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守護"安康藍",漢濱區選擇這樣做......「959關注」

為了守護

11月10日,天氣放晴,不少網友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又曬出安康的藍天白雲,沒用濾鏡修圖的美照不斷刷屏,網友紛紛點贊“安康藍”。

为了守护
为了守护

監測顯示,截止10月底,安康中心城市PM2.5由1-8月的4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1-10月37微克/立方米,特別是10月份,優良天數達31天,PM2.5和去年同期相比,由3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這是市區一體,同心同向,齊心發力的結果。

为了守护

但是,在今年1至8月份,中心城區空氣質量主要指標不降反升,先後被中省預警、提醒談話,形勢真是逼人,壓力真是空前。面對“不一樣的困難”和一再下降的空氣質量,在安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漢濱區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迎難而上的決心,緊緊圍繞落實“五項機制”,探索出“緊盯一個目標,開展兩項整治,破解三大難題,聚焦四個重點,落實五項機制”的“12345”工作法,迅速形成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強大攻勢,專項整治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为了守护

精準靶向,強化協調指導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如今,安康空氣質量排名逐步靠前,改變並非一蹴而就。成功逆襲的背後,全體黨員幹部真是鉚足了勁,用足了功。

为了守护

漢濱區緊緊圍繞“空氣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這一總目標,逐層夯實責任,逐級傳導壓力。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留足時間研究專項整治相關工作,解決人員、財力、機制保障等重大問題。區

政府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的治霾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每週召開研判會,及時分析研判工作推進中的突出問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一線督導,區政府分管領導定期研判調度,鎮辦和部門一把手牽頭協調,分管領導一線指揮,幹部全員出動,中心城市迅速形成了全面動員、全員參與的局面。

为了守护

“漢濱城管一大隊聯合老城街道辦對東正街、南正街等路段餐飲油煙、亂堆亂放及散煤治理、使用高汙染源料回頭看並進行拉網式排查隨發現隨清理。”

为了守护

“11月9號,區治霾辦聯合老城街道辦對東關片區重點區域的靜寧北路、南正街、東正街等燒餅攤、蒸麵店、牛羊肉泡饃館等餐飲戶進行了大氣汙染防治成果回頭望專項檢查,共抽查34戶,均已更改使用了電、氣清潔能源。未見散煤型煤反彈使用情況。”

为了守护

治霾辦李蘭:要會同建民街道辦及黃溝社區對江北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周邊汙染源進行全面排查,逐一建立問題清單進行交辦,並緊盯督辦推進問題整改解決……

为了守护

像這樣,在市、區領導的靠前指揮下,中心城區以微信工作群“藍天保衛戰”(漢濱)、“生態漢濱”為載體,進行高頻調度、聯防聯控、協調指導已成常態。

为了守护

精心組織,狠抓兩項整治

“一手抓專項整治,一手抓群防群治,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們10月份集中整治得出的有效經驗。”漢濱區治霾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副區長王誠信心十足地說,“每天都在進步,成功離我們也就不遠。”

为了守护

漢濱區緊緊圍繞餐飲油煙整治、散煤取締、汽修行業危險廢棄物和廢氣治理、揚塵管控、禁燃禁炮,堅持“處罰、問責、曝光、扣分、扣錢”五個到位,在開展全覆蓋的檢查、高頻次的抽查進行專項整治的同時,還圍繞秸稈垃圾焚燒、煙花爆竹、物料堆場等廣泛發動幹部群眾開展群防群治,構建了以區、街道辦、村(社區、住宅小區)為單位的3級大氣汙染防治網格化管理體系,城區四辦各村(社區)紅袖章巡邏隊全天候上路巡查。大家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勁,活躍在城區各個角落,發現問題立即“吹哨”,執法部門及時“報到”處置。

为了守护

截止10月底,中心城區四辦開展各類整治巡查500餘次,依法取締東關夜市、東正街、鼓樓街等露天燒烤點50餘處,依法查處違法焚燒秸稈垃圾和燃放煙花爆竹行為14起,吊銷煙花銷售經營許可證52家,規範餐飲單位1368家(次),檢查施工工地212次,對揚塵防治措施不到位的企業累計罰款17.7萬元,117家汽修企業危險廢棄物管理達到72%以上,通過“鎮辦吹哨”收到反饋問題1011件,經過“部門報到”全部解決。

为了守护

精準發力,重拳治理頑疾

11月10日,區治霾辦督察組對江北中渡市場及周邊早點攤位、餐飲門店進行油煙淨化器安裝使用情況抽查,共計53戶。現場檢查發現部分商家油煙淨化器安裝不規範,極少數雖安裝了油煙淨化器但未正常使用。檢查過程中未有使用煤爐現象。

为了守护

巧牽牛鼻子,就能四兩撥千斤。漢濱聚焦重點區域、重點任務、重要節點、重點環節,重拳出擊,攻克難題,及時解決難點,迅速消除痛點,不斷疏通堵點,齊心協力守護“安康藍”。

为了守护

面對今年春節空氣指數一夜爆表、東關片區餐飲行業多年使用散煤等治理痛點、難點,漢濱對禁燃區重新進行劃定,緊盯雙堤、東關、鼓樓、黃溝等重點街區,幹部反反覆覆上門做工作,真真切切入戶講道理,禁燃禁售煙花爆竹政策得到很好落實,中心城市禁燃區及316國道兩旁存在長達十幾年的散煤經營戶按期全部搬離並遷入集中交易市場,提前10天完成了市上下達的禁燃區內散煤經營戶搬離進度任務。

为了守护

在中元節、寒衣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市區一體採取“分片守、定點控、路線巡、街面查”等方式,連續3天共出動工作人員3000餘人次開展夜間巡查,勸導制止焚燒行為60多起,勸離祭祀品經營戶15家。

为了守护

為疏通堵點,漢濱充分發動群眾,暢通“12345”投訴熱線,公開執法處置電話,快速高效解決舉報問題。老城街道辦以互聯網智慧平臺為載體,積極探索群防群治網格化管理,開通了‘你點我辦’專欄,實行有獎舉報,做到件件有回聲、事事有結果。

为了守护

精細推進,落實形成常態

作為生態環境的守護者,漢濱區認真貫徹市政府《安康中心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精神,嚴格落實宣傳教育、協調反饋、“鎮辦報到”、督查督辦、問題線索移交等5項機制,通過最嚴的行動、最嚴的手段、最嚴的措施,推動藍天保衛戰持續深入開展。

为了守护

安康中心城區打破系統、部門和層級限制,把各部門執法力量聚合起來,把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力量協同起來,領導帶頭開展宣講,堅持不定期明察暗訪、日報告、周通報等制度。漢濱區對市治霾辦交辦的問題和自查發現的各類問題實行集中研判,對工作推進緩慢、整改不力的實行“白黃紅”三色督辦,每天發佈工作動態,宣講40餘次,發放宣傳單、倡議書、明白卡等6萬餘份,區級以上主流媒體發稿百餘篇,編髮《漢濱區藍天保衛戰工作動態》40餘期,不斷凝聚起上下一心、共戰大氣汙染的強大合力。

为了守护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人。漢濱區堅持明規矩於事前、寓嚴管於事中、施重懲於事後,堅持督企、督政“雙督辦”和問企、問政“雙問責”,先後對未按照時間節點完成進度任務的3個單位進行約談,向區紀委監委移交履職不力問題3起,用“帶電的高壓線”形成了有效監督、有力震懾。

为了守护

“漢濱區是安康中心城市所在地,也是空氣質量國考省考監測點所在地,工作情況直接影響安康空氣質量在全國、全省的排名,打贏藍天保衛戰責無旁貸。”漢濱區委書記

王孝成多次強調,“藍天保衛戰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只要上下齊心、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安康藍’一定會經常可見。”

END

为了守护为了守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