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设计超材料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米格尔•贝萨教授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将脆性聚醋酸(PLA)转变为形状可恢复、高可压缩性的超材料。


研究背景

通过探索新几何结构,超材料不断挑战电磁、力学等性能极限。由于几乎可获得任何几何结构,增材制造成为探索超材料的重要驱动力,已经发现具有可调负刚度、可重构性等新性能的超材料。但是,超材料设计依赖大量实验不断试错,分析或计算模型仅能提供后验解释。为解决该问题,贝萨团队尝试将人工智能引入超材料设计。

研究情况

贝萨团队选择呈脆性的熔丝制造(一种增材制造方法)聚醋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四步骤流程设计几何结构:①实验设计确定输入变量(其中材料力学性能数据由以往测试获得);②通过有限元分析等预测分析方法,生成输出数据库;③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由数据库推导输入-输出关系;④优化,根据输入-输出关系构建不同模型,从中确定最优的几何结构设计方案。根据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人员使用熔丝制造方法制造出毫米级和微米级聚醋酸构件,并进行压缩测试。测试期间,毫米级聚醋酸构件应变超过94%,恢复强度约0.1千帕;微米级聚醋酸构件应变约80%,恢复强度超过100千帕;压缩力去除后,两种聚醋酸构件均恢复至原始形状。


荷兰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设计超材料

研究意义

贝萨团队的研究证明了借助人工智能设计超材料的可行性,可使超材料的设计流程由实验导向转向数据驱动。未来,人工智能结合增材制造有望广泛应用于设计、制造各类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超材料,大幅降低实验试错成本,加快设计流程。但是,人工智能设计超材料的必要条件是拥有大量且准确的材料性能(如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数据,应构建可信的材料性能数据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