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概念不重要,關鍵是能不能用

本文作者從KOC於KOL的紛爭出發,釐清了各自的概念,分析了兩者的差異,並對兩者的結合營銷總結了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KOC:概念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用

分享完《力泛渠道打造豐富營銷體系》,很多人問筆者關於泛渠道運營思路中的KOC怎麼理解、與KOL區別是什麼等等問題,其實筆者也是最近一個月才知道並慢慢理解的。

KOC,英文全稱為“Key Opinion Consumer”,即關鍵意見消費者;而KOL,英文全稱為“Key Opinion Leader”,即關鍵意見領袖,兩者都是通過影響他人發生消費行為,俗稱“帶貨“,相比於KOL,KOC的粉絲更少,影響力更小,優勢是更垂直、更便宜。

在具體說KOC的由來以及與KOL的區別之前,筆者先來給大家看一下微信指數關於KOC的熱度趨勢。

KOC:概念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用

其中8月20號—23號期間,KOC的熱度明顯高於其它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著名趨勢評論人閆躍龍8月19號發佈一篇文章《KOL老矣,KOC當興》,文中作者主要表達瞭如下觀點:由於目前流量紅利基本消失殆盡,新增用戶、用戶人均時間到頂,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營銷變的越來越難做,而KOL相對更頭部和專業,高高在上,無法轉化為私域流量;KOC是朋友,表達更真實,離消費者更近,KOC批量產生的時代已經來了。

此篇文章的發佈,立即引發軒然大波,一時間各大自媒體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

8月21日,薑茶茶發表《KOC,沒錢甲方的最大謊言!》,文中表達KOC就是200塊錢以下、願意接CPS、粉絲少的KOL;

8月21日,公眾號SocialMarketing發表《KOL已死?4A已死?廣告行業是殯葬行業嗎?》,文中闡述了面對日漸複雜的營銷環境,讓甲方選擇多了,也更謹慎了,廣告人不得不用各式營銷打法吸引眼球,以”XX已死“、”XX新詞“來提升爆點, 從而贏得甲方青睞;

8月21日,刀姐doris發表《炒冷飯爆火的KOC,還能再火幾天?》,文中表達了KOC無非就是微商中的分銷員;

8月22日,公眾號廣告狂人以幽默圖片形式發表了《網友解釋KOL、KOC……我忍不住笑噴哈哈哈哈哈哈》,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解釋了私域流量、KOL、KOC、下沉等“專業術語”。

眾說紛紛,筆者認為所謂的KOL、KOC等無所謂生死,它們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所採取的手段。就像筆者之前在《DevOp是重點?沒有一勞永逸,只有不斷創造奇蹟》表達的一樣,市場是不停變化地,要不停思考和實踐,才能擁抱變化、取得優勢。

那麼筆者是怎麼理解KOC的呢?

一、KOC的由來

說到KOC,要先說一下私域流量的來歷,私域流量是相對於公域流量來說的概念,簡單來說是指是不用付費,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到用戶的渠道,比如自媒體、用戶群、微信號等,它是一個社交電商領域的概念。

那為什麼電商領域要提這個概念呢,在原先的模式中,消費者是屬於平臺的,如果商家要提升曝光量、爭取流量就需要向平臺側購買“直通車”等服務,但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景氣以及競爭態勢的激烈,大量商家難以承受各類服務費用以及競爭壓力,紛紛停止營業。

此時平臺為了挽留商家,賦予了消費者“關注商家”的功能,商家從而可以開展“專屬會員服務“,進而這些關注商家的消費者不僅是平臺的用戶群體,也是商家的用戶群體,這些消費者就是該商家的“私域流量”。

這套模式很快發現更適合於自媒體,傳統網絡媒體上開設專欄的自媒體作者,其流量主要依賴於平臺的編輯,這些編輯難免會由於個人原因造成較多優質內容流量較低,這就造成了較多自媒體作者積極性變差,進而影響整體自媒體平臺流量,致使平臺廣告投放來源減少。

所以自媒體平臺也參考了“私域流量”的模式,賦予自媒體作者“粉絲”的功能,從而保證了內容的曝光,進而產生變現的能力,“私域流量”開始在自媒體行業風生水起。

此時的自媒體作者們還是傳統媒體的記者編輯,他們代表著業界較高標準的專業水平,擁有越來越多的“粉絲”,但隨著資本寒冬的來臨,一大波的失業者或者失意者,惶惶然四顧何處還有什麼求生的機會,“做微商、賣保險、自媒體”成為入行門檻最低、轉型成本最低、投入資金最低的“三低型”職業轉型最佳選擇。

伴隨著這些人的問題是如何快速變現呢?如同做微商、賣保險的新人一樣的套路,在中國做生意,後來者最好的競爭策略就是:價格便宜!

這些人以僅有的小規模的“私域流量”為基礎,不停地變現、壯大規模、繼續變現、再壯大規模…螺旋式地從小範圍地影響他人到大範圍地影響他人,從KOC升級為KOL。

如今KOC概念的火熱,還是跟經濟環境的變化有關,據CTR媒介智訊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受到經濟環境“穩中有變 變中有憂”的影響,廣告主對2019年整體經濟市場的信心有所波動。致使中國廣告市場重新進入調整期,上半年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8.8%,一季度下滑更是超過了11%。

紅利正逐漸消失,渠道在下沉,內容營銷也在下沉,在廣告預算縮緊的前提下,營銷產業鏈的各方都在爭取自己的最大權益。

KOC概念的提出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傳播的門檻,因此相比於KOL,KOC對廣告圈而言成了更經濟的選擇。

泛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找尋相應門檻較低的異業進行合作,所以筆者認為泛渠道可以利用KOC的人設以及私域流量,小成本並且高效地進行推廣運營。

二、KOC與KOL的區別

上文簡單闡述了KOC與KOL的區別,那麼它們具體的差異是什麼呢?

如果將KOL、KOC、普通用戶看成一個金字塔的話,那麼KOL絕對處於頂端,KOC為腰部,普通群眾則位於底部。在金字塔頂部的KOL可以快速的打造知名度、引爆產品,而位於腰部的KOC影響力相對較弱,位於底部的普通消費者,大部分時候都是處於被動的接收信息的狀態。

KOC:概念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用

KOC不同於KOL長期創作某一垂直領域的內容從而獲得垂直營銷力,KOC甚至不能稱之為意見領袖,但卻在垂直用戶群眾擁有較大的決策影響力,能夠帶動其他潛在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

從發佈內容來看,KOC所分享的內容通常並不聚焦且生活化、興趣化,以一個普通用戶的身份來為品牌打call,而不是作為專家形象進行產品推介。這就讓KOC擁有更多的真實感,從而更能影響其他用戶決策。

從用戶關係來看,KOC與普通用戶聯繫得更加緊密,在發佈內容時更能夠通過同理心來影響其他用戶。而KOL有時因為商業合作的原因,發佈的信息並不受用戶信任。

隨著Z世代(美國及歐洲的流行用語,意指在上世紀90年代中葉以至於2010年前出生的人,傳說中的95後)的崛起,年輕用戶也越來越不盲從KOL的推薦信息。

三、KOC與KOL的結合營銷

既然KOC與KOL各有優勢,為什麼不能結合各自優勢進行品牌投放呢?

一般情況下從品牌認知到品牌推薦主要分為5步,分別是:引起注意(Attention)、產生興趣(Interest)、主動搜索(Search)、付諸行動(Act)、口碑分享(Share),即我們熟知的AISAS營銷法則。同時結合目前新4C法則,即在適合的場景(Context)下,針對特定的社群(Community),通過有傳播力的內容(Content)或話題,利用社群的網絡結構進行人與人連接(Connection)。

筆者總結出KOC與KOL結合營銷的思路是:找對的帶貨的人在合適的平臺傳播有趣的故事並最終獲得有效轉化,其中帶貨的人即是指KOC、KOL甚至是明星。

具體的流程如下:

  1. 引發關注:頭部、垂直KOL製造話題,引起關注,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初步認知;
  2. 持續傳播:腰部KOC輔助擴散,持續傳播,實現更廣的圈層輻射;
  3. 加深滲透:引導消費者評論,建立品牌情感聯繫,實現從初步認知到忠誠用戶的 滲透;
  4. 激活轉化:直播帶貨、在文章中加入購買鏈接,激活購買慾望和品牌影響力;
  5. 口碑分享:KOL、KOC甚至是種子消費者通過分享、拔草,引發品牌進一步口碑傳播;
KOC:概念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用

品牌投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選擇營銷方式要考慮清楚原因、效果、可行性,不能哪個看上去便宜又賣貨就一哄而上,更不是關心哪個渠道先老先死的事,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當前處境什麼方式是適合自己的。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