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感谢阅读头条号“羽佳讲绘本”,本栏目旨在为宝爸宝妈推荐和分享优秀绘本,欢迎订阅!


闲话少叙,羽佳的说的是《他乡的童年》,一部探讨教育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1分。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这部纪录片一共六集,导演兼主持人周轶君走访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观察不同的国家在教育上的不同理解和实践,发现他们的教育上的优势,也揭示了一些不足,最后一集又回到中国。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前面几期确实比较好,特别是芬兰的教育,既让人羡慕又让人感动。


因此羽佳对最后一期也比较期待,摄制组走访了一圈回到中国,对于我们自己当下的教育,会有哪些探讨?


对比之下我们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中国家长的普遍育儿焦虑,唯成绩论,重知识灌输轻实践,偏爱说教等等,每一个都很值得讨论。


但是并没有。


《他乡》的最后一集对准了“传统文化”的主题,展示了国内一些既有传统文化又结合当下实践的课程。


然而片中提到的教育实践,不过是特殊的培训班,训练营。课程再好,能接触到的孩子也是非常非常少的。


对于我们中国家长,当下正在经历的教育困境,片中根本没有触及,更不要说提出解决的思路或方案了。


这是羽佳比较失望的地方。


作为一位普通父母,我们看这样一部纪录片,不仅仅是想“开开眼”,“参观”一下别国的优秀教育案例,更希望梦想能照进现实,让我们在对比之下有机会探讨和呼吁,我们有哪些“值得学”和“可以改”的地方。


哪怕给一点希望也好。


或许是羽佳苛责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他乡》在整体上带给普通父母一些启发和思考,这点是做到了的。


下面羽佳试着概括和总结一下吧!


1 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在“芬兰”这一集,有一节课是孩子在森林中上的。老师先发给孩子每人一张色卡,然后让他们去森林中寻找这些颜色。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接着再发给他们一张词卡,上面有一些形容词,比如“可爱的”“恶心的”,让孩子去找给他们这些感觉的东西。


正确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习


“日本”这集有个圆形幼儿园,里面有高低不平的草地,有大树和马,有自己种植的茄子和洋葱等。孩子在其中接触自然,会有更强的生活感。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我们的教育比较重视书本知识,但书本和生活的连接有时是缺失的。


让孩子多在生活中学习,可能是家庭教育更有优势的部分,值得父母去动脑和实践。


2 让孩子感受与身体的关系


在日本这集,孩子们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是做运动,用唤醒身体来唤醒新的一天。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老师教小朋友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问题,其实也是为了保持好的体态,用身体去“发声”。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英国这集以“精英教育”为主题,而精英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是“体育”。


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了强健的身体,也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连接。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运动与快乐的情绪是连接的,在我们普遍缺乏运动的今天,带孩子们去玩吧!要相信运动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


3 找到孩子身上属于他自己的特质


芬兰这集,学校的墙上有一颗“树”,写着很多特质,用以鼓励孩子,非常暖。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即使一个孩子不擅长学习,也可能拥有其它宝贵的特质,比如有创造力、有雄心、为人正直、善良、有毅力等等。


父母发现和肯定他们,对于孩子的自信和幸福感都非常重要。


4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允许质疑


在印度,即使表达不成熟的观点,也是被鼓励的,这代表孩子在思考。


英国的精英教育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允许孩子问“为什么”。让孩子觉得问问题是好事,孩子就会想要去“问个好问题”。


我们的教育更希望孩子“听话”,但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多给孩子问为什么的机会。


5 鼓励孩子寻找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


我们的教育的目标,通常为了找个好工作,有个体面的职业和收入。


在英国这集,我们发现精英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企业家,CEO为目标的,而是要培养以改变世界为己任的人。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当一个人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焕发的潜力可能是巨大的。


6 允许孩子失败和试错


以色列这集给羽佳印象最深刻的,是整个社会对失败的定义。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这里鼓励不断尝试,不放弃的人就是英雄。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是不是可以放下对结果的执著,不要让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


片中还有一些比较好的地方,比如印度落后地区的孩子,因为好奇心,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动力,等等。羽佳就不细说了。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等,都是值得家长重点关注的部分。


其实整部片子看下来,羽佳发现没有完美的教育


日本的教育强调集体性,但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校园霸凌问题;英国只有7%的人能够接受精英教育;印度还有很多贫困失学的孩子;以色列的孩子还要面对更复杂的环境……


即便是看上去完美的芬兰教育,也会引发缺乏竞争的焦虑。

《他乡的童年》算不算烂尾了?


我们国内呢?虽然我们的教育问题多多,但还是有很多好的地方。


比如我们扎实的基础教育;我们以考试选拔人才的机制相对更公平;还有整个社会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共识。


中国的孩子,或者说中国的家庭,在学习上绝对不吝啬付出,我们有着勤奋的基因和要强的性格,我们会坦然面对属于我们的竞争。


同时,孩子的个性、创意、想象力和幸福感等方面,是否能能够得到好的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


期待制度做出大的调整不太可能,但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的,除了爱和自由还有什么?


这可能需要每个家庭的探索。


欢迎您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羽佳讲绘本”查看更多绘本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