,從而造成公眾需求和政府管理間的突出矛盾。回首當下,重型化工企業仍有肆虐、食品安全問題屢見報端、為發展毀壞林木現象屢禁不止……突出的發展與環境間的矛盾越發考驗著政府的管理藝術。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部分地方政府存在求穩定、保就業的落後的“政績壓力”,另一方面更多的則是部分企業和個體忙於追逐個人利益,忽視群體影響的體現。為此,創新政府管理形式,實行從中央到地方、從黨內到民眾、從自查到監督的多元化管理,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環境的改善,還民眾一片藍天。

(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2,指出應利用管理創新改善環境。先指出民眾對於生活品質和環境變化的重視,然後轉折指出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欠賬”問題及政府民眾矛盾,並列舉了化工汙染、食品安全、林木毀壞等現象,接著進行原因分析,指出其根源在於政府的政績觀和企業、個體追逐個人利益,最後根據原因提出對策,要創新政府管理形式,實行多元化管理從而改善環境,回扣分論點。現狀+問題/事例+原因分析+總結,本段邏輯結構可行,不足之處在於本段論述重點在於政府的“管理創新”,那麼進行原因分析時重點分析地方政府的管理問題即可,而文中卻分析提到了企業、個人的問題,雖然這樣分析顯得更為全面,但是對於論點佐證卻無幫助,反而弱化了論點。)

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環境改善。從古至今,技術都是推動社會變革和生產、生活變化的核心力量,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助力。以共享單車為例,其開創性的採用“共享”理念,積極響應國家發展號召,通過車輛共享的方式,在解決公眾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同時,解除了城市交通擁堵和環境惡化的尷尬。無獨有偶,以電子煙花爆竹為例,為緩解傳統煙花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其依託國家扶持和環保、新穎、可循環的特點,迅速贏得大眾喜愛,避免了環境汙染,實現了經濟和生態的“並軌行駛”。鮮明的案例告訴我們,實現生態環境的整治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在創新中不斷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採用以科技推環保的方式,從根本上實現天人合一的生活風貌。

(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3,指出應利用科技創新改善環境。先分析指出科技創新從古至今都對社會生活發展發揮著重要推動作用,然後以共享單車和電子煙花爆竹為例,論證了科技創新是如何幫助人們解決交通擁堵和環境汙染的問題,最後總結回扣論點。意義+雙案例分析論證+總結,本段採用了雙案例論證,在案例中結合分析,指出了科技與環境改善的關係,例證充實,論證有力。)

申論評析範文:用創新給環境友好的擁抱

“為山者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人與自然和諧的實現,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我們始終保持堅持不懈的決心和毅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惟其如此,才能最終實現生態的和諧穩定,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1173字)

(申論一點通評析:結尾以名言引出,指出了堅持的重要性。環境改善任務艱鉅,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直至目標達成。結尾不佳,雖然有名言引出,也有意境昇華,但是沒有結合文章的論點——“創新”來進行總結,偏題較為嚴重。)

申論評析範文:用創新給環境友好的擁抱

(申論一點通總評析:本文以創新改善環境為議題展開論述。本文的亮點有:1、文章行文框架採用了經典的五段論,結構清晰,觀點明確;2、文章較多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方向盤”、“歷史欠賬”、“並軌行駛”等,還有標題中的“擁抱”的擬人修辭,較為生動形象,增添趣味性,而且結尾古文的引用增添了文章文采;3、論證分析整體可行,開篇段有正反對比分析,分論點中有事例分析論證,有問題原因對策分析,有雙案例分析,論證方式多樣。本文的不足之處:1、分論點2的原因分析重點不明確,應重點寫明政府管理方面的分析;2、結尾不佳,未結合文章核心論點“創新”來總結收尾。)

文章來源於網絡,申論一點通評析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