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要為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經典暢銷書:《活出生命的意義》。

找到屬於自己生命中的意義,我們就能擁有幸福,同時將具備應對磨難的能力。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01

幾年前風靡的“葛優躺”掀起了“喪文化”的風潮後,很多年輕人紛紛給自己貼上了“喪”的標籤,都覺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卻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和希望,陷入空虛和頹廢。空虛和頹廢似乎成了年輕一代人的普遍心理狀態和生存特點,那麼該如何走出空虛和頹廢呢?如何讓人生變得充實而精彩呢?這本書將給我們答案。

好了,在開始講解這本書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著名心理學家,醫學博士,擔任維也納神經綜合醫學院的首席專家長達25年之久,為專業人士和普通讀者寫了30多部著作,創立了維也納的第三心理治療學派“意義療法”和“存在主義分析”。維也納的6729所大學授予他名譽學位,美國精神病學會授予他奧斯卡.普福斯特獎。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02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一本講述生存的書,記錄了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在納粹時期被關進集中營的經歷,以及他自己的經驗和學術結合開創的意義療法。“意義療法”是通過引導就診者尋找和發現生命的意義,樹立明確的生活目標,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和駕馭生活的心理治療方法。弗蘭克爾就是用這種找到生命意義的方法,超越了那如煉獄般的集中營生活。

在解救後,他用9天的時間寫下了這本《活出生命的意義》,告訴人們生命的意義是生命中原始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改變外在的命運,正是這種力量讓一名在戰役中失去雙腿,陷入抑鬱的年輕士兵,重燃起了生活的熱情,也正是這種力量在改變著數以千萬的讀者。《活出生命的意義》銷售已達1200多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名列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列。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03

本書主要講述了三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個重點是:弗蘭克爾納粹時期在集中營煉獄般的經歷。

第二個重點是:什麼是意義療法?可以通過哪三個途徑找到生命的意義?

第三個重點是:用生命的意義對抗空虛、挫折與苦難。

好,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重點內容。

1939年,二戰爆發,希特勒下達了全面清洗猶太人的罪惡命令,於是,納粹每攻下一個國家,首先做的就是搶殺猶太人或者把他們送往集中營。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弗蘭克爾是一名猶太人,也是維也納羅斯柴爾德醫院神經官能症科的主任。醫生的身份讓弗蘭克爾一家,在二戰初期免遭驅逐,但是隨著醫院的關閉,弗蘭克爾意識到自己將無法躲過這場納粹種族滅絕運動。

04

到了1942年,駐維也納的美國領事館通知弗蘭克爾申領美國簽證,但由於不忍心拋下年邁的雙親,弗蘭克爾放棄了這次移民的機會。在同年9月弗蘭克爾及其全家被逮捕並驅逐出境,更為不幸的是弗蘭克爾被送往了曾被稱作“死亡工廠”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這個集中營是所有恐怖詞的代表,裡面有毒氣室、焚燒爐和大屠殺。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弗蘭克爾到奧斯維辛後,經歷了進入集中營的第一次挑選,也是一場生死攸關的判決。

1500名猶太人被黨衛軍分成男女兩隊,然後從一名高級軍官面前走過,這位高級軍官再把這些人分成左右兩隊。在等待的過程中,弗蘭克爾得知了分到右邊的是幹活的,分到左邊的是老弱病殘,將被送往特殊營地。於是,弗蘭克爾在經過軍官面前時儘量挺直身板,表現出能幹的樣子,最終他被分在了右隊。到了晚上,弗蘭克爾得知90%被分到左隊的人,直接被送到了焚燒室,走向了死亡。

弗蘭克爾逃過了人生的第一劫,但接下去他將面對無數次不同的劫難。

05

在集中營,弗蘭克爾和他的獄友們過著非人的生活,他們剛到集中營,黨衛軍就要求他們上繳身上所有的物品,除了鞋、皮帶外,弗蘭克爾想保護好藏在上衣口袋裡的一本科學著作手稿,但是在黨衛軍的大聲命令下,他交出了身上所有的物品。

那時的他們,除了赤裸裸的身體變得一無所有,弗蘭克爾也不例外,眼鏡和皮帶成了他的全部財產。9個人合睡在一張8英尺(約2.4米)的床鋪上,每天吃得也很少,半年來穿著同一件破爛不堪的襯衣,他們經常無法洗漱,毆打辱罵更是無處不在。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有一次,在排隊領麵包的時候,弗蘭克爾後面的人站偏了一些,黨衛軍就揮起棍棒敲打他的頭。還有一次,下著暴風雪,弗蘭克爾在鐵路上賣力地鏟石子修路,當他停下來靠著鐵鍬喘一口氣時,被轉過身的看守發現,認為弗蘭克爾在偷懶,便戲謔地撿起一塊石頭向弗蘭克爾扔過去。

類似這樣的事情在集中營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但弗蘭克爾表現得異常的冷漠,這是他要活下來的必不可少的自我保護機制。另外,讓他活下來的還有一種來自內心的力量。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06

1944年冬到1945年春,集中營爆發了斑疹傷寒,很多人感染,死亡率特別高。在那時,沒有病房,沒有藥品也沒有護理人員,傷寒症狀也非常特別,對食物噁心,同時伴有神志不清。弗蘭克爾擔心自己一旦昏迷後便不能再醒來,所以,他在夜裡重新構思起丟失的手稿,同時用速記法在小紙片上記下手稿的關鍵詞。

這種想復原手稿的心願,成了一種力量,讓弗蘭克爾一直保持著清醒的狀態。弗蘭克爾還通過著眼於未來的方法,讓自己成功地超脫出當時的境遇和苦難。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弗蘭克爾因為長期穿破鞋,弗蘭克爾的腳傷得很重。有一天,天氣特別的寒冷,弗蘭克爾一瘸一拐地走了幾公里路到工地幹活去。在路上,弗蘭克爾不停地想著今晚吃什麼?要是能額外得到一根香腸,要不要拿它去換一片面包呢?要不要用最後一支香菸去換一碗湯喝?去哪裡弄一根好點兒的鞋帶?怎樣跟囚頭搞好關係,讓他幫我在營裡找個活幹,而不用走那麼遠的路到工地上?等這些瑣隨的小事。

這些想法讓弗蘭克爾感到非常的厭煩,於是開始迫使自己去想別的事。他開始想著自己站在明亮、溫暖而歡快的講臺上,給坐在臺下的專注的聽眾講授集中營心理學!那一刻,弗蘭克爾成功地超脫出當時的境遇和苦難,好像當時所遭受的一切都成了過去。在對未來的展望中,弗蘭克爾也無時無刻地思念著自己的愛妻,盼望著有朝一日的重逢。

對未來的展望和信念給弗蘭克爾帶來了新的能量,讓弗蘭克爾逃脫了當時的苦難,弗蘭克爾知道也看到了喪失對未來的信念的可怕。

這本書銷量超過1200萬冊,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07

弗蘭克爾的號長F是一名小有名氣的作曲家和詞作家,1945年的3月初,他告訴弗蘭克爾說:“醫生。我在2月初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裡有個聲音說,3月30日能夠得到解放。”

當F告訴弗蘭克爾這個夢時,他充滿了希望,確信夢裡那個聲音所說的是正確的。但隨著日子的臨近,他們根據得到的消息判斷,戰爭極不可能在那個日子結束。2月29日,F突然病了,發高燒。3月30日,就是夢中聲音告訴他戰爭將結束的那一天,他陷入了昏迷。

第二天,他死了。從所有外表的症狀看,他是死於傷寒。但真正讓他死去的原因是失去了希望和勇氣,當預言沒有如期兌現時,他絕望了,這使他身體抵抗力急劇減弱,導致潛伏的傷寒感染髮作。

當一個人對未來失去了信念,他也就喪失了對精神的把握,註定要走向毀滅。

弗蘭克爾始終保持著對未來的信念,他想復原手稿和重見愛人的心都是弗蘭克爾活下去的動力,弗蘭克爾知道了自己為什麼而活,正如尼采說過:“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正是這些生命的意義陪弗蘭克爾走過了慘苦的集中營生活,在1945年3月終於迎來了解放,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維也納。

好了,這本書《活出生命的意義》的第一部分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