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博导、中科院教授先后抵达武汉,在这所高校上演知识"盛宴"

日前,武汉纺织大学先后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龚群教授、武汉大学刘培德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陈泽乾教授、美国东南密苏里大学王少军教授和美国肯塔基大学殷向荣(Xiangrong Yin)教授做客纺大,为全校师生带来了4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龚群教授到马克思学院讲学

9月26日下午,马克思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龚群教授在学院会议室开展主题为"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的讲座,马克思学院全体师生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院长金艳主持。

人大博导、中科院教授先后抵达武汉,在这所高校上演知识

龚群以人工智能打败围棋高手为例指出了人工智能在新时代的发展现状,指出"弱人工智能"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开展实验和从事专业领域相应工作。到本世纪中叶,具有可以处理任意复杂难题能力的"强人工智能"届时将出现。

其次,龚群阐释了"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将产生利与弊的双重影响,并以具体的案例指明了"强人工智能"将对伦理学形成诸多挑战。由此提出一旦人工智能摆脱了人类的控制,世界的前景将令人堪忧。最后,龚群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进行模拟的情景下,提出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让人工智能学习人类伦理,使其与人类平等和谐相处?是否可以通过编制一套伦理程序让人工智能接受人类的伦理等问题?引起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数计学院邀请专家为师生作学术报告

9月12日上午,武汉大学刘培德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陈泽乾教授应邀来数计学院访问交流,并在阳光校区崇真楼A4008为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人大博导、中科院教授先后抵达武汉,在这所高校上演知识

刘培德报告的主题为"变指数空间及其应用",介绍了变指数空间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变指数鞅空间理论的一些重要结果;他以Hardy-Littlewood极大算子的有界性为出发点,向在座师生介绍了调和分析新分支的形成及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人大博导、中科院教授先后抵达武汉,在这所高校上演知识

陈泽乾报告主题为"非交换鞅论的一些进展和问题",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他近十年来在非交换鞅论中所获得的一些结果;包括非交换Hardy鞅空间的原子分解、非交换凸函数不等式,如Burkholder-Gundy鞅不等式、Burkholder条件鞅不等式和Doob极大不等式等,以及最近在非交换鞅空间原子分解问题方面的进展。

美国东南密苏里大学王少军教授来校交流

7月5日,美国东南密苏里大学王少军教授在阳光校区崇实楼D201教室作了题为《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王少军并没有直接传授枯燥的学术知识,反而聊起了材料发展的历史,从青铜器诞生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然后顺势引入到讲座的主题碳纤维。

人大博导、中科院教授先后抵达武汉,在这所高校上演知识

据王少军介绍,碳纤维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一开始仅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后来逐渐发展为民用,这种合成材料虽轻如鸿毛,但强度特别高,且刚度非常大,耐腐蚀;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现状是产量大于应用,因其尚有许多未开发的领域,可以说前途一片大好。最后王少军还谈及了国际上碳纤维材料的智能化生产和应用前景。

美国肯塔基大学殷向荣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

6月26日上午,美国肯塔基大学殷向荣(Xiangrong Yin)教授应邀在武汉纺织大学崇真楼(南楼)A4031作了一场题为"Expected Conditional Characteristic Function-based Measures for Testing Independence"的学术报告。

基于条件函数和边缘特征函数之间的差异,殷向荣向大家介绍了一类新的关于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检验方法,此方法比依赖于对称测度检验方法的效果更好,不仅适用于其中的一个变量为分类变量,也能适用于两个变量均为连续型。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来自武汉纺织大学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