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我读过的小说中,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算是非常迷人的一本,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拥有一个伟大的主题:孤独和寂寞。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抵御孤独和寂寞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说:能享受孤独的人,不是神灵,就是野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个中滋味。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什么是孤独和寂寞?听到过这样一个定义: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却没人可以倾诉,想改变这种状态却无能为力。

最极端的时候,孤独和寂寞会让人发疯,日常生活中,孤独寂寞会侵蚀人的内心,让我们变得很痛苦。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梁晓声

作家梁晓声有过一次跟大学生的对话,学生问:你们作家总爱说阅读很好,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梁晓声列举了好几条好处,最后一条是:阅读可以让人具有抵抗孤独寂寞的能力。

好多大学生都笑了,他们心里想的是:我们需要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

梁晓声说:他们那么年轻,每天都有好多同学聚在一起,寂寞和孤独好像跟他们不沾边。但在作家眼里,这些天之骄子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寂寞和孤独,并且,这种冰冷的情绪会缓慢地破坏人们的内心。内心在寂寞和孤独中浸泡的久了,就会生锈。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在梁晓声眼中,大学这种看似热闹、活力四射的地方,其实充满寂寞和孤独。这些学生们精力充沛,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看看他们有多么喜欢明星的八卦,就能知道他们内心多枯涩和寂寞了,只有内心充满寂寞孤独的人,遇到外在的刺激才会尽情释放。

针对这些看似热闹的孩子,梁晓声给寂寞和孤独一个更深层次的定义:

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境况,另一种新的境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别人更清楚这一点。

人陷入无法自拔的孤独绝境,看似身处喧嚣热闹之中,却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赫拉巴尔小说的名字——过于喧嚣的孤独,这是现代人的孤独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作家讲了自己父亲的故事:“文革”期间,父亲因为会说几句日语和俄语,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也被怀疑是特务,独自一人给发配到深山里种菜去了。他一个人在山里开荒种菜,两三个月才有车来一趟,带给他食盐和粮食,然后拉走菜。

山里没有旁人,不通电,连只猫狗都没有,父亲识字不多,也没人给他什么读物,百无聊赖,他只好劈开竹子磨成织针,把劳保手套拆成线团,给几个孩子织袜子、背心。寂寞和孤独,逼得父亲练出了一手好针线活。

可惜父亲不能读书,在如此绝望的孤独中,一本书往往能安抚人内心。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同样是在“文革”中,不少知识分子也给打入牛棚,备受艰辛。很多人虽然熬到“文革”结束,但已经憔悴不堪,这其中,有不少文学教授离开牛棚的时候,还是平静、安详的,问他们如果度过这些寂寞孤独中的日子,他们的回答是:脑子里不断重复自己背过的诗和读过的书,依靠曾经阅读积累的力量扛住了漫长的寂寞。

赫拉巴尔的小说中,主人公是个在垃圾回收站给垃圾打包的工人,身份卑微,在外人看来孤苦无依,但他却在尽情享受自己卑贱的生活。

他有丰富的内心生活,在小说中,他说:基本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的悲观者和一个悲观主义的乐观者,我是双重的、两面墙的,有着拉伯雷式的笑和赫拉克利特的哭。同时,他还在主动享受孤独: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我只是独身一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这是一件顶要紧的事情,尤其是对我们当代的成年人和孩子们。我们身处一个娱乐的时代,被娱乐控制,朋友满街却无人说话,回忆被娱乐填满,甚至已经失去了思想的习惯。这个时候,唯一还能陪伴自己的就是我们自己,而培养一个强大的内心,时时唤起内心的自己与自己相伴,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最不愿意跟人提起的话题就是: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对那些已经丧失阅读习惯的父母来说,读书对他们无用,但他们总会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们无法逃离这个越来越孤独寂寞的世界,趁着他们还小,教会他们阅读,这可能是父母爱孩子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了。

名家谈 | 梁晓声:读书赋予我们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END-

作者 | 晁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