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我想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會有一個姓李的朋友,或者自己就姓李。你們知道這中國第一大姓的共同祖先是誰嗎?你們知道他得此姓的原由居然源自一種水果嗎?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講講這個李姓始祖的故事,雖然也是半神話半傳說的演義故事,但卻深義悠長。

話說,黃帝有一個玄孫,名叫顓頊,顓頊有一個後裔,名叫皋陶,皋陶出生於偃地(今山東曲阜)東夷族部落。該部落非常崇拜鳳凰,屬下各氏族皆以百鳥作為圖騰。傳說皋陶的母親曾在黃連木下發現玄鳥(燕子) ,並且吞食了玄鳥之蛋,隨後感應受孕,生下皋陶。由於皋陶出生在偃地,便根據地名而姓偃。

皋陶成年後學識淵博,被族人擁立為本部落首領。由於他大公無私,兢兢業業,不但把本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擅長辨別是非,排解糾紛,其斷獄能力遠近聞名。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後來虞舜聽到傳言,將他舉薦給天帝唐堯,為唐堯執掌司法,負責刑獄,官拜“大理”。(以後歷朝大理寺便由此而來。)

由於他鐵面無私,執法公正,所以深得唐堯信任。他還擁有一隻獨角神獸,名叫獬豸。此獸不但分辨曲直,還能確認罪犯,一旦見到犯罪之人便會瘋狂地衝將上去,用角頂觸。皋陶用此法驗正善惡,遂使天下太平。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他的獬豸見到罪犯,還會用獨角在其周圍劃上一圈,將罪犯困在圈內動彈不得,直至皋陶前來判決,此法稱謂“劃地為獄”。以後又經歷代改造,變化為今天的監獄。

皋陶還根據偷竊、搶劫、姦淫、殺人等多項犯罪的輕重不同給予量刑,制定了第一部《獄典》,成為中華大地首任法官。由於他在司法界功不可沒,所以被後人譽為“獄神”。

不久唐堯禪讓,虞舜登基,皋陶繼任大理之職。因為虞舜對他極其欣賞,遂將他封於皋城(始稱皋陶),又派遣皋陶長子伯益協助大禹治水,隨後封邑於贏,賜姓贏氏。

再後來虞舜禪位給大禹,皋陶仍居大理之職,並將《獄典》法規刻上樹皮,掛在朝堂彰顯法威,於是人人遵紀,個個守法,普天之下歌舞昇平。

禹王非常滿意,遂指定他為繼承人,但皋陶卻在106歲時,無疾而終。禹王對此甚是悲痛,便親自將他葬於六安(今安徽六安市),於是出現了歷代培修的皋陶墓。後來孔子還把他和堯、舜、禹一起並列,稱讚為上古“四聖”。

皋陶的長子伯益,善於馴養鳥獸,不但為虞舜管理山林,還協助禹王治理洪水,皋陶過世之後,禹王即派他世襲大理之職。以後伯益世世代代,均為歷朝大理官員。

事事滄桑,風雲變幻,雖然歷經夏、商兩朝,皋陶後裔仍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為氏的習慣,世人早已將他們的後人稱為理氏。

商朝末年,紂王登基,當朝理官便是皋陶嫡系二十六世孫理徵。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理徵,字德靈,對朝廷忠心耿耿,行事剛直不阿,當他看到紂王帝辛荒淫殘暴,濫殺無辜,而且寵信妖妃妲己時,心中甚是憂慮,每日上朝都要直言進諫。

一日,紂王寵妃蘇妲己抓來三名孕婦,並向紂王炫耀說:“臣妾能猜中她們腹中胎兒是男是女。陛下如若不信,可與臣妾打賭。”

紂王笑道:“好啊!那就剖開她們的肚腹看看。”

三名孕婦一聽,嚇得昏死過去。這時理徵聞訊趕來,俯伏於地放聲痛哭:“陛下此舉,實屬犯罪,如此荼毒生靈,終將天怒人怨,還望陛下三思!”紂王聽罷,沉默不語。

站在旁邊妲己見狀,立刻命令左右衛士,將理徵五花大梆。然後繼續安排衛士,手持利刃衝上前去,殘忍地剖開了孕婦的肚腹。頃刻之間,三具屍體橫臥大殿,六條性命枉死鹿臺。

理徵悲憤之下,大罵妖妃誤君禍國。蘇妲己惱羞成怒,立刻緊緊纏住紂王,要他馬上處死理徵。

紂王無奈,遂命令武士將理徵亂棒打死。可憐理徵一世忠誠,卻招來如此殺身之禍。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理征夫人契和氏聞訊趕來,抱住血肉模糊的夫君屍體失聲痛哭。隨著一陣陣撕肝裂膽的嚎啕,突然間風雨大作,電閃雷嗚,蒼天也在為此落淚。

群臣見狀,無不扼腕長嘆。為了避免遭受株連,契和氏在眾大臣幫助之下,連夜逃出了朝歌城。她帶著兒子理利貞四顧茫然,伏在城外哭了又哭,最後,他們只好含著一腔悲憤爬山涉水,歷盡艱辛,他們沒日沒夜地一路奔逃。

好不容易來到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內)時,母子倆早已是飢餓難耐,雙雙癱倒在一棵李子樹旁直喘粗氣。休息片刻之後,他們猛一抬頭,竟發現李子樹上掛滿了果實。契和氏欣喜若狂,立刻起身採摘。

正在此時,旁邊閃出一輪光環,先祖皋陶端坐其中,神獸獬豸也蹲在一旁。

母子倆正感詫異,突然殺聲動地,一隊商軍來到面前。原來紂王發現他們母子倆逃離之後,立刻派兵一路追殺,想要斬草除根。所以這些商軍一到,便呼嘯著立刻圍了上來。

神獸獬豸見狀,立時躥將出去,攔住商軍左衝右突。頃刻之間,它那銳利的獨角便戳穿了無數商軍肚腹。商朝眾軍士見狀,不由驚恐萬分,全都掉頭落荒而逃。獬豸也不追趕,返身回到皋陶身邊。

皋陶此時站起身來,手指李樹朗聲念道:“此乃木子,可以充飢,小玄孫任重道遠,一定要多多保重,好自為之。”皋陶說罷,隱身而去。理利貞母子被先祖搭救,心中甚是感激,於是雙雙跪在地上,向皋陶隱去的方向叩拜。

正值此時,突然一陣大風,直颳得那李子樹東搖西晃,滿樹果實盡皆墜下,散落一地。這果實被當地人稱作李子,口感酸中帶甜,時常有人用它充飢。

危難之中上天垂憐,這李子居然成了他們的救命之果。母子倆一頓狼吞虎嚥,終於填飽肚腹,漸漸恢復體力。神情恢復之後,契和氏又想起丈夫慘死,遂抱起兒子哽咽道:“我們祖上世代理官,斷獄公正,為何今日遭此禍端!”

小利貞聽罷甚感悲涼,膽怯地依偎在母親懷裡。沉默許久,小利貞突然站起身來,手指李樹告訴母親:“剛才先祖指示木子,木子即為李也。我們乾脆就用這棵救命的李子樹為氏,把理氏更改為李氏。”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母親聽罷,熱淚直淌,回答兒子說:“小利貞呀,你一定要遵從祖訓,好好讀書,做一個有德行、有學問的聖人。從今以後,李家再不入朝為官!”小利貞聽罷頻頻點頭,眨著雙眼答應了母親。

李母毅然站起身來,牽著兒子繼續趕路。餐風宿露,爬山涉溪,他們一路上義無反顧,尋找著自己新的歸宿。終於有一天,母子倆來到了豫東牯縣(今河南鹿邑縣東)地區。李母掏出自己僅有的一點銀子,在這裡租了一間破舊的小屋作為安身之所。

契和氏十分勤勞,晝夜為人洗滌衣物,掙來的銀子還可以勉強維持生計。李利貞攻讀詩書,專研學問,成年後又辦了一個學堂,專心教授鄰家兒郎。

他一生遵從母訓,決不入朝為官,並在家中塑起先祖皋陶泥像,早晚祭拜,以感激當日救命之恩。還有那一棵李子樹,其果實也挽救了母子倆性命,李利貞出於感恩之心,又派人把它移栽到自家宅院。他每天早晚澆水,隔日施肥,最終培育出了現在的家生李樹。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李利貞把這棵李樹視為神樹,並作為圖騰供奉。所以後來李氏子孫紛紛效仿,都在自家宅院種植李樹作為象徵。

據說唐王朝建立以後,李氏皇族為了紀念先祖李利貞,便在所有的皇宮苑園種滿李樹。一時間天下效仿,所有李氏族人均在屋前栽植李樹,並把它作為神樹祭祀。

他的第五世孫李乾,也擔任西周御史大夫。李乾又娶益壽氏女兒嬰敷為妻,生下了聖人李耳。也有古籍說老子李耳是李利貞第十一代孫,還有的姓氏書上說李利貞是老子的六世先祖。但據《史記》記載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不管怎麼說,這一位先師先聖確是李利貞後人。他的《道德經》留傳於世,被國人視為經典,李耳也被歷代道教奉為始祖。

在今日鹿邑縣一帶,“太清宮”、“老子祠”香火不斷,比比皆是。很多年之後,這一支李氏族人又遷居隴西(今甘肅臨洮縣南),發展迅速。等到北朝時期,有族人李虎被封為“隴西公”,成為蘭州一帶望族。

李氏族人繁衍發達,日漸壯大,繼而又多次遷徙,移居世界各地。

現在李氏遍及天下,已經成為中華大姓。但他們都把皋陶作為血緣始祖,把李利貞作為得姓始祖,併為其建廟塑像,年年祭祀。

中國第一大姓——“李”姓,居然源自一種水果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