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一、中国焦炭行业概况

(1)焦炭行业产品定义及分类

焦炭是一种固体燃料,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用煤高温干馏而成,多用于炼铁。焦炭是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胀系数、焦炭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2)中国焦炭行业产业链

焦炭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焦化产品中,80%为焦炭,20%为粗苯、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其他化产品。焦炭下游中,有86.7%用于冶炼生铁,13.3%用于生产电石有色等其他行业。焦化属于传统煤化工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主要产品是焦炭,副产品为甲醇、合成氨、煤焦油、粗苯、炭黑等化工品。炼钢占到焦炭下游消费总量的85%,行业盈利水平主要取决于下游钢厂的行业景气度以及自身的供求平衡情况。钢铁行业是焦炭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大约85%的焦炭应用于钢铁行业。焦化产能有约三分之一为钢企自身配套,三分之二为独立焦化企业,独立焦化行业的景气度和下游钢铁行业的景气度直接相关。

二、中国焦炭行业市场现状

(1)中国焦炭行业产量情况

2009年我国焦炭行业产量约35744.1万吨,到2018年增长到了43820万吨,近几年我国焦炭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9-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产量情况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中国焦炭行业消费量统计

2018年我国焦炭产量42853.72万吨,出口量975.37万吨,进口量9.09万吨,焦炭表观消费量42853.72万吨。如下图所示:

2012-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消费量统计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按用途可分为冶金焦(高炉焦、铸造焦和铁合金焦等)、气化焦和电石用焦,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化工、机械等行业,其中冶金焦主要起到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的作用,钢铁企业高炉用冶金焦用量占焦炭消费总量的85%左右,是焦炭最主要的应用。


中国焦炭行业消费结构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3)国内焦炭市场价格走势

近几年,国内焦炭行业平均价格呈现V字型走势,2009年均价约2427.1元/吨,2018年达到了1886元/吨。其中,2011年达到了2807元/吨是最高价格,2016年829.6元/吨,是近年最低价格。

2009-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平均价格走势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4)中国焦炭行业规模快速回升

2018年我国焦炭行业市场规模约8082.21亿元,同比2017年的7292.03亿元增长了10.84%,近几年我国焦炭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9-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09-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供需平衡情况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09-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进出口数据

2018年中国焦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三、中国焦炭行业的前景及趋势

(1)中国焦炭行业的发展前景

尽管我国焦炭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但焦炭企业基本没有定价话语权。上游焦煤资源主要集中于几大国有煤矿,再加之优质焦煤供应相对偏紧,因此焦煤价格波动空间较窄,焦炭生产企业对焦煤缺少定价话语权。


另一方面,焦炭的下游消费主要集中于钢厂,且钢厂一直以来处于产业链的主要地位,相比于主要由民营企业组成的独立焦化企业更具政治与政策优势;同时由于焦炭本身供过于求的特点,多数时间钢厂掌握焦炭的定价话语权。

从焦炭行业的未来发展来看,近年淘汰落后产能成果显著,焦炭的总产量有明显下滑,供需趋于平衡。但随着未来置换或新增产能逐步建成投产,焦炭整体产能或将逐步回升,供应量整体亦会出现一定反弹。2019年-2020年,或是一个产能集中释放的时间点;从需求端来看,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创出历史新高的9.2亿吨,但其中主要的新增产量来自于废钢铁的创新性应用。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或小幅下滑,生铁方面或维持小幅增加态势,对于焦炭需求保持基本稳定状态。未来焦炭生产企业仍难以取得焦煤以及焦炭的定价话语权,但随着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这一状况或有所改观。

(2)中国焦炭产业规划分析

我国焦炭主要以自产自销为主,出口量较小,近年来的出口量尚不足国内产量的百分之一,进口量更是可以近乎忽略不计。从焦炭近年的供需平衡状况来看,焦炭仍处于供应略大于需求状态,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焦炭期末库存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按照焦化行业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焦炭行业淘汰产能目标为5000万吨。截至2018年年底,焦炭行业累计退产能4390万吨,累计完成“十三五”目标的87.8%,2019年焦化行业5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大概率提前完成。


《山西省焦化行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规定的淘汰关停任务,指导各市根据大型焦化项目建设情况,合理确定年度焦化产能淘汰量,确保焦化建成产能稳中有降。按期调度列入淘汰计划焦化企业淘汰拆除进度,对各市协调指导与严格督办相结合,落实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主体责任制与地方政府监督责任,发挥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完成。2019年10月1日起,关停未完成大气污染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改造的焦化企业。2019年力争淘汰过剩焦化产能1000万吨;2020年,对2018年备案实施“上大关小”的原有焦炉实施关停淘汰;2021年,对2019年备案实施“上大关小”的原有焦炉实施关停淘汰。

(3)中国焦炭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趋势

山西是我国焦炭产量最大的省份,2019年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印发山西省焦化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组织国内、省内科研院所、焦化企业、行业专家,聚焦安全、节能、环保管理,突出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理念,研究出台《焦化行业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明确焦化企业全流程管理标准化要求。选择优秀标杆企业,组织召开标准化管理现场推进会,全面开展全省焦化企业管理对标活动。2019年以全面启动,2020年实施全流程对标,2021年初见成效,将达标情况作为错峰生产、技改支持、金融支持等政策分级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标活动推动焦化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质的提升。随着我国焦炭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多次修改,未来焦炭行业将会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