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經常聽到黃陂、新洲朋友的吐槽,說是兩地沒一條8車道大馬路。但去年江北快速路的建成,讓新洲朋友開始揚眉吐氣,黃陂朋友卻還是很鬱悶,南部那麼多馬路,別說8車道,6車道的都少得可憐。

至於前川,更是被稱為“4車道大都市”。

個人一直不太理解他們為什麼那麼渴望寬闊的公路,難道在他們看來8車道大馬路才是發達繁榮的標誌?

殊不知,西北很多縣城寬闊的馬路上冷清的可以放羊。

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8車道迷思,不僅只是黃陂人有,東西湖、江夏、新洲和蔡甸的部分朋友心裡也都存在。


有條8車道的馬路才能證明繁榮嗎?

我看不見得,大名鼎鼎的,號稱中華第一路的深圳深南大道很多路段也才6車道。它名氣的得來不是在於寬,而是在於暢通、綠化和維護;

深南大道雖是城市主幹道,橫穿深圳東西,但卻能做到和快速路一樣大部分路段無紅燈,這種設計,武漢完全可以學習。

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車道越多,通行效率越高嗎?

實踐證明,城市道路越寬,通行效率越低。

車道數N=1、2和3時,其機動車通行效率會隨著車道數量的提高遞減為1、0.8和0.6,也就是說,當單向為3車道時,其通行當量僅相當於1車道的0.6,2車道的0.8。

說白了,一條6車道的公路其實通行效率是不如4車道的,當然前提是不堵車。

寬馬路造成的結果就是稀疏的路網,這種模式主要問題是,通過交叉口的瞬時聚集車輛很多,交叉口通行效率低;疏路網同時造成車輛出行選擇性降低,導致主幹道車輛過多,一旦堵就全盤堵。

寬闊的馬路對城市居民也是不親切的。

比如,解放大道上的武漢劇院和青少年宮,明明相距不過100米,沒有地下通道前,你需要繞行1公里才有地方可以過去。

明明是雞犬可以相聞,但一條大馬路卻讓你老死不相往來。

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窄馬路,密路網有哪些好處。

專家早就證明了,要想公路暢通不堵車,道路不需要寬,但必須密集。

讓我們看看號稱“美國的武漢”-芝加哥的公路情況吧,城市道路密如蛛網,令人歎為觀止。

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普普通通的雙向4車道,大部分連綠化隔離帶都沒有,和武漢的4車道馬路比起來,芝加哥比武漢的路多,但沒武漢的路漂亮。

看看芝加哥的公路,你覺得發生堵車的幾率有多大?

同時,窄馬路有利於行人通過馬路,路網越密,人行過街橫道就越多,街區就分的越小,城市功能更集中,出行成本和時間就能減少。

當然,寬馬路也必須要,畢竟某個地方車流密度非常大,需要擴大道路面積來承載。

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上面講了這麼多,不知道朋友們理解了沒有。

寬闊的馬路不是不要,而是要和現狀或者預估的車流量結合起來,明明6車道就足夠的車流,你非要搞個8車道出來,浪費了錢和土地不說,其通行效率甚至更低。

城市最佳規劃還是窄馬路,密路網,比如現在的前川城北路網規劃就基本有這個意思。

是為面子還是圖發展?武漢郊區的8車道大馬路迷思

部分黃陂朋友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而是覺得人家有了8車道馬路,我們沒有會顯得落後不如人。

這不能說是要面子,而是家鄉自尊心作祟吧。

能否學學廣東人?只要自己口袋裡有錢,照樣可以耷拉個拖鞋,穿個短褲到處走。

假如你開的是寶馬,穿的是阿瑪尼,難道你走黃陂的4車道就哭,走東西湖的8車道就笑?

如果是,那你的車和衣服肯定是借來的,呵呵。

因為自己不夠強大,所以才需要外界的不屬於你的東西來抬升和裝扮自己,如此而已。

******

當然,黃陂的馬路是存在很多問題的。

對已有道路,相對於拓寬,我認為當務之急還是完善功能,搞好道路的美化和維護。

比如:

巨龍大道和盤龍大道的非機動車道好好清理一下,讓電動車和自行車有路可走,這樣他們才不會佔用機動車道。

川龍大道的灌木和花草修剪一下,挺好的6車道城市主幹道,搞的像鄉村公路。

比如新十公路,現有4車道士完全是能滿足車流量的,但是需要搞好功能分區,機動車和非機動一定不要混行,要嚴禁車輛隨便變道,管理好了,4車道照樣發揮主幹道作用。

就算你拓寬了,但管理跟不上,8個車道只是讓某些人開車在上面隨意變道扭麻花,或者佔兩個車道行車,你還是暢通不起來。


不貪大,求精緻,才是黃陂現階段公路建設應有的方向。

如同漢口的街道和巷弄,雖沒有東西湖的街道寬闊,但其城市細節的精緻(比如草地,花壇和樹木的品種和修建等)卻是東西湖的公路所不能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