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150个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命运即将揭晓

开始了!150个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命运即将揭晓

谈判现场门口焦急等待的人群

一场惊心动魄、为期三天的医保价格谈判战,来了。

11月11日~13日,70多家药企陆续来到北京,与国家医保局的谈判专家进行医保目录的价格谈判。每天有上下午两场谈判,每场约20家左右药企。据了解,此次拟谈判药品,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产品,这些药品的治疗领域主要涉及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以及丙肝、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具体谈判的品种中包括:4款PD-1产品(两个进口,两个国产)、丙肝新药索磷布韦韦帕他韦复方、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肺动脉高压药物(多款PAH),阿柏西普/康柏西普、呋喹替尼、阿来替尼、仑伐替尼、依库珠单抗、CKD相关药物等等。

第一天,北京清冷的傍晚并未影响门口等待的人,直到晚上6点多最后一个药企老板走出来,谈判才结束。据了解,共谈了五组,共计50个品种,目前知道的情况汇总如下,未经证实,一切以官方最后公布为准:

1)三生的艾塞那肽微球价格降5%;

2)亿帆医药的复方黄黛片降价5%左右;

3)利拉鲁肽降价10%;

4)西藏药业的新活素也是降价5%左右。

以上是2017年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满两年再次谈判,目前来看这些老品种价格维护的还可以。

其他消息:

1)康弘药业后天谈,除了康柏西普、阿柏西普、雷珠单抗,又新增了艾尔建代理的一个品种;

2)天士力、赛诺菲、默沙东、艾伯维都是下午谈的,具体产品降价幅度都没有说。

大冢制药的德拉马尼片降价幅度40%左右。德拉马尼片是治疗肺结核的新药,去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但还未真正进入中国市场,按照其在欧洲的价格,服用6个月折合人民币约21万,此次降价后,中国肺结核患者将获益。

另一家合资企业天津赛诺制药公司的中药二类新药产品注射用黄芪多糖降价幅度28%左右,其市场销售价格原本为500元~700元不等,黄芪多糖主要用于肿瘤患者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和免疫力降低。

杰华生物相关工作人员因在朋友圈公布消息,以第一个谈判成功者被药圈所知。杰华生物的“乐复能”是慢性乙肝用药,每支价格从250元~300元不等,一般来说从初期治疗到完成治疗大约3万元左右。但具体降价幅度并不知晓。

另一个谈判成功的乙肝用药是四环药业的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是辅助类用药,注射用复方甘草苷酸的生产厂家比较分散,主要生产厂家有日本米诺发源座间、瑞阳制药、闽东力捷迅、四环药业股份、北京凯因科技、乐普药业、日本RBQS、西安利君制药等。

此外,艾伯维的修美乐也谈判成功。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是全球药王,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达到205亿美元,获批适应证包括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等。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却长期不佳,2018年在中国样本公立医院和样本连锁药店的销售额分别仅有2120万元和1460万元。

这与其高昂价格和获批适应证较少有关。目前中国上市的同类产品较多,几乎都比修美乐便宜,以益赛普为例,其一个月的治疗费用在5120元左右,而修美乐以两周一支的用量计算,一个月的治疗费用约6320元。

接下来两天,“惨烈”的价格战将继续进行,也必定几家欢喜几家愁。

70 个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谈判

一年来多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何时发布和执行备受业界关注。

今年 8 月 20 日下午,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正式发布了 2019 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按照国家医保局原工作方案时间安排,发布新版常规目录及谈判药物名单后,8~9 月与药企谈判,9~10 月发布谈判准入目录。

而据实际进度估计,谈判时间大概要在 11 月份了。

其后,据业内消息,8 月 31 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已经召集拟谈判品种相关企业举行沟通会。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按通用名计算,近两年内共计 128 个新药上市,其中 10 个已于去年专项抗癌药谈判准入,18 个新增入 8 月新发布的医保药品常规目录,除此之外,将由 70 个新药进入此轮谈判,剩下的 30 个新药因为种种原因排除在外,比如供应问题、尚未准备在中国上市等。

进入谈判的新药大多价格贵,有降价空间,谈判成功后,入选的药品将列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乙类目录,支付标准两年内不变。

地方医保增补目录将被废止

在新版常规目录发布时,国家医保局联合人社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 3 年内逐步消化。消化过程中,各省应优先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整出支付范围。

这个要求意味着存在多年的省级医保目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也使得各大药企更加重视自家产品在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列名工作。

而本周,最终的关键时刻终于要来了!

10 月 31 日,在月坛北小街的那栋楼,70 个拟谈判品种和 31 个续约产品企业齐聚国家医保局,由医保局对谈判准入要求进行最后说明,这意味着谈判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结果将关乎中国数千万患者临床治疗选择。

其实,从国庆节之后,在药物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专家连续三周往返京城,为这一次医保谈判品种降价给出意见,药物经济学主要考察药物的临床价值与经济价值相比较,证实该药物是否具有性价比,这次谈判要求使用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用模型。在这一轮的医保谈判评估、测算中,专家将对谈判品种,降多少是合理的,满足医保基金管理的需求。据悉,某呼吸产品已经降价 50%,与周边国家地区价格相当。

医保谈判工作开始,企业现在陆续接到通知,开始准备谈判。在谈判之前通过多次问询或许已经了解目前降价区间,也许这个范围并未在企业的预期。据这次参与谈判某企业领导表示「我们非常有诚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需要全力以赴。」可见,企业对于进入医保目录的重视,对于价格已经置之度外了。

从医保局组建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全国性谈判试点了,2018 年肿瘤药物谈判就是一项全国谈判的预热,而进入医保报销目录是全球制药企业在准入方面都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外企在科学、系统准入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而国内药企刚刚开始转型,面对医保局评估流程与国际接轨的现状,似乎有些手无足措,毕竟循证证据太少。就好比对于经常参加考试的孩子和第一次参加考试孩子的差别,前者对考试范围、题型、考试内容基本了解,做到有备而来,而后者才刚开始熟悉,或许未来这种不对等将逐步改善。

从前几次谈判来看,外企药品降价幅度更大,国内企业的平均降幅要小些,这可能与外企产品特性相关,原研药本身就具有定价优势,同时也可能与大多参与谈判肿瘤药来自外企相关。

哪些好品种更受国家医保谈判青睐?

1、临床价值高,具有充足临床证据,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都俱佳。

2、价格贵,这一部分需要考虑必须有降价空间,如果一个具有临床价值产品。

3、专利独家品种,在执行流程也要求必须是独家,考虑价格执行与报销并轨的因素。

4、欲将销量大、增长快,这一类产品已经具有较多临床使用经验,可能在地方医保基金占比较高,将其谈判准入,有助于节约医保基金。

5、该治疗领域一家独大,未形成竞争局面,这一部分产品机会在于引入新的医保产品形成竞争,可以确保国家在该领域的主导权。

6、欲可节约医保基金,这个是根本考虑因素,所有前面五点具备了,最终是否可以节约医保基金是考虑的核心点。

开始了!150个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命运即将揭晓

这几天无论是企业战略部门、代理商或是医药从业人员都应该考虑的,毕竟未来中国医药领域更趋向于规范、系统和科学的运作,而这些政策也将促进中国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在前期选择品种时都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医保谈判即将公布,2020 年 1 月 1 日新医保也将执行,未来地方目录将逐年取消,这都将显得这次国家医保目录弥足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