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為什麼偏向全資收購(高德、優酷、餓了麼等)?騰訊只是投資?

白話戰略


眾所周知,在國內的互聯網領域,有阿里和騰訊這兩座大山,但凡你是一位名互聯網創業者想去拉投資,投資人第一個問題就是問你,如果阿里和騰訊進入你的領域,請問你怎麼辦?可以這麼說,阿里和騰訊幾乎是買下了中國半個互聯網公司的版圖。就如樓主所提出的問題一樣,下面進入答題時間!

阿里為什麼偏向全資收購?

1、擔心股權之爭影響公司運營

我們都知道,馬雲和他的創始團隊其實所持阿里股份並不是很多,軟銀雅虎雖然是阿里的大股東,但軟銀和雅虎都沒有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但即使是這樣,阿里早些年也因為股權之爭和雅虎軟銀鬧出過不少么蛾子。

2、阿里文化自信

阿里為什麼能這麼成功?一方面是除了馬雲等創始團隊的英明領導外,再一個就是阿里的文化透露著自信。大家想啊,阿里是先後擊敗了美國的易貝和亞馬遜,這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公司首次戰勝國外互聯網巨頭的案例。所以阿里骨子裡透露出一種自信,這事你不行,你們創始團隊拿錢走人,其他交給我們阿里來做就行了!

3、防患未然

我們都知道,阿里是電商起家,現在電商也是阿里的主業。但在互聯網領域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打敗你的是哪一家公司。君不見早年的慧聰和開心網等巨頭嗎?再者,阿里全資買下的公司,基本上是能和阿里系業務互補的東西,比如說餓了麼等。

騰訊為什麼偏向投資?

我們都知道,騰訊的主業是社交和遊戲。說白了,騰訊的社交在國內無人能匹敵,雖說遊戲有網易的存在,但近些年騰訊的遊戲營收是逐年增長。那麼問題來了,騰訊為什麼偏向投資呢?

1、創始人風格

我們都知道,騰訊背後的股東是南非某公司。這家公司支持了騰訊21年,在21年間從沒有干涉騰訊的運營,我記得之前也是因為差錢才賣了點騰訊的股份。這樣的文化,對於馬化騰的創始團隊有很大的影響,那就是你們自己搞,等分紅就行!

2、公司基因

古語說得好,有所為,有所不為。對於任何一家公司來說,只要把自己的主業做好就行了。就比如說騰訊與京東吧,騰訊一開始也是想做電商的,那時候騰訊做電商沒做過京東,隨後乾脆把電商業務賣了出去,轉背就投資了京東。從那時候開始,騰訊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別人已經做的很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老想著去顛覆別人呢?

結論: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做事的風格。從阿里騰訊兩家公司的投資來看,阿里所控制的項目,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說以前很火的UC瀏覽器和優酷。而反觀騰訊呢?其投資的京東與美團乃至拼多多,現在看來都是很強勢的存在!各位老鐵,你們覺得阿里騰訊哪家的投資風格好呢?歡迎評論!


春公子


阿里巴巴自從在美國上市之後,就在國內開啟了買買買的通道,幾乎國內半個互聯網公司被阿里巴巴拿下了,像我們比較熟悉的UC瀏覽器,優酷,高德,餓了麼都是阿里集團下屬的公司了,而且不是簡單佔股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是全資控股基本上創始團隊拿錢走人,完全的阿里文化覆蓋,這種算法相對比較霸氣,因為這種霸氣的做法在業內也是讓很多人不舒服,美團就是典型的例子開始屬於阿里集團極力扶持的項目,結果王興也不是這麼容易備受束縛的人,就這樣王興偏向了騰訊集團,騰訊集團也是和大半個互聯網公司有瓜葛,但做法和阿里巴巴截然相反,騰訊大部分情況下只是注資,說白了就是能夠分錢,至於控制權基本上還是大部分創始人團隊擁有,京東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騰訊屬於絕對的大股東,而且在流量上也有大規模的支持,但實際控制人還是劉強東本人,保持原生團隊足夠的創造力,只是在資金和流量給與足夠的支持。

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都屬於抓住移動互聯網而做強的公司,在第一代互聯網發展時期,百度公司屬於絕對的霸主,手握著絕對的流量,但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步伐明顯沒有跟上。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打造了微信這個社交巨無霸產品,並且打造了以微信為核心的生態系統。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夯實了國內電商霸主的地位,並且通過每年的雙11活動不斷的刷新記錄,通過大量的收購部署自己的護城河,現在擁有的流量入口足以震撼國內半個互聯網江湖。當然這兩個企業掌握著支付的入口,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都掌握巨大的用戶資源。

從市值上看百度已經和阿里巴巴,騰訊公司相提並論了,今年的財務報表收入已經開始有了下滑的趨勢了,本來從最初的bat的屬性來看百度是最注重技術的公司,現在已經慢慢演化成阿里巴巴成為了真正的技術公司,現在排名全球第三的雲計算阿里雲還在國內外不停的拓展業務,成立的達摩院也是在瞄向高端技術領域,現在的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以及芯片方面都有了不同層次的提升,從涉足領域上看阿里巴巴更加天馬行空一些。騰訊公司相對保守一點,從公司的調整來看阿里巴巴變化總是比較大,騰訊公司只是在初期業務比較臃腫的時候調整成聚焦的幾個目標,基本上延續到現在。

每家公司的文化是和創始人賦予這個公司的基因有一定的關係,阿里自從誕生就瀰漫著一種強大的運營氣息,在這種基因下阿里巴巴所做的雙11等等活動就是這種文化的產物,阿里巴巴很流行的一種文化就是迎接變化,從阿里內部調整的頻率可以看出端倪,但整體來講阿里集團在向著更高更大的目標邁進。騰訊在外界看來這些年變化不是很大,投資公司基本上只是投資佔股份很少直接參與運營,但騰訊有一點就是在關鍵的轉型期從來都沒有掉過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恰當的實際推出了微信,並且在短短几個月時間內用戶量就上億,這些都是商業奇蹟般存在。

在下一代的萬物互聯時代現在看阿里巴巴走的走的更加靠前一點,百度不是一點機會沒有,畢竟現在全力做人工智能,真的做出東西並且挺到市場的爆發期,那麼注重技術的百度公司還是會回來的,但這一切裡面的變數非常大。騰訊公司在不溫不火中也是在積攢著下一次的發力點,每家公司都有獨特的基因,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如果你能搞清楚這兩家對流量的需求就能明白為何阿里要全資,騰訊只要投資!

互聯網賺錢的核心就兩個字流量,有量啥事都好說,沒量你東西再好也白搭,因此整個國內互聯網都是圍繞這流量在轉的,官方點的說詞就是運營。

阿里和騰訊這兩家目前均擁有國內最強大的流量池,阿里就是淘寶系電商平臺,騰訊就是社交平臺。但是這對流量的取向卻是是完全相反的,阿里的流量池就是個黑洞,不斷吞噬流量(內部和外部)來為自己的電商服務,而騰訊是不斷往外傳輸流量給擴張自己的地盤。

阿里吞流量:為何阿里需要不斷吞噬流量來為自己的電商平臺服務呢?因為這是其自身屬性所決定的,淘寶系的本質就是一個搜索平臺,和百度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無非一個搜的是各種資訊信息等,一個搜的是商品信息。

但是電商這塊又和普通搜索不一樣,淘寶必須得將自己的流量圈在自己的平臺才能讓買賣雙方在這上面交易,從而才能讓阿里自身獲得穩定的收益,如向賣家提供競價排名,收取各種技術服務費等。如果淘寶系流量外流,那平臺顯然就廢掉了,人都跑光了還怎麼做生意賺錢。

所以阿里必須讓淘寶有流量,圈住賣家,然後再拉來買家,最後再從賣家身上賺取各種費用。依靠這種模式阿里才有了今天的成就,電商仍舊是阿里最核心的賺錢機器。

也正因為為了保證淘寶系平臺的流量,最終就造就了阿里是流量的吞噬者,也造成了阿里的收購基本以全資收購為主。些收購的產品在自身行業內基本都數一數二,擁有不菲的用戶基數,這樣的產品就能為阿里提供穩定的流量入口。同時這些產品也能讓阿里補自己的短板,對現有的產品線做出一定的補充,使得整個阿里戰略體系更為完整。

此外,由於對外部流量很依賴,阿里也很擔心被外部流量卡脖子,因此對於不能收購或無法掌控的流量就直接封堵,比如屏蔽百度,比如直接封扼殺蘑菇街這種導流平臺。

騰訊流量輸出:騰訊的社交流量池和阿里是完全相反,由於其不是電商平臺本身不需要靠吞流量來生存,而社交屬性又導致其自身能源源不斷的產生流量。這種流量溢出的情況下,騰訊能做的就是將這部分流量導出然後來扶持那些需要流量支撐的產品。

因此,我們能在騰訊的平臺上能看到很多其投資合作的產品的入口,最典型的就是京東、滴滴,以及當年的摩拜等產品,都通過微信的流量輸出再進行扶持。

此外,騰訊現有的投資模式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和當年的3Q大戰相關,經歷此役之後的騰訊承諾搞開放,也就是此後騰訊不再簡單的複製人家的產品,而是將更多的資金投入一些新產品以及創業公司。

我想也正因為承諾開放,因此騰訊對於投資的產業和公司採取了不管的模式,只扔錢,不干預實際運營。再加上騰訊本身能提供流量支撐,可以較好的為創業者提供服務。

綜合來說,造成現在這種局面是由這兩家的基因或者業務體系所決定的!阿里天生需要外部流量為自己服務,但又為了不被外部流量所左右挾持,就只能全資收購以便控制,不能控制的直接封殺掉。而騰訊有大量的流量溢出,以流量+投資的形式就能很好的獲得效果,也就沒必要搞全資收購。



Lscssh科技官


這種事情,多少大佬都搞不清楚,本來我是沒有發言權,但是下圖這個回答,我真是沒忍住,不敢苟同。。。

以我的肉眼凡胎來看

騰訊騰訊更像是商人,以市場為試金石,來檢驗自己的資本。所以騰訊只管投資,除了自己起家的核心產品,很少參與經營。只需要按照資本市場那一套,看好報表,有錢賺就行,你愛怎麼幹就怎麼幹。就算自己的核心產品,據說也是兩個甚至多個部門同時進行,最終哪個能贏得市場的青睞,哪個就活下來。這也是為什麼騰訊既參股京東,又扶持拼多多,既參股虎牙,又扶植鬥魚。這種做法短期看可能會有資源浪費的嫌疑,當然也不會很明顯,畢竟明擺著賠錢的買賣誰都不會去做。但從長期來看,可以一直保持近似於寡頭壟斷的地位,因為他已經360度無死角地深入了市場。

阿里像是在引導人們改變觀念和習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而適應了他們。所以阿里在投資一個行業後,就不會任其發展,而是注入自己的企業價值觀,讓企業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發展。利用被收購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和影響力,在不知不覺中去改變市場,達到革命性的改變。歷史上不乏這樣的史例,老蔣在敗逃臺灣時,為什麼要拼命爭取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化人?所以阿里一直以收購為主。

不管怎麼樣,都是在探索中求發展,只有與時俱進和銳意創新相結合,才能實現真正的發展。

算了,泡麵要涼了,吃完睡覺。。。🙃



理想販子


不過行業內認為在投資這事上,阿里傾向於收購,騰訊傾向於間接持股。其實這樣的結果主要是騰訊與阿里的商業模式本質不同,騰訊主要靠QQ、微信佔據了用戶流量,而盈利模式自然是靠流量分發,所以現在騰訊投資大部分是防守型地去佔坑(比如在社交領域裡面的投資)和豐富自己的生態體系。

再來看看阿里巴巴,主要靠電商但是不產生流量的,但是從商業本質來看電商相對來說業務是個消耗流量的業務,因此阿里需要花大價錢去買產生流量的東西,所以我們看到了諸如優酷、UC、高德等被阿里拿下。其實也有行業人士認為這也與阿里和騰訊的文化有關,阿里控制慾太強,騰訊相反就比較包容。

所以基本上來看,阿里收購的大部分是在為它的核心服務,通過收購來控制流量流向電商,騰訊投資的更多是通過社交的微信QQ去給他們倒流比如京東,是通過流量給投資的企業變現,是以點到面的過程,這又與騰訊微信一直秉承的思路一樣,連接世界萬物 所以它不一定要擁有全世界,而只要全世界都跟它產生聯繫就可以。

所以兩者投資的目的不同,一個是出去,一個是進來。對於騰訊來說,其他企業越好,自己才能越好,賺的越多。而對阿里來說,其他企業好不好沒關係,只要能把流量引過來,自己業務賺到更多錢就夠了。


科技之窗


先拋核心觀點:

阿里的全資收購和騰訊的投資不控股,不是霸主霸氣、盟主懷柔的區別,是業務邏輯的區別,也就是基因問題,和價值觀沒什麼關係。


阿里業務的起點是流量, 是吸入更多流量的電商邏輯。而騰訊業務的終點是流量,是輸出流量的社交邏輯。


很多人都覺得阿里很霸道,像秦滅六國一樣,吞併高德、優酷、餓了麼,要的是完全控制,一旦阿里開啟投資,那麼被投業務大部分會以併購或者佔據控制權而終,包括最近重整併入阿里的車聯網企業斑馬網絡。


投資圈內,看中控制權的小巨頭、獨角獸都不太喜歡和阿里合作,願意站隊騰訊。


美團的王興,就是因為在控制權這件事情上,和阿里鬧翻了,即便當時美團主力有很多老阿里人。


相反,騰訊對於合作者廣結盟友,把自己的流量拿出來扶持投資對象,投出了一系列獨角獸和上市公司,滴滴、美團都先後從阿里投靠到騰訊。


因為這種業務模式區別,就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局面,騰訊和阿里之間是代理人的戰爭。阿里每條核心戰線都是親自下場,騰訊是用流量扶持京東、拼多多VS天貓、淘寶;同程VS飛豬;美團VS餓了麼……


造成這種業務差別,大部分說這是馬雲和馬化騰性格使然,其實這只是佔了一部分,一小部分的。真正的決定因素還是我剛才強調的業務邏輯、基因:


阿里業務的起點是流量, 是吸入更多流量的電商邏輯。而騰訊業務的終點是流量,是輸出流量的社交邏輯。


通俗講,這是個人奮鬥和“躺贏”的區別。


騰訊的佛系、對被投資對象的懷柔,是因為騰訊社交基因打造了一個大的流量池,流量是騰訊業務的終點。一旦建立起強大勢能,就可以積蓄一個巨大流量池,後續基本就可以靠流量坐收漁利了。


所以,騰訊這些流量就像發電廠的電一樣,不用白不用,騰訊可以靠流量投資,這對於被投資對象就是個巨大籌碼,比如微信九宮格的位置。


這種情況下,騰訊自然是比較佛繫了,就像箇中央上國向朝貢的打賞一樣。


但阿里則完全不同了。


雖然都是你做流量生意,但為什麼說阿里的流量就是業務的起點呢。


阿里的基因是電商,大部分業務的邏輯也是按電商來操作的。


流量為了成交,因此需要不斷圈入新的流量來刺激GMV(成交總額)增長,因此阿里就成了是流量怪獸。



更多流量才意味著業務增長,阿里投資高德、優酷,也是為了讓流量不要離開這個生態,為自己的成交服務。控制力,意味著我圈進來的流量,要為我核心目標服務,生態企業從屬於我成交目標。


這些流量兜兜轉轉都是還是阿里的。


阿里就像個不斷奮鬥的窮小子,要拉流量進來,才能捍衛自己增長、成交。


這就是,為什麼阿里會長成一個無所不包的巨頭,騰訊還比較佛系的規模。是因為是前者需要不斷裂變,不斷擴展邊界,尋找一切可能流量;後者勢頭起來就是考慮分流量收過路費了。



新的業務盒馬、天貓精靈也是這樣,一個是語音打撈流量近體系,一個是從線下打撈流量到線上。


而且,由於現在app封閉造成的信息孤島,阿里還要不斷收購有大流量的入口,接入自己的生態。


這種業務邏輯,當然不能像騰訊那樣縱容自己被投資對象野蠻生長。


歸根結底,這是業務特徵決定的,和誰霸道誰慈祥無關。阿里真是賺得辛苦錢。



更多財經、房產內容請關注我——姆們研究者。


財華社社長


兩家併購戰略不同

阿里全資收購,阿里思維全面覆蓋,成為阿里戰略的一員

阿里一直助力於中小企業發展,這於阿里的思想息息相關,而現在阿里不僅在電商方面強大,在其他方面,也採取全資併購的方式,來覆蓋阿里行業的空缺,比如收購高鑫零售、高德、優酷、餓了麼、考拉海購等國內外很多企業,他們分別代表零售、地圖、互聯網視頻、外賣、海外電商,在阿里雲技術支撐下,實現全行業發展,基本上阿里收購產業,都會讓該產業迎來更好的發展,像大潤發的創始人帶著高管離職時留下了一句話“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所以阿里的戰略基本是全資收購或收購實際掌控的股份,創始人走人,阿里思維全面覆蓋,該企業成為阿里戰略的一員。

這種戰略的好處就是,阿里對收購企業具有實際控制全,多行業協同發展,缺點是阿里負責每個被收購企業發展,承擔所有風險,如果經營不好會給阿里帶來損失。而且全資或擁有實際控制權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也增加了資金的風險。

騰訊一般收購部分股份,不剝奪實際控制權,資金靈活

騰訊一般情況是收購部分股份,創始人依舊擁有控制權,比如入股京東,劉強東依舊有對京東的實際控制權,根據企業發展狀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投資,如果騰訊對入股企業之後的發展不是很看好,就會撤資,比如騰訊在拼多多的撤資。

這種戰略好處就是靈活,隨時撤資,不對企業的發展承擔風險。缺點是沒有對入股企業擁有實際控制權,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方向。說白了這種方式就是為了最大的資金收入,而減小了投資風險。


沒事請刷臉


你好,我認為這個主要是兩個公司的發展基因不同所決定的,具體的分析如下:

1.首先騰訊的基因是社交,不管是QQ還是後來的微信,兩個大平臺的特點都是社交屬性。即使騰訊曾經做過拍拍等電商平臺都以失敗告終,應該更加堅定了騰訊的整體發展定位就是打造最大最繁榮的社交平臺,所以騰訊的技術核心和產品打造思路都是如何把社交工具做的更大更強,吸引更多的用戶在騰訊平臺上產生社交關係。如今騰訊兩大平臺社交屬性與用戶規模都是數一數二,所以,騰訊收購對象企業主要是讓他們能夠在騰訊的社交平臺上享受到流量帶來的價值,核心就是流量共享,讓投資的企業在平臺發揮價值與增值,而騰訊投資股份就是坐收漁利。騰訊專注持續升級社交平臺,投資的企業藉助社交平臺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雙劍合璧進而讓用戶粘性更強。

2.其次,阿里的發展基因是電商,電商的特點是需要有交易的,有支付的,所以阿里的電商和支付緊密相連!阿里打造的電商平臺需要能夠通過技術核心來實現從購買到支付的整個閉環,而且必須要有數據的沉澱,才能實現技術驅動帶動電商平臺的持續變大變強。因此,阿里的整個電商平臺需要實現閉環,就要對收購的企業有控股權,然後把收購的企業的產品進行技術的打通,讓阿里的整個數據平臺更加強大,更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阿里的電商平臺需要統一性的運營並做閉環所有數據的沉澱,不允許各個收購企業在平臺上自營運營,造成數據分離。這就能理解阿里為啥要全購的原因了!

3.阿里和騰訊目前都是國內互聯網公司的領先企業,目前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靠打造平臺,打造巨大的用戶流量,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他們的發展基因,也就是用戶在平臺的需求和產生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是在收購還是在今後的發展戰略上,他們都會遵循著各自的發展基因不同就會採取不同策略。



醉井觀商


我用一句話就能說明原因:阿里巴巴有完整的變現渠道,但缺少流量;騰訊有全世界最大的流量池,但缺少變現渠道。

阿里巴巴有淘寶、天貓、支付寶,都是很好的賺錢工具,很好的變現渠道,但缺少流量。所以要收購大量的流量,倒流進來賺錢,比如投資餓了麼、哈羅單車、優酷,都是為了倒流。所以阿里巴巴投資的項目有沒有賺錢並沒有關係(餓了麼、哈羅、優酷都是大虧本),倒流進來後,阿里巴巴可以在淘寶、支付寶賺錢。所以阿里巴巴一般的投資模式是全資收購。

而騰訊剛好相反。有QQ、微信兩大世界最大的流量池,根本不缺流量,但QQ、微信本身是不賺錢的,他需要大量的變現渠道來賺錢,所以他一般採取的方式是投資並不控股,投資京東、滴滴、拼多多、美團,給他們流量,讓他們成長,從而賺錢。當然也倒流到他自己的大變現渠道--遊戲和增值服務賺錢。

他們的商業模式決定他們的賺錢姿勢。


啊金口


在如今的互聯網江湖萬億市值級別的莫屬阿里和騰訊了,首位的寶座也是它倆輪流霸佔。首先來說阿里吧,自從14年9月登陸紐交所以來,獲得大量資本,其發展勢頭如日中天,旗下的事業板塊已不單單滿足於傳統的電商(淘寶 天貓 1688等),已逐漸向其他領域擴張,如互聯網金融、醫療、出行服務、文化娛樂等。

高德其實在13年時候,阿里就以2.94億美金對其進行戰略投資,而後在14年以11億美金的價格全資收購。此後高德地圖併入阿里,在其領導下也有了進一步長足的發展,用戶數也是逐年增長。目前地圖領域,國外有Google、國內有百度和騰訊,唯獨阿里自身沒有涉及,這成了阿里的短板。收購高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填補自身的短板,進一步加強阿里在移動電子商務的的發展。包括隨後的移動出行領域都會用到,這是涉及最基本的民眾出行業務,阿里當然要看重且要牢牢把控。而如今國內地圖行業也形成了BAT三足鼎立的局面,各自都有相應的消費市場人群。


優酷是在15年10月份對其全資收購,16年4月成為阿里全資子公司。在視頻娛樂領域,阿里當時也是短板,百度有百度視頻,全資子公司愛奇藝;騰訊有騰訊視頻、騰訊娛樂;搜狐有搜狐視頻。阿里的文娛領域還不是特別的完善,急需要注入新的血液以此來豐富其文娛板塊。在16年10月份阿里正式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至此阿里的事業版圖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最為基礎的,覆蓋面最為廣闊的,阿里會不惜重金對其收購。

餓了嗎是一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是由張旭豪等一批企業家在上海創立。最初餓了局限於上海以及周邊二線城市,隨後由於在和美團的競爭中迅速發展,覆蓋了全國3000萬左右的商戶,積累了3億的用戶。而阿里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領域的巨大流量,先前阿里曾收購了口碑網,但是一直髮展緩慢,有了餓了嗎就足以能夠佔領本地生活領域。美團是騰訊戰略投資的,而收購餓了嗎也能夠和騰訊在該領域相抗衡。至此阿里阿巴巴的版圖繼續擴大,人們出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開它了。

反觀騰訊,其自身領域板塊是絕對控股(QQ領域、微信領域),其它大部分領域都是其戰略投資的。這樣看來騰訊更像是一家投資企業,說到投資不得不提騰訊的二號人物劉熾平,騰訊絕大多數項目都是由其主導進行的。劉熾平曾在麥肯錫和高盛投行工作,其敏銳的投資眼光也讓馬化騰折服,在這期間騰訊投資了700多家企業,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上市公司京東、美團點評、拼多多以及還未上市的獨角獸滴滴出行等。目前在社交領域,騰訊依然一家獨大,佔據數十億的市場份額,其市值也突破萬億級別。對騰訊來說,投資雖然有風險,但是從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投資僅僅佔據一部分股份,而萬一出現變故,脫身的成本相對較低,投資大部分是輕資產。這樣更加能夠減少風險,促使公司良性發展,何不如加強自身的業務板塊,進一步發展,而不是花大價錢去併購。

總體來說各有利弊吧,但是我們的生活目前也離不開這兩家公司了,衣食住行哪一家沒有阿里和騰訊的影子。但是衷心希望這兩家企業能夠為中國未來的多做一些貢獻,畢竟世界現在都在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