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是怎么回事?

农人答农事


水稻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是立枯病所致,育苗期间最容易发生的有青枯病,立枯病,绵腐病,恶苗病。 下面以我第一年种植水稻失败的教训来跟大家详细剖析种植水稻遇到的各种问题

1、怎样选购水稻品种

选好水稻品种是水稻取得高产稳产重要的环节,第一要看的是种子经销商是否有全面合乎标准的经营许可证,第二要选择在种植区域内经过两年以上推广并被大多数农户认可的品种,第三要选择中矮棵品种减少倒伏的概率,第四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2、做好种子包衣

水稻种子包衣是一项新型的高新农业技术,在北方是近十年以来逐渐才得到普及的,进行种子包衣对防治病虫害,提高抗病率,种子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和提高产量都有显着的效果。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对种子包衣剂的药品名称在这里不详细叙述,要选择有知名度在当地农户中有口碑的品牌使用。,因为种衣季的特殊性,拌种过程当中是越快越好,越均匀越好,当地销售种衣剂的农资商店都有销售拌种机器。如果当地没有这种机器,在人工作包衣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准确的使用剂量和快速的搅拌,不要偷工减料。

3、要准备专门的浸种器具

浸种之前把器具做好消毒,先在器具里边放用水量的1/3,然后按浸种的比例把事先准备好的浸种药用桶稀释好,为了确保水稻芽率迅速齐全,可以按农资部门指导放一定比例的芸苔素,稀释好以后倒入容器里和水一起不停的搅拌,一定要使用干净的井水,禁止使用河泡的死水浸种。

浸种的水要一次加够,浸种药和水充分搅拌均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种子放入容器里边,为了数量精确把种子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网袋里,每个袋子的重量一致,方便在使用的时候无论是大棚还是小棚,按照自己的要求只查袋数即可。浸种的水面要高于种子30至35公分左右。

我第一年种水稻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我在浸种的时候没有放浸种药,因为没有经验,静愚蠢的认为既然经过种子包衣就没必要放浸种药。

4、育苗

种植水稻的过程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催芽和播种的时间一定要安排好,不要等水稻出芽了这边苗床还没有做好,水稻催芽80%露白即可播种,在播种的头一天晚上,一定要把种子从催芽机里挪出来放到催芽室里散热,一方面控制生长。一方面和野外的大棚温度接壤过度,避免从催芽机里直接接触苗床地面因温度不适而感冒

无论种地多少,催好芽的种子一定要在一天之内播完,种地比较多的可以分批次育种和播种,现实当中有个别农户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让刚露白的种子及时落地,导致水稻芽生长过长,一是用机器播种的时候会把过长的水稻芽子切断,第二点是就算你用手杨到苗床上,也会因为过长的水稻种子消耗养分过多影响拱土的能力,导致稻苗参差不齐

我第一年种水稻失败原因之二,是因为稻种已经完全达到播种状态这边苗床没有做好,没有及时把种子从育芽室搬出进行温度管控,虽然种子在育芽室多呆了一天时间,导致种子100%全部出芽并伸出稻壳。

5、出苗后的管理

正常情况下种子播下第六天就陆续拱土出苗,到第十天时就基本出齐进行接膜处理,接膜以后如果发现上土过厚有稻苗顶土盖的现象,必须立刻进行处理,不严重的话,可用柳条或者竹竿把土盖轻轻敲碎,农资商店也有卖这种手持的手推滚子,可以在早晨趁土壤潮湿的时候轻轻地用滚子一推,土盖既碎落地,稻苗立刻露出。

播种之前底水一定要浇透,测定是否浇透的标准,地表面没有存水,用手指稍微触摸地表面明显感觉到有出水的迹象。只要达到这种程度,从播种到出苗两周之内不用浇水,但也一定要根据自己育苗地理位置高低和稻苗长势情况而定。观查稻苗是否健康的最好方法,早晨八点钟以前会看到每片叶尖上都顶着一颗水灵灵的露珠,如果没有就要做出不健康的分析判断。

6、如果发现稻苗有枯萎现象并且一拔就断,有可能出现了青枯病

出现青枯病的原因主要有棚内低温多湿,光照不足,苗床调酸不佳,播种量过大几种原因导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立刻采取措施,禁止发生蔓延。对于治疗青枯病的药剂,我在这里不做推荐, 以当地农技人员和农资销售部门的指导下使用为最佳办法

我第一年种水稻失败的原因总结是,浸种的时候没有对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处理,种子露白以后没有及时播种,导致种子拱土能力差又因为心急而浇水,综合这几种原因,最后出现一开始稻苗打柳,后来像马蹄窝一样的枯黄致死,恶苗病也紧随其后接重而来,最后经过部分重新购买稻苗和邻居们帮忙把剩下的稻苗给我,到秋天别人家每垧地打八吨水稻,我经历各种哭笑不得的努力,也只打了不到六吨水稻,总算没有赔上本钱。我之所以把我第一年种水稻失败的原因说出来,是想给刚尝试种植水稻的朋友一点提示,方便大家少走弯路。

我是农家三姐,认准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坚持,认真学习,诚恳的和有经验的人请教,都会不断的成长,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姐118农家三姐


水稻秧苗出苗后感染立枯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种子消毒。

二,秧田施足,腐熟的农家肥。

三,平整秧田,播种后,泥将踏谷,

四,播种后晒田,一叶一心复水。

五,复水施肥,防止稻蓟马危害。


做自已想做


水稻出苗之后 秧苗枯萎,容易拔断,很可能是感染了立枯病、青枯病或者绵腐病了。而且,这三种病害在苗床或者南方的直播田是很常见的病害。对水稻秧苗的根系和茎基部有着较为直接的不利影响。

1、立枯病。立枯病是我们北方苗床育秧期间常见的病害,特别是在秧苗2.5叶期的时候是立枯病的高发时期。对于立枯病来说,一方面是立枯病病菌在土壤中繁殖和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不科学的苗床温度、水分和养分管理造成的立枯病病菌对秧苗茎基部和根系的侵染。可以说,水稻秧苗患立枯病,80%是人为管理不善引起的,20%是天气条件不良引起的。

对于苗床立枯病的防治来说,主要有几个要点。一是正常的通风,降低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特别是在低温、寡照的天气条件下,仍需要每天保证一定的通风时间,降低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二是科学的浇水。水稻在大棚育秧期间对水分并不是很敏感。有时候适当的干旱反而有利于秧苗的根系生长以及降低徒长的风险性。我们可以采取“三看浇水”的方式来进行水分管理,既床土发白、心叶卷曲以及早晚叶尖不吐水为需要浇水的标准;最后是养分的供给。水稻秧苗在育秧期间会多次浇水,苗床的养分随着浇水会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很容易造成秧苗离乳期也就是2-2.5叶期期间的养分供给不足,降低秧苗的抗性。所以,在离乳期需要适当的通过撒施肥料或者喷施叶面肥的方式补充养分。

2、青枯病。青枯病的外观表现与立枯病有些类似,也会出现农民朋友所说的“马蹄坑”。但是青枯病的发病机理和立枯病是截然不同的,而且青枯病的防治只能通过人为的水肥温管理,是不能通过药剂来防治的。并且,一旦发生了青枯病,在苗床期间就不会有改善的可能性,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药剂使用来改善。只能是移栽之后在本田里逐渐的恢复。

青枯病的发生,从原理上来讲是细胞脱水导致的,也就是说在长期的低温、寡照天气情况下,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受限。突然间的晴天造成棚内的温度急剧升高,秧苗的蒸腾作用突然变强,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不能满足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需求,从而造成的细胞脱水情况发生而出现青枯病的症状。所以,防治青枯病最主要的还在于温度和水分的管理,低温、寡照的天气情况下能够保证一定的通风量是防治青枯病的最有效方式。

3、绵腐病。绵腐病的表现主要是在苗床或者田面的表层出现一些白色的菌丝,主要的发病原因还是低温以及土壤含水量过高造成的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对秧苗进行侵染,使得秧苗感病,根系生长受限。针对绵腐病的防治主要是通风、散墒,降低土壤表面的湿度,创造不利于绵腐病病菌繁殖和活动的条件。

对于立枯病和绵腐病的药剂防治来说,主要就是以瑞苗清、甲霜 恶霉灵以及纹弗这几种药剂作为主要的防治药剂。可以说,这两种病害防治的药剂种类还是比较少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食粮作物,但是目前在全国各稻区生产中普遍存在秧苗品质差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病秧、弱秧。尤其是近年来旱育秧立枯病成为旱育稀植技巧的最大障碍,正常条件发病率15%左右,因为气候、管理等方面的起因,毁灭性发病也履见不鲜。该病害是由于受多种不利环境的因素影响,导致秧苗的抗病能力降低,从而被镰刀菌、立枯兹核菌和稻蠕泡菌等乘虚侵入所至的苗期病害

 

水稻立枯病死苗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苗后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

发病时期

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

危害症状

芽腐

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

针腐

多发生于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有时叶鞘上生有褐斑,病根也逐渐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成片发生与死亡。

黄枯、青枯

多发生于幼苗2.5叶期前后,病苗叶尖不吐水,叶色枯黄、萎蔫,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叶片打绺。在天气骤晴时,幼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水稻立枯病烂秧

发病原因

气候条件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发展。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病害发生加重。

侵染循环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主要有半知菌亚门瘤座菌目镰孢菌属Fusarium oxysporium Schelcht(尖孢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 Sacc.(木贼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 App. Et Wr.(茄腐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cheld(串珠镰孢菌)及无孢目、丝核菌属的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立枯丝核菌)等,还有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菌属的Pythium spp. (腐霉菌) 等真菌。镰孢菌一般以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为害。丝核菌则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中和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幼苗间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秧苗素质

丝核菌和镰刀菌等水稻立枯病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均为弱寄生菌,一般能在水中或土壤内营腐生生活。这类病菌致病性不强,它们一般不宜侵染健壮的幼苗,只有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弱、抗性降低后,各种弱寄生菌才得以乘虚而入并传播蔓延。因此,秧苗素质差、生长弱、抗病抗逆力差是发生立枯病的直接原因。

综合防治

防治立枯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1、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应在气温稳定通过6℃ 时播种,不要盲目抢早。从理论上讲,播种密度以300 g/m2为宜。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使用插秧机等原因,往往会加大播量,即便如此,播种量也绝对不能超过500 g/m 。

3、苗床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4、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做到前保(出苗前保温)、中控(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后炼(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C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最好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浅色夏沫LI


理进行防治,常用的成分有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咪鲜胺、恶霉

灵等成分的种衣剂。

   幼苗期

  幼苗期的水稻主要受杂草的危害,在水稻播种后第7~10

天会有第一个出草高峰,杂草以稗草、鸭舌草为主,千金子的发生还会晚3

天左右;第二出草高峰在播种后第20天左右,以阔叶杂草和莎草为主。 

幼苗期的杂草防治,可以通过苗前封闭与苗后茎叶处理。苗前封闭以30%丙草胺(加安全剂)100毫升处理,注意要在水稻催芽后播种,

保证水稻有根系吸收安全剂。苗后处理针对稗草,可以选择25克

/升五氟磺草胺(商品名:稻杰)、

4%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或者双草醚或

27.5%二氯·双草醚,后两者注意使用时期,要在幼苗较大

后施药,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前两者兼治部分阔叶杂草。  1

、千金子 

选择10%氰氟草酯(别名:千金)水乳剂或者乳油剂型防治,前者

更环保。  2、 黑条矮缩病: 

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其传毒介体主要是

白背飞虱。水稻

发病后典型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

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蜡白色,后变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须根、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剑叶或上部叶片可见凹凸的皱折,一蔸中有

1根或几根稻株比健株矮1/3

左右,半全穗。  水稻感病期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秧苗期和本田初期,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2~6

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 

【防控措施】:主要通过防控白背飞虱控制病害发生。选用25%噻

嗪酮SC、50%吡蚜酮

WP

、80%烯啶·吡蚜酮WDG

等进行防控。直播田在播种后7~10

天用药。   

分蘖期拔节期  1、二化螟

  水稻分蘖期,第一代二化螟开始危害水稻。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

枯鞘,3

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

  【防治方法】:二化螟的防治注意结合农业防治技术与药剂防治。

早春提早灌水翻耕,

在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灌水淹没稻桩3-5天,能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减少发生基数。当枯鞘丛数达到5%~8%

时,可以采用药剂防控。选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产品,并配合速效性好的产品,可以到达最佳防控效果。建议: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10-15毫升/亩

(活性成分2-3克/亩田),或者100

克/升阿维菌素·氟虫双酰胺SC,一般用

2-3次,对于抗性强的地区需要组合杀虫单SP,

阿维菌素EC,阿维菌素·毒死蜱EC等使用。

  大龄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和莎草:这时的大龄禾本科杂草主要是稗草和千金子,防治难度大,需要增大五氟磺草胺(别名:稻杰)

、氰氟草酯(别名:千金)、噁唑酰草胺(别名:韩秋好)等产品的用量进行防治。对于大龄阔叶杂草和莎草,可以用




农人苗族小杨


水稻出苗后秧苗枯萎,拔后容易断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

苐一,苗床干旱,营养缺失。

水稻出苗营养全是由米粒供给,若米粒营养供给怡尽,断奶肥或基肥跟不上,或苗床干涸,无法生根,就会造成秧苗枯萎。解决办法,要保持苗床湿润,以供营养调配。

苐二,土传病害,立枯病。

苗床用地病菌侵蚀,造成秧苗整块枯萎,如不及时防治,损失惨重。防治方法用恶霉灵或甲霜恶霉灵或超能绿叶或爱苗,进行杀菌防治。同时要浇足水,掺兑生根剂,吸收营养,生根快长。最根本的防治方法是每年置换育苗用地,以防土传病害发生。

苐三,虫害也会造成秧苗枯萎。

在准备苗床时,没有施药防治虫害,造成蝼蛄或金针虫等害虫的啃食根茎,造成秧苗断损,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用辛硫磷或敌百虫或毒死蜱等兑水泼浇。

水稻秧苗枯萎病,无准就是肥丶病丶菌丶旱丶虫造成的。若另有高见,请赐教分享。


用户53375021957


您好!水稻苗期秧苗枯死是种植水稻过程中,令农户“头疼”的问题,引起秧苗枯死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播种问时间、播种温度、播种深度、天气、肥害、病害等等,

为什么会秧苗会枯萎,下面给大家详细说说。

水稻苗期容易感染的病害主要有3种,分别是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根据种植区域不同,发病情况会有差别),这3种病害都能造成秧苗枯死,具体来看。

一、恶苗病水稻恶苗病是苗期时很容易感染的一种病害,发生面积广泛,我国南北稻区很多地方都会发生,水稻感染恶苗病后,主要表现的症状有3点:

1、死苗感染恶苗病的稻株,会出现干枯现象,随着病害的加重,稻株逐渐出现死苗情况。

2、徒长恶苗病出现旺长是很重要的一种症状,因此有人又把恶苗病称为“徒长病”,一般情况下,患病的稻株相比正常的稻株能高出1/3左右,观察根系,有发黑情况出现。3、倒生根感染恶苗病另外一个症状,就是会出现倒生根,不仔细观察,患病植株和正常的植株基本上一样,所以,倒生根不易被发现,有些甚至到20-30天内才出现枯死。

水稻恶苗病发病原因也有多种,常见的比如播种时种子携带、田间残留的病残体以及高温多的雨的天气等,都是恶苗病的发病因素,因此农户们要做好预防和防治措施,建议预防为主,如果田间一旦发病,喷施药剂能起到控制作用。

1、播前拌种(浸种)不论是直播稻还是育秧时,在播前给种子拌种(浸种)是预防恶苗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浸种药剂可选择多菌灵、咪鲜胺,拌种药剂可选择咯菌腈、戊唑醇。

2、控制如果田间已出现恶苗病,要及时打药控制,越早越好,可用药剂多菌灵、咪鲜胺等。

二、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在水稻苗期时,发生比较普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水稻立枯病的症状,如果只观察地上部门,可能不是很好辨别,主要观察根部,

其一,根部有霉层出现,这是判断立枯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其二,患病稻株的根部颜色为褐色;

其三,随着病害的加重,根部出现腐烂症状,最终导致死苗。水稻立枯病发生原因,常见有3点:

1、土壤立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所以土壤中携带病菌是很重要的发病因素,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等到第二年温度适宜后,开始危害。

2、种植不论是直播稻还是移栽稻,如果田间种植密度过密,立枯病的发生相对也会增加,当播种过密时,水分养分相互竞争,出现弱苗,容易感染立枯病。

3、天气如果遇到了连阴雨天气,立枯病的发生相对会加重,另外,低温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是早稻种植区域。针对立枯病,稻农们也是要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有以下3点:

其一,播种前给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用药剂有恶霉灵、甲霜灵等。

其二,合理密植,种植水稻不是越密越好,另外种植早稻时,如果温度低于10度,不建议种植。

其三,注意水肥管理,底肥、追肥以及排水灌水要把握好,稻苗生长越好,抵抗力相对就越强,越不容易感染立枯病。而当田间出现立枯病症状时,要及时打药防治,可用药剂有甲霜灵、恶霉灵或者甲霜·恶霉灵、甲霜.福美双等复配药剂。

三、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病害,是水稻常见的病害之一,从苗期时就可以发病,一直到抽穗灌浆期,影响水稻的产量。当水稻感染白叶枯病后,观察叶片,会发现有病斑出现,颜色为暗绿色,随着病害的加重,斑点会变成长条斑,颜色也会变成白色或灰白色,严重的情况下,秧苗直接枯死。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原因,主要有2点,

其一、种子自身携带病菌,

其二,田间残留的病残体,给了病菌繁殖越冬的场所。根据观察,不同地块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严重程度有区别,主要和以下4点因素有关:

1、高温多湿的天气。

2、氮肥使用过多。

3、种植时密度过密,通风性、通光性受阻。

4、长时间不晒田,根系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营养传输受挫。针对水稻白叶枯病,也要遵循遵循“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具体如下:

a、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B、合理密植,根据田间墒情、肥沃度、品种等决定种植密度。

c、注意晒田,田间不要一直灌深水。

d、合理施肥,尤其是氮肥不要过多,同时注意钾肥、磷肥的使用。如果田间已出现白叶枯病,要及时打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噻菌铜、叶枯唑、农用链霉素、菌毒清、代森铵、噻菌茂等,也看使用上述复配药剂,根据当地的抗药性决定。以上就是水稻苗期导致秧苗枯死的3种病害的详细介绍,希望水稻种植户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关于此,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一起讨论学习。


睇睇爱生活


大家好。小弟是一个小养殖种植户。种植水稻其实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种病害。 第一 :水稻容易受到低温病虫害的影响,水稻立枯病 在水稻2—3片叶子的时候,容易发生。发病时秧苗枯萎,容易拔断,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发病较重的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赤色霉状物。 第二:水稻苗瘟病,主要发生在叶子三四片时候,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色而枯死。 第三:水稻青枯病。这是立枯病的一种。秧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秧苗柔弱,抗病力低,遇低温和低温时段导致青枯型立枯病发生。 这些病只要注重管理,及时作出应对,各个地方都有药物应用的。可以弥补损失。谢谢。





爱珠Angel


主要是期间操作不当,水稻播秧基本都是要搭个塑料棚的,我这里坐标广西,别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主要是为了御寒,能让种子快速发芽成秧苗,枯萎很可能是你使用的肥料刺激性太大,把秧苗淹捏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期间开棚通风时间不对,这个必须在气温暖和时才能打开,与棚内温度差不多,否则秧苗会被冻伤。最好是气温高时一般是中午左右打开通风,下午根据气温而定重新关棚,后期调整关棚时间推迟,慢慢让秧苗适应


努力的小盘子


你说的应该是水稻立枯病,下面是农民伯伯的防治经验:

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

1、施用完全腐熟的肥料。处理好排水系统,避免地面潮湿。苗间距不能过密,以免造成地面不通风和光照不足

2、苗床消毒:恶霉灵1200-15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1500-2000倍液,与土壤相拌,进行消毒。

3、发病后药剂防治:①喷洒恶霉灵1200-1500倍液,不仅能够土壤消毒,而且还能促进植物生长,并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移动极为迅速。在根系内移动仅3小时便移动到茎部,24小时移动至植物全身。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②甲霜恶霉灵叶面喷施稀释1500-2000倍液,药效被土壤吸收,通过根系吸收,可移到叶缘,并发挥作用,且药效持久。促进作物生长,健苗壮苗:增强发根能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