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眾所周知,無論是老釣友還是新手釣友,都知道“要想釣的多,必須先打窩”的道理,只要釣位選的好,窩子打的正,不怕漁獲不夠好。當然打完窩之後,也要知道魚是否進窩了,方便進行下一步操作。不過如果釣友發現了以下這4種情況時,首先恭喜你!連竿上魚的機會來了,漁獲翻倍那都不是事!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野釣

1、魚星冒泡

可能不少釣友都會發現,在戶外釣魚的時候,釣點內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泡出現,其實那種水泡是魚進窩的信號,通常被釣魚人稱為魚星,而不同的魚種,它的魚星大小形狀都不一樣。比如鯽魚吐出來的魚星一般都為單個或者雙個,不僅如此,魚星它還是移動進行的,並不會固定在某個地方。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魚星冒泡

2、浮漂晃動

在前期沒有打窩之前,浮漂根本沒有任何動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浮漂突然出現左右晃動,其實這也是魚進窩的一種信號,可能是中上層魚兒遊動時撞線導致。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浮漂選擇

3、雜魚鬧鉤

在野釣中,雜魚鬧窩是一種避免不了的現象,也許釣友打窩之後,首先進窩的可能是小麥穗,小白條之類的雜魚,可過段時間等大魚進窩後,小雜魚也自然就會消停很多,所以不少釣友都認為:“雜魚不鬧,大魚不到”。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雜魚鬧窩

4、淺水水漾

魚進窩之後,最明顯最為常見的還是水面上的水漾,這裡的水漾指的是:魚在窩子裡邊翻水時,水面上會有細小的波紋出現,當然有這種現象出現時,說明釣點內的水不夠深,很淺。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跡象一、截口不斷

小雜魚全水層瘋狂亂竄,截口不斷,就算是餌料打的硬、黏,也一樣;因為魚的天性,就是大魚吃小魚,當大魚遊經小魚附近,小魚都會瘋狂的全水層亂竄,而且不停的鬧窩,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垂死掙扎;所以越是這時候,越要穩住,如果換硬黏餌還是一樣,那就該為跑鉛,如果有較粗的線組,不妨趕緊換上,可能下一口黑漂就是大魚吞鉤。

跡象二、雜魚消失

上大物的前奏,要看雜魚在哪裡,比如小雜魚突然間全消失了,沒有任何跡象,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食肉的魚類進窩了,另一種可能就是大魚進窩了,小魚紛紛逃竄。前者只要觀察一下水面有無魚泡、魚花,有的話則有可能是食肉魚進窩,如果沒有魚泡、魚花,那就極有可能,大魚已經進窩了。至於有些文章說的,大魚進窩水面會有魚花魚浪,那是夏季天氣悶熱時,才有偶然有的跡象,並不代表有魚浪魚花就一定有大魚進窩了。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跡象三、小魚鬧窩

釣點的小魚,鬧窩鬧的厲害,釣點不遠處時不時聽到翻浪的水花聲;這是野釣時,在水草較多的水域,大魚遊近窩點時,比較常見的情況,雖不知什麼原理,但是這種水花聲越大,說明魚越大,如果水花聲若有若無,估計魚也就比斤鯽稍大一些的體型。

野釣發現這三種情況要注意,很有可能是大魚進窩了,別錯失良機

跡象四、浮漂

釣魚人在觀察到浮漂慢慢地向上抬,再緩緩下降慢慢的移動,這幾種漂相都是大魚在窩內遊動的跡象,並且還有開始食餌的動作,因為魚吃餌的力度很大,不像小魚試探性的吃餌,在鉤餌旁才會慢慢吸食。大魚吃餌的目的很強,水樓卷著鉤餌向著魚唇,所以浮漂的動作較為緩慢。

注: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釣魚高手在介紹春季釣魚時建議大家選擇天氣晴好的時候出釣,或者是晚出門作釣,在水溫被曬得已經比較高的時候再下鉤作釣,這些理論看上去沒有破綻,絕大部分釣魚人都是這麼想的,甚至可以說95%以上的釣魚人都認為這樣做沒有問題,但是在實際垂釣的時候卻並沒有那麼好用,這都是因為這些人在釣魚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魚開口覓食的生活習性,在一天當中最熱和最冷的時候,都不是釣魚的好時候,而水溫溫差最小,相對穩定的時間段,才是連竿爆護的最佳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