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道友留步”为何能忽悠许多人?真正厉害的其实不是他

申公豹“道友留步”为何能忽悠许多人?真正厉害的其实不是他

闻太师兵败身亡之后,纣王下诏,命令三山关总兵邓九公率领二十万大军奔赴西岐,务必剿灭叛逆,重振军威。

邓九公刚接到诏令,就有一位奇人前来投靠。此人长相丑陋,身材矮小,口气却很大,仿佛只要他出马,西岐指日可定。

事实上,这矮子确实有异能。他乃是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徒弟土行孙。他登场后,一度横扫西岐阵营,无人可敌。就连杨戬初一交手也被他生擒活捉!

只是,惧留孙乃是阐教玉虚宫十二仙首之一,为何他唯一的徒弟土行孙不投靠西岐,反投靠商营呢?

书中有交代,土行孙叛门,关键是被申公豹忽悠。

那申公豹为何要忽悠土行孙呢?

原文说得明白:“申公豹知闻太师绝龙岭身亡,深恨子牙;往五岳三山,寻访仙客伐西岐,为闻太师报仇。”

在世人面前,尤其是在截教仙人面前,申公豹一向扮演小肚鸡肠的反骨仔角色。因为嫉妒姜子牙,于是把搞破坏当成自己毕生事业。

那土行孙为何会被申公豹忽悠呢?

土行孙初见申公豹,颇有警惕之心。当被询问是谁时,土行孙不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老师是阐教,是截教。”当听到申公豹是阐教时,土行孙放下心来,说出自己乃是惧留孙弟子。

然后,申公豹使出惯常招数,说土行孙仙道难成——事实上土行孙修行已经百年,依然没有修出元神,比姜子牙还要愚钝——只好修个人间富贵。

申公豹“道友留步”为何能忽悠许多人?真正厉害的其实不是他

土行孙也有自知之明,闻言深以为然,就问如何才能得到富贵。申公豹表示,自己愿意修书一封,推荐土行孙前往三山关邓九公处,必定可以披蟒腰玉,享受人间富贵。

土行孙大喜,盗了师父的捆仙绳,下山而去。

从表面看,土行孙叛出师门,投靠商营,完全合理。毕竟外有申公豹引诱,内里土行孙又贪图富贵。故二人一拍即合,从此同流合污。

只是,若我们细细推敲,就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不少漏洞。事情的真相,远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先说申公豹“往五岳三山,寻访仙客伐西岐,为闻太师报仇。”一事。

按照文字上的意思,申公豹那是真恨姜子牙,真怜闻太师。

只是,若申公豹真的想搞垮西岐,搞倒姜子牙,真心想为闻太师报仇,那他应当到三山五岳当中寻访一些真正厉害的人物,比如说闻太师的师父金灵圣母,师祖通天教主。找个阐教三代弟子土行孙,算个啥事?

土行孙一度横扫西岐不假,那是因为西岐阵营只剩下一伙三代小辈。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最终,杨戬请来土行孙师父惧留孙,轻轻松松就将土行孙生擒活捉。

若申公豹请来的是真正的截教大能,比如说金灵圣母一流人物,情况将会如何?

那西岐阵营将全面崩塌!

除非老子、元始天尊再一次下山。

只是,老子、元始天尊也是要面子的。此前因为三霄已经下山了一次,若再度下山,作师伯的面子往哪里搁?毕竟小师弟通天都没出面,自家身为师兄一而再出场,实在难为情。

结合此前分析我们知道,申公豹乃是元始天尊打入截教内部的一枚棋子。申公豹的重要目的,是在对阐教最为有利的时间下,将截教仙人引诱出山。在杀十天君与杀三霄的事件上,申公豹就功劳极大

申公豹“道友留步”为何能忽悠许多人?真正厉害的其实不是他

闻太师死后,截教一口气死了五位大罗金仙,十二位金仙,损失惨重,可是阐教方面也损失不小,玉虚宫十二仙首全部都修为被废,沦为凡人,短时期内都必须闭关恢复修为。

因此,当时的西岐阵营看似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但是,一旦遇上截教金仙以上强者,阐教方面很难给出相应支援。

在十二仙首养伤的几年间,申公豹既要引诱一些人前往西岐,推进封神大战,又要避免截教高手前往西岐,打乱元始天尊的既定部署。

于是,让阐教三代弟子投靠商营,就成了申公豹与元始天尊的最佳选择。

毕竟,阐教高层对这些被忽悠的叛徒们使用的神通与法术,都了如指掌,对于如何应对,也一清二楚。像惧留孙这种师父,更是对徒弟留了一手。就算修为被废,土行孙也逃不出惧留孙的手掌心。

杨戬找上门说,土行孙已经叛门时,惧留孙一脸惊骇模样。其实,对于这事情,惧留孙必定心知肚明。

申公豹乃是在飞龙洞口说反土行孙,土行孙又盗走了惧留孙唯一法宝捆仙绳,并且一走就是数月。就在洞中打坐修炼的惧留孙说自己对这事全不知情,这可能吗?

绝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就是惧留孙早就接到了元始天尊的密令,让他配合申公豹行动,放土行孙下山。

类似的故事在之后一段时间一再上演,比如申公豹说反殷郊、殷洪,真相与此类似,都是阐教高层刻意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