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出品:中访网零度调研

研究员:朱婷婷

今年初,工业大麻概念掀起一波涨停潮,一时间,触“麻”就涨,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发布与工业大麻有关的消息,还有一些公司则纯属被动。

春耕秋收。9月2日,仁和药业称,公司工业大麻已陆续开展收割工作。

股价一路上涨之时,工业大麻真的让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变好了吗?

10月29日,仁和药业发布2019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55亿元,同比增长6.54%;实现净利4.4亿元,同比增长11.94%。其中第三季度,仁和药业实现净利1.16亿元,同比下滑21.88%。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受第三季度单季业绩下行牵连,仁和药业前三季度利润增速也受到影响。前三季度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加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加9.58%。

从仁和药业过去两年的业绩曲线看,单季度净利润出现超20%的跌幅,还是首次。

从今年前三季度环比增速看,仁和药业的营收从一季度的11.52%降到二季度的6.01%,再至三季度的-12.57%,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结合近年来仁和药业轻研发、无节制贴牌、频登质量黑榜、涉嫌虚假宣传甚至被疑传销式销售等情况看,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仁和药业主要生产销售中西药、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主营产品包括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大活络胶囊、闪亮滴眼液、清火胶囊、正胃胶囊等。

妇炎洁于1999年上市,距今已有20年;优卡丹品牌则诞生于2002年,上市已有17年;仁和可立克和闪亮系列品牌均诞生于2003年。

而在这之后,仁和几乎没有重磅知名品牌推出。

2019年4月,仁和药业发布公告,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政府、齐齐哈尔丰泰富齐工业大麻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仁和园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支持仁和药业工业大麻育种及良种商品化、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业应用研发等项目建设。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2019年5月,仁和药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涉及工业大麻的所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种子采购、下种种植、收割研发等,已经完成1500亩工业大麻的下种工作。

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生产监督检查及处理情况通报》,公告显示,99家药品生产企业因缺陷问题,被责令整改,仁和药业的名字赫然在列。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近期,仁和药业发布公告称,拟以6780万元的价格向宏济珠海转让控股子公司仁和药房网15%股权。

据了解,仁和药业原本持有仁和药房网60%股权。在此次转让后,仁和药业的持股比例降至45%,虽然仍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但后者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从此前的溢价收购,到如今打折转让,还不到四年时间。

据了解,2015年12月,仁和药业宣布以2.77亿元现金收购自然人徐吉平、李洪波所持有的京卫元华56%股权,同时以4944万元现金对京卫元华进行增资。

最终,仁和药业以3.26亿元取得京卫元华60%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仁和药房网”。

有媒体报道,仁和药房网做为投资主体,先后完成了对山西圣元堂、成都隆安堂大药房等多家医药连锁企业的并购。

数据显示,2016-2017年,仁和药房网分别实现营收3.95亿元、3.8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7.1万元、430.38万元。表现中规中矩。

不过,仁和药房网的好日子在2018年终结:在5.79亿元营收下,亏损2351.17万元。甚至进入2019年后,情况也没有好转。

2019年1-4月,仁和药房网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亏损303.72万元。

在此情况下,仁和药业选择了对仁和药房网实行折价出售。

据悉,此次股权转让对仁和药网房全部资产及其权益的评估价值为4.58亿。

而仁和药业收购时,其整体估值5.44亿元。换言之,此次股权转让较收购时折价了15.8%。

显然,作为上市公司的仁和药业,折价出售仁和药网房股价的原因,意在将亏损资产剥离出合并报表,调节自身利润。毕竟若任由其亏损继续扩大,会带来一定商誉减值风险,对其整体业绩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医药电商政策走向出现观望时,仁和药业折价出售仁和药网房股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摊了风险。

不过,折价出售股权也意味着仁和药业在电商转型方面并不顺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研发能力才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根据中访网整理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仁和药业研发费用约2550万元,占营收比重约0.7%;2017年、2018年,仁和药业花在研发上的钱也微乎其微,占营收比重都不超过1%。

仁和药业宣称,公司十分重视工艺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但创新药研发却几乎没有涉足。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产品研发及注册方面,公司仅有3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分别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及叶酸片,以及3个化药4类品种,多处于临床前药学研究阶段。其余均为中药品种,均处于物质基准研究阶段。

但销售费用在过去四年间翻倍。2018年的销售费用高达7.78亿元,约是同期研发费用的26倍。今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也已高达6亿元。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近日,江西省药监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仁和旗下江西江制医药因销售劣药“克拉霉素分散片”被没收违法所得约18.8万元。

根据中访网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以来,仁和药业旗下重要子公司至少8次因药品质量不合格,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10亿布局一场空?转型失败的仁和药业残局如何涅槃

虽然营销和渠道可以很快见效,但一个产品和企业的长期生命力还是靠研发。OTC更多是仿制药,研发技术含量相对偏低,独创性的产品才是企业真正的生命力。

对于入局工业大麻,仁和药业方面的说明是:“公司作为制药企业关注工业大麻应用情况,尤其关注大麻二酚的药用价值。本次扩展业务布局将有利于抓住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结构,有利于拓宽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公司希望通过本次投资,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工业大麻,我国的监管可谓严格,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大麻种植许可的企业约为30家。CBD行业的市场规模,2017年底也仅有4.48亿元。这与部分分析师喊出的百亿,乃至千亿市场规模差距甚大。

正因如此,即使仁和开始布局工业大麻相关领域,从中短期来看,这对于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或许仍然是杯水车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