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晚唐灭回鹘、张议潮献河湟、张议潮接连击败吐蕃都发生在从会昌中兴到大中暂治这段晚唐国力回升期。但是这种国力回升期从大中九年东南军乱开始就已经终结,自此之后唐朝就开始一直衰落直至灭亡。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繁华的唐朝

一、北灭回鹘

会昌三年(843)三月一日,离开大唐23年的太和公主终于回到了长安,唐武宗率领百官在章敬寺前迎接,太常寺派出了长公主的仪仗来迎接她,群臣更是列队欢迎。然而公主的心情却是悲喜交加甚至是凄凉万分的。她先是进宫拜见了太皇太后郭氏。郭氏是郭子仪的孙女,是《醉打金枝》中郭暖与升平公主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唐宗,唐宪宗死后,她的儿子唐穆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唐武宗是唐穆宗的儿子,郭氏也就是大皇太后了。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太和公主绘图

从郭氏那里出来,太和公主又入太庙向已逝的父亲唐宪宗和哥哥唐穆宗的神位谢罪。然后来到大明宫光顺门,换下盛装,除去头饰,痛哭流涕,自言辜负了朝廷,没有完成和亲任务,请朝廷降罪。唐武宗派人安慰他的姑姑,并晋封她为定安大长公主。太和公主回宫那天,武宗命令大臣写诗留念。于是《全唐诗》中留下了许多首题为《太和公主还宫》的诗,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李频的诗“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唐武宗绘图

历经坎坷的太和公主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本来可以安心过几年平静安逸的日子,然而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极大地伤害了她的身心,返回长安不久就去世了,时年四十上下。太和公主是唐与回鹘的最后一位和亲公主,她见证了回鹘汗国的崩溃。回鹘其实就是回纥,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改名为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唐德宗绘图

长庆元年(821)五月,唐穆宗将自己的妹妹太和公主下嫁给回鹘崇德可汗。太和公主到达回鹘牙帐后,崇德可汗为她举行了隆重的换胡服和册可敦的大礼。可以说,太和公主下嫁之初颇为风光,和亲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好景不长,太和公主很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首先,回鹘崇德可汗在公主嫁过去三年后就去世了,太和公主又下嫁给崇德可汗的弟弟昭礼可汗。其次,回鹘在与吐蕃的战争中败给吐蕃,国力消耗很大。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太和公主雕像

很快,回鹘汗国国内出现饥荒、瘟疫,周边小族黠戛斯趁机占领回鹘城,盛极一时的回鹘汗国瞬间土崩瓦解。黠戛斯自认是汉将李陵之后,与李唐皇室本为一家,于是派人送太和公主归唐,中途被回鹘残部乌介可汗劫持。面对回鹘汗国的崩溃以及太和公主的失联,唐武宗也在积极营救。回鹘部族向南迁徙直逼唐朝边境,唐武宗在西北边境积极布防,先后派陈许步军3000人、郑滑步军3000人,让他们在太原屯集,向北可以驰援大同军,向西可以救援河西。这样对于回鹘部众南迁引发的骚动可以积极防御。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古代骑马的军人

昭礼可汗的弟弟自立为乌介可汗,他们挟持太和公主后,以太和公主的名义请唐朝对他进行册封。唐武宗想起回鹘曾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就册封乌介为可汗。册封后,乌介仍不满足,不断地向唐朝提出借粮、借兵的请求,希望唐朝帮助他复国。此时的唐朝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盛唐,所以不可能满足乌介的种种要求。乌介得不到满足就不断地骚扰唐朝边境,唐武宗运筹帷幄,对回鹘残部进行了有效打击。因唐朝国力有限,所以唐武宗对这次打击极为重视。

唐朝为什么要灭了回鹘?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太和公主回唐吗?

唐武宗绘图

这次打击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划周密,部署严明。在抗击回鹘问题上,经过了朝臣的深入讨论,虽有积极与消极两派之争,但是经武宗裁决后,双方意见基本得到统一。军队的调动、将帅的任命基本得到统一,避免了领导集团因言论不协调而妨碍作战计划的贯彻执行;军队调动、将帅任命、后勤补给、进攻时间和途径乃至各种应急措施,都在宰相李德裕的精心策划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确保了战役的顺利推进。二是充分利用了少数民族的力量。唐朝北部边疆的沙陀、吐谷浑、突厥、党项、奚、契丹、室韦诸部族,长期苦于回鹘的抄掠,积极主动地配合唐军作战。战争进展得很顺利,乌介可汗仅率3000人逃走,后来被部下杀死,回鹘亡国,回鹘部族离散。同时,唐武宗抢回公主,由军队护送公主返朝,就这样公主回到了阔别23年的长安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