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在继位之后,为什么首先会逼死自己的生母?

阿斌的生活VLOG


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世人习惯称为康乾盛世,而雍正夹在中间,为康乾盛世的连续性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其功至伟,不过对于雍正得帝位种种阴谋论可以说有很大的市场,这当然是因为精彩的九子夺嫡胜利者必定会有人质疑,还有就是雍正的生母种种表现,让雍正很尴尬,也就有了雍正逼死生母的说法。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并不喜欢雍正,最疼爱雍正同胞十四弟胤禵

乌雅氏共生有3子3女,四阿哥胤禛是她所生的大儿子,十四阿哥胤禵是她所生最小儿子,这两个都是她所生,感情却是不可同日而语,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当时乌雅氏身份低微,按清制不能抚育自己的儿子,胤禛满月后就被送到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宫中抚养,当时孝懿仁皇后还只是贵妃,胤禛从小就在佟佳氏宫中长大,因此和生母乌雅氏关系比较生疏。

十四阿哥胤禵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这时候乌雅氏早已经晋封为德妃,有资格自己带孩子了,所以胤禵是她一手带大的,再加上她和康熙所生的皇六子胤祚早夭,让她对胤禵倾注了最多感情,而十四阿哥从小聪明过人,重情重义,不仅乌雅氏对他很疼爱,康熙对这个儿子也给予厚爱,日常生活中都会给予一些特殊优待。


同胞兄弟在九子夺嫡中却是阵营不同

胤禛和胤禵两人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感情却也不好,两人之间年龄相差十岁,在九子夺嫡中,胤禵却是站在八阿哥胤禩阵营,胤禩爱惜羽毛,很会伪装,因此有“八贤王”的美称,胤禵和为人谦和的八阿哥情投意合,在太子被废后,四爷党和八爷党争夺更为激烈,胤禵坚决站在八爷党那边和胤禛作对。

在一废太子后,康熙想着重立废太子,大臣们会错意,居然向康熙推荐八阿哥,被康熙大骂,对于八阿哥结党之事进行痛责,八阿哥夺嫡之势有所下降,到康熙封大将军王的时候,十四阿哥胤禵夺嫡的呼声最高,成了胤禛和胤禵两兄弟的争夺,而胤禵被康熙亲封大将军王,很多人都觉得胤禵被立储的机会很大,而这场兄弟夺储之战,乌雅氏是始终站在小儿子胤禵那边。


雍正有没有逼死生母乌雅氏?

等到康熙突然病逝,雍正宣布继承皇位,而胤禵当时还在西北带军,准备班师回朝,乌雅氏在听到雍正即位后,本来说儿子当了皇帝,作额娘理应高兴才是,可是德妃乌雅氏居然说了一句有悖常理的话:“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这句话说的真有意思,自己儿子当皇帝,母亲还说并非是我所期望的,只能说乌雅氏太过偏向十四阿哥。

然后乌雅氏进一步给雍正难堪,在康熙大丧期间,就说要绝食给康熙殉葬,在雍正苦苦哀求下才作罢。按照清朝惯例,新皇登基大典开始前,皇帝和百官都应当向皇帝的母亲行礼,可乌雅氏拒绝受礼,雍正又跑去恳求,乌雅氏才勉强答应受礼。


等到雍正要给乌雅氏上皇太后尊号时,乌雅氏拒绝受封,也拒绝移居到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这次是怎么样都不肯合作了,在雍正元年五月,乌雅氏崩逝于永和宫,也就是雍正登基才几个月,乌雅氏就死了。

民间对于乌雅氏的死亡,有一种说法是雍正罚胤禵去给康熙守陵,不得返京,乌雅氏想见小儿子,雍正不肯,乌雅氏一气之下撞柱而死,当然这只是传说,乌雅氏患有高血压、哮喘病,的确是病死的。

不过说到被雍正逼死,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这样说,主要是雍正对胤禵的打压,让乌雅氏心痛,看到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皇位没了,还被自己所讨厌的大儿子无情的打压,自己以不合作的态度要挟雍正,也不能使雍正回心转意,心情郁闷下导致病情加重,最后暴病而亡!


挚滗画畫紅尘


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德妃),出生虽然不高,却很受康熙宠爱,从康熙十七年到二十七年,她为康熙生了三位皇子、三位皇女。雍正继位后,乌雅氏成了皇太后,但半年后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关于乌雅氏去世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与胤禛、胤禵之间的争斗有关。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德妃所生皇子中,有两位长大成人,他们分别是胤禛和胤禵,而且都是康熙晚年皇位继承的热门人选。因此,胤禛与胤禵在康熙时代就斗得不可开交。

后来,胤禛继承了皇位,出于不信任的原因,他赶紧召回了远在西北领兵的胤禵,实际上是剥夺军权。

胤禵到京后,面对哥哥雍正皇帝,他也没给好脸色。胤禵多年被人拥戴,自己也觉得皇位近在咫尺,现在不仅曲居臣子,而且地位大不如从前。

进城前,胤禵就行文给礼部,询问是先拜见大行皇帝的梓宫,还是先祝贺新君继位,以及见雍正时的礼仪。这是礼仪都有定制,胤禵完全是多此一问,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抵制雍正,从心里不认可这位新皇帝。

胤禛忍着怒火没有发作,命他先拜谒梓宫。于是,胤禵奔赴灵堂哭丧,没想到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清制,官员在给大行皇帝哭丧时,要在典礼官的示意下不时地提高嗓门嚎啕大哭,然后再行三跪九叩之礼。

雍正虽是皇帝,所有程序也要一丝不苟地照做,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还要哭得更深情。胤禵一惯比较耿直,不像其他兄弟那样会掩饰,所以,他只是干号,哭得也不够深情,这也成了他后来的一项罪状——“叩谒梓宫并不哀痛”。

胤禵明明看到胤禛就在灵堂,却只是远远地磕头,毫无向皇兄表示祝贺的意思。雍正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只好一边哭,一边主动地接近胤禵。但胤禵依旧我行我素,对雍正视而不见,一步也不动弹。

眼看场面极其尴尬,雍正已经下不来台。乾清门侍卫拉锡赶紧拉着胤禵向前,这才打破僵局。可没过一会,胤禵就开始责骂拉锡,还在雍正面前咆哮。

深宫中的斗争,往往比自然界还残酷。胤禵不给雍正面子,雍正也容不下他。雍正随后就下令,剥夺了胤禵的大将军王,仅保留了最初的贝子爵位。

雍正与胤禵本是同根所生,相煎何太急,对于他们的争斗,德妃看在眼里,伤在心里。

胤禵想单独见德妃,雍正也不允许。世界上有几个母亲不疼自己的儿子?尤其何况胤禵还是幺儿。儿子千里迢迢,母子分别良久,哪个母亲不盼望团聚?可想而知,德妃心里有多苦。

对雍正的各种不配合

雍正继位之初,乌雅氏虽是母亲,但处处与大儿子作梗,让雍正非常被动。雍正即使心里不高兴,也只得赔笑脸。

夹在两个相互仇视的兄弟之间,乌雅氏生不如死。历史记载,在康熙大丧期间,德妃就想以绝食的方式为康熙殉葬,“决意从殉,不饮不食”。最后,胤禛苦苦哀求才作罢。

按照清朝礼仪,新皇帝举行正式的继位大典前,必须向母后行礼谢恩;母后戴上皇太后凤冠接受皇帝百官贺拜;礼部还要向太后进呈金册,乌雅氏也要搬出永和宫,到慈宁宫居住。

儿子当皇帝,母亲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乌雅氏却说: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至于我行礼,有何关系?况先帝丧服中,即衣朝服,受皇帝行礼,我心实为不安。著免行礼——《清世宗实录》”

这种种程序,乌雅氏竟然全部拒绝。凤冠不戴;百官朝贺,不受;迁居慈宁宫,不去。这一连串反常表现,还是如此重大场合,让雍正极其难堪。在胤禵被惩处的情况下,这位老太太用不合作对自己的大儿子表示抗议。

雍正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他可以对其他人下手,但绝不可以对自己的生母动手。没有别的办法,雍正只好动员满朝文武,和自己一起苦苦劝说,德妃才勉强接受行礼。

雍正加大对胤禵的打击,乌雅氏去世

雍正元年初春,雍正借将康熙帝灵柩运往遵化景陵之机,将胤禵逐出京城并软禁于汤山,还命令副将李如柏负责看守。

过了一个月,雍正又下令将胤禵“其禄米永远停止”。清制,文武百官有罚俸处分者,只罚俸银,仍可领取俸米。历朝历代,即使犯人也有饭吃。

雍正不仅在生活上迫害弟弟,还在精神上打击他,语言上侮辱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雍正连续对弟弟下手,这不能不让母亲痛心。

随着雍正打击胤禵力度的加大,他和母亲的关系即使表面和谐,感情恐怕也早已破裂。本来乌雅氏已经答应雍正,康熙灵柩送往景陵后,就可以举行皇太后加冕典礼,但不管是太后还是雍正,都未曾提及过此事,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就在雍正停胤禵禄米的当月,乌雅氏突然病重,几个小时后就离开人世。

乌雅氏去世后,民间以及野史上流传着两种说法,而且相当有市场:

一、太后要见胤禵,雍正大怒,而且阻拦母子相见,于是,太后在铁柱子上撞死。

二、雍正在台面上表演孝顺,台面下忤逆太后,双方关系剑拔弩张。于是,太后自尽而亡。

后世历史研究者考据,为了不给康熙丢脸,太后应该不会作出撞铁柱子的傻事。太后之死,最大可能就是她原来就患有气管炎、哮踹病,心情郁闷无处消遣,再加上儿子们的心理刺激,导致病情加重而亡。

秋媚说:太后之死,雍正不管有没有逼迫,他都难辞其咎。老公(康熙)去世,太后已经痛不欲生了,否则也不会要求殉葬;雍正不仅不体谅母亲的痛处,还严厉打击胤禵,这不是往母亲伤口上撒盐吗?


秋媚读史


雍正继位,任何一位母亲,都该为这份荣耀而开心,但雍正的生母德妃没有一丝喜悦,一个儿子在帝位上富贵,而另一个最喜欢的儿子却待罪守景陵,这种骨肉相残的结局,她承受不了。她的心在破碎,她的泪的在流淌,所以她郁郁而终,眼一闭,便不会看见这世上最悲惨的一幕了吧!没有人逼,是她伤心而死!


雍正

我知道,娘你与我生分,因为打小我就被规矩抢走了,你孤独的拥有德妃的名号,在夜里把风声都当成了我的啼哭,把夜猫的走动当成了我跚跚学步,打雷让你揪心,下雨让你痛苦,看着自己的儿子却不能将其拥在怀里享受天伦之乐,对于母天下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母亲失去了儿子,可我同样失去了母亲。

我从你眼里看出了自弃的平淡,我的离去,二弟的夭折,所以你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十四弟,就象赌徒为此压上了所有身家,我羡慕十回弟,因为他拿走了至少该有我一半的幸福。

皇位,让我们更加疏远,当我走上了夺谪的路,就再也回不了头。十四弟其实比我更有优势,但他不懂得造势,因此我登上了皇位,剥了他的权,拿走了他的权力,这已是我能做到心肠最软的一步。

龙椅,其实谁都可以做,只要你有兵权,还有一帮服贴的臣子。至于反对你的臣子,一部分可以用来限制服贴臣子的独大,一部分杀头用来制造恐慌和威信。十四弟,其实是我最大的敌人,母后,你可知道?

他要反我,一声令下,我的敌人将会很多,甚至我最倚重的人都会背叛,因为争夺帝位之时还有什么比亲兄弟相残更具有杀伤力?一旦他出头,天下将再无我容身之处,因为我是父皇要的孤臣,真正的孤家寡人。

你是十四弟的母亲,我也是你怀胎十月的孩儿!你拒绝参加我的登基大典,你要绝食殉情,你要让我被天下人所弃后还要被最后一个亲人母亲也遗弃吗?

天下人唾我弃我,我不在乎,我只要让他们过上富贵日子,他们就会乖乖闭上嘴巴,闭不上我就用刀帮他们;连你都不要我,我能如何?我只能跪下,跪天跪地跪父母,我跪得不甘愿,不是儿子孝顺之跪,是为了皇位而跪。

母亲,我苦啊!


德妃

母亲身上掉下的肉,我怎不心痛,兄弟相残,我已经没法再支撑下去,帝王家,为了一个冷冰冰的位置,就真的要分个生活吗?我只是女人,只是一个母亲,我只希望你老四和只弟相睦相处,就那么难吗?

你生下来,被人抱走了,你知道就是因为一个身份,我失去了看自己儿子啼哭、喂养、看他学会爬、学会站、学会走的权利,我多希望看到他跑着跳到我怀里,亲热叫声“额娘”!可是我没有!

我只好将这份爱放到十四身上,可你知道吗,我看着十四,有一半是你的影子,同为这就是母亲呀,对每个儿子都一样,可惜你不明白!

你和十四争位,我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我也不愿意去想,谁做皇帝有什么关系,我要的只是两个儿子拉着手去面对别人的欺负,而不是两个人象两头狼一样拼命想咬断对方的脖子!

十四是我带大的,所以我宠得有点多,因为他载着一个母亲对两个儿子的爱,我失去了你大半辈子的爱,不想再失去后半世你们两个任何一人的爱。

我以为你做了皇帝,从此有权力把我们失去的温暖找回来,我看不到!我只看到为了一把破椅子,十四被关进了景陵,与坟墓为伴,看鸟鸦在那儿哀叫;我只看到了十四眼中对你的仇恨;我只看到了你手段的无情;我只看到了我的两个儿子都走丢了。

我不甘心啊!

我就想死个干净,什么登基,与我何干?什么儿子,与我何干?什么千秋万世,与我何干?我孤零零地成为拥有两个儿子的寡人,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

你跪下,我领了,就当一个母亲对儿子最后的善念,助你登基!

孩子,我累了!

《清世宗实录》记载德妃:“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德妃看见两个儿子之间互残的惨烈,心中悲愤,积郁成病,这种心病造成的压抑和痛苦使病体越来越虚弱。夹在儿子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这种忍受的痛苦比死别还要浓厚,德妃最后选择了以死来得到解脱。

如果要说逼死,是帝王家内部残酷而血腥的皇位之争造成的。雍正也有一定的责任,坐上了冷冰冰的皇位,而失去了儿子的本分,最终导致生母失去了求生的欲望,不愿再忍受兄弟反目带来的痛苦,永远地闭上了失望的眼晴。


西游梦红楼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啥叫首先?啥叫逼死?雍正当了皇帝,不顾伦理,直接就要整自己个母亲?就这么一个字就把雍正给钉到了耻辱柱上,拔都拔不下来。这也没谁了!

是!雍正他老妈是死在了雍正登基半年之后,但这和逼字那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就您这问题,他也不是孙悟空那筋斗云一个跟头的事,说的真磕碜。

说了这么小半天,估计有人要问了:“题主这么说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吧!解释解释呗?”

好,咱今个就把这事解释一下。

首先,咱说明一点,俺是不咋喜欢满清这个朝代,他那十二个皇帝,独独就这雍正咱还能瞅几眼。

说道这里估计有要说了:“嗨!高了!这高了!看把你牛的,人家好歹是皇帝,你算个啥玩意?”

这一瞅,您也不用往下看了。瞅见没,出门左拐那有个老王家,您去那溜达溜达,今天这一亩三分地真真的不适合你,说话都带着气呢。您和那隔壁老王聊聊就得了。

行了,咱也不和你犟嘴,接着往下说。

先说雍正为嘛好?

满清他有一大特色,他即想学习汉文化,他还拒绝和汉文化的融合,这事闹的听得就别扭。

这事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可以用汉臣,但绝不重用。比如,康熙那会,他们那八旗大兵用的已经不趁手了,毕竟都成了提笼架鸟的货了。

所以只能重用绿营,也就是大明朝时候投降过来的兵和将,你还别说这玩意挺好使。

后来康熙用完了,这绿营的将官有一个算一个,没多久全踢回了家退休了。这叫用的时候用,不用的时候藏。

那么剩下来的空缺没多久全换成了一水的满人,您想想康熙都这么干,就跟别说其他的满人皇帝了。

但这十二皇帝中,他有一个就不按套路出牌,就是这雍正。

雍正俺不管你是满人还是汉人,只要有才,俺就用你。当然如果一个是满人一个是汉人,俩人水平一样当然满人先来。

所以啊,大家伙瞅瞅,雍正手上的大臣,田文镜,李卫,张廷玉等等,这都给重担来挑。

张廷玉能配享太庙,没有雍正的重用和许诺,您想都别想了。

所以啊,光重用汉人这一条,他就让那帮子满人一个个的肚子里不舒服。就连雍正的儿子,大乾隆对雍正那也是颇有微词啊!

雍正一死,您瞅瞅乾隆是咋对待那些个雍正重用的汉臣,您就知道乾隆是有多恼他这个老爸。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你快拉倒吧,人家乾隆很重用汉臣的?你瞅瞅那电视剧?”

电视剧?拉倒吧!他还讲真话啊!纪晓岚天天的演,天天的拿着个大烟锅子瞎溜达,您问问这要是真真的乾隆,他敢吗?他有几个脑袋都不够揪的。

当年纪晓岚想要给乾隆推荐个好官,你猜乾隆是咋说的,鼻子一哼哼,眼睛眯缝成了一条缝,当时就拍了桌子:“俺把你提到眼跟前那是为了逗个乐呵,赏你俸禄,就把你当个娼妓逗闷子而已,你还真把自己个当成了人物了!”

还有刘罗锅,好官啊,绊倒和珅就是他策划的。在乾隆手上的时候,外放那政绩是杠杠的,可被乾隆提溜到京城里头以后,直接就成了闭着眼睛的瞎子,哑巴了!

您说为嘛呢?聪明人!乾隆一死,那大眼珠子就睁开了,一家伙就把和珅给干翻了。

所以啊,乾隆重用汉臣,那就是个没有影的事。

再有,满清其实在康熙的手里,那已经烂了,贪污横行啊!康熙他也知道这事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就订了抠门儿子雍正来接他的班。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雍正的皇位那是偷来的!”

拉倒吧,这事俺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有兴趣的同学自己个翻翻瞅瞅。

一句话雍正的皇位那是正儿八经得来的,您以为那满清的遗诏,就拿汉文写的?这不和规矩,人家是三种文字写的,汉字能改,满文和蒙文改一个试试?所以这就是个没影子的事。

后来雍正当了皇帝也确实是把腐败当做头等大事来做,您就说吧,满清腐败那还不是那帮子吃嘛嘛不够,干嘛嘛不行的满人干的吗?

这一家伙雍正把这些人全得罪了,所以啊,后来那史料里写雍正,您感觉能有个好吗?就这两条,那都往死了写。

咱就说了,雍正是冷血,不冷血他也不会拿满人开刀不是,但冷血不代表着会拿自己个老妈开刀。这是底线,如果雍正没这底线,他能好好干,把满清的国库从不到八百万两,填充到六千万。

他早自己个花去了,还留着给他那二世主的儿子?话说,满清老百姓还就在雍正手底下好活了几年。

您要是把乾隆的寿岁给雍正挪点,乾隆少点,啊……

好了,俺感觉雍正是个好皇帝的事估计是掰扯清楚了,既然清楚了接下来的事就好解决了。

题主的事

雍正的老娘乌雅氏这就是个偏心眼的老太太。话说当年乌雅氏十四岁进宫,仅仅是个小宫女。后来生了雍正,这才正式的成为了康熙老婆当中的一员。

当时啊乌雅氏的身份比较低微,雍正就算是她的亲生儿子,这也不能养到眼跟前,压根就没有养育皇子的资格。

这事也赶的巧了,这一年康熙的第二个大老婆走了,康熙这一大帮老婆里最尊贵的就是贵妃佟佳氏,所以雍正就被佟佳氏收到眼跟前养育。

所以乌雅氏仅仅是生了雍正,而雍正一天都没在眼跟前待过,所以这乌雅氏对雍正的感情薄了那么一点。

后来乌雅氏又给康熙生了两大小子,其中一个没有养活,养活的这位就是后来的皇十四子,就是后来和雍正抢皇位那大将军王。

生皇十四子的时候,这乌雅氏已经是德妃了,有了妃位他就是不一样,这就有了养育自己儿子的权利,所以这皇十四子打小就养到了眼跟前。

这两项一比较,大家伙就明白了这乌雅氏特别疼爱这皇十四子,大眼皮子重来就不正眼瞧雍正一眼。

当时抢皇位的时候,这皇十四子那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这乌雅氏也认为皇十四子,那皇位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可结果出来之后,皇位换人了,还换成了自己个最不待见的雍正,那叫个气哦!

这不,消息传过来,说雍正继位大统,乌雅氏就整了这么一句:

“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

嘛意思呢?康熙要让俺的儿子当皇帝,俺压根就没这奢望,做梦也没想到继承皇位的会是他。

这也就算了,后来,雍正要举行登基大典,按照老祖宗的规矩,雍正先的拜见自己个的母亲,让大臣叩拜,然后才能接受大臣的拜见,这大典才能正式的举办,不然这叫名不正言不顺。

结果这乌雅氏神情淡漠的来了这么一句:

“皇帝诞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

嘛意思呢?咱满清的皇帝继位,接受你们的朝拜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你们要向俺这老太婆朝拜,压根就没有那必要,这和俺要毛的关系。

好吧,这礼到这里可就卡住了,没法进行下去了,所以雍正那是一再的恳请,一边的王公大臣一个个轮番的上,这才把个乌雅氏给哄了出来,把这事给了了。

登基大典完事了,后来这就要给乌雅氏册封为皇太后。结果乌雅氏又来浇了一盆子凉水,说死说活就是不同意。

得咧,您这加封,当事人压根就不同意,这就黄了。接着是将乌雅氏请到慈宁宫或者宁寿宫里边养老,结果乌雅氏好死不死压根就不接这茬,就愿意在妃子们居住的永和宫待着。

这说明啥?说明乌雅氏压根就不承认雍正是她的儿子,间接的不承认雍正皇位的合法性,全天下也就她能这么干,雍正却毫无办法。

所以也因为这些个琐碎的事,让大家伙进一步的感觉这雍正人缘不咋地,皇位有可能是捞偏门捞出来的,不是康熙的遗愿。这事弄的,把雍正弄的极为尴尬。

您说雍正恨吗?当然恨了,但他也不能拿自己个的妈妈干啥!

所以他就瞅见那个活蹦乱跳,还跑他眼跟前嘚瑟的弟弟,那叫个不进眼。所以一脚就把这弟弟踢到皇陵给康熙守陵去了,眼不见心不烦,毕竟这皇十四子和自己个这老妈一但套起来,他可招架不住不是!

皇十四子进了皇陵守陵,这相当于变相的圈禁,让外界和这弟弟脱钩。

好吧,闹了这么个结局,乌雅氏也不闹腾了,雍正登基没过半年,这乌雅氏就得了病了,第二天就走了,这事挺突然的。

而且这历史上对乌雅氏的病情也没啥文字记录,而雍正对乌雅氏的死,很是伤心,哭了好久。

事就是这么个事。有人说雍正是故意隔绝了皇十四子和乌雅氏见面,把这乌雅氏逼上了绝路。

俺就问你一句:“就乌雅氏这德性,您觉得这俩人见了面,会没有事发生?”

一定的,而且是能捅了天的事,收都收不回来的事。不见面是最好的,不然结果谁也预料不到,谁也承受不起!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1.乌雅氏与雍正无母子感情。

乌雅氏虽然是雍正皇帝的生母,但母子关系很生疏。乌雅氏在怀雍正的时候,还是一位普通宫女,地位低微。乌雅氏娘家也无背景,显得势单力薄,纵使生下了皇子,也没得到升旗的机会。她生下雍正之后,就由贵妃佟佳氏抚养。佟佳氏对雍正很好,视如己出,他俩之间的亲情比一般母子关系更加浓厚。佟佳氏英年早逝后,雍正还经常提起她,对她念念不忘。





乌雅氏生下雍正之后,没有获得抚养他的机会,也没有培养母子感情。而后来,乌雅氏又接二连三地生下了一子三女,弥补了没有抚养雍正的缺憾与感情,估计早把雍正忘在一边了。

2.乌雅氏对小儿子很好,严重偏心。

乌雅氏对雍正的弟弟,十四阿哥胤禵比较好,而胤禵在母亲面前也比较乖巧,很听话,有任何事也知道与母亲商量,受母亲偏爱是正常的事。

雍正登基之后,立即尊乌雅氏为皇太后,对她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但人老百病生,乌雅氏恰在此时开始生病。而已放下了军权的“”大将军王”早对雍正一肚子意见了,一有机会就到母亲那里告雍正的状。这会让乌雅氏更加生气,一来二去的,她病情就慢慢地加重了。





乌雅氏一直弄不清雍正为什么要把他亲弟弟的兵权给削了,她认为这是雍正故意刁难胤禵,所以与雍正的感情更加疏远了。

3.乌雅氏的死,雍正有一定的责任。

她在得知雍正让十四阿哥为康熙守陵时,乌雅氏的担忧增加了,此时己是愤懑满腔。尽管她病重后,雍正经常在她身旁伺候,但一点融洽不了与乌雅氏的母子关系。她还是经常提起十四阿哥,一门心思放在小儿子身上,让雍正不胜其烦,曾委婉地说:朝政的事无需皇额娘过问,你安心养病吧。

这句话可轻可重,乌雅氏猜测,可能自己再无机会与十四阿哥相见了,情绪变得更坏,于愤怒状态下,一命呜呼了。所以,乌雅氏的死,雍正有一定的责任。但乌雅氏的做法也不近情理。


希望星晨58298869


说起雍正,他的勤政精神在历代帝王中堪称楷模,在他执政的13年中,实行摊丁入亩,施行火耗归公,使得国库充盈,设立军机处,平定叛乱等等,诸多政绩昭昭于世,而雍正又是清朝皇帝中被世人黑得最惨、评价最差的一个皇帝,而且又三大谜团与雍正有关,即雍正逼死母亲,杀死儿子,篡改遗诏,这三项罪名,每一项都能让雍正遗臭万年,下面就来谈谈雍正逼死他母亲的事情。


雍正的母亲是在雍正继位半年后在永和宫病逝的,她的去世有很多疑点,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被儿子雍正逼死的,他的母亲想见小儿子胤禵,雍正不允许,所以他的母亲一怒之下撞柱而死,这就是所谓的雍正逼死母亲的说法,那么果真如此吗?

这还要从雍正年幼时说起,雍正的生母是乌雅氏,当时她的位份还很低,按照清宫的制度,她生下皇子是不能自己抚养的,乌雅氏生下四皇子胤禛后,就交给了当时的皇后佟佳氏,胤禛虽然知道乌雅氏是自己的生母,但“养恩大于天”,从小跟着佟佳氏长大,佟佳氏对他视如己出,关系非常融洽。

而与生母的关系除了血缘外,其他的就有些尴尬了,就没有那么亲近了,加之乌雅氏后来有生了十四子胤禵,此时她可以自己抚育皇子了,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胤禵。


而此时的佟佳氏也去世了,胤禛从生母那里得不到关爱,这让他内心很不平衡,甚至有些复杂,那么既然情场失意那就职场得意吧,胤禛最终靠自己的本事拿下了皇位,成为了雍正皇帝。

乌雅氏在老十四胤禵身上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一心一意想要其能在继承大统上更进一步,却不幸皇位被老四拔得头筹,乌雅氏就如同吃了苍蝇般不痛快,她恨雍正抢走了胤禵的位置,她认为皇位就是自己小儿子的。
乌雅氏压根儿就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总觉得雍正的皇位不是正道得来的,她曾多次表示雍正当皇帝是“实非梦之所期”,意思是你继承大统,我做梦都想不到,因此就开始了不合作运动。

在雍正的登基大典上,雍正尊封母亲为“仁寿皇太后”,群臣要给她跪拜祝贺,乌雅氏却说“皇帝诞膺大委,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她竟然拒绝了大家给自己行礼,这让雍正很是没面子。


乌雅氏被封为皇太后,理应由永和宫搬到宁寿宫去住,但乌雅氏坚决不搬,说不搬就不搬,气死你。
乌雅氏的生日到了,雍正皇帝为她办了隆重的万寿节,本来是喜庆的日子,大臣们要向太后跪拜祝寿,乌雅氏虽说赏脸出席了,但仍然拒绝群臣跪拜行礼,一点面子也不给。
雍正刚刚上台,母亲就这样不待见自己,一直与自己叫板,一帮兄弟们还在不停的闹事,他是忍无可忍,要狠狠的打击这些敌对势力,老十四胤禵自然也在其中,被雍正囚禁在康熙的景陵,削去一切的职衔。

这就如同火上浇油,就像要了乌雅氏的命一样,她彻底的气病了,对雍正的种种亲近拒不接受。

乌雅氏病后,雍正亲至永和宫,不分昼夜亲自侍奉汤药,乌雅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希望能见到胤禵,这样的请求,雍正肯定是不会拒绝的,于是就命人去传胤禵。


可是等胤禵回来的时候,还是没能见到乌雅氏最后一面,这其中出了一点小状况;雍正是叫粘杆处的两名侍卫去的,这个粘杆处是专门为皇帝服务的特务组织,工作效率高,而不是宫中的太监和侍卫,派去的两人感到景陵带胤禵时,遭到了看管人员李如柏的拒绝,因为他们并没有任何的文书,雍正只好写下圣旨再派人前去,这一来二去的就耽误了时间,等胤禵回到京城时,乌雅氏已经病逝了。

于是宫廷内外就有了这样的传言,说是母亲想见小儿子胤禵,雍正不同意,所以一怒之下就撞柱子而死,也就是说母亲是被雍正逼死的,据说有人还在永和宫的柱子上看到了血迹。

面对这样的谣言,雍正是怒不可遏,派粘杆处的特工四处侦查,发现都是八爷党手下的人散布的,对他们自然是严惩不殆。


雍正也确实好冤,自小母子关系就不好,这不能怪他,错就错在他不该夺取皇位,但这也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想得到的,有着也试图改善母子关系,但其母亲乌雅氏基本可以说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而且还处处神补刀,胤禛和胤禵都是她的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她这里就行不通,最后看到事情已无法改变,只能郁郁而死,但要说雍正有心气死甚至逼死母亲,实在是没那个必要,何况当时朝政还不稳,各种力量暗潮涌动,如果再逼死母亲那岂不天下大乱,让对手找到还击的借口,自己搞不好还会下台,甚至惨死,雍正再傻也不会那么做的。






遗产君


1722年12月27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周日,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是为清世宗。1723年6月25日(雍正元年五月廿三日)周五,雍正帝生母太后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驾崩。福垊想说的是,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皇帝去世都是用崩或驾崩的。

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明史.列传一(马皇后)》

从雍正帝继位到太后驾崩,只有短短地半年。这位清朝史上出身最卑微(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的太后,这位清朝史上生子女最多的太后,这位堪称清朝史上最幸运的太后,健健康康的,竟然在儿子继位后,活不过半年,享年64岁。结合母子不睦的历史,时人后人不断猜测,会不会是雍正皇帝逼死自己的母亲呢?

应该说乌雅氏之死,的确跟雍正有关系,但要说雍正逼死母亲,雍正也是非常冤枉的,尽管乌雅氏的表现甚至还不如后妈!乌雅氏能从康熙众多嫔妃中脱颖而出,很明显是一名懂规矩、有计谋的绝色佳人。可她在对雍正的态度上,简直让雍正寒心。乌雅氏对幼子的宠爱和对长子的冷淡,就感觉胤禛是寤生一般,就感觉要把皇位让给十四阿哥胤祯她才满意。对于一个嫔妃而言,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儿子当皇帝。然而四阿哥当了皇帝,乌雅氏竟然公开说:“让我儿子当皇帝,并不是我的大清梦。”这话说的,就好像雍正的皇位得到不正常似的。

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清实录》

后妈都不会这样说,那她这个亲妈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对生下就被包养走的胤禛没感情,其实胤禛对她也没什么感情,更何况胤禛不苟言笑,生硬古板。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更何况养育他的人还是贵为皇后呢!胤禛为了感谢皇后,为了自己的前途,全力支持这个不成器的太子胤礽。而十四子胤祯是乌雅氏养大的,十四子聪明热情。而老八为人精明世故,深受朝野推崇,十四阿哥就为了前途跟自己哥哥较劲。后来,十四阿哥让老八他们跟老四斗,自己领兵打仗,握有军权,坐收渔利。


第二、不仅亲妈不喜欢胤禛就是康熙也未必喜欢,因为他这个皇位还真不正常。为什么老四和老十四名字同音?《永宪录》上记载老十四的胤祯的名字老四的。后来胤祯成了老十四的名字,而老四叫胤禛。有人分析实际情况是胤禛不叫胤禛,也不叫胤祯,霸占了亲弟弟的名字,为得是奉(jiao)诏(zhao)继(cuan)位(wei)。胤祯与胤禛不仅汉语同音,满语也同音,胤禛的原名不得而知。继位后将胤祯还给弟弟,并以避讳的名义将胤祯改为允禵。知道真相的亲妈对于喜欢的儿子不能继位,讨厌的儿子却能抢到位,能给好脸吗?死的心都有,乌雅氏一直都有殉葬的要求。

圣祖升遐,予即欲相从冥漠,予子皇帝再三谏阻,以为老身若逝,伊亦欲以身从,雪涕含哀,情词恳至,予念先帝付托之重,宗社攸关,勉慰其心,遂违予志。《起居注》

雍正帝好不容易劝说让她想开些(不要殉葬),她也想开了(不再殉葬),就给她脸(哄她开心也是惯例),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向太后行贺礼。太后乌雅氏,直接拒绝了。意思简直就是你当皇帝跟我有什么关系。

《清世宗实录》皇帝登大位,理应受贺。至与我行礼,有何关系?况先帝丧服中,我心实为不安。著免行礼。

第三、胤禛并没有不看僧面看佛面饶了自己的弟弟。

太后之所以办他难看,除了讨厌老四,对老四无奈的抗议外,还有就是打造一副不合作的态度。迫使雍正让步,继而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小儿子,不清算十四阿哥跟八阿哥的那些事儿。对于亲弟弟,雍正并没有免于处罚。因为他想到当初自己继位时,亲弟弟各种不服(估计皇十四子也明白了本来皇位属于他),顶撞雍正,逼迫雍正杀身边心腹。老八一句话,老十四子就跪了。雍正当时那个心,既是哇凉哇凉的,也是滚烫滚烫,滚烫地想发火。胤禛逼迫亲弟弟改名,并将亲弟弟幽禁起来。老实说,如果一点都没看乌雅氏的面子的话,十四阿哥会更惨。当然乌雅氏并不满意,雍正帝也很委屈甚至很生气。母子间不仅会冷战,也会吵嘴。老太太也就越来越不配合,不住慈宁宫,不要太后徽号。

总结

雍正试图改善母子关系,但基于他的性格以及权利的需要,他的让步是有限的。而其母亲乌雅氏基本可以说从来没给过他好脸,雍正是真的好生气。但要说他存心气死甚至逼死母亲,那就太冤枉他了。他一直在哄母亲,可母亲不是小女孩,哄得结果总是打脸,总是心碎,他也就失去了耐心,甚至跟他母亲顶嘴。而这让本来都很伤心绝望甚至不想活的乌雅氏,更加悲伤,更加绝望,由断肠变成了病亡!


福垊


雍正做皇帝半年后,母亲就病死了,这时间太短了,因此民间就有传言是雍正逼死了自己的母亲,雍正逼不逼死自己的母亲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他们两人关系不好是一定的,一个冷血无情执拗的帝皇碰上一位偏心眼的老太太,注定没有什么好结果,母子两人逼到这步田地,也真是够奇葩的了。


雍正和母亲乌雅氏从小分开,感情淡薄,而乌雅氏却很偏爱小儿子,这就是雍正和母亲关系不好的开始。乌雅氏14岁做宫女,被康熙看上了,纳妃子,后来就生了四子胤禛,因为乌雅氏身份低微,所以胤禛就让给皇后佟佳氏抚养,这是宫里的规矩,没办法,作为母亲儿子不在自己身边,一年都见不了一面,内心肯定是痛苦的,好在乌雅氏后来生了十四子胤禵抚慰了乌雅氏伤心的情怀,好在这时的乌雅氏被封为德妃可以抚养自己的儿子,因此乌雅氏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小儿子,对四子却比较冷淡,乌雅氏偏爱弟弟的行为让雍正是很不爽的,都是你的儿子,为何就不给点爱我呢,我从小和你分离,也是需要母爱,可是乌雅氏没有把母爱给雍正,雍正对母亲偏爱行为是愤恨的,这也许是由爱生恨吧。


到了两个儿子长大后,康熙也到了晚年,快完蛋了,九龙夺嫡开始了,康熙是很喜欢胤禛和胤禵的,他们两人还是有希望继位做皇帝的,两个儿子有机会,对乌雅氏来说是值得高兴的事啊,可是让她揪心的是两个儿子居然分成两派,两个阵营对打,乌雅氏站在哪一边呢?乌雅氏因为更爱小儿子,所以就站在胤禵这边,她很希望小儿子当皇帝,同时也警告大儿子不要给弟弟造成麻烦,这种偏心眼行为让雍正很不爽,但没有表示出来。胤禵确实很受康熙喜欢,康熙封他为将军王,所有人认为胤禵最终会成为皇帝,乌雅氏也是心花怒放,欢喜不已,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当皇帝就是最高兴的事。不过最后的结果却给老太太泼了一盆冷水,自己的大儿子胤禛当了皇帝,这反差也太大了吧,乌雅氏就有气了,认为是大儿子抢了弟弟的皇位,因此就恨上了自己的大儿子,这就莫名其妙了,都是你儿子,谁当皇帝,你都有好处啊,何必计较呢!可老太太就和大儿子怄气了,互相不让步,这就加剧了矛盾。


大儿子做了皇帝,大家进宫给乌雅氏祝贺,乌雅氏却冷冷的回了句:“将我子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梦中亦不思到也。”,意思就是说自己儿子当皇帝,自己做梦都不奢望,怎么就偏偏当了皇帝呢!这就是拆台了,让雍正很没有面子,搞得大家都知道他们母子两人关系不好。雍正登基时,按照礼仪,大臣首先朝拜乌雅氏,结果乌雅氏拒绝朝拜说:“皇帝继承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这就是方面给雍正难堪啊,在雍正好话说尽,大臣们劝哄之下,勉强完成了仪式,这让雍正很不爽,很愤恨。接着乌雅氏没有接受皇太后的封号,拒绝搬去皇太后的居所宁寿宫,坚持住在妃子的居所永和宫,乌雅氏的做法就是和雍正斗气,难为雍正,觉得是雍正抢了自己最心爱小儿子的皇位,乌雅氏以这种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懑。可是雍正又是个执拗的皇帝,你不是最喜爱心疼胤禵吗,我就偏偏要打击你,雍正把不满都发泄在弟弟身上,把胤禵赶去为康熙守灵,让老太太从此见不到小儿子,看你还怎么疼爱胤禵了。老太太知道心爱的小儿子被雍正打压,内心是痛苦着急的,她让雍正放过弟弟,要弟弟回到自己的身边,可执拗的雍正就是和母亲斗气,寸步不让,就是说什么也不能放胤禵回北京,母子两人最终不欢而散,伤心抑郁的乌雅氏病倒了,既是被雍正给气的,也是预感永远见不到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悲痛欲绝。乌雅氏最终在愤懑伤心抑郁中死去了,离雍正登基还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总结之前乌雅氏和雍正种种不和的行为,就让大家有了雍正逼死母亲的传言,雍正是百口莫辩啊!



其实乌雅氏的死就是因为太执拗了,当然雍正也太执拗了,两人执拗的人互相斗气,所以乌雅氏过不了自己内心这一关,就死了,也是很正常的事!其实这有什么,老太太有什么看不开的呢,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啊,母子之间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都是儿子,谁当皇帝还不是一样嘛,如果乌雅氏好好关爱自己的大儿子,给点关怀雍正,也许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而小儿子也许就可能回到自己身边,当然真相到底是怎样,都不知道了,反正皇家无亲情还真是有道理,当然乌雅氏是把爱给了小儿子,忽视了大儿子也是不对的!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继位之后逼死自己的生母?雍正皇帝做出这种事情来并不意外

那么雍正的生母是谁呢?

雍正的父皇是康熙,所以雍正的父亲也是康熙的妃子,也就是德妃。她的原名已经不可考究,只知道是乌雅氏一族,顺治年间出生,康熙十二年入宫后得到康熙的宠爱,连生下皇四子,十四子等,雍正即位后进位皇太后。

乌雅氏之死其实算不上雍正逼迫,但是雍正对其并不好却是事实

其实雍正母子间的感情是很淡漠的。雍正自小不在德妃身边长大,而且乌雅氏偏疼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十四阿哥,也对他荣登帝位寄予厚望,因而也对其时仍是阿哥的雍正产生了防范与冲突,就是说身为母亲的他站在雍正立场的对立面,这让雍正很失望。在雍正登基后,削掉了十四的兵权,派遣他去看守皇陵,乌雅氏得不到雍正的尊敬,最后郁闷成疾,不欢而终。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关于雍正这个人,他在位时期的功绩不可否认,但是很多人都说雍正性格冷漠,不念亲情,这才有了今天这个题目——将自己的生母乌雅氏逼死。

在雍正继位之后,不过半年,他的生母乌雅氏便暴毙而亡,后人于是就乌雅氏的死因进行了种种猜测,说是雍正干的,其实至今为止乌雅氏的死因都是个谜,所以我们并不能断定是雍正将其逼死的。



康熙一生众多妃子,其中乌雅氏被封为德妃,但是,乌雅氏出生和其他的妃子比起来显得非常低微,之前只是康熙的侍女,在被康熙看重之后才被纳为妃子。

几年后乌雅氏的第一个儿子雍正出生了,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由于出身问题,乌雅氏没有抚养雍正的资格,一生下来雍正就被带到了佟贵妃那里,由佟贵妃抚养。之后,佟贵妃对雍正照顾的可以说无微不至,这也让雍正一直铭记在心。

虽说,乌雅氏对雍正来说是“生恩”,而佟贵妃是“养恩”,但实际上雍正对佟贵妃的恩情更重,远远超过了乌雅氏,在其登基之后他时常提起的是佟贵妃,而不是他的生母,毕竟雍正和佟贵妃一共相处了十一年,感情太深厚了。

而这正是因为这份深厚情谊,雍正对佟贵妃的家人后来都许以了丰厚的待遇,特别是她的弟弟隆科多。

而从性格上来看,雍正又是一个性格孤僻之人,这样的性格,而加上和养母更亲近,这就导致了他后来难以和乌雅氏亲近的原因。

而且在乌雅氏心中,其实雍正也是很不被她看好的,在康熙还活着的时候,乌雅氏一点也不希望雍正继承皇位——要知道,乌雅氏可不仅仅只有雍正这一个儿子,还有六阿哥和十四阿哥,乌雅氏更喜欢这两位阿哥,而不是雍正。

其实以其说不喜欢,还不如说有些讨厌。讨厌到什么程度呢?在后来雍正登基之时,乌雅氏一度不接受雍正的行礼,引起登基大典的尴尬气氛,而且雍正想要封乌雅氏为“仁寿”皇太后,也被乌雅氏拒绝了。

在当时,乌雅氏心中一直都是他的其他儿子,尤其是他的小儿子,他希望他的小儿子能够登上皇位,但在雍正登基后,小儿子却被强制派去了守卫皇陵,这让乌雅氏更加痛心。

痛心到什么程度呢?正史中曾经这样记载过,经不住打击的乌雅氏曾经几度寻死,后来被雍正等人阻止才作罢。

而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雍正逼死乌雅氏这种说法并不成立。毕竟如果真要逼死,也就不会阻止其寻死了。

后来,因为患上了心脏病和哮喘病,乌雅氏病情越来越重,雍正为此非常心急,放下了手中的各种事务亲自到乌雅氏的宫中日夜伺候乌雅氏。

但是,乌雅氏和雍正之间的隔阂太大,对雍正的偏见太多,两个人之间的怨恨积累的越来越深,再加上对十四阿哥的思念,乌雅氏最终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