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唱自己,也是写世人,Beyond和黄伟文联手打造的迷幻经典

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也会显得有些千篇一律,于是这才有了雾雨雪的用武之地。我对雾雨雪的天气都格外喜欢,雾的神秘,雨的清爽,雪的浪漫,总有一款能扰乱你的心境。三者之中,雾的两面性最为突出,它给人惊喜感和等待感,有一种神秘的不确定,同时它又使人雾里看花辨不清方向,以致陷入暂时的迷茫。

既是唱自己,也是写世人,Beyond和黄伟文联手打造的迷幻经典

在神话类书籍中,雾是经常出现的字眼,比如许仲琳的《封神演义》。

“道人跳开一旁,袖儿望上一举,只见祥云缭绕,紫雾盘旋,一物往下落来,把哪吒罩在玲珑塔里。”

“二位圣人战在陷仙门里,人人各自施威。方至半个时辰,只见陷仙门里八卦台下,有许多截教门人,一个个睁睛竖目,那阵内四面八方雷鸣风吼,电光灼灼,雾气昏迷。”

你看,不管是描写哪位神仙打架,只要有了雾的出现,很轻易就能营造出玄幻和神奇的氛围,场面也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除了神话名著以外,在音乐世界里雾也是常客,与雾有关的中外歌曲简直不要太多,或捉摸不定模棱两可,或迷离朦胧心绪彷徨。

今天要谈的这首歌,名字便叫做「雾」,出自Beyond乐队1997年的专辑《惊喜》。

此前成蹊曾邀请了9位歌迷聊过对这支单曲的感悟,可能有些朋友还有印象, 。通过那次分享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歌迷群体中卧虎藏龙,只是多数人比较低调,不愿显山露水。凡是认真倾听音乐的人,每一位都是独一无二的鉴赏家。

自从1993年黄家驹离世后,Beyond三子的作品显得冷清了许多,也逐渐失去了高热度和高曝光率的属性。实话实说,安静聆听三子歌曲的人并不多。尽管歌迷们不太买三子的账,但很多人却表示,对这首迷幻飘忽的雾十分着迷,并将其奉为三子时期的上品之作。

雾,黄贯中作曲,黄伟文填词,一首由Beyond和黄伟文联手打造的迷幻经典。

01

喜欢港乐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黄伟文的名字。
黄伟文的经历极其丰富。1969年出生,15岁就开始工作贴补家用,混过时尚圈,做过DJ,当过主持人,演过电影,但最后他还是将一腔才华倾注给了填词工作。外界关于他的评价着实有些复杂,有人说他是时尚圈的性感之花,妖艳教父,有人说他是音乐界的鬼才词人,生动亲民。

既是唱自己,也是写世人,Beyond和黄伟文联手打造的迷幻经典

24岁那年,与软硬天师合作了「非常口」之后,黄伟文正式进军词坛,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把华语乐坛所有最佳填词人的奖项拿了个遍。他曾狂妄地说:“如果大家都写一样的歌,那为什么还要我黄伟文来写?我要写别人不写的歌词。”

说来也巧,粤语词坛有两个伟文,林夕原名梁伟文,再加上个黄伟文,两人都是流行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与林夕的细腻收敛不同,黄伟文的词风狠辣乖张,相比于缠绵悱恻暗自神伤,他更擅长一刀扎心痛断肝肠。

林夕的词适合看和听,而黄伟文的词适合去感受,时而清淡,时而浓烈,甚至时而分裂,货真价实的双子座。纯真的怪人大多想象力丰富,因为他们总会忘了关上脑洞。

你会为情人捱完毒气,但你却对生命儿嬉。

笑我这个毫无办法管束的野孩子,没有幸福都不介意。

那年十八,母校舞会,站着如喽啰。

每天扮着幸福始终有些心虚。

好景不会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

演出一场一人的童话,不必一路一直等候他。

我将毕生威武放低,做块阶砖给你垫底。

你是十二月,但我是六月,我们还同眠自作孽。

也许我今睌应该约你,看一出悲惨戏。

词如其人,一点不假。黄伟文擅长自愈,习惯释放,自嘲自虐,满身邪气。哪怕痛哭也要先找个没人的地方,哪怕认输也不能放下优雅的身段,哪怕死命硬撑,也要做到世俗穿身过片叶不沾身。他偶尔也会对生活和颜悦色,但手里始终攥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准备随时奋力一搏。

作为后港乐时代的标志性人物,黄伟文亲历和见证了港乐的辉煌年代,填词数量早已超过千首,并与众多知名歌手和音乐人有过密切合作,杨千嬅、陈奕迅、容祖儿、林宥嘉、张敬轩、王菲、Beyond……

在给Beyond填过词的众多词人里,黄伟文是比较抢眼的一个,别看他填过的歌曲不算多,但几乎每一首都是绝佳的精品,大家熟知的有惊喜、麻醉、抗战二十年等,当然,还有这首雾。

02

好曲需要配好词,一阙好词,绝不会仅停留在表面化的景致和心情上,而是会带给听众更深的延伸思考。很显然,黄伟文深谙此道。

看完雾的歌词,再结合这首歌的旋律和意境,顿时让人拍手称快,太合了。

雾里雾里雾里雾里 雾里的岁月

白看白听白说白干 白过的岁月

是近是远是爱是怨 如雾里风景

从没有风声 该怎么打听

周遭仿佛只剩下我

疑问那么多 找不到耳朵

一丝恐慌侵蚀着我

你爱过我么 怎么不答我

难道你还需要揣摩

可否走近我 还是我们隔着奈何

无力渡过

雾里雾里雾里雾里 雾里的岁月

白看白听白说白干 白过的岁月

是近是远是冷是暖 全部记不起

容貌太依稀 必迹多隐秘

恍恍惚惚暧昧像你 陪着你一起

不知忧与喜 不清不楚怎样恨你

我见过你么 怎么不答我

难道你还需要揣摩

可否走近我 还是我们隔着奈何

轻舟早已过 才目送人间那烟火

将彼此盖过 还没有时间问为何

日月便过

表面上看,字面意思写的确实是爱情,但又不仅仅是爱情,说是借情抒怀更准确一些,里面还隐含着创作者对时代、人生和岁月的深刻感触。

既是唱自己,也是写世人,Beyond和黄伟文联手打造的迷幻经典

“白看白听白说白干白过的岁月。”“疑问那么多,找不到耳朵。”“你爱过我么,怎么不答我。”“可否走近我,还是我们隔着奈何。”“将彼此盖过,还没有时间问为何。”“无力渡过,日月便过。”细细琢磨歌词,很多句子都有着多重含义,到底是在向谁无奈地倾诉?自己?爱人?歌迷?时代?还是,家驹?

黄贯中写雾的时候,家驹已经走了4年,三子扛起Beyond这面大旗艰难向前。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摸索,三子逐渐明白了,原来家驹之前背负的担子是那样重,他为乐队付出了太多太多。无论是对唱片公司还是对歌迷,想做到全面兼顾实在太难了,不仅要做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心理准备,还要有直面孤独、压力和非议的勇气。

在成为Beyond的创作核心之后,黄贯中深知,他们三人都做不到像家驹那般高度平衡,因此最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再为了照顾市场而委屈自己。对未来,黄贯中、黄家强和叶世荣并不想过多筹划。对过去,他们也不想一再沉溺。眼前的迷雾永远也不会消散,即便散了这一场,下一场又会很快来临,只要心无旁骛,尽可能去绽放本色就是最短的捷径了。

这一时期的作品,几乎完全是三人的独立想法,不接受任何捆绑。曲风有了很大变化,向电子乐靠得越来越近,整体气质迷幻里带着坚硬,编曲也更为精致和富有创意。

迷幻,另类,正是黄伟文的拿手好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惊喜》这张专辑里,黄伟文的名字很是抢镜,足以说明双方找到了某种默契。

得益于多人的才华碰撞和Beyond绝妙的乐器表现力,雾也一举成了专辑内的经典金曲,二十几年热度不衰。

03

雾,旋律贴近流行,迷幻色彩浓重,电子味道明显,编曲和内涵深邃。

如果有人让你推荐Beyond旋律出众的歌,别忘了雾。无论是人声的主旋律还是乐器的伴奏旋律均属上乘,抓耳指数颇高。起伏不大,朦胧优美,流畅动听,再加上黄贯中慵懒淡然的唱腔,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一场无声的倾诉,一次默默的梳理。

乐器音色尤为动听,色调明暗相间,温度冷暖互染,仿佛雾气就在眼前,触手可及的潮湿质感。前奏先声夺人,随后几大件的合奏将听者代入一片虚无之境。贝斯和鼓的呼应无可挑剔,节奏轻快诱人,刘志远的键盘不失时机地用电子气息为迷幻做着加分。黄贯中黄仲贤两把电吉他的编排值得循环欣赏,似梦非梦的状态里,一边反复发问,一边凝视和思考着什么,隐约透出一丝释然和解脱。

无力无奈无助的情绪扑面而来,似置身于迷雾中,身边的障壁重重直立,没有光线没有出路亦没有指引,眼前只有无尽的迷茫。心里升腾起无数疑问,本想试着一一探究答案,结果终无所获,还是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凡人根本插不上手。听上几遍之后,耳朵忘记了情绪,脑海里徒留一声唏嘘。

既是唱自己,也是写世人,Beyond和黄伟文联手打造的迷幻经典

很多好歌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在成蹊看来,这首雾,既是唱Beyond乐队自己,同时也是写给所有世人的。

人生如烟似雾,你我皆在雾中穿行,与其在忐忑中等待未知的结果到来,倒不如坦然接受前方的挑战和精彩。

没人能够左右一切,越想掌控越会失控。有些事本就是模糊的,就像一团团不透光的迷雾,根本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无需刻意寻找破局之法,该来的自然会来,用力强求反倒不美。待穿过迷雾时,掸掉身上的水珠,只要我们还是本来的颜色就好。

明天会是晴天么?管他呢,随便吧,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