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China-SCO Demonstration Area: building a new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文:张继荣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国家高端智库(培育)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国际法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摘要 Abstract

依托青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物流优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物流先导、贸易引领、跨境发展、双园互动”模式为指引,逐步形成了初具示范效应的“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创新型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的有效实践,彰显了“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新理念,创造了跨境双向合作的新模式,体现了不拘程式、高瞻远瞩的合作新视野。上合示范区未来应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善于利用各类已有的合作平台,探索建立有效的专门合作机制,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示范作用。

Relying on Qingdao’s superi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outstanding logistics advantages, the China-SCO loc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demonstration area(China-SCO CDA), guided by the model of “leading logistics, leading trade,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and two-parks interaction”, has gradually formed an innovative and open platform of BRI loc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ith initial demonstration effect.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the China-SCO CDA demonstrates the new concept of BRI loc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creates a new model of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nd embodies a new vision of cooperation that is unstructured and forward-looking.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SCO CDA to further define its functional orientation, make the utmost of various existing cooperation platforms,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specialized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exemplary role in the BRI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青岛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突出的物流优势

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2018年9月,上合示范区首批26个项目在青岛动工建设,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示范区建设步入新阶段。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自古以来,青岛就是海陆联通的重要枢纽。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青岛被确定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节点城市”。青岛胶州是山东半岛连接内陆各省份及进出青、烟、威的重要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里发展海陆空铁一体化国际多式联运的独特优势地理位置。目前,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青岛已开行包括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中蒙班列等国际班列以及国内班列等16条国内外班列,初步构建起“西联中亚欧洲、东接日韩亚太、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大陆”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强化了同上合组织国家的互联互通,描摹出陆海联动开放格局的清晰轮廓。

上合示范区以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先导,以贸易、投资合作为方向,以企业投资项目为主体,以青岛(胶州)为“核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年来,青岛“核心区”在建、拟开工、载体类投资项目累计31个,总投资239亿元,已吸引228家企业入驻,引导本土企业向上合组织国家投资数亿美元,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进出口额、实际投资额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10月12日,青岛仲裁委员会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成立

上合示范区以法律保障体系为经贸合作树立坚强后盾。2019年2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正式成立,旨在不断深化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政府部门法律服务领域的交流合作,维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区域安全稳定。地方层面,上合示范区法律服务保障中心在青岛胶州成立,同时中心组建了涉外审判巡回法庭、示范区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胶州研修中心、检察服务保障办公室、司法行政协作办公室,通过搭建法律服务综合平台,组建法律服务高端智库,建立调解、仲裁、诉讼“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2019年4月,示范区涉外审判巡回法庭首次公开开庭审理。10月12日,青岛仲裁委员会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成立揭牌仪式暨上合组织仲裁联盟筹建圆桌会议在青岛仲裁委员会举行,这也是深化上合示范区法治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举措。

可以看出,青岛上合示范区在“物流先导、贸易引领、产能合作、跨境发展、双园互动”的合作模式指引下,逐步形成了立足青岛,辐射山东,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经贸合作战略格局。同时,健全的法治保障体系,为经贸合作提供法律支持。综合来看,示范区建设成绩显著,相关探索富于开创性,已成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重要创新型开放平台。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9月5日,2019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上合示范区肩负着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使命,而其中之“新”,主要体现在合作理念、合作模式、合作视野三个方面。

(一)上合示范区阐明了地方经贸合作的“新”合作理念

以青岛为支点和基准的上合示范区,意在通过促进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地方经贸合作,将其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融通,推动上合国家更加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是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落脚到已有经贸合作基础的国际组织成员之间,而且将合作的重点落在地方经贸合作这一具体领域,有利于更加深入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一种更加实事求是的合作新思路。进一步来说,上合示范区希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合作经验,打造“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示范样板,将成功经验复制到更多国内城市与境外国家、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去,全方位助力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上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

(二)上合示范区主打跨境双向合作的“新”合作模式

以往的产业园区、境外经贸合作区,都是单向招商引资园区模式,而上合示范区一头是以青岛(胶州)片区作为“核心区”“先导区”,另一头以分布在上合组织国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物流、工业园区)为呼应和联系,形成境内外“双园互动”模式,是一种跨境双向贸易投资合作的新模式。这有利于贸易、投资、商旅文化合作的双向联动,有利于各方优势互补,充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主要依托于企业主体开展合作,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发展需求,更能激发合作动力、释放合作潜力。

(三)上合示范区的合作实践体现了不拘程式、高瞻远瞩的“新”合作视野

上合示范区的对外合作范围不仅限于上合组织国家,还包括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合作。示范区在这些国家拟规划建设建成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加工基地等,中韩班列、东盟专线等国际班列也有序开行。此外,与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互动合作,也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在东亚等相关地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这或许也是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潜在“新”意。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历经一年的建设,上合示范区取得了骄人成绩,打造了初具示范意义的“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的创新型开放平台。面对将上合示范区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新要求,还需在现有建设成果基础上,调整思路、寻找不足、小心论证、大胆探索,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在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示范作用,助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大开放格局。

一是要以大视野和大格局迎接新使命。对上合示范区不能只做狭义理解。不仅要关注中国和8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合作,而且要关注与上合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的合作,尽可能拓展和挖掘合作宽度与深度。

二是要明确上合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上合示范区的使命,应当落脚在“地方经贸合作”和“示范区”两方面。以青岛市“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为例,对于陆海空铁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驻外商贸代表处设立等各方面工作,领导小组应当以“一盘棋”的全局意识,有目标、有规划地统筹推进,避免政出多头和盲目建设。同时要重视探索、积累、总结高质量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推出优秀的合作实践案例,以期能将“青岛经验”复制推广至全国,促进国内更多城市与上合国家的地方经贸合作。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青岛胶州湾大桥

三是要善于利用各类机制促进合作。上合示范区要注意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中东欧“17+1”、RCEP等国际组织和机制的联系,获取有关地方经贸合作的有益经验。要善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工具,进一步充实上合一号基金等金融力量,促进更深层次金融合作。要注意发挥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实业界的合作。要注意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示范区法律服务保障中心纳入“一带一路”法律保障的大体系内,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等在法律支持和权益保障方面的作用,促进司法合作。

四是要建立有效的专门合作机制。上合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任务,诸如国际物流(贸易)大通道的建设、境内外园区贸易投资合作“双向互动”的实质推进等系列工作,都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调和领导机构来统筹把握、综合调度。可以探索与“上海合作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机制的有效衔接,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合委员会”这一长效机制,全面统筹负责协调中国与上合地方经贸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一带一路报道(中英文)》↓↓↓

探索〡上合示范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中英文)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1-1788/F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2886

邮发代号:62-625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审核:彭纳

主编:邓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