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匠心物道 | 稻盛和夫: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在富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让孩子吃苦,让他们在舒适的环境中长大。在富裕的生活中,我们很难让孩子历经艰辛。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告诉他们塑造人格最重要的是经历辛苦,而且我们必须让这种想法根植于理性之中。

——稻盛和夫

匠心物道 | 稻盛和夫: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01

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老话说:“有钱难买少年苦。”

这句话上些年纪的人不知听他们的父母说过多少遍。年轻时的艰苦花钱也要去买,这是真理。塑造人格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

我们小时候一无所有,只有日本战败后被野火烧过的原野,所以我们无法逃避艰辛。我们那个年代,在战后一派萧条的社会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必须齐心协力,才能在一贫如洗的生活中生存下去。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怨恨逆境,不嫉妒别人,在互帮互助中生存下来。

学校郊游去不成,修学旅行也不能去,听母亲说“只能忍耐啊”,我简直要哭出来了,却只能克制。

包括我在内,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是这样长大的,没有一位同学走上歧途,大家的人生都很精彩。而现在的孩子却因为没有历经艰辛,所以稍微遇到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诉诸暴力。

历经艰辛在塑造人格方面就是如此重要

匠心物道 | 稻盛和夫: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02

“忍辱”、“禅定”提升心性

六波罗蜜的第四种修行是“忍辱”。人的一生中会遭逢各种境遇,其中不乏艰难困苦,

忍耐艰难困苦也可以提升心性。

第五种修行是“禅定”。我们总是在纷扰中度日,很少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周围环境嘈杂不堪,我们的内心也随之躁动不安。因此,我们每天至少有一次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安静地坐禅。这就是禅定。

如果很难做到的话,也不一定非坐禅不可。我们平时很容易发火,尤其在工作中,这时让自己的心情尽可能地平静,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提升心性。这是释迦牟尼教导我们的。

经过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这五种修行之后,就可以进入第六种修行,也就是了悟宇宙的“智慧”。这就是六波罗蜜的六种修行。

通过这六种修行提升心性并获得智慧,这就是通往开悟之路。如果我们谨记刚才说的这五种修行,那么人性一定会提升,作为人也会得到历练。

匠心物道 | 稻盛和夫:历经艰辛,人才能成长

03

将人生目的清晰地铭刻于理性之中

那么,心性提升、人格完善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通过经营企业进行自我修行。拼命经营企业成为一种修行,经营者的人性得到提升,必定会去想好事,做好事。于是因果报应的法则发挥作用,人生也好,事业也好,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此前我们只考虑自己的公司,一味地追求利润。可是,如果我们的心性提升,能够摆脱贪恋之心,就可以从更高的视点洞察全局。达不到开悟的境界也不要紧,只要尽量提升自己的心性,人格尽可能完善,我们就能够真正看清周围的事物。

比如,同行之间激烈地争夺市场份额。这是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为了让自己的公司尽量多得到市场份额,相互间争得你死我活。

如果心性稍微提升一些,经营者就能认清眼前的情况。我们经常可以清楚地看到某家企业在贪欲的驱使下看不清眼前的局面,于是我们预感到那家公司如此下去定会受挫,结果也确实如此。

所以,我从不强行争夺市场份额。看着其他企业受欲望驱使的状态,我们懂得自己的企业应该如何生存下去,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一来,我们的企业自然会硕果累累。

心性提升,就可以摆脱对贪欲的一味追求,看待事物的眼光就会变得清澈,能真正洞察一切。

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成名也好,发财也好,这些都不是人生的目的。心性得到提升,就会看清一切事物,知道自己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

从结果来看,我们同样会出名,会获得财富。可是,心性提高,人格完善,我们就不会因为功成名就而傲慢无礼、妄自尊大。这就足够了。

我所谈的这些内容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都是大家听起来耳熟或是隐约知道的。也许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之事。

可是,总觉得自己了解或是隐约记得是不行的。以为自己很清楚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对此置之不理,也是不行的。人这种动物往往被惰性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内容纳入理性中,时常反思一下,这是非常重要的。

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希望大家至少将这一点铭记于理性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