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林業上市23年累計虧損逾9億 短期債務為貨幣資金10倍財務吃緊

●長江商報記者魏度

躋身資本市場23年,永安林業(000663.SZ)收穫了什麼?

23年間,永安林業完成了近14億元資產收購,資產規模快速擴大。

然而,專注林業行業20多年,永安林業的經營業績極為慘淡。23年,公司累計虧損金額超過9億元。

作為國資控股的全國首家以森林資源為主要經營對象的上市公司,永安林業經營業績為何如此糟糕?

高溢價收購無疑是為公司埋了一顆大雷。2015年,公司13億元收購福建森源傢俱,去年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9.24億元,導致當年鉅虧逾13億元。僅此一筆,吞噬了公司多年積累。

去年鉅虧讓永安林業元氣大傷。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持續虧損,短期內似乎無明顯好轉跡象。

永安林業面臨著較大的財務壓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一年內需要償還的短期債務為12億元,約為期末貨幣資金10倍。此外,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0.66%,攀至歷史高位。

上市以來,永安林業股權融資合計為6.85億元,累計派發現金紅利不足億元,現金分紅總額約佔股權融資總額的14.29%。目前,已經超過10年未現金分紅。

二級市場上,永安林業走勢很弱。去年初,其股價一度竄至22.61元/股臨時高位,而今年11月11日,跌至4.55元/股,不到兩年,降幅達79.88%。

虧損延續無遏止跡象

永安林業經營仍然沒有明顯好轉跡象。

今年前三季度,永安林業實現營業收入5.86億元,去年同期為6億元,同比小幅下降2.26%;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同)為虧損0.38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70億元,同比減虧0.32億元,變動幅度為45.2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虧損0.55億元,與去年同期虧損0.81億元相比,減虧0.26億元,幅度為31.85%。

今年以來,永安林業每個季度都在虧損。一二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2.43億元、2.18億元,同比變動幅度為1.34%、-22.95%、35.68%,對應的淨利潤為-0.18億元、-0.07億元、-0.13億元,均為虧損,對應的扣非淨利潤為-0.29億元、-0.11億元、-0.15億元,虧損幅度更大。

在發佈今年三季報業績預告時,永安林業曾解釋稱,受採伐政策影響,公司木材產量持續較低。同時,纖維板產量減少,木質原料價格上漲,造成毛利率下降。此外,受中美貿易摩擦事件影響,公司產品出口大幅減少。

今年前三季度,永安林業產品綜合毛利率為21.3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7.55%略有上升。其中,人造板毛利率為5.05%,較去年同期的9.95%下降了4.9個百分點,幾乎下降100%。

目前採伐政策等影響永安林業經營業績的因素並無實質改變,這似乎意味著短期內,公司業績很難得到實質性改善。

其實,1996年上市以來,永安林業經營業績整體上沒有亮點,近年來更是隻能用慘淡來形容。

經營業績數據顯示,1996年至1998年,公司淨利潤穩步增長,從0.22億元增長至0.76億元;1999年至2001年連續三年下降,2001年為0.08億元;2001年至2014年,淨利潤神奇般下降與增長交替,其中,2006年至2014年基本上是盈虧交替。2017年,公司勉強扭虧,而去年,一下子鉅虧13.30億元。

總體上而言,如果不是非經常性損益助力,公司已經因為連年虧損而退市。2016年至2018年,公司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主要是政府補助,2017年,公司獲取的政府補助高達1.21億元。

溢價5倍收購留下後遺症

永安林業經營業績加速墜落源於高溢價併購產生的後遺症,導致公司元氣大傷。

為了提振沉入谷底的經營業績,永安林業也曾積極努力,試圖改變經營困境。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A股市場一片大牛市氣氛。市場上,各類概念滿天飛,併購重組異常活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永安林業跨出了外延式併購重組步伐。

2014年12月24日,永安林業停牌籌劃重組。根據當時重組方案,公司以11.75元/股價格,向蘇加旭、李建強、王清雲、王清白及固鑫投資、雄創投資等發行1.06億股股份,合計作價約13億元收購其持有的森源股份100%股權(現更名為森源傢俱)。其中,股份支付12.50億元,現金支付0.50億元。同時,公司還以13.05元/股價格向瀚葉財富、黃友榮等發行股份配套募資4.16億元,用於本次交易現金對價支付、補充森源股份運營資金及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標的公司森源股份成立於1994年11月,是國內領先的定製化傢俱供應商,為國內外中高檔酒店、商品住宅、辦公樓提供系統的固定傢俱、活動傢俱解決方案。2013年、2014年,其分別實現淨利潤5791.92萬元、7981.03萬元。

標的資產截至2014年12月31日淨資產為2.18億元,評估值為13億元,增值率為495.16%。

高達13億元的溢價收購,是永安林業迄今為止最大規模資產收購交易,也為公司經營業績埋下了地雷。此番收購,形成商譽9.94億元。

交易對方承諾,2015年至2017年,標的資產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10億元、1.35億元、1.64億元。其結果是,除了第二年兌現了業績承諾,另兩年業績均未達標。其中,2017年,其淨利潤實際數為1.09億元,比承諾數少0.55億元。

正因為如此,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損失9.21億元,導致去年鉅虧13.30億元。

此外,永安林業還曾溢價森源門業、美國艾瑪地板等資產。2016年,森源門業也曾發生商譽減值損失。

去年以來,永安林業曾籌劃最高10億元現金收購浙江上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控股權,以及收購賀州市欣榮星林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等。目前,這些收購均未完成。

資金短缺流動性告急

永安林業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問題,那就是流動性告急。

2017年底,永安林業賬面資金還有4.07億元,而今年9月底,僅剩下1.22億元。與之對應的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10.5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49億元,合計為12億元。公司長期債務為0.19億元。

僅有1.22億元貨幣資金,一年內需償還短期債務12億元,短期債務約為貨幣資金10倍,不知永安林業拿什麼去償還。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70.66%,居同行之首。

不僅如此,永安林業債務結構也不太合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長短期債務合計為12.19億元,短期債務為長期債務的63.16倍。這意味著,債務到期非常集中,對公司資金形成巨大壓力。

經營業績不佳,永安林業經營性現金流狀況也不太理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淨流入2231.44萬元,去年全年,經營現金流淨流出1.47億元。

近年來,或許是應對資金壓力,永安林業頻頻處置資產。2017年,全資子公司位於寶安區松崗街道的生產基地全部位於徵收範圍內,公司收到預付的補助5600萬元。此外,公司還作價1.62億元出售森源門業92.96%股權、出售所持興業銀行股票等。

一邊處置資產、一邊籌劃收購資產,資金捉襟見肘,永安林業如何才能擺脫經營困境?

分析人士稱,在採伐受限政策、林業資源培育週期較長背景下,短期內,永安林業依靠自身脫困有些難度,推進產業轉型或是一條出路。

上市以來,永安林業股權融資合計為6.85億元,累計派發現金紅利不足億元,現金分紅總額約佔股權融資總額的14.29%。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23年來,永安林業已經超過10年未實施現金分紅。

在發佈今年三季報業績預告時,永安林業曾解釋稱,受採伐政策影響,公司木材產量持續較低。目前採伐政策等影響永安林業經營業績的因素並無實質改變,這似乎意味著短期內,公司業績很難得到實質性改善。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