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被朱元璋視若親子,深得朱棣器重,為何最後被埋入雪堆凍死?

韓延雷


恃才傲物,不知檢束,這樣的人,結局一般都不會太好。

解縉,字大紳,江西吉水人,自幼聰明絕頂,明朝遺老錢謙益在清初編撰的《列朝詩集小傳》中有如此描述——

“五歲時,族祖抱置膝頭,戲之曰:‘小兒何所愛?’應聲作四絕句,其一曰:‘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花根在何處,丹府是我家。’······年十九舉進士,倚待動輒數萬言,未嘗起稿,善為狂草,揮灑如雨風。才名炫赫,傾動海內。”

萬曆朝的狀元焦竑這樣評價他:“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識,朔不及也。”

解縉自己常對人說:“寧為有瑕玉,不為無暇石。”

有這樣的自我評價,可見此人不甘平庸,渴求鋒芒,胸無城府,心無崖岸。

解縉十九歲考中進士那一年,是洪武二十一年,他是極幸運的大才子,剛被授予庶吉士之職,便引來了太祖朱元璋的器重。

朱元璋對他說,我和你從道義上說是君臣,從恩情上說猶如父子,你應該知無不言。

就解縉一生的命運看,他是成在朱元璋此言,亡在朱元璋此言。朱元璋這一句明君鼓勵,一把就抽出了他的心中利劍,從此再無法收回去。

在洪武朝,向朱元璋進言,解縉一向直率尖銳,但剛開始憤世直言時,他還能掌握一些分寸,懂得把一切責任都推到臣下身上:“天下皆謂陛下任喜怒為生殺,而不知臣下之乏忠良也!”

朱元璋看到這一些進言,是什麼評價呢?

覺得他有點“迂腐”,“年少而語誇”,但整體上還是頗為賞識的。

仗著朱元璋的器重,隨後的解縉火力全開,不僅敢直接批評朱元璋分封二十幾個皇子為藩王的做法,而且對朝中大員也經常出言不遜。

起初朱元璋尚能像仁父般包容,但到了洪武二十三年,面對解縉公然為慘遭滅門的韓國公李善長鳴冤,朱元璋的感覺就不好了,覺得這個才子鋒芒太露,太不懂事。

於是,在召見解縉父親的時候,朱元璋說,你的兒子大器晚成,現在不如歸去,多讀點書。

完了又對解縉本人說,你回去盡心於古人,十年以後再來大用,還不晚。

朱元璋用這種方式將解縉趕走,其實是磨其鋒芒,敲其警鐘,遺憾地是,解縉對此領悟並不深刻。

八年之後,朱元璋駕崩,解縉回到京師,但京城官場並不歡迎他,不久即以其違反聖旨,而且母喪未葬,父近九十,不當捨棄亡母老父出行為由,將他貶到了邊遠地區。

遭到這般打擊,解縉異常痛苦,他向禮部侍郎董倫寫信訴說衷腸,縉率易狂愚,無所避忌,在奏疏中常常表達不同政見,因此遭人痛恨,企圖陷我於法。

他請求董倫幫忙,或者調回京城,或者返回家鄉。董倫是個講義氣之人,因他鼎力相助,向建文帝推薦,解縉最終被召回京城,出任翰林侍詔。

後燕王朱棣率“靖難”之師攻入京城,懸賞捉拿太常寺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等左班文臣二十九人,翰林侍詔解縉與戶部侍郎夏原吉等文臣,“叩馬首迎附”,由建文舊臣搖身一變而成了永樂新貴。

方孝孺誓死不為朱棣起草即位詔書,大義凜然地寫下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最終被誅殺。後來這個即位詔書是誰起草的呢?

就是解縉。

此一舉說明他真是一塊“有瑕玉”,此後再說是純臣,說服力似乎就有些不足了。

朱棣登上皇位後,第一要務就是篡改歷史,他對於建文時期編寫的《太祖實錄》十分不滿,參與其事的葉惠仲因為秉筆直書有關燕王謀反之事,被誣陷為“逆黨”,遭到族誅的酷刑,而隨後接任編撰總裁,負具體責任的便是解縉。

因為選擇了恭順效命永樂新朝,同時對建文朝舊事始終保持了沉默不語,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朱棣的確很器重信任解縉,因此他與楊士奇等人一同進了新朝文淵閣,參與機務,從而成了明朝第一批內閣大學士。

朱棣在右順門召見解縉等七人時說:朕即位以來,爾等朝夕相與共事,不離左右,朕多次告誡爾等恭慎不懈,然而人之常情,保初易,保終難,爾等應該慎終如始,庶幾君臣保全之美。

解縉叩首回應:陛下不以臣等淺陋,過垂信任,敢不勉勵圖報。

朱棣聽了很高興,賞賜各人五品官服,不久又賞賜解縉等人與尚書待遇相當的“金綺衣”,並且說,為皇帝代言,關係國家機密,而且早晚隨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書之下。他還特別鼓勵解縉要無所畏懼地進言:敢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難得,敢為者強於己,敢言者強於軍,所以王魏之風世不多見,若使進言者無所畏懼,聽者無所忤,天下何患不治?

朱棣把自己比成了從諫如流的唐太宗,要求解縉能做直言極諫的魏徵。

可問題是,酷似乃父的朱棣,真有唐太宗的胸襟與雅量嗎?

解縉沒有去深究這個關乎性命的問題,便一頭扎向了爭取做魏徵的名臣不歸路。

朱棣要他逐一品評朝中諸臣,要知道聰明之人從來都是視此為官場大忌,但解縉卻全然不顧,意氣風發地很,一口氣,他把六部尚書評價了個遍,例如,他說吏部尚書“其資重厚,中無定見”、戶部尚書“有德有量,不遠小人”、兵部尚書“雖有才幹,不知顧義”——總之,等評價完,滿朝大員他是全數得罪完了。

太子聽說解縉“君子坦蕩蕩”,也要他來評價幾個人,在官場,近太子這又是一個大忌,但解縉依舊無所顧忌,照樣信口開河。

難道他不知道,劉伯溫之死或多或少就跟當年評價楊憲、汪廣洋、胡惟庸有關?

可以說,恃才妄行到這個地步,解縉距離凶多吉少已經不遠了,遺憾的是,他非但沒有警醒,相反越陷越深,後來居然主動投身進了冊立太子之議。

這不是找死嗎?

朱棣有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所生,沒有嫡庶之分,按照立嫡立長的原則,老大朱高熾毫無疑問是不二人選,但是戎馬一生的朱棣卻喜歡跟隨他南征北戰的老二朱高煦。

朱棣曾撫著他的背說:你要努力,世子(朱高熾)多病,不久將立你為皇儲。

因為有心換掉太子,朱棣私下曾徵求解縉的意見,結果解縉很坦率地支持了朱高熾,他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以孽奪宗,自古致亂。”

又說:朱高熾之子朱瞻基是“好聖孫”。

解縉說的都是實話,但說出這些實話他也就捲入了太子之爭,並且把如狼似虎的朱高煦徹底得罪了。

但解縉絲毫沒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極其兇險的境地,見朱棣對漢王朱高煦越加寵愛,禮儀待遇都超過了太子,解縉又出頭勸諫說:這樣做會開啟爭端。

朱棣聽了這話,很不高興,認為解縉在離間骨肉關係。恰在這個時候,朝廷又在議論發兵征討安南一事,解縉又站出來發表與眾不同的高論,反對出兵。

朱棣以為是故意和他唱反調,對他從此不再信任。

如狼似虎的朱高煦抓住老爹這個心理,不久便誣陷解縉洩漏宮禁秘密,又揭發他上年廷試閱卷不公,朱棣大怒,永樂五年下旨將他貶為廣西參議。

此前被解縉妄議,懷恨在心的一幫朝臣趁機再捅一刀,說他對於貶官心懷怨恨,朱棣聽了索性把他貶為交趾參議,到化州去監督軍餉。

永樂八年,解縉回京述職,恰逢朱棣率軍北征,於是他只好向臨時監國的太子彙報工作。朱高煦抓住此事,向朱棣挑撥:解縉窺伺皇上外出之機,私自覲見太子,不等皇上返回,徑自離京,毫無人臣之禮。

朱棣鬱結心頭的怒氣登時迸發,他下令逮捕解縉,關入錦衣衛鎮撫司詔獄,嚴加懲處。

永樂十三年,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呈上在押囚犯名冊,朱棣看了,不耐煩地說了一句:解縉還在啊!

紀綱心領神會,把解縉灌醉後,埋在積雪中,活活凍死了。他的妻子和其他親屬受到牽連,全部發配遼東。

《明通鑑》說到解縉悲劇的時候,有個一句話的總結:“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黑句本


解縉之死不在於別人,而在於自己。身在官場,卻不懂官場之道,最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解縉雖然被朱元璋視若親子,深得朱棣器重,但其不曉得處理好君臣之間、同僚之間關係,最終導致自己的悲劇。

【一】不會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

在朱元璋時期,他深得朱元璋的喜歡和欣賞,朱元璋在私下對他說,在面上彼此是君臣關係,在私下裡彼此就如同父子之間的關係。在得到朱元璋的肯定後,他開始發揮出他直諫的本能,一股腦提出了N多的意見和建議,因為朱元璋愛惜的才能,為了保護他,朱元璋召解縉父親進京,將解縉帶回家,閉門著述。



在朱棣時期,朱棣也十分欣賞解縉才能,而且還委任他為永樂大典的總編纂,解縉與其他六人進入文淵閣,為朱棣服務。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依舊保持自己的直諫性格,尤其在立太子的問題上,與朱棣產生巨大的分歧,使其與朱棣之間產生間隙。

【二】不會處理與同僚之間的關係。

因為解縉的脾氣秉性,只要看到有悖於長理,或者不合適、不好的現象的時候,他都會直言納諫,不是給皇帝上奏章,就是直接給予指出,使得很多大臣沒有面子,導致很多同僚對其意見非常大,紛紛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可以想象到解縉所遭遇的困難。



正是因為解縉不善於處理以上的兩大關係,才導致了他最終被殺。

這還要回到他與朱棣之間關於立太子的事情上,本來朱棣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而解縉堅決不同意,要求立嫡長子朱高熾為太子,這次討論可以說不歡而散,而這件事情不僅使其與朱棣產生了間隙,更惹得朱高煦對解縉的憎恨。後朱棣並不喜歡太子,而展露出對次子的熱愛,解縉再一次勸諫,這次徹底激怒了朱棣和朱高煦。



於是,朱高煦誣陷解縉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又誣陷他閱卷不公。永樂八年解縉進京奏事,正趕上朱棣北伐未歸,於是解縉就拜見了太子朱高熾,於是朱高煦乘機進誨言: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朱棣為此大怒,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就在發配的路上,解縉看到民間旱災嚴重,不顧自己當前的現狀,仍然繼續上奏章,這徹底激怒了朱棣,下令將其入獄。

永樂十三年,錦衣衛都指揮檢事紀綱上囚籍,朱棣見解縉名字問:縉猶在耶?紀綱會意,用酒將解縉灌醉,而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最終解縉被凍死,時年四十七歲。






答:解縉的確是被朱元璋“視若親子”,解縉才氣橫溢,他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是為解元。次年,中戊辰科進士三甲第十名。廷試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授庶吉士,讀中秘書。不久,官至翰林學士。朱元璋器重他,命其常侍左右。某天,在大庖西室,朱元璋對他說:“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這真是推心置腹之語。

但是,必須注意,皇權講究的是唯我獨尊,一旦皇權遭受到侵犯和威脅,那是要六親不認的。

自古以來,皇家宮廷之中,父殺子、子殺父、兄殺弟、弟殺兄、叔殺侄、侄殺叔等等悲情大劇不知上演過多少出了。

不過,朱元璋對解縉還是相當不錯的。

解縉才氣極高,與楊慎、徐渭合稱明朝三大才子,是被公認有明一代才氣最高的三個人。

但是,智商太高,就會認為別人都是傻子,處處看別人不順眼。

或者,也可能是智商雖然高,但讀書太多,讀傻了,書呆子氣太重,迂腐,不懂通變。

比如,人家朱元璋客氣說了句“當知無不言”,解縉就真的開足馬力,向朱元璋發起大炮來。

他先是寫了篇萬言書呈上,對朝政指手劃腳,諸多不滿,一會兒說“刑太繁”,一會兒說“法太嚴“,說朱元璋只知道在憤怒的時候對逆黨奸臣斬草除根,不知道獎勵善行和和垂憐蒼生;還說朱元璋用人良莠不分,致使小人趨媚,賢者遠避等等。

這篇萬言書已經讓朱元璋恨得牙根癢癢的了。

解縉還不知好歹,再上《太平十策》……

真讓人無語了。

估計,在高智商的解縉的眼裡,他還真認為朱元璋個傻子。

那連皇帝他都覺得傻,對其他朝臣就更不用說了。

他指責兵部僚屬翫忽職守;代郎中王國用上疏是朱元璋製造了李善長冤案;他還代御史夏長文革疏《論袁泰奸黠狀》,大斥御史袁泰貪贓枉法……

最終,朱元璋忍無可忍,於公元1391年召解縉父親進京,實話實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解縉回老家坐冷板凳,坐了八年,到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了,解縉再也坐不住了,進京弔喪,找機會復職。

結果遭到了袁泰的報復,說他“母喪未葬,父年90,不當舍以行”,被貶河州衛吏。

好不容易,公元1402年,解縉回京師復職了,並擔任上了內閣首輔。

但靖難之變暴發,朱棣奪了侄兒的帝位。

解縉於是投靠了朱棣,並得到了朱棣重用,先是總裁《太祖實錄》,後又主編《永樂大典》。朱棣曾經放話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

得到皇帝這麼信任,是個人都會好好珍惜。

但解縉是智商太高了,他真把天下人當傻子了還是怎麼樣,就不肯用心揣摩一下人心、人性。

而且,他在老家八年,一直是閉門著述,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刪定《禮記》等等。讀過這麼多書,又修訂了這麼多書,而且都是史書,就不懂得揣摩一下帝王心術。

朱棣文治武功,煊赫一時,卻有一樁大苦惱:即在立儲問題上搖擺不定,拿不準該立長子朱高熾還是立次子朱高煦。

這種事,做臣子是不應該摻合的。

以唐朝為例,唐高祖在立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問題上一度感到糾結,想向李靖、李世績兩位軍界大佬徵詢意見。哪知,這兩位都很知趣,巧妙推搪和迴避開了。

解縉倒好,當仁不讓,直言說:“為長,古來如此。”

當時,朱棣意屬長子朱高熾的成分也多一點,並沒覺察到太多不妥。

但後來真立了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他看到解縉和長子朱高熾走得很近,就很不樂意了。

古往今來,所有帝王,都希望臣下只忠於自己,不能忠於別人,否則就是“二心”,該殺。

還是以唐初為例。

劉文靜和裴寂是唐高祖李淵的左膀右臂,是元謀之臣,但是,劉文靜因為和李世民走得太近,李淵不樂意了,就送他上了刑場。

解縉讀了這麼多書,怎麼就不明白這一點呢?奇怪。

而且,解縉在朱高熾和朱高煦之間站位站得這麼早、這麼張揚,自然會引起朱高煦的忌恨,沒少受朱高煦明槍暗箭的攻擊。

最終,解縉被謫“廣西布政司參議”,繼而又改遣交阯,很慘。

但這還不是最慘。

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解縉回京奏事,恰巧朱棣北征未歸。

按正常情況,皇帝未歸,您就老老實實地待著,等他回來了再奏唄。

解縉不,他看見老子不在,就去找兒子,私下拜訪了皇太子朱高熾,然後,又沒等朱棣回來,拍拍屁股,打道回府了。

這簡直就是不把朱棣放在眼裡,或者把朱棣當死人看了嘛。

再者說了,朱棣尚在人世,解縉就這樣“囂張”,那等朱棣閉眼了,解縉可不就是無法無天了?

所以,朱棣下旨逮解縉下獄。

這一關就是五年。

永樂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正月,朱棣帶著群臣到午門觀燈,期間突然颳起狂風,颳倒大片燈籠,引發了火災。

禮部官員認為這是上天在預警些什麼,建議做做善事,比如大赦天下什麼的。

朱棣在查閱欽犯名單時,發現瞭解縉的名字,就說了句:“縉猶在耶?”

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知其意,“退而與縉對泣,沃以燒酒,埋雪中立死”。

後世有人猜測,說朱棣原話的意思是要赦免解縉的,但紀綱誤解了,錯下毒手。

但朱棣的意圖,的確就是在宣判解縉死刑。

因為,紀綱殺瞭解縉後,向朱棣做了彙報,朱棣又讓紀綱率錦衣衛對解縉進行抄家,將解縉家屬流放。


覃仕勇說史


無論放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立儲都是一件大事,甚至直接關乎到這個王朝的命運。因為立儲不當而引起的動亂,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正是因為立儲如此的重要,所以皇帝一般都不敢輕舉妄動,往往都是思考很久,才敢下決定。

朱棣同樣碰到了這個難題,遲遲做不了決定。最後在解縉的建議下,才決定立長子為太子。而立儲之事,不僅關乎王朝的命運,也關乎到參與其中的大臣的個人命運。解縉正是因為參與到立儲之爭,而為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年少成名的解縉

解縉這個人是個奇才,早在洪武二十一年就高中進士,成為了一名中書庶吉士。他憑藉自己的才能,頗受朱元璋的重視。朱元璋經常就各種問題,徵求他的意見。

但是有一次朱元璋讓他談談自己對時政的看法,解縉高興壞了,洋洋灑灑來了一個“太平十策”。朱元璋卻覺得他說的東西華而不實,認為他這個人有點浮躁。《明史》記載:“縉以冗散自恣也”。隨後就任命他為御史。

後來他又不知好歹,竟然上書為李善長鳴冤。李善長可是朱元璋親自給搞死的,解縉為他鳴冤抱不平,這不就是相當於指責朱元璋法度不明嗎?朱元璋就直接把解縉老爸喊了過來,讓他帶自己兒子回家,潛心讀上十年書再出來做官,肯定大有所為。

從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解縉這個人有才,但是卻有點不識時務,沒有政治敏感性,而且為人恃才放曠。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做官是肯定做不長久的。

參與立儲之爭

後來朱棣當上皇帝以後,因為聽過解縉的才氣,自己又需要用人,就把解縉給提拔上來了。先是任命為侍讀,又入文淵閣,相當於進入了國家的最高決策機構。

朱棣當上皇帝以後,立儲之事就被擺上了檯面,成為他不得不考慮的一件事情。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時立儲的局面。

朱棣一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 朱高燧、幼子朱高爔。前面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所生,屬於嫡子。

朱元璋生前曾經定下了立嫡長子的規矩,並且親自為朱棣選定了一名世子,就是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而且朱高熾這個人很聰慧,很受文臣的推崇。所以說此時立儲的第一人選應該是長子朱高熾。

但是朱棣卻更加喜歡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因為這傢伙長得高大威猛,而且武藝很高,打起仗來很厲害。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立下了汗馬功勞,朱棣就感覺在這個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況且在當年靖難之役期間,他曾經模稜兩可地答應過要傳位給自己這個兒子,所以說他內心深處是想傳位於朱高煦的。

當朱棣把這個想法說出來以後,朝堂震動。大臣們迅速站隊,有的支持長子朱高熾,有的支持次子朱高煦。淇國公就是朱高煦的鐵桿粉絲,解縉則是朱高熾的支持者。

關於這場爭論,《明史》是這麼記載的:“淇國公丘福言漢王有功,宜立。解縉: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

朱棣聽了以後,還是比較傾向於立次子朱高煦。畢竟比起解縉說的虛無縹緲的仁孝,還是丘福說的功勞實在。

贏不如輸的解縉

解縉一看這麼說改變不了朱棣的心意,直接祭出了自己的殺手鐧。他只用了三個字就改變了朱棣的心意,使朱高熾成為了太子。

解縉面對朱棣,“好賢孫”三個字脫口而出。朱棣一聽,就點頭讓朱高熾當上了太子。

《明史》記載:“帝頷之,太子遂定”。

那麼這三個字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因為朱高熾雖然不得朱棣的喜歡,但是他生了一個好兒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這孩子打小就聰明,非常招人喜歡。所以朱棣很喜歡這個孩子,覺得這孩子將來肯定能當上一位好皇帝。於是就出現了奇怪的一幕,父憑子貴,朱棣為了能夠讓朱瞻基即位,就把他父親朱高熾立為了太子。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解縉搬出了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曾親自把朱高熾立為了世子,如果朱棣不立他的話,這不就相當於違背祖制,不聽自己老爹的話嗎?這對於當時的朱棣來說,是不可接受的,這個罪名他可不敢擔。

這場鬥爭最終以解縉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他卻因此而得罪了朱高煦,成為了他的眼中刺。《明史》記載:“高煦由是深恨縉”。而且朱棣此時對他也是很不爽的,畢竟他搬出了朱元璋來違逆他的心意。

所以說,解縉看似贏了,實際上贏不如輸。

朱高熾雖然當上了太子,但是朱棣對他還是忽冷忽熱,卻依然的喜歡朱高煦。因此朱高煦經常幹一些逾越禮制的事情,甚至不把太子放在眼裡,解縉就看不下去了,直言向朱棣上奏。但是沒想到朱棣卻說他離間骨肉之情,之後就開始了對解縉的冷落。

過了幾年,朱棣終於看不下去解縉了,直接把他發配到了交趾。

獲罪下獄

永樂八年,解縉進京述職,只好趕上了朱棣北征漠北,不在京城,他只好去向當時擔任監國的太子朱高熾作了報告。

按理說他這麼做沒毛病,但是卻成為了朱高煦扳倒他的把柄。

朱棣班師回朝以後,朱高煦就來打小報告了。他把這件事添油加醋,硬是把述職說成了私通太子,結黨營私。

太子結黨營私,私交大臣,這可是皇帝的大忌,而且又發生在皇帝不在這麼敏感的時間點。不管真實與否,皇帝都不可能無動於衷。所以朱棣直接命人逮捕瞭解縉,下到獄中。

就這麼過了幾年,到了永樂十三年,錦衣衛統帥紀綱照例為朱棣提供了一份犯人名單,讓他過目。朱棣翻看名單的時候,解縉的名字赫然在目,顯得很是扎眼。

朱棣就說了一句“縉猶在耶”?

紀綱馬上會意。他命人把解縉灌醉,然後埋在了雪裡面,解縉就這麼被活活的凍死了。他的家人也被髮配遼東。

很難說解縉主張立朱高熾為太子是為了一己私利,畢竟後來朱高熾登基後的所作所為也證明了他是一代明君。但是解縉之死,卻與此脫不開干係。他因為立儲之爭,先後得罪了朱棣和朱高煦,所以才導致了後來的悲劇。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推測,即使沒有這次的誣告,也會有其他的一些藉口來打擊他。畢竟要他死的,是皇帝。只是可惜瞭解縉,一代才子就這麼白白的喪命。所幸因為他的堅持,為明朝帶來了一位明君,我想這也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靈了吧。


聽歷史說話


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縉,其最大功績是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但他之為世人樂道卻並非因為其曠世才華,而是因為他因才而生出的“傲”和因“傲”而導致的蹊蹺死亡。

解縉生於1369年,即明朝定國號洪武的第二年,此時明朝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1388年,才華卓越的解縉中了進士,這一年他才19歲。

19歲中進士,解縉創造的這個記錄足以震動當時的明朝。對於這段歷史,明朝遺老錢謙益在清初編撰的《列朝詩集小傳》中這樣描述到:


“······年十九舉進士,倚待動輒數萬言,未嘗起稿,善為狂草,揮灑如雨風。才名炫赫,傾動海內。”

正是在這一年,年19的解縉官至翰林學士,這個職位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常伴君側,同時,歷朝歷代的宰相也都從此中被選出。

此時,解縉的前途一眼看去唯“一片光明”可以形容。

可從來“伴君如伴虎”,真正伴君而能全自身的,唯有運氣和謹慎俱全者。可在“老虎”旁側的解縉卻不僅不謹慎還相當傲嬌、狂妄,他的傲嬌、狂妄在朱元璋說了一句話後開始迅速升級。朱元璋對天才解縉說的那句導致他狂妄升級的話大意是:

“我和你從道義上說是君臣,從恩情上說猶如父子,你應該知無不言。”

本就傲嬌、狂妄的解縉聽到這話後,立馬就像封印被解除一樣,瞬間便開始“解放自我”了。

最初解縉向朱元璋進言還稍微講究一點點分寸,可後來,他卻剎不住車了,一日,他竟對好殺戮的朱元璋道:

“天下皆謂陛下任喜怒為生殺,而不知臣下之乏忠良也!”

朱元璋聽完這話心裡自然是不悅多過其他了,這之後不久,解縉竟還跑到朱元璋這兒直言道:

“陛下分封二十幾個皇子的做法實在不妥。”

批評完後,解縉還對其“為何不妥”進行了補充說明,朱元璋臉上雖不動聲色可心裡早已如萬馬奔騰。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將以胡惟庸黨追問,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併處死。在群臣不言語的當口,解縉卻公然為慘遭滅門的韓國公李善長鳴冤。

當日,解縉的話出口後,朱元璋立馬就滿臉黑線了,群臣自是噤若寒蟬,可解縉卻完全沒有要住嘴的意思。

這之後不久,終於受不了解縉的朱元璋找來了解縉父親,對他說:

“你的兒子是大器晚成的命,現在不如歸去,多讀點書。”

見完其父後,朱元璋又在單獨召見解縉時道:

“你回去盡心於古人,十年以後再來大用,還不晚。”

這本是朱元璋為解縉敲響的一次警鐘,尋常人在聽到這樣的“鐘聲”時多半是會反思的,可他卻不以為然。

1398年,朱元璋過世,此時正是解縉離開大明朝廷的第八年,該年,他年29歲。這一年,壯志難籌的他再次抵京出仕為官,可不久後,他便被扣了一個“違反聖旨”的罪名被貶到了邊遠地區。

後來,解縉苦求董倫才得以重被召回京城出任翰林侍詔。

之後,燕王朱棣篡位後,解縉頗為“識時務”地為其起草了繼位詔書。

朱棣繼位後裳瞭解縉一個五品官服,他還賜解縉等人與尚書待遇相當的“金綺衣”。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後,朱棣和他父親朱元璋一樣對解縉說了一句頗讓他中意的話,這話的大意是:

“我想做唐太宗那樣的明君,所以你解縉以後當做如魏徵一樣直言極諫的臣子,如此,天下大患才可得治。”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昔日朱棣父親在位時解縉聽到一句類似話後便開始橫衝直撞地“直言”,今時,他再聽到類似的話時,雖年歲已漸長可在做法上卻依舊不改往日風。

這以後,用“魏徵”上身來形容此後的解縉當一點不為過。以下,是解縉進過的言的“部分”:

吏部尚書“其資重厚,中無定見”、戶部尚書“有德有量,不遠小人”、兵部尚書“雖有才幹,不知顧義”……

噼裡啪啦幾下,朝中大臣包括六部尚書都被解縉評價了個遍,而且評價多是直指要害。如此,轉眼的功夫,朝中大臣便都被他得罪了個乾乾淨淨。

要是單就這些也就算了,可偏偏解縉還開始在朱棣面前評價起朱棣的三個兒子來了。朱棣繼位後一直未再生育子嗣,所以太子之位只能從這三個兒子中挑選。

朱棣自己最喜歡的是跟他一起南征北戰的二兒子朱高煦,原因很簡單:像他,並且跟他最親近。可解縉卻空有一肚子學問,全然看不出這裡頭的門道,只一心想支持長子朱高熾。

於是,在朱棣就太子之位問向解縉時,他想都沒想地道:

“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以孽奪宗,自古致亂。”

說完這句後,解縉還補充道:

朱高熾之子朱瞻基是“好聖孫”。

這樣一來,解縉得罪朱高煦自是必然了。可這解縉對自己所為全然不在意,他甚至還在之後就朱高煦之事批評朱元璋太過寵愛朱高煦,言其行為將“開啟爭端。”

影視劇中朱高煦

人在面對情感時往往不理性,身為帝王的朱棣也是如此,因為偏愛朱高煦他自然對解縉這些言論很是反感,日久後他甚至開始覺得解縉是在離間他們的骨柔情。

見父皇有意疏遠解縉,早就對解縉恨之入骨的朱高煦決定對他展開報復。於是,一紙汙衊解縉洩漏宮禁秘密的奏摺被送到了朱棣手裡,緊接著,揭發他上年廷試閱卷不公的奏摺也被送到了朱棣手中。

很快,勃然大怒的朱棣就將解縉貶為了廣西參議。

朱高煦辦妥這一切後,解縉曾得罪過的眾臣便一躍而起了,他們開始揹著他各種捅刀子,直捅得解縉被貶為交趾參議。

永樂八年,解縉終於回京述職了,可他回京時恰好朱棣率軍北征了,於是他只好向臨時監國的太子彙報工作。朱高煦抓住此事,將它小事整大說成了:解縉不顧人臣之禮私自覲見太子。

這頂帽子下去之後,解縉便被投到了監獄。

五年後,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呈給皇帝呈上了一份在押囚犯名冊,這份名冊裡便有解縉,朱棣看了一眼後頗有些不耐煩地說了一句:解縉還在啊!

紀綱是個聰明人,平日極會察言觀色的他立馬懂了:該是為君王解憂的時候了。

說來,紀綱為君王解憂的方式也頗為奇特,他將解縉灌醉後埋在積雪中,讓他活活凍死了。紀綱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是為了造成解縉意外而死的假象。

解縉死後,他妻子和其他親屬自然也沒落到好下場,他們全部被髮配到了邊遠的遼東。

中國古代思想家荀子曾在《荀子•仲尼篇》中論述過君臣之道,他說君臣相處通常有兩種情況,即:“達”和“窮”。

達,顧名思義,就是指君王對臣子比較親近信任時,此時的臣子最應注重的是恭敬、謹慎、拘守、慎比。

窮,就是指君王不喜歡、不信任臣子時,此時臣子最應該做的就是不生二心,不怨不怒。

無論是哪一種,最終的落腳點只有一個:就是謹慎。

以此看,解縉大約是用自己悲劇一生反面論證荀子“君臣達、窮論”正確性的人了。

謹慎二字,大抵也是如今部下與領導相處之道的道中道了。


記者李滿


解縉確實是因才而被朱棣器重和讚賞,但他其實也是死於自己的才氣。

在儲君鬥爭出現之前,解縉一直就才氣橫溢的同時口無遮攔,但朱棣沒怎麼責怪他,反一度給他委派了大量重要任務,比如在編撰《永樂大典》時,對解縉的一切要求幾乎都是有求必應的。

正因為朱棣對解縉太瞭解。得知他在爭儲的事情上深陷其中,生怕他再象從前那樣口無遮攔,因此“死”就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但解縉畢竟無罪,不可能公開定罪處決,讓他“凍死”就最能堵住天下人嘴巴了!

““無人臣禮”只是解縉獲罪的藉口,真實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朱棣在立儲上傾向次子朱高煦,因為太子朱高熾不但殘廢、而且性格完全不像自己,而朱高煦則頗有自己的風範。遵人臣之禮的解縉為了維護禮制、事事支持太子朱高熾,朱棣雖然嘴上無法說什麼,但心裡其實是很不爽的。

當年,朱棣自己就得位不正,再讓次子繼位又有何不可?朱棣的內心想法正是如此,加上朱高煦不斷煽風點火,所以解縉就死了。

天意弄人,不久後朱高煦就野心畢露,最後還是朱高熾即了位,奈何解縉早已人死不能復生了!


坊間五千年


朱棣曾經說過,“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朱棣如此器重解縉,但是也是在朱棣的授意下,解縉在獄中被灌醉後,用雪活埋。

解縉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出身在書香門第,從小就是神童,在襁褓之中就會識字,五歲可背詩,七歲可寫文,十二歲讀懂《四書》與《五經》。入朝為官後,朱元璋也非常器重他,親口對他說:

“我和你從道義上是君臣,而從恩情上如同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

朱元璋的話給瞭解縉很高的自信,不知是天真還是傻,解縉先後給朱元璋上書呈上萬言書和《太平十策》,對朝政和大臣進行“非常客觀”地評價,絲毫沒有因為朱元璋是皇帝就在言語上有所顧忌。看到自己頒佈的律法被臣子批評,朱元璋心裡不開心,但是依然表揚瞭解縉的才華。

解縉在朝堂上更加口無遮攔,得罪了很多大臣,他曾經為被朱元璋處死的李善長辯冤,指責御史袁泰貪贓枉法。朱元璋認為解縉雖然學富五車,但是不懂得官場的規矩,需要回家好好修煉,就讓他的父親將他帶回家了。

後來,明成祖朱棣登基,讓解縉主編《永樂大典》,朱棣對解縉的工作表現十分滿意,也十分欣賞解縉的才華,解縉的官越做越大,一直升至內閣首輔。

朱棣常常和解縉討論政事,曾經詢問解縉改立誰為太子。朱棣屬意自己次子朱高煦,但是解縉強烈建議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經過一番討論,朱棣決定採取解縉的建議。因為立儲一事,解縉徹徹底底將朱高煦得罪了,導致朱高煦十分怨恨解縉。

解縉因為朱棣採取了自己的建議,覺得自己深受皇帝信任,飄飄然地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後來,他勸阻朱棣討伐安南,舉薦的太子朱高熾也不受朱棣的喜愛,朱棣越來越不喜歡這個喜歡“多管閒事”的臣子,最後在朱高煦的煽風點火下,朱棣因為解縉入京只覲見太子,不見皇帝,以“無人臣禮”將解縉逮捕入獄。

在解縉蹲了五年監獄後,朱棣在囚犯名單上再一次看見了他的名字,就問了一句“縉猶在耶?”錦衣衛馬上領悟到朱棣話中的殺意,馬上將解縉灌醉,用雪活埋。

解縉人生的悲劇在於,他的情商實在是太低了。他不懂收斂鋒芒,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官場規矩,最終葬送了自己的一條命。


大腳姑娘碎碎念


解縉字大紳,出生於江西吉水,明代著名大臣、文學家,也曾被人列入明代三大才子之中,除此之外,他還擔任過明代首輔,深受明初二位帝王的寵愛。


解縉自幼聰慧過人,他寫出來的文章嚐嚐被人讚歎,有人甚至認為他是仙人下凡。他不但在詩詞和文章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他的書法水平更是值得讚揚。他精通小楷、行書和草書。他的草書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就是這樣一位明代大才子最後卻被埋入雪堆凍死,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解縉早年的仕途之路

解縉因為聰慧過人被人稱為"神童",他於洪武二十一年考中進士,很快,過人的智慧不但使他官至翰林學士,而且還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和器重,他趁機發表了自己對治理國家的一些獨特見解,還寫了一篇萬言書上奏朱元璋,他在書中指出要簡明律法,懲惡揚善,更要施展仁政,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朱元璋讀後非常高興。


但是很快,解縉就遭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挫折,由於他聰慧過人又敢於直諫,這使得朝中有許多人羨慕嫉妒恨,他們經常連起手來共同誣陷解縉。由於解縉早年曾指責兵部尚書翫忽職守,使得他對解縉有著極大的不滿,終於他抓住一次機會誣告解縉,解縉被朱元璋貶了官。

解縉終於迎來人生巔峰

雖然朱元璋將其貶了官,但是他還是非常器重他,他認為此時的解縉雖然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但是缺乏一定的涵養,朱元璋給了他十年的時間來增加自身的涵養,十年的時間他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完成了許多著作。


明成祖朱棣上位後,解縉贏來了自己的人生巔峰,他憑藉其獨特的觀點和過人的之後深受朱棣的喜愛,除此之外,他還接手了《太祖實錄》和《永樂大典》等一系列著名書籍的編輯,這使他的地位變得更加崇高了。

解縉的人生大起大落實在太快,令人惋惜

解縉為什麼慘死,可以這麼說 解縉是當時明朝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就要說到朱棣選太子的故事了。

朱棣的大兒子叫朱高熾,二兒子叫朱高煦,按道理來說,皇太子的位置是要留給朱高熾的,但是朱棣相對來說更喜歡朱高熙,他想將朱高熙立為太子,這一點遭到了解縉的反對,終於在他的據理力爭之下,朱棣同意將大兒子立為太子。但是這也為解縉後來的慘死埋下了鋪墊。


喜歡看明史的人們估計都知道後來的朱高煦發動了叛亂,雖然叛亂最終以失敗而告終,這也可以看出朱高煦是有著非常大的野心的,他不滿足與只做一名王爺,而解縉,這個阻攔他登上皇位的大臣勢必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他非常怨恨解縉,再加上解縉嚐嚐直諫朱棣,也在朝中惹到了不少人,他們秘密的走到了一起,目的就是各種汙衊解縉。時間一場,朱棣就覺得解縉破壞了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非常怨恨他,解縉再一次遭到了貶官處理。

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情使得朱棣更加火大,解縉進京面見聖上,有幾件事情想要啟奏,但是此事的朱棣還在與北元交戰沒有回來,解縉在情急之下面見了太子朱高煦,這一下立馬被人抓住了把柄,朝中對他有意見的人們分分指責他不忠於朱棣,解縉最終慘死於別人的口舌之中,最後被埋入雪堆凍死。


湯姆貓談歷史


解縉是明朝初年的一名傑出大才子,他曾經獲得朱元璋、朱棣的兩代君王的高度認可。朱元璋甚至用“恩猶父子”這樣的話向他表達喜愛之情。朱棣進京後,方孝孺不願意寫的《登基詔》,最終由解縉妙筆寫出。可是為什麼,最終解縉會被深埋雪中凍死呢?

(解縉劇照)

一、解縉天資聰穎,少年登科。

洪武二年十一月,解縉出生于吉安府吉水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其祖父解子元為元朝進士,曾出任江西安福州判官。父親解開為二魁胄監,五知貢舉。其母高妙瑩賢良慧淑,通史書,善小楷,曉音律。

解縉幼時天資聰穎,機敏絕倫。5歲時即能過目不忘,出口成章。7歲時便可吟詩作賦,巧對對聯。

相傳,解縉曾陪父參加宴會。其中一勢利權臣見他身材短小,但名聲在外,就故意讓其出醜,於是出上聯“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解縉不假思索地回到“一馬陷足汙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題)”,羞得對方滿臉窘色。

洪武二十年,18歲的解縉勇奪鄉試頭名,人稱“解解元”。第二年赴京會試,列第七名中二甲進士,其兄解綸和妹夫黃金華也同榜登進士。由此,一家“一門三進士”的解縉,引起了朱元璋的關注,下令將他安置為翰林院中書庶吉士,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高級後備幹部。

(朱元璋劇照)

二、直諫“萬言”獲器重,恃才傲物遭首貶。

自從來到朱元璋身邊,解縉的才華便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肯定。不久後,他就升為翰林學士,隨侍在老朱左右。

一日,解縉陪朱元璋在大庖西室進膳。朱元璋對解縉說:“朕與你義則君臣, 恩猶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

受到鼓勵的解縉內心無比激動,當夜就洋洋灑灑成就了一篇《大庖西室封事》,上奏朱元璋,毫不客氣地批評了朱元璋的嚴刑酷法、濫殺功臣之舉。

但愛惜人才的朱元璋並未動怒,只是將他的奏摺傳閱群臣,在百官中引起了一片驚呼。解縉見首戰告捷,又在幾天之後寫了一篇《太平十策》呈送上去,為朱元璋提供了一整套的治國方略。

朱元璋也算沉得住氣,表面上仍然沒有怪罪解縉,但在“為尊者諱”的高度集權的帝王時代,被人當眾揭短,始終是讓人不愉快的事。

於是,朱元璋策略地將解縉調任監察御史,希望他能學會收斂。

但解縉並沒有體會到老朱的良苦用心,一味地剛秉正直,鋒芒畢露,得罪不少大臣。

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在洪武二十三年,找來解縉的父親解開,吩咐他帶兒子回家“繼續進學,10年後回朝大用”。

就這樣,解縉因自己的少年輕狂遭遇人生第一次“罷黜出朝”。

(朱棣劇照)

三、投奔朱棣展才華,主編鉅著獲恩寵。

洪武31年,解縉受命在家“進學”已有8年,突然傳來朱元璋去世的消息。正待他啟程進京舉哀之時,其母也撒手人寰。解縉強壓內心悲痛,還是急忙趕往京城。

但此時的解縉乃一介百姓,根本沒有資格為朱元璋弔祭。於是,當初被他彈劾的官員袁泰,以“母喪未葬,喪失人倫,違逆皇命”為由,在朱允炆面前告瞭解縉的御狀。

由此,解縉被“發配充軍, 徙三千里”,來到了甘肅臨夏北部的河州衛,做了一名戍邊小卒。後來在禮部侍郎董倫的幫助下,才被朱允炆諭召還京,成為待詔九品官職。

不久後,“靖難之役”爆發,朱棣上位,解縉也迎來了人生的一大轉機,並由此青史留名。

朱棣登基時,因方孝孺至死不願為他書寫《登極詔》,待詔的解縉,成為了最佳人選。因擬詔有功,解縉從待詔九品官,一下擢升為正六品官,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入主文淵閣,成為朱棣身邊的內閣大臣。

解縉的才華,同樣得到了朱棣的賞識,被任命為《永樂大典》的主編,完成了歷史上第一部“百科全書”,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至高地位。

(朱高煦劇照)

四、稟性難移得罪權佞再遭貶,深陷政治鬥爭終被殺。

解縉在成為朱棣身邊的紅人後,經常為他出謀劃策。一日,朱棣開列了一串朝臣名單,讓解縉據實對他們一一點評。解縉又犯了老毛病,老老實實地將他們各自的優缺點寫了出來。由此,不但得罪了一干大臣,還就此為自己的悲情結局埋下了禍端。

一天晚上,幾位大臣聚在一起喝酒,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不滿解縉在朱棣面前對自己的評價,故意做對聯諷刺他:“洞中烏龜,頸長殼硬矮拍拍;塘裡水鴨,嘴扁腳短叫呱呱。”

解縉馬上回擊,出了一個上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邀請紀綱作對。一介莽夫的紀綱,當然無法作答,解縉隨即說出了下聯“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狠狠地將紀綱奚落了一番。

沒想到,這段插曲,竟為解縉招致後來被雪埋的後果。

實際上,解縉最大的錯誤,是捲進了皇權鬥爭。

永樂三年,朱棣詢問解縉關於皇儲人選,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解縉建議立嫡長子朱高熾。而朱棣卻有心立次子朱高煦,此事引發了朱高煦對解縉的強烈不滿。

後來,朱高熾果然被立為太子,而朱高煦被封為漢王。

(紀綱劇照)

朱高熾的表現,一直令朱棣不滿。而朱高煦卻隆寵優渥,甚至超過了太子。直率的解縉又給朱棣上奏“啟爭也,不可”。此舉徹底惹惱了朱高煦,他將自己未能成為太子的原因,全部歸罪在解縉身上。

終於,解縉再次遭貶,降為廣西布政司參議,後又貶往交趾。

永樂八年,解縉回京奏事,恰逢朱棣北征未歸,解縉就偷偷地覲見了太子朱高熾。一直緊盯著解縉的紀綱,得到消息後,告訴了朱高煦。

朱高煦在朱棣面前向解縉打出了致命一擊:“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

於是,紀綱在得到朱棣的授意後,將解縉打入大牢,並將他關押了5年之久。

永樂十三年,朱棣突然提出查看囚冊,發現解縉仍赫然在列,輕輕問了一句紀綱:“縉猶在耶?”

心領神會的紀綱,馬上把解縉從死牢裡提了出來,好酒好肉地招待了他,直到他爛醉如泥。最後,紀綱指揮錦衣衛將解縉埋在雪地裡。

一代奇才解縉,就這樣沉在醉鄉中, 靜靜地死去了,時年47歲。


張生全精彩歷史


解縉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當然這三大才子裡沒有唐伯虎,除解縉外,還有楊慎及徐渭二人。

這三人被公認為博學多才。

解縉是明初的才子,朱元璋曾經對其評價很高,而朱棣後來重用瞭解縉,只是解縉的結局有點慘,最後被埋入雪堆凍死。

這到底是為什麼?曾經的寵臣,為什麼轉眼間走了陰間?

解縉學問沒得說,但情商有點低

(劇照)

解縉是個天才,出生在書香人家,從小被人稱為“神童”,七歲能寫文章,背書過目不忘,聽課能完全複述,在十二歲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了。

十八歲時,解縉就高中“解元”,次年,高中進士。對於這樣的年少英才,朱元璋很賞識,經常帶在身邊,有一天,朱元璋對解縉說道“我和你從道義上是君臣,而從恩情上如同父子,你應當知無不言。”原文是這樣的:

“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明史.解縉傳》)。

聽到大BOSS這樣說,解縉很激動,第二天,就寫了一篇“萬言書”,內容是主張簡明律法、並賞褒善政。朱元璋看了這個“兒子”寫的,很高興,大為讚歎。

(朱元璋)

接下來,這小子有點驕傲了,有點狂了,趁熱打鐵,寫了《太平十策》,其中對於兵部的情況大篇幅描寫,說兵部官員有點翫忽職守,這哪行啊?兵部尚書沈潛氣壞了,馬上向朱元璋遞上了摺子,意思很簡單,解縉誣告我們兵部。

朱元璋派人一查,也沒發現人家兵部什麼大的問題,於是解縉被貶官任了江西道監察御史。

從這事情可以看出,才子是才子,但情商不太夠用,關於兵部,你一個剛當公務員的小夥子懂多少?那些老油子一不小心就會抓住你的把柄,會讓你滾出京城的。

解縉有點高估自己和朱元璋的關係了,同時也有點低估那些部長們的能量了。

如果只是這樣,也許解縉不算大錯,畢竟剛當官不久,犯點小錯,完全情有可原,但後面的行為,直接讓朱元璋大發雷霆,將解縉直接打發了回去。

什麼事呢?

熟讀明史的人都知道,因為胡惟庸一案,韓國公李善長被牽扯了進去,因而被朱元璋處死,解縉不知道哪個神經錯亂了,直接代郎中王國用上疏為李善長辯冤。這是大忌,大老闆要收拾李善長了,你解縉多事幫別人寫辯解奏章,這不是找死的節奏嗎?朱元璋鼻子都快氣歪了。

(解縉書法)

事情還沒完,他又代御史夏長文革疏《論袁泰奸黠狀》,歷數人家的各種罪過。老袁後來受到了懲罰,但也為此懷恨在心了。

是解縉的才華好,還是字寫得好,為什麼這些人找他幫忙呢?原因沒有其它,因為朱元璋對解縉比較賞識嗎,別人是赤裸裸地在利用,而解縉是心甘情願地接受利用,也許,如此才顯得他有價值。

通過這幾件事,朱元璋想了又想,最後認為解縉還是有點嫩,還需要沉澱,於是有了把解縉解職回家的意思。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召解縉父親進京,對他直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

什麼意思?老解,把你兒子帶回去,十年之後再來吧,也許那時候他更適合當官。

就這樣,解縉只好隨父迴歸吉水,成為了朝廷裡的笑話。在老家八年,他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刪定《禮記》。

通過解縉和朱元璋的相處,以及他所做的事情,可以發現,這是個智商很高,但情商有點低的人,這讓他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波折。

永樂皇帝朱棣重用解縉,但解縉犯了致命的錯誤

(朱棣)

朱元璋死了,解縉來弔唁大領導,新皇帝朱允炆準備重用,結果他得罪過的袁泰說了壞話,於是解縉被派到了河州(蘭州附近)做了個小官。

還好,過了幾年,後來禮部侍郎董倫說了不少好話,於是解縉又回到了京城。

當朱棣上了位後,解縉並沒有被忽略,而是先進了內閣,一年後成了內閣首輔。其後,解縉組織人寫了《太祖實錄》、《列女傳》,還有《永樂大典》。可以說,解縉的春天真的來了。

但是,學問大的人大多自負,太自負的人,總是情商不高。

公元1405年,朱棣問到了立儲之事,這事是朱棣的家事,人家可以問,但你回答可要千萬仔細。

朱棣的本意是要立次子的,因為長子腿有點問題,而且也沒有遺傳他英明神武的基因,所以朱棣更偏向於朱高煦。但問解縉該立誰時,解縉大膽推薦了長子朱高熾,理由是:“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

啥子意思?古來立長不立幼,若違背,可能會亂,這是有歷史前車之鑑的。

(解縉)

聽到這樣的話,朱棣有些不高興了,但是聽到解縉說了下一句話“好聖孫”後,朱棣點了點頭,因為朱棣確實喜歡孫子朱瞻基,可以說為了孫子上位,朱棣選了長子當太子。

但是,從此之後,朱高煦是恨死解縉了,你解縉算哪根蔥啊?管我家事。因此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朱高煦就瞅準了說解縉的壞話。畢竟兒子比大臣親,慢慢地,朱棣也有點看不慣解縉了。

朱棣因為對朱高煦有點歉疚,所以對這次子的補償就多一點,有時候甚至超過太子的賞賜。這下解縉就看不下去了,上前勸阻。這是人家家事,你這樣勸,不是找事嗎?

果然,朱棣大發雷霆,說解縉挑撥人家骨肉親情,開始冷淡解縉。朝廷裡總有人等著落井下石,何況還有一個想當皇帝的王爺呢!

於是乎,解縉開始走了下坡路,被一貶再貶,最後竟然貶到了交趾(今越南),這到哪說理去?

公元1410年,解縉入京奏事,朱棣剛好不在家,解縉就去拜見了太子。太子沒見著,還惹了一身騷。因為事情傳出去了,朱高煦趁機向老爹說道:“伺上出,私現太子,徑歸,無人臣禮!”啥意思?皇上不在,私自拜見太子,這是沒有禮儀啊!

朱棣為此大怒,他怒的是,你解縉要幹嘛?難道要和太子商量如何上位嗎?因此,下令將解縉關到監獄裡。

公元1415年,朱棣問管監獄的紀綱:“縉猶在耶?”(這人還活著呢嗎?)

紀綱很聰明,知道朱棣的意思了。於是,用酒將解縉灌醉,然後拖到積雪中埋起來,解縉不久就凍死了,而這個時候解縉僅僅四十七歲,好可惜!

解縉的死,和他自己有關,智商高,情商低,是他有悲慘結局的根源。而對“皇室立儲的大事”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他致死的顯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